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路由] 「免費」斐訊K2路由器刷OpenWRT(實戰MWAN多寬帶網速疊加)

(阿財首發於什麼值得買)斐訊K2能夠算是一個很是另類的跨界數碼產品,其產品徹底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最多值99元的 MT7260硬件架構和用料,售價399元,金額激活K碼後自動轉入合做理財P2P平臺,等待一個月能夠全額返還路由器金額的「免費」模式,讓阿財的小 夥伴們在羣裏討論差很少大半個月。


心癢癢又怕上了賊船,由於阿財的家中實際上有2條寬帶 ——線路1、聯通20M雙絞線PPPoE寬帶入戶;線路2、廣西廣電網絡8M廣電寬帶,由數字電視機頂盒接出。兩條寬帶原來沒有支持DualWAN的路由 器沒法一塊兒使用。其實這種狀況很常見,兩條寬帶名義上都是「免費」的,阿財所在的廣西南寧,聯通和移動鐵通,只要承諾在網2年,每個月電話套餐消費 58,88,128元,就能夠申請到捆綁手機號的「免費」寬帶。至於廣電寬帶,每個月消費36元的高清數字電視套餐就贈送8M的廣電寬帶(這個資費標準常常 變更,諮詢客服好像如今主推10M 60/月了)。


那麼怎麼同時利用起2條寬帶線路就是阿財一直想實現的研究課題。


結果有個好基友先本身下手先在京東入了一個K2在羣裏曬圖安利,阿財又在手電你們壇和恩山論壇看了無數的斐訊K2刷「PandoraBox潘多拉盒子」固件/OpenWRT和OpenWRT MWAN配置的資料,終於忍不住誘惑也來吃個螃蟹。

編程

簡單開箱


<ignore_js_op>windows

外包裝正面,4根天線彷佛很霸氣。支持其實2根天線是2.4G 802.11n,2根天線是5G 802.11ac,單5G 802.11ac 最高速率只有867MBps,加上2.4G 2根天線802.11n的300Mbps,四捨五入才符合1200Mbps的標稱值。



<ignore_js_op>
外包裝背面,簡單介紹和參數。咱們都知道這類「智能」無線路由器例如斐訊,小米,newifi,極路由等等,都是基於MTK的MT7260 SoC方案的。

<ignore_js_op>
它提供了580MHz MIPS SoC處理器,5個10/100Mbps以太網有線接口,2.4G 300Mbps無線網絡,802.11ac 867Mbps的5G信號依靠1000Mbps PHY橋接第三方案實現。

 

<ignore_js_op>
外包裝沒有塑封,也無塑封貼,直接開箱。路由器正面作了鏡面處理,外觀上比K1提升了很多。二維碼直接就印在機身上面了。

 

<ignore_js_op>
四根天線不可拆卸,底部有大面積的散熱孔,實際上MTK7620也不算熱。四個橡膠腳墊彈性很足,白色電源適配器,此次斐訊把K碼直接印到路由銘牌上了。


<ignore_js_op>
側面沒有USB接口

<ignore_js_op>
1個WAN,4個LAN,10/100Mbps自適應,無USB擴展。講道理,斐訊K2 100Mbps的有線是不適合阿財這種把本身家當作實驗室的IT狂人的,幸虧早已經另外配置了8口千兆交換機來解決有線傳輸的帶寬問題。因此不算是大的困擾。

<ignore_js_op>
斐訊K2 路由器部署到位以後,這個路由器收納箱128不便宜,可是實用性確實很是很是的強。

<ignore_js_op>

阿財家庭網絡拓撲結構以下圖所示

<ignore_js_op>

瀏覽器

刷OpenWRT固件


阿財入手K2就是奔着刷改版OpenWrt固件的目的而來的。考慮到K1曾爆出有收集用戶信息的後門,K2聽說官方固件也有後門,加之原廠固件功能比較單一。仍是建議你們也刷第三方開源固件。



默認K2沒有開啓Telnet登陸管理功能,因此須要上傳開啓Telnet配置文件,而後利用網友編寫的軟件,刷入breed,再利用Breed刷第三方固件。


首先接通電源,使用電腦網卡經過網線鏈接斐訊K2路由器 lan口,建議是lan4口。DHCP自動分配IP將會是192.168.1.1。


Windows默認沒有裝Telnet客戶端,須要進入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啓用和關閉windows功能。

