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式商業智能崛起 IT 部門如何促進企業分析協做

自問世 20 多年以來,商業智能的主要目標一直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單一事實來源,使企業可以據此使用靜態報表和儀表板集中跟蹤 KPI 和績效指標。這源於企業中電子表格和報告存儲位置的數據增長,每每會致使結果各不相同、相互衝突。html

隨着這種以商業智能爲重點的新式委任團隊的成立(一般在 IT 部門內部),成員們開始採用與傳統 IT 項目相同的方式來應對問題,即業務人員對 IT 人員提出請求,IT 人員記錄票證,而後以瀑布式方法完成請求。安全

自助式商業智能崛起 IT 部門如何促進企業分析協做數據結構

這種供應者/使用者式的商業智能方法雖然彷佛可以勝任集中組織數據並提高一致性的任務,但它犧牲了業務敏捷性。解答時間嚴重滯後於提問時間。分析過程當中這種延遲和敏捷性的缺少致使採納狀況欠佳、總體業務影響甚微。工具

近年來,自助式商業智能的出現對某些 IT 專業人員發起了挑戰,他們花費過去 20 年的大好時光創建了一個商業智能基礎設施,只爲開發自上而下的集中式報告和儀表板。起初,大多數 IT 部門將這種自助式趨勢視做一項麻煩事,幾乎將其忽略。他們關注的重點仍然是爲組織開發集中管理的單一事實來源。大數據

時至今日,自助式商業智能成爲無可忽略的新常態,IT 部門已然置身抉擇的十字路口。傳統商業智能方法愈來愈可有可無,由於企業亟需自助式商業智能帶來的敏捷性,以便促進工做速度和提高公司業績。這種需求再加上持續呈指數增加的數據量和複雜性,使 IT 面臨一項重要抉擇。設計

爲了應對自助式商業智能的需求,IT 將逐漸演變爲促成者,促進分析在整個企業中獲得更普遍的使用、發揮更普遍的影響;若是忽略這一需求,IT 將繼續充當生產者,因傳統工具的限制而生成價值較低的企業報告。相比選擇忽視其業務用戶和分析師切實需求的 IT 專業人員而言,那些準備好充當促成者並抓住此機會的 IT 專業人員將對企業貢獻更高價值。htm

隨着企業開始從 IT 部門推進的傳統自上而下方法轉變爲由 IT 部門提供、由業務部門主導的自助服務方法時,新機制和整體戰略變得不可或缺。這意味着,必須從新審視過去爲支持商業智能計劃核心基礎部分(人員、流程和平臺)而制定的決策。企業須要在這 3 個核心領域做出調整,以支持從自上而下的商業智能開發模型轉變爲基於自助服務的現代商業智能模型,業務部門是後者的推進力和主要執行對象。考慮這些組成部分及排列其優先級的順序很是重要,IT 人員必須瞭解這些關鍵地方,纔能有效地向自助服務的轉變。對象

人員
成功轉向自助式商業分析要從人員開始,IT 人員考慮商業智能現代化所需的改變時,應優先考慮人員。在傳統商業智能模型中,人員每每是次於平臺和流程的最後考慮對象。廣爲流傳的口頭禪「搭建好平臺,用戶天然來」就是這樣一種信念的例證,即業務用戶傾向於使用可解答其全部業務問題的完善商業智能記錄系統。資源

這種理想的最終狀態很難實現,由於在前期需求收集階段後,業務用戶和 IT 人員在制定解決方案過程當中極少、甚至沒有任何協做。從需求收集到項目完成期間,因爲缺少業務人員的積極參與和反饋,許多時候均可能出現典型問題。最多見的問題包括:開發

開發過程當中出現業務或組織變動,致使初始需求過期或無效

初始處理階段提供的需求不完整或不許確

將業務需求轉換爲技術需求的過程當中出現錯誤

這些狀況的最終結果每每是業務用戶徹底脫離商業智能計劃,而且企業在時間和資源上的投入卻沒有成果而浪費。業務用戶和分析師使用分析,就是爲了讓分析發揮影響力、爲企業創造價值。採用自助服務的商業智能模型將用戶放在首位,容許其瀏覽、探索和生成內容,並最終使用這些內容做出更好的業務決策、轉變業務流程。

業務人員與 IT 人員的協做對成功實施相當重要,由於 IT 人員瞭解如何管理數據,業務人員瞭解如何在其支持的業務流程中解釋和使用數據。他們具有從中得出分析和看法的上下文,用於做出更好的業務決策,最終改善成果。羣組間的這種早期協做不只可促使平臺部署知足業務需求,還可全面推動平臺的採納度和影響力。

