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操做基本語法(增刪改查)

一、啓動mongodb

mongod -f /usr/local/etc/mongod.conf //啓動服務
mongo  //輸入命令進入mongo操做終端,須要新開窗口

啓動成功

進入mongo控制檯

二、mongodb基礎語法

(1)查看當前全部的數據庫
show dbs //查看當前全部的數據庫

image.png

(2)新建數據庫
use  demo //建立demo的數據庫
/*這個時候show dbs 是看不到demo的,由於數據庫裏沒有任何東西。*/

新建數據庫

(3)新建集合,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表
db.createCollection("user")  //建立 user 集合,至關於表 db 表明就是當前的數據庫

新建集合

(4)新建集合同時插入數據,能夠替換3步驟
db.users.insert({id:123,name:"hello"}) //這種方式建立集合的同時並插入一條數據,徹底能夠跳過上面建立集合的步驟

新建集合同時插入數據

(5)查看當前全部集合,也就是表
show collections //查看當前數據庫的集合

查看當前全部集合

(6)刪除數據庫demo2
db.dropDatabase() //刪除當前數據庫

刪除數據庫demo2

(7)驗證是否刪除
show dbs

驗證是否刪除

(8)刪除集合
db.user.drop() //刪除集合 ,從新建集合才能刪哦。。

刪除集合

(9)查找集合全部信息
db.user.insert({userId:101,name:"yuki",class:{num:21,name:"1班"}}) 
//建立一個集合,並插入一條數據,數據裏是帶有對象的。本身多建幾條哦
db.user.find() //查看當前集合的全部數據
db.user.findOne() //查看第一條數據

查找集合全部信息

(10)美化方式查找集合全部信息
db.user.find().pretty() //格式化查看,其實就是美化,可能不支持部分windows

美化方式查找集合全部信息

(11)更新數據
db.user.update({"name":'jack'},{$set:{"class.num":"228"}}) 
//修改name爲jack的班級人數 根據name去設置num

更新數據
驗證數據是否更新html

db.user.find({name:"jack"}) //根據name爲jack,查看當前記錄

image.png

(12)查找大於0的數據
//有點相似於html的代碼
$gt //大於
$lt //小於
$gte //大於等於
$lte //小於等於


db.user.find({"class.num":{$gt:0}}) //查找大於0的數據

查找大於0的數據
這個結果如上圖,但是結果顯然有點不對啊!
看到以前的截圖能夠發現,咱們一共有3條數據,怎麼查到大於0的只有2條呢?
這是由於,咱們在第11步更改數據的時候,把班級人數改爲了"228",這是字符串,咱們查的大於0,0是數字。因此你們注意操做數據的時候不要犯這樣的錯誤~mongodb

(13)查找大於字符串200的數據
db.user.find({"class.num":{$gt:"200"}}) //查找大於字符串200的數據

以下圖,查找大於字符串200的數據,就有啦!
查找大於字符串200的數據數據庫

(14)查找小於100的數據
db.user.find({"class.num":{$lt:100}}) //查找小於100的

image.png

(15)刪除數據
db.user.remove({userId:101}) // 根據userId爲101刪除這條數據

image.png

三、總結

剛剛學習,寫錯的地方但願各位不吝賜教。一塊兒學習,一塊兒進步~window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