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談對國內公有云兩個計費現象的思考》的想法


有某AWS專家-原文是「阮志敏, AWS認證架構師(專業級別)」在CSDN上發了一篇文章《談對國內公有云兩個計費現象的思考》http://www.csdn.net/article/2014-08-13/2821180服務器

他說了幾點架構

* IasS沒有API大數據

-- 本人在XX雲時,開發過API服務和幾種經常使用語言的SDK+CLI包,並提供給了少許試用用戶。可是純API是沒法立足市場的,必須依託一個良好的、帶有UI的集成系統,目前還看不到一個成型的相似產品。RightScale的平臺在接入國內雲計算平臺上也沒有很大進展。因此API和管理系統相互不給力,形成了這部分的空缺。雲計算

* 缺乏成功的Cloud-Native應用,主要都在支持遊戲應用上spa

-- 選擇遊戲也是當前的大潮流致使,遊戲來錢快,週期短,對數據和穩定性的要求都不甚高(雖然常常有遊戲數據問題致使玩家抱怨、商家補償,但遊戲對長時間的數據是沒有不少要求的,這和能+值得深根細做的遊戲做品有關,也和遊戲玩家的特性有關).net

    而一個長期&較多用戶量的應用,對數據和穩定性的要求就是當前的雲不太能承受的,再者雲自己的彈性和災備能力也還不完善。orm

* 秒級計費
隊列

-- 文章中說的對,秒級基本只是雲哲學的反映。實際當前能達到小時級別便可。遊戲

    往從此看,若是使用「租賃」的概念來使用雲資源,只要沒出現 {極大量資源, 極短期} 的租賃需求,分鐘級徹底足夠。
資源

    「若是出現 {極大量資源, 極短期} 的租賃需求呢?「大數據的應用市場徹底成型時,對極大資源的需求也就成型了。但時間也不會」極短「,因此呢~等等看市場的變化吧

* 訂價依據的是消耗的計算/存儲/數據傳輸等成本。好比, AWS提供了不少免費的服務,這些服務之因此免費是由於其是管理服務,自己不消耗資源,好比Autoscaling服務、OpsWorks、Beanstalk、IAM、CloudFormation。

-- 這個就屬於YY了。

    好比Beanstalk是隊列服務,須要服務器支撐、須要消耗帶寬。應該算是AWS在規模化的附加福利之一,只能說這位磚家被AWS慣壞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