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互聯網存在着巨大的地域性誤差,除了北上廣深杭外,其它省市的互聯網都很弱小。去年 8 月,某個公衆號發佈了一篇《上海不相信互聯網》的文章,引發了多方的討論。CSDN 公衆號以此爲契機,陸續發佈了關於南京、東北、西安、甚至德國等地的互聯網發展狀況的文章。html
做爲一個「蘇漂」程序員,我有幸獲得了 CSDN 編輯的約稿,所以也給蘇州寫了一篇。這篇文章並非專業的行業觀察,有些觀點缺少客觀的數據支撐,還有一些理應關注的內容由於資料不足而被迫刪除,因此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只是我的之見 。它是一個開端吧,從此我會持續關注蘇州互聯網的發展,再分享個人見聞與思考。python
該文已受權給 CSDN 公衆號發佈原創,我轉載於此,主要是調整了排版。歡迎就文中內容與我交流。如需轉載,請聯繫 CSDN 公衆號(固然也可找我,代爲聯繫)。程序員
本文首發於 CSDN 公衆號安全
發佈標題:《蘇州到底有沒有互聯網?》網絡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pUcD5EHdiHz97pnXMKveQ學習
提及蘇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大數據
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湖熟,天下足」,是煙雨樓臺中的江南古城吧?網站
是「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文人墨客遊園林品崑曲哼評彈,是傳續歷史文化底蘊的表明吧?人工智能
是背靠上海、獨佔江蘇鰲頭的現代大都市,是 GDP 排行全國第七名,是非省會或直轄市的城市中的領頭羊吧?spa
沒錯,這些都是蘇州印象,復古與現代相融合,文化與經濟共繁榮。
它有近 2500 年曆史,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它的大運河區段也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
它的工業總產值居全國第一,進出口總額排全國前三,城市總人口超過 1000 萬,是國內第二大的移民城市。
2018 年 8 月,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發佈了年度《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蘇州市蟬聯成爲中國內地最宜居城市,再次超越北上廣!
2018 年 11 月,福布斯中國發布了《創新力最強的30城市》,蘇州市排名第 3 ,超越上海和廣州!
這就是蘇州。蘇州就是這樣。
然而,在這一連串的光鮮亮麗背後,蘇州也有本身的痛——它從未培育過一家互聯網獨角獸,甚至不及蘇北的宿遷,後者至少養育出了一位互聯網巨頭「大強子」。
蘇州擁有龐大的經濟體量,但它的存在感並不強,互聯網的實力與自身並不匹配。坊間傳言,蘇州是互聯網的荒漠,這是真的麼?
南京是蘇州終生的勁敵/兄弟,CSDN 曾發佈過一篇《「南京纔不相信互聯網呢」》,介紹了它的互聯網情況。
該文把南京比做是「互聯網沙漠之城」,我徹底不認同——說是沙漠就太過度啦,南京遠不到貧瘠無力的地步,說得那麼苦寒兮兮的,把混得更慘的其它城市置於何地呢?
若是要把北上廣深杭,比做互聯網的幾片樹林的話,南京大概是一圈草地吧,蘇州反而纔是綠植更加稀疏的荒漠。
在那篇文章的留言區,有讀者這樣留言:
比起南京,蘇州更是寸草不生。
蘇州的互聯網仍是嬰兒。
蘇州和南京,千年古城也,一省兩強,明爭暗鬥,不分伯仲。
而在當今的互聯網浪潮中,它們距離第一梯隊都太遠,終於落後成了一對難兄難弟。
數一數本地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吧。南京有蘇寧、途牛旅遊、西祠衚衕,蘇州有同程旅遊、蝸牛遊戲、聚合數據。什麼?這裏有你不知道的?別抱怨了,再多數幾家,你極可能也不認識(而我也數不出來)。
這就是它們慘淡的互聯網環境:沒有巨頭,小頭公司不成氣候,有的聽說甚至遭到了 BAT 的嫌棄。
哦,差點忘了。蘇州還有一張忽然空降來的王牌呢——360 安全公司,就是周鴻禕的那家呢。去年,通過一番眼花繚亂的操做,它竟變成了一家蘇州的企業!
不過,這就是個空殼罷了,像什麼「 霍爾果斯XXX影視公司 」同樣,資本面具而已。
固然,有一些互聯網巨頭是真的入駐了蘇州的,例如華爲、阿里巴巴、百度、微軟、IBM,初來時可能還提出過「打造 xxx,提高 xxx」的響亮口號。
然而,它們派來的都不是互聯網核心的業務,本着精明的商人心計,它們固然是來撈取政策紅利與人才儲備的,可不是來播撒互聯網種子的。
可話說回來,即使是有大資原本蘇州吹出一個風口,它就能站對位置,就能被吹得起來麼?
蘇州是否容得下互聯網,可否發展好互聯網呢?
從諸多方面來看,蘇州都只是一座慢節奏的古城。
它對互聯網的不少新鮮事物都免疫。
例如近兩三年,共享單車羣雄並起,但即使是在它們最激進的攻城略地時期,蘇州也始終置身事外,不受戰火紛擾。就我所見,只有極稀少的幾輛小黃車,我一度懷疑它們是從周邊城市偷渡進來的......
