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主要分爲五部分:輸入單元、輸出單元、中央處理器(cpu)的控制單元、cpu的邏輯單元、內存。編程
cpu分爲:算數邏輯單元(負責程序運算與邏輯判斷)、控制單元(協調各組件與各單元之間工做)緩存
內存:cpu讀取的數據從內存中取來。內存的數據從輸入設備傳來。cpu處理完畢,先寫回內存,最後由內存傳輸到輸出單元。網絡
2.cpu內部的微指令集:精簡指令集(RISC)、複雜指令集(CISC)。架構
RISC:精簡,性能佳,複雜指令由多個指令完成。包括IBM的PowerPc架構和ARM系列。函數
CISC:數目多且複雜,每一個小指令能夠執行一些低階硬件操做。主要有AMD\Intel等X86架構的CPU。性能
3.接口設備:輸入、輸出、內存、cpu、主板、存儲設備、顯示設備、網絡設備。編碼
主板:負責將全部設備鏈接到一塊兒,讓全部設備能夠進行協調與通訊,主板最重要的是主板芯片組。操作系統
主板芯片組:比做CPU與周邊設備溝通的橋樑,對於主板而言,芯片組幾乎決定了這塊主板的功能,進而影響到整個電腦系統性能的發揮,芯片組是主板的靈魂。AMD北南橋。Intel內存組件集成到cpu中。設計
4.計算機分類:超級計算機、大型計算機、迷你計算機、工做站、微電腦。code
5.外頻:cpu與外部組件進行數據傳輸或運算時速度。
倍頻:cpu內部用來加速工做性能的一個倍數。
外頻*倍頻 = cpu頻率。
6.系統總線:北橋的總線,是內存的主要信道速度快。
I/O總線:主要用於聯繫硬盤、usb、網卡等接口設備。
7. 32位64位區分依據:cpu解析字組大小(cpu每次能處理的數據量)。
8. 我的計算機內存主要組件爲動態隨機訪問內存(DRAM)
9.雙通道:兩個內存條,擴大內存數據寬度
9.二級高速緩存:靜態隨機訪問內存(SRAM)速度快。
10.BIOS:是一套程序,這套程序是寫死到主板上面的一個內存芯片中,這個芯片在沒有通電時候也能將數據記錄下來,那就是隻讀存儲器(ROM)。它是我的計算機開機首先讀的程序。控制着開機時各項硬件參數取得。加載CMOS中參數。CMOS主要保存着系統基本狀況、CPU特性、軟硬盤驅動器、顯示器、鍵盤等部件的信息、設備的I/O地址、IRQ等。
11.固件(Firmware):就是寫入EROM(可擦寫只讀存儲器)或EEPROM(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中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