服務器

<ignore_js_op>

添加Telnet客戶端。

下載刷機軟件工具  連接   提取碼  4k5v


下載 【路由器刷breed Web助手通用版v1.6版-[添加r849版本breed控制檯].7z】  解壓縮出來 【config_telnetd_K2.dat】。


在經過網線鏈接K2路由器的電腦的瀏覽器中輸入:192.168.1.1 或者 phicomm.me 進入路由器原廠固件。第一次進入有設置嚮導,具體略過不講。進入系統工具——>系統管理。

網絡

<ignore_js_op>
點擊:瀏覽。選擇剛纔解壓出的【config_telnetd_K2.dat】開啓K2路由器Telnet管理端口的配置文件,上傳成功後,等待路由器重啓。

解壓縮 【路由器刷breed Web助手通用版v1.6版-[添加r849版本breed控制檯].7z】,進入文件夾。以Windows管理員身份運行:【路由器刷breed Web控制檯通用版v1.6.exe】。

<ignore_js_op>  
點擊:「開始刷breed按鈕」,開始刷breed。注意狀態提示。刷新完畢後,最好等兩分鐘再拔路由器電源。

<ignore_js_op>
重啓後拔掉K2路由器的電源線,按reset不放,插電源插頭,等約5秒後,鬆開reset鍵,等待1分鐘。在PC自動獲取DHCP地址之後,在瀏覽器輸入:192.168.1.1 進入breed界面。

<ignore_js_op>
重啓後拔掉K2路由器的電源線,按reset不放,插電源插頭,等約5秒後,鬆開reset鍵,等待1分鐘。
在 PC自動獲取DHCP地址之後,在瀏覽器輸入:192.168.1.1 能夠進入breed界面。breed 中能夠看到斐訊K2配置,內存RAM容量爲64M,Flash ROM容量爲8M,配置很通常。和聯想newifi比,ROM、RAM容量減半。不過看在「免費」的份上,忍了。

<ignore_js_op>
可提早在「固件備份」頁面中。預先備份EEPROM和編程器固件。這樣能夠恢復原廠固件。

<ignore_js_op>
刷入第三方固件,選擇「固件更新」,點擊上面給出的百度網盤目錄中的【PandoraBox-ralink-mt7620-xiaomi-mini-squashfs-sysupgrade-r1055-20150615_5.5M.bin】文件便可。

<ignore_js_op>
重啓後等待2分鐘。

配置MWAN 多寬帶鏈路智能負載均衡上網


接下來配置如何在刷了潘多拉版OpenWRT的斐訊K2上利用 MWAN3 配置多寬帶鏈路接入的負載均衡。架構

瀏覽器中輸入192.168.1.1進入OpenWRT固件管理頁面。默認管理用戶名 root 密碼是 admin。

<ignore_js_op>
切換頂部導航菜單到  網絡/交換機,首先是建立wan1端口。聯發科 MT7260N 的網絡端口在OpenWRT中交換機端口管理中的佈局如圖。

<ignore_js_op> 端口0 到端口3是 LAN口,端口4是WAN口,CPU口鏈接着CPU的eth0,端口7是鏈接無線芯片端口ra0。
驗證也很簡單,對應端口分別插上網線和開機狀態的電腦PC/智能設備,就能提示鏈接速度100Mbps。
鏈接好網線。本次配置使用斐訊K2的原配爲"WAN","LAN4" 做爲 "WAN","WAN1"口。
OpenWrt的交換機設置頁中,每一個端口在VLAN有三個配置狀態。
  • 狀態「關」:表明在VLAN分組中不啓用這個接口
  • 狀態「不關聯」:在相同的VLAN分組中,「不關聯」的端口爲交換(Switch)模式,在同一個VLAN的全部「不關聯」端口都視爲橋接模式,每個端口僅能在一個VLAN中「不關聯」。
  • 狀態「關聯」:關聯(由於UI中文化了,阿財也不肯定這裏「關聯」的意思是否是通常交換機術語中的trunk?)類型的端口能夠屬於多個VLAN,能夠接 收和發送多個VLAN的報文,通常用於交換機內部跨VLAN之間交換數據。因此CPU端口都必須配置成「關聯」不然沒法進行VLAN間的通信,至於無線端 口,阿財是依葫蘆畫瓢,默認也是「關聯」也就跟着配置「關聯」。