流程
自助分析並不意味着最終用戶能夠無限制地訪問任何數據和分析內容。它意味着最終用戶能夠自由地瀏覽受信任、保護和管理的相關業務數據。這正是流程發揮做用之處,表明着 IT 傳統思惟中要做出最大轉變的部分。成功的現代商業智能計劃可以爲 IT 人員提供控制權,同時爲最終用戶提供自主性和敏捷性。只有創建結構完善、溝通順利的流程,企業才能實現這種微妙的平衡。

自上而下、基於瀑布式方法的流程只能處理此平衡的 IT 控制部分。傳統商業智能部署主要關注數據和內容的鎖定管理。這意味着,只有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少數人有權自由訪問組織數據,而他們要知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解答大多數人的問題。

這一般涉及以開發人員爲中心的流程,包括設計和生成企業數據倉庫 ( EDW )模型;生成 ETL 做業以將數據轉換和加載到模型中;構建語義層以掩蓋底層數據結構的複雜性;以及最終根據業務人員的最初請求,生成面向業務人員的報告和儀表板。遺憾的是,這種方法每每不能實現商業智能的願景和指望,即經過改善決策制定過程,以最少的時間、精力和成本向組織提供可觀的有形價值。

使用 IT 主導、自上而下的商業智能模型,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與爲組織提供的價值相比,每每得不償失。

自助式商業智能崛起 IT 部門如何促進企業分析協做

由 IT 主導、自上而下的傳統商業智能方法

現代分析解決方案要求使用新流程以及新定義的企業角色和職責,真正實現基於協做性自助服務的開發流程。由 IT 和用戶必須相互協做,共同制定雙方必須遵照的安全環境實現規則,以便在不影響數據管理或數據安全的狀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分析的業務價值。

當業務部門可以從分析和商業智能投資實現巨大價值和收益,IT 部門就凸顯了本身的成功、實現了本身對組織的價值。是否即便沒有單個最終用戶利用商業智能系統來影響單個業務決策,也仍應該將 IT 視爲成功?

旨在提供自上而下商業智能部署的傳統流程,其指標衡量每每與結果或組織影響無關。只要 IT 建立的 ETL 做業無端障運行、EDW 不出錯而成功加載、全部下游報告成功刷新,許多 IT 組織就認爲本身成功了。

僅向用戶提供數據和內容,而不考慮用戶是否採納數據,是否所以改善結果從而實現數據價值,這是遠遠不夠的。現代商業智能須要更新的流程來支持整個企業的自助分析。還須要定義新的成功指標,使 IT 和業務可以共同負責並所以付諸同等投入。

平臺
因爲商業智能過去被視爲主動權在 IT 的活動,所以由 IT 推進平臺評估、選擇、採購、實施、部署、開發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並不出奇。可是,商業智能和分析計劃的人員和流程部分的現代化需求劇烈變化,所以 IT 必須改變技術選擇標準以知足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最明顯的變化多是,IT 必須與整個組織的業務用戶和分析師密切聯繫,以便評估和最終肯定最適合組織、最能知足用戶普遍需求的現代平臺。

現代平臺必須可以應對普遍的需求、各類用戶角色、更快的業務步調,以及數據量和數據複雜性的指數增加。IT 要求所選平臺可以進行管理並可保證安全,而最終用戶要求輕鬆訪問內容並可以在安全環境中進行瀏覽和探索。所選平臺還必須隨環境而演變,而且可以與組織中的其餘系統輕鬆集成。包含全部分析所需數據的集中式 EDW 曾經是傳統商業智能的基石,但在大數據時代倒是不可行的。組織須要這樣一個平臺,它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數據環境,並讓用戶免受增長的複雜性和變化影響。

最關鍵的方面在於可以以總體而直觀的方式知足各類需求,而無需在流程中引入單獨的產品或模塊來執行特定任務。下一頁中將這種總體性描述爲現代分析工做流。該流程圖着重強調了 5 項重要功能,這些功能必須可以無縫過渡,圖中央所繪的 3 種用戶角色纔能有效利用平臺。

自助式商業智能崛起 IT 部門如何促進企業分析協做

據 Gartner 所言,商業智能和分析平臺市場在 2016 年通過了轉折點,由於現代產品市場正茁壯成長,而傳統市場細分逐漸下滑,幾乎沒有新的淨投資。IT 領導者應利用這一市場變化,抓住機會將其在商業智能和分析中扮演的角色從新定義爲更具戰略性的角色,這對企業的將來成功相當重要。採用協做方法重寫商業智能計劃的基礎方面並切實支持自助服務,是將 IT 從生產者轉變爲企業的戰略合做夥伴和推進者的關鍵。
轉自:https://www.bigdatas.cn/threa...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