3月11日,全球三你們電展之中國家電博覽會(AWE 2015)在上海拉開帷幕,除了來自傳統行業包括海爾、史密斯之類的大小家電廠商以外,包括360、京東、機智雲等在內的互聯網廠商身影也出如今博覽會展 館內,大推智能家居概念。其中,360與京東在展會上推出智能家居戰略,智能家居領域在2015年彷佛將要迎來爆發,已經有人稱2015年將是智能家居發 展元年。安全
然而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卻並不會像媒體、業內人士期盼的那樣火爆,智能家居行業的爆發還面臨着許多基礎問題,面臨着許多檻。 微信
國內百科詞條中對智能家居的定義是:網絡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爲平臺,利用綜合佈線技術、網絡通訊技術、智能家居-系統設計方案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高家居安全性、便利性、溫馨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less
這必定義的最原始出處已經沒法考證,基本符合幾年前咱們對智能家居的理解,但隨着IOT時代的到來,這必定義與現今的智能家居有所不符。在這裏,咱們姑且將智能家居從新定義以下:機器學習
智能家居是基於無線網絡通訊、大數據、雲計算、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採用內置操做系統、智能芯片、傳感器的硬件產品以及軟件應用一同構建的,可以給用戶帶來便利、健康、安全、溫馨的人性化、智能化家居生態系統。佈局
之因此須要從新定義智能家居,是由於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從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在向IOT轉變,這其中爲咱們帶來了大量的新興技術,使得智能家居真正實現智能化而非簡單的便捷化。學習
目前,市場上咱們所能見到的絕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其實並不符合上述定義,由於大多數產品的智能化仍然不足。這些產品的狀態是:一部內置智能芯片、傳感器的 硬件產品加上一款手機應用。這樣的產品只能說是進一步實現了便捷化。如一些智能插座的遠程關閉功能,只是讓用戶發現插座沒關閉以後不用從公司回家關閉它, 而不是智能地更具家中環境狀況判斷是否該自動關閉電源。大數據
而智能家居要真正實現智能化,還須要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技術發展的支持,這幾項技術,將可以使如今的智能家居產品實現數據雲端存儲、分析,並據此爲用戶提供更爲精準的智能化服務,好比上述的狀況中:智能插座會經過傳感器判斷家中是否有人,而後將信息傳至雲端,對比雲端存儲的數據,判斷家中沒人的狀況下,哪些電器應該關閉電源哪些電器應該保持電源開啓,而後返回指令自動執行。網站
這就是智能家居爆發要面臨的第一道檻:智能化不足。若是隻是利用手機遙控關閉設備、調節溫度這樣的功能,其需求實際上遠遠低於廠商們的指望。要讓用戶以相對高昂的價格去購買這樣一類產品,除非真的是:錢多、人傻。雲計算
從智能家居話題開始升溫至如今,業內最常討論的共同話題就是統一標準,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也在不久前的兩會上拿出了《關於加快制定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的建議》提案。咱們在此不討論雷軍提出這一提案是否有爲小米提高行業地位的私心,只談緣由。
智能是智能家居的核心吸引力,這無需贅言。但智能,除了廠商須要儘量地挖掘新興技術的潛力推出新功能以外,還須要廠商、產品之間的開放、聯動。
不管在AWE 2015上宣佈智能家居戰略的360仍是推出超級APP的京東,仍是野心頗大的小米,誰都不會有能力涉足整個智能家居生態中全部產品的生產製造。而智能家居智能化,偏偏須要產品之間的數據互通、互聯、互動。
舉例來講,早上離開家上班時,窗戶自動打開通風透氣,晚上,當智能門鎖感應到我下班回家走到門外自動開門時,智能窗戶是否可以自動關閉、智能空調是否可以同步打開?這些都須要不一樣產品之間向彼此開放接口、數據才能實現互動。
什麼纔是真正的智能?應該是咱們用戶與產品之間的雙向互動很是少纔是智能,應該是用戶不做出指令、或者只作出一個指令,多個智能家居產品就可以聯動提供服務纔是真正的智能。
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如今看來還有很大的難度。咱們來看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陣營分佈:
1,阿里、魅族:姑且認爲魅族與阿里之間可以互相開放;
2,騰訊、京東:一樣認爲京東可以與騰訊之間互相開放;
3,360、格力:周鴻禕與董明珠最近互動頻繁,咱們也暫時將其列入同一陣營;
4,小米、美的:小米入股美的以後,也算是同一陣營;
5,百度:雖未聯手其餘廠商,百度也在智能家居有所佈局;