 

交換機設置完就像這樣:
<ignore_js_op>
這個設置中,VLAN0 端口 0 1 2 橋接,  VLAN1 端口4, VLAN2 端口3 交換機配置結束,保存而且應用。
而後是切換到 網絡/接口設置 配置 wan, wan1接口,修改lan1網段(可選)。前面設置中,eth0.1 爲 VLAN0, eth0.2 爲 VLAN1, eth0.3 爲 VLAN2
<ignore_js_op>
點擊左下角 添加 名稱命名爲 wan1,網絡 eth0.3  協議選擇你須要的寬帶鏈接協議。分兩種狀況:
  • 狀況1:經過別的現有路由器二次NAT上網,協議選 DHCP;而且修改lan1網段,保持不與上級路由器衝突,例如我這裏接入到一個網關爲192.168.1.1的TP-LINK路由器上面,就須要把lan1網段改成192.168.2.1。
  • <ignore_js_op>
  • 狀況2: 經過電信,聯通或者移動鐵通的PPPoE線路上網就選PPPoE客戶端,並設置撥號信息。

<ignore_js_op>負載均衡

除了在建立的時候指定接口協議能夠直接生效,後面自行修改接口協議須要馬上點擊下面的"切換協議"按鈕才能生效。
而後到高級設置中爲每個接口配置不一樣的網關躍點(不配置網關躍點的話沒法使用MWAN進行疊加) 這裏設置成 wan 40,wan1 41。因爲新加"wan1"口默認mac克隆地址是00:00:00:00:00:00 我也不肯定是否是有效,乾脆手動修改MAC避免衝突。
<ignore_js_op>

而後,防火牆設置,"wan1"分配到防火牆的"wan"區域,和"wan","wan6"在一塊兒。
<ignore_js_op>

保存並應用之後
<ignore_js_op>
接口(Interface)配置部分結束。
下面是配置OpenWrt的負載均衡功能 經過」網絡「菜單——> 負載均衡 頁面:
MWAN默認配置不包括任何接口
<ignore_js_op>

首先須要配置的是MWAN使用的接口。切換到「配置」標籤頁,在左下角填上剛纔建立的接口名稱(這裏是添加2次,分別是"wan"和"wan1"。千萬記得要區分大小寫,配置接口的時候用大寫這裏也大寫,以前是小寫這裏也小寫,不然沒法正確匹配到接口),點擊「添加」。
<ignore_js_op>

編輯"wan"的設置把 PING的IP改爲對應出口寬帶DNS,否則容易被誤判掉線......

<ignore_js_op>

保存&應用...... 用相同的方式添加 "wan1"


添加完就像這樣......工具

<ignore_js_op>

 

注意,這時候返回「總覽」標籤頁,應該顯示2個寬帶接口都處於"online"狀態,
<ignore_js_op>


若是不是顯示"Online"而是"Offline"狀態,可能的緣由有:佈局

  • 寬帶不通,直接連單機調試上網看看。
  • 填寫ping的DNS地址錯誤,若是肯定DNS地址無誤,我的建議添加備用DNS IP地址有奇效。
  • 填寫接口名字不匹配,注意區分大小寫,正確的接口會顯示 eth0.x,若是接口名字錯誤,括號內會顯示(x)。


"MWAN負載均衡接口" 配置完進行 "MWAN負載均衡 成員" 配置。性能

<ignore_js_op>


左下角輸入成員命名,建議使用"Unicom_20M","Telecom_100M"這種方便本身記憶的名稱,注意成員命名不要跟接口相同便可,點擊「添加」。


注 意成員配置中 接口的躍點數和接口比重參數對這兩條網絡帶寬使用率也會產生影響。默認1,1 接入的網絡會認爲是兩個帶寬跳數相同的網絡(網絡負載爲1:1)若進行大負荷下載或者其餘操做的時候,會產生帶寬小的帶寬負荷太重出現丟包的現象。這裏配 置的是兩個帶寬接近的接口比重是1,1。

配置好成員才能進行"MWAN負載均衡 政策配置"頁。
"MWAN負載均衡 策略配置"對策略使用的成員(寬帶出口線路)分組,再根據成員(寬帶出口線路)的躍點數和接口比重配置,分配網絡流量。

