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創始和發展離不開精英的參與和犧牲,不管是苦行仍是哲學思辨。可是佛教的存活最終仍是靠世俗人的理解和擁戴。其中矛盾貫穿了佛教發展的歷史。spa
佛祖從王子出家苦修,表明的是這一類精英人物的行爲方式。然而世俗中的大衆畢竟好逸惡勞、知識淺薄,佛教在發展上避不開對世俗的妥協。妥協的過程既是佛教發展的大機遇,也是一步步做繭自縛,最終自我毀滅。class
先說小乘這一邊。基礎
小乘佛教堅持佛教第一次結集的教義,不過就在小乘內部也開始了分裂,分裂的緣由就是是否應該接受普遍的佈施。上部座和大衆部就是今後分道揚鑣的。兼容
佛教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經濟基礎,接受普遍佈施的大衆部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走上了迅速發展的道路。這算是小乘佛教內部走羣衆路線的一次勝利。思考
大乘佛教從一開始就講究兼容幷蓄,吸取各類新的思潮,而不侷限於原教旨。從其餘教派改信來的大師,或者社會上的居士(富豪們)都給大乘佛教帶來了巨大的活力。這就是一種從內部精英到吸引大衆精英的過程。co
好比龍樹菩薩引入的中觀學說,好比曇無讖帶來的魔法咒語。更具表明性的是維摩詰。
維摩詰乃是富商居士,上交王公大臣,下游賭場妓院,但他自稱精神高尚,這些行徑都是爲了普度衆生的「權宜」法則。這種逍遙人間還同時成就菩薩大業的天然是人人豔羨。《維摩詰經》在漢傳佛教極受推崇。底層
對於普通人來講,成就菩薩當然好,放棄現世安穩畢竟須要很大勇氣。若是一邊享受一邊成佛固然是上上之選。
印度佛教敗落以後,漢傳佛教興盛,佛教中心正式轉移。漢傳佛教在面臨世俗化的時候,走的更遠。
佛教的傳入離不開精英,好比玄奘、達摩,可是要人人作到像他們同樣鑽研經典,考究哲學邏輯,那就太難了。換言之,佛教哲學理論只能在少數人中流傳。
一開始這個矛盾並不突出,由於國家支持的寺院經濟足能夠支撐這樣一個精英團體,他們能夠不擔憂供養,專心鑽研。
然而一到亂世,寺院被破壞,這批精英就是去了庇護。好比《洛陽珈藍記》的記載同樣,寺院大片破敗,大師也要顛沛流離。
另外一方面,佛教要傳入民間,民衆的知識水平不高,識字率過低,因此不少哲學理念並不能被普遍接受。
這時候,方便法門就出現了。
第一個走這條路的就是禪宗。禪宗的本意是「坐禪」,靜坐禪悟。唐朝開始,禪宗開始蟬變,坐功不重要了,「悟」很重要。從慧能開始禪宗分裂成南北兩派,南派主張「頓悟」,而且無需讀經(六祖慧能原本就不識字)。因此禪宗變成了「無需讀懂經典,無需作佛門功課,無需遵照戒律,只要頓悟便可成佛」的簡單成佛法門。這一改變對底層老百姓很是有吸引力,畢竟讀懂各類哲學觀很是困難,並且坐禪也辛苦。
稍後發展起來的淨土宗更加簡單:只要口唸「阿彌陀佛」既能夠修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這種比「頓悟」更簡單的法門後來居上,成了佛教發展的新趨勢。
而其餘天台宗、華嚴宗等就顯得困難多了,由於思考佛教哲學須要智慧,須要穩定的寺院經濟和供養,須要高素質的信徒(起碼識字)。劣幣驅逐良幣是必然現象,這些學術性的哲學派慢慢勢力衰落起來。
走入大衆的佛教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存活並告訴發展了起來,然而代價就是,極簡的佛教教義已經和當初的佛教截然不同了,好壞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