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xcus大數據管理系統提供了基於Diffuse/Converge分佈算法的計算能力。本圖展現了在集羣環境下的隨機數產生、排序、顯示、存儲的過程。 圖中終端窗口的文字解釋: <1>「conduct」,Laxcus系統關鍵字,是diffuse/converge分佈算法的語句化描述。 <2>「system_sort」,分佈計算的中間件命名,名稱不區分大小寫,但要求集羣中惟一。 <3>「from、to、collect」,conduct命令下的關鍵字,diffuse/converge分佈計算的階段。 <4>「sites」,conduct關鍵字,要求的節點數目(節點是一臺邏輯計算機)。 <5>「writeto」,conduct關鍵字,指示數據寫入文件名。 <6> 「begin、end、total、orderby」,用戶的自定義關鍵字,格式是「名稱(數據類型)=參數」。這些關鍵字由用戶定義,用戶在本身的中間件中解析和處理。圖中的「orderby」是字符串類型,參數與單引號包括(兼容SQL格式),其它是整數類型。算法
完整說明: 這是由多臺計算機產生各自的隨機生成數字,而後組合協調,進行排序的演示示列。以「system_sort」命名的中間件計算機組件,按照diffuse/converge分佈計算機的算法原理,經過終端做用到集羣的中間件上執行的過程。
在from階段,系統啓動6臺計算機,每臺計算機平均分配100(total)個數中的六分之一,產生從-100000到9999999之間的隨機數。to階段有3臺計算機,承接from階段產生的數字,每臺計算機平均分配100(total)個數中的三分之一,並對分配到的數字進行排序,排序採用降序方式。數據結果在終端上顯示,同時寫入一個名爲"/notes/records.bin"磁盤文件(這是在Linux系統上的運行實現,若是終端運行在Windows系統,須要改成對應的目錄結構)。 另: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Laxcus大數據系統將檢查參數中要求的中間件節點數目,若是不能達到要求,將自動降爲實際可用數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