6,樂視:推出智能電視以後的樂視作手機作汽車,相不會拋棄智能家居這塊肥肉。
瞧,咱們至少能夠看到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已經有六大派,相互之間的競爭關係不言自明,讓這六大派開放本身的數據、接口,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小米智能家居體系只針對接受小米投資的雷軍系公司開放;360在智能家居戰略中表示以合做方式向產業鏈全面開放,開放數據中心提供雲計算、流量、營銷 平臺以及芯片組,但具體細節不得而知;騰訊目前看來可能會圍繞微信、手Q打造智能家居閉環……因此至少咱們目前還看不到對於「開放」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固然,咱們也能看到例外,如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海爾同百度、阿里、360、京東以及蘋果、微軟都有合做。但這樣的合做目前看來也只有龐大如海爾這樣量級 的公司才能運做。對於第三方家電廠商、創業者,咱們期待可以更好的方式來解決「開放」難題,不然絕大多數所謂的智能家居產品將沒法實現真正的智能,最終也 很難爲用戶所接受。
美劇《不死法醫》第17集講述了一個經過智能家居謀殺他人的故事:
黑客組織Faceless的成員肖被發現死在家中,肖爲本身創建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統,早上鬧鐘響了以後,窗簾自動拉開、咖啡機自動啓動、音響自動打開音 樂……固然,家中的自然氣也是接入智能家居系統的,能夠遠程操控。最後,調查發現肖家中的自然氣被人遠程打開泄漏,形成肖中毒。
除此以外,一如以前的一些有黑客出現的影視做品,這集中,黑客還操控了交通訊號燈。
不錯,這是電視劇中的場景,但這一幕或許很快就會發生在咱們的生活中。許多所謂的智能空調、智能電視已經能夠遠程控制,那麼,有一天,燃氣竈、微波爐,被黑客攻擊的可能性並不是不存在。固然,黑客或者說小偷更感興趣的還有你的保險櫃,或者說,你家的智能門窗。
固然,不少人以爲這是危言聳聽。但我仍是得說,IOT背景下的智能家居時代,咱們家中的任何物件都是聯網的,網絡安全問題已經開始由線上轉移至線下了。做 爲安全領域的巨頭,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在公司年會上曾表示,360將要從互聯網安全公司轉變爲安全互聯網公司,利用IOT技術,將從保護用戶安全從線 上拓展至線下。360的幾款產品也主打安全概念,如360安全路由、360兒童衛士等。
但在360以外,將智能家居安全話題掛在嘴邊的公司幾乎沒有。固然,並非這些公司都沒有能力,騰訊、阿里以及小米,也或多或少有本身的安全防禦能力。之因此不提,除了安全並不是優點以外,更多的是忽視。
由於如今智能家居並未普及,因此並未出現智能家居安全方面的真實案例。但未發生並不表明沒有,在智能家居真正實現大爆發以前,必定會出現因智能家居產品安全問題給用戶形成損失的案例。並且,已經有安全研究人員表示能夠經過智能電視監控用戶:
在2013年的Black Hat大會上,韓國高麗大學的安全人員Seungjin Lee就曾演示了入侵三星智能電視發佈」白宮遭到攻擊」假新聞的整個過程,並證實了能夠經過智能電視監視用戶。
SeungJin Lee說,他能夠利用攜帶病毒的電子郵件或網站連接,遠程控制三星的智能電視機,讓電視機將其面前的圖像發送到另一個地方的電腦上。即便電視機看起來好像已關掉,也不影響其被遠程控制。
這個例子中,用戶僅僅是被監視。而在前面美劇的案例中,咱們能夠發現,智能家居帶來的安全威脅或許會遠超互聯網時代的安全威脅,由於它們可能會帶來身體上的傷害。
從目前廠商們對智能家居安全問題的關注來看,智能家居產品會比PC和手機更容易被入侵。並且當前也沒有公司研發智能家居安全軟件。
除了軟件漏洞以外,智能家居產品與以前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軟件應用產品不一樣,硬件方面如芯片、傳感器等模塊漏洞的修補起來並不容易。因此咱們不該該奢望亡羊補牢的行爲,由於一旦出現安全問題,智能家居產品想要重獲用戶信任就很難了。
最近幾年,每一年都會被冠上各種「元年」的稱號,如「智能硬件元年」、「可穿戴設備元年」,今年也被一些人認爲是「智能家居元年」。
寫這些不是給行業潑冷水,隨着軟的基礎服務如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完善,再加上智能硬件製造業在智能手機的推進下逐漸成熟,智能家居行業的確迎來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期。但正如前兩年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同樣,不要被「虛火」閃了眼睛,看不清背後的問題。
智能、開放及安全,若是智能家居產品於這三方面在今年沒有較大的發展,那麼,2016年或許會是智能家居發展的又一個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