 

<ignore_js_op>

 

MWAN默認已經建立好一個名爲 "balanced" 的策略,只管無腦把兩條線路的成員加入到"balanced"策略中便可。  
<ignore_js_op>

 

添加兩個成員(寬帶出口線路),而後保存便可。
通信規則有門道,能夠給規定的服務器(好比遊戲)走指的寬帶出口,好比WOW的聯通服務器組,走聯通接口,LOL深圳電信服務器,走電信接口。這個玩過多網卡指定靜態路由的同窗應該都能理解怎麼玩。
MWAN 這裏只有2條默認規則,第一條策略的目的是讓https加密協議保持走一個固定的寬帶線路,避免出現https的先後SSL加密數據包經過不一樣的寬帶線路 不一樣的IP出去,這種狀況會被https服務端斷定爲IP通信欺詐而斷開鏈接的。第二條通信規則就是 匹配目標主機爲0.0.0.0/0(即全部通過路由器流量) 到策略 "balanced",
<ignore_js_op>

配置完,保存而且應用。


最好重啓路由器和本地鏈接,耐心等待2分鐘。

網速測試

 

能夠看到開啓迅雷下載後,斐訊K2的處理器負載Load值超過了50%,維持在50~65%之間,MWAN的通信負載壓力仍是很充分。
<ignore_js_op>

 

OpenWrt 的實時流量感受並不許確,下圖的迅雷下載實時速度1.8~5MiB/s之間。但是統計實時流量峯值僅有1.8Mbps。
<ignore_js_op>

 

迅雷終於能夠快樂的下載了,一條8M廣電Cable Modem寬帶+一條20M聯通PPPoE寬帶,聯合網速達到了1.8~5MB/s。固然突破理論帶寬上限的5M峯值並不能長時間保持,大部分時間下載速度仍是維持在1.8~3.2M/s左右。
<ignore_js_op>

 

其實迅雷下載只是加速的一個小小體現,更巨大的提高在阿財家PC訪問京東社區和手機網易新聞客戶端。經過斐訊K2路由器實現了多MWAN多寬帶負載均衡加速之後,原來須要等待1分鐘還在轉圈的頁面都刷刷刷的秒開了,連家裏女王都說網速明顯快了快了快了。
<ignore_js_op>

 


接口總覽中能夠看到網絡流量按照兩個接口帶寬比例分配。

 

潛在問題解決

 

曾經出現部分網站沒法打開的狀況,經查PandoraBox的DNS解析出現異常,可是沒有明確緣由,反覆嘗試從新配置接口和MWAN3配置,重啓路由器和從新接線會消除故障。
<ignore_js_op>


建議WAN接口能用PPPoE就用PPPoE,儘可能不要選擇在上級NAT路由器後面接斐訊K2進行二次NAT,有不少異常,好比第一天我測試廣電網絡機頂盒死活上不了網,所有清除出廠設置後次日一插好網線,配置好ping地址是廣電網絡DNS就直接通了,上網很順暢。


總之若是緣由不明的上不了網,能夠用MWAN的診斷功能對每一個WAN接口ping網關。都能ping通才算正常,固然也有沒改過任何配置結果提示"Interface Default Rounting Table Missing",解決辦法:


辦法一、在「MWAN負載均衡 接口配置」頁面,編輯一下"offline"的接口,什麼都不修改,就保存一下。

辦法二、熟悉Linux的本身編輯/etc/network 配置文件;
辦法三、重啓路由器或者Modem/機頂盒,還不行大俠請恢復 OpenWrt 出廠配置從新來過。

總結

考慮到「免費」399元能如期返還回血的話,斐訊K2刷OpenWRT 可玩性很是不錯。別說Dual WAN,甚至5WAN+多撥都是能夠配置出來的。可是考慮到64M內存容量和聯發科 MT7260N SoC 處理器性能,我認爲能到100M雙撥DualWAN滿速下載網速就到頂了。可是考慮到「免費」,不肯意冒風險也能夠去鹹魚收70塊的二手機,性價比已是爆棚了。通過2天折騰嘗試,終於實現了阿財利用家裏多個寬帶同時鏈路負載均衡上網的夢想,也算是值!值!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