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好,我是老白。程序員
今天和你們討論爲何選擇IT這個行業呢?是由於真的喜歡仍是收入高呢?redis
先給你們聊聊老白本身吧,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時也命也,彷彿都是註定的。編程
回憶上大學的時候,記憶都模糊了,當時懷着對大學美好的憧憬覺得是夢開始的地方,只是生活自己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想去完成本身的指望,要付出比常人太多太多努力了。服務器
大一開學,第一門編程語言就是學的 C 語言,怎麼說呢,老師講的,書上寫的我都能看懂,可是讓我寫一個大的程序,我就摸不到頭腦。不知從何下手,學了半學期,也只能寫寫課後習題。markdown
大一上考完 C 語言後,我便在內心默默唸想,這輩子不再寫 C 了,但沒想到的是,後來這成了我最愛的一門語言。多線程
整個大一上,一個詞語就是「迷茫」,一個字就是「混」併發
轉變大概從大一下開始吧,那時候好幾個室友都拿到了獎學金,因而,我本身也開始慢慢反思,以爲這樣下去,大學可能就廢了。框架
默默的把遊戲卸載編程語言
固然,後面的幾學期,專業課我都學得還不錯,也沒有再荒廢了,績點也都基本保持在了 3.6 - 3. 9 左右,也拿到了500的獎學金,算是從大一的迷茫成功找到了方向。性能
因而在大三左右開始了很是標準的 Linux C/C++學習之路:
前先後後看了《C++ Primer》、《APUE》、《UNP》、《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STL源碼剖析》、《C++設計與演化》、《Linux內核設計與實現》、《Linux內核徹底註釋》、《effecitve C++》 、《effective modern C++》、《程序員自我修養》、《Linux高性能服務端編程》、《Linux多線程服務端編程》(知乎陳碩大佬寫的)......
順便還看了點 Muduo 源碼,本身模仿着基於 Epoll 寫一個 Reactor模型的 Web 靜態服務器,跟着知乎 Milo 大佬寫 Json 庫,總之,這段時期是寫了一些小」輪子「的。
一開始是喜歡,甚至熱愛。
上學期間,第一個界面程序跑起來,驚喜無比,成就感滿滿,今後立志要「技術改變人生」、「開啓開掛的人生」;
剛工做第一年,「灌入式」的接觸到 redis、mq、分庫分表、高可用、併發編程、各類複雜業務的 curd 組裝,感受本身就是「無敵」,一份努力一份收穫,即收穫知識,又收穫報酬。
慢慢的,工做第二年、第三年,發現再複雜的場景也無非就是簡單 curd 的多重組裝,本身興趣點開始發生轉變。一半完成業務需求,一半學習新技術,並嘗試用於本身負責的系統,開始喜歡研究新玩意兒、開始喜歡鼓搗一些提升研發效率的東西。此時,仍是喜歡、熱愛程度的,並由於本身的主動學習,得到兩次晉升。
慢慢的,開始嚐到收入高的甜頭,沒幾年,能夠憑一己之力攢夠首付,能夠像逛超市同樣去換一部手機。此時,心態也發生了變化、職場環境也發生了變化,你們開始「樂於表現」、「面向領導編程」,我也就慢慢的不熱愛編程了,程序員也就變成了一個養家餬口的職業而已,若是能找到其餘的、快樂的養家餬口方式,我將寫代碼變成個人業餘愛好。
有不少私信過甚至質疑,你寫了那麼多文章怎麼不多有講代碼 講底層邏輯 講實戰項目的呢,首先呢後面沒有保持持續性的學習,不學習就會落後,其次呢職場上就是跟代碼打交道,休息的時間真的不想再聊代碼了,更多的會去給你們分享一些經驗,爭取讓你們閱讀的輕鬆有趣,更能幫助到大家這也是一種價值輸出,並不必定純輸出技術就是好文章,畢竟聊技術有大把的人再寫,寫來寫去其實都差很少的,可是我的經驗分享那就是獨有的了。
而後再回到文章的主題,究竟是喜歡仍是由於收入投身這個行業呢?
作程序員,倒貼錢的時候,纔是真的喜歡,乃至熱愛。遇到感興趣的項目,幾個志同道合的同窗一拍腦殼,說幹就幹。不想着前景、盈利,就憑着一腔熱血扎進去。搞出來成果的時候成就感滿滿。若是順帶着賺點飯錢,那可不得了,能嘚瑟一全年。等到工做了,賺錢了。 這種喜歡就慢慢地淡了,開始爲kpi努力,爲項目上線爆肝。由於kpi關係着績效工資,項目上線關係着獎金。
可能也還會堅持着學習新技術、瞭解新框架,更多的時候每每只是想讓本身負責的項目少背一些技術債,讓將來的本身少踩點坑。而不是源自最初的喜歡了。何況,頭也開始禿了。
其實無論由於什麼緣由選擇這個專業選擇這個行業,隨着時間的流逝你的初心都會慢慢改變,不是咱們變了,而是你須要承擔的責任、義務變了,就像咱們本身同樣,慢慢的會變成你曾最討厭的人,生活的戲劇性比電影、小說更加,事與願違乃是人生常態,願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