蘇州是最先實行「禁車令」的極少數大城市之一,當時我初來乍到,做爲一個「蘇漂」新人,我給蘇州的評價是:不夠開放包容,缺乏冒險精神。 這偏偏就是「互聯網精神」的內核之一。
可是現在再看,風光褪去的共享單車彷彿一場考驗市民公德與揭露資本嘴臉的鬧劇。蘇州雖然沒有感覺到新物種的紅利,卻也躲過了它的反噬。
實際上,蘇州有本身的「公共自行車」系統,自 2010 年啓動,有樁停車點覆蓋了不少生活小區、交通站點、商業體和其它場所。政府投入了巨大的成原本推進 有序的 綠色出行,成果顯著,這大概也是「禁車令」的主要考慮吧。
這座古城自有本身的發展規劃,面對熱鬧的互聯網誘惑,她卻是能「守身如玉」。
共享單車或許還不夠「互聯網」,但其它的互聯網風口也吹不動蘇州。
就看最近幾年的大事件吧,在團購網站的「千團大戰」、網約車的大戰、以及直播與短視頻的大戰中,牌桌上可有蘇州本土的企業呢?好像沒有吧!這些可沒有碰上「禁 X 令」。
蘇州嚴重依賴於第二產業,一直是上海製造業的轉移地,但同時,金融與科技等第三產業想要在大上海的「黑洞」邊發展,就太難了。
蘇州的高等教育嚴重落後,綜合性大學僅有一家蘇州大學(211,非985)。在最新發布的《武書連 2019 中國大學排行榜》中,蘇州大學取得歷史性最好排名 24 名,其它本地高校排名在 300 開外。
造血能力不足,能少點被上海、南京和杭州吸血,就很不錯了。
蘇州本地人喜歡安逸,享受着城市擴張的紅利,持有多套房產坐收房租的大有人在。本地年輕人早早婚嫁,靠着啃老支付房貸車貸,拿着一份入不敷出的工資,也活得毫無壓力。最後高房價不知嚇軟了多少外地人的腿。
在地理空間上,蘇州也是相對封閉的。坐擁 8000 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以及 1000 萬人口,它居然沒有建成一個機場。蘇州與浙江省之間至今也沒有直通的鐵路,惟一相通的高速公路仍是兩車道的,阻礙了高效的跨省域協做。
蘇州就是這樣一座古城,養老有餘,拼搏不足,家底殷實,環境封閉。
外地的互聯網企業能走進來已然不錯,本地互聯網企業若想壯大走出去,則舉步維艱。
蘇州本地成長起來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同程網,它於 2003 年上線,主營在線旅遊代理業務,到 2010 年,其綜合實力排名全國第三。然而到 2013 年,攜程發起猛烈的價格戰,同程被迫迎戰,一個季度就燒掉了十年的利潤,元氣大傷。
此後,BAT 紛紛入局,萬達也成立萬達旅業想分一杯羹,同程頓時陷入了危機重重的局面。
最後它被資本招安,與藝龍合併。2018 年 11 月,同程藝龍在港股上市,現在第一大股東是騰訊,第二大股東是攜程,公司註冊地也變爲了北京。
蘇州互聯網企業發展之路的艱難,在同程的身上能看到一個縮影。
蘇州是互聯網的荒漠,事實不容爭辯。那麼,它的將來出路在哪呢?
互聯網已經深切地改變了咱們的生活,智能手機的普及下降了人們「觸網」的門檻。
對於廣大用戶來講,互聯網沒有地域之分,人們根本不關心提供服務的是哪一個地方的企業。
不像購買手機時,有人會選擇支持國產,互聯網用戶更在意的是服務自己,而不在意誰是提供者——哪家打車平臺折扣大就用哪家、哪家外賣平臺作活動就選哪家、哪家短視頻更抓眼球就用哪家。平臺間的遷移成本幾乎爲零,用戶沒有忠誠度可言。
互聯網公司相互比拼誰的市場佔有率高,誰構建的護城河高,以規模優點打壓和吞併競爭對手。強者更強,剩者爲王。
近年來興風做浪的資本教育了大衆兩個詞彙:燒錢與割韭菜。
從這個視角來看,蘇州是幸運的。用戶要的是優質的互聯網服務,至於它是否是由本地企業提供的,又有何區別的?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在實業上,不是更有意義麼?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蘇州互聯網的將來出路應該是:揚長補短,走出一條特點的蘇州互聯網道路。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情況統計報告》,網信獨角獸企業出現極端的「貧富分化」——北上廣浙佔去 92.1%,其它省市僅有 7.9%。
這說明了什麼?除了這四地,全國其它地方都是互聯網的荒漠啊!
蘇州不是互聯網強市,這沒啥能否認的,但也不值得妄自菲薄。並非非要奪得某個領域的互聯網頭把交椅,纔有自尊與榮耀。
都說如今是「互聯網下半場」,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是將來的大趨勢。怎麼把這些技術與現有的工業基礎相結合,這纔是蘇州最迫切的研究課題。
消費互聯網的紅利將盡,工業互聯網的時代即未來臨。 蘇州的將來不是消費互聯網,而是工業互聯網。我國爲了甩掉低端製造業的身份,逐年加碼推進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這對蘇州來講是極大的利好。
經過政策引導、資金補貼、規範標準、政府部署等一系列動做,蘇州加快了工業互聯網的建設。
2016 年,由工業 4.0 俱樂部、中國工控網等單位主辦,蘇州召開了第一屆「中國工業服務產業互聯網大會」。2018 年,蘇州成立了蘇州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蘇州也開始跑起來了。也許不要幾年,它的互聯網局面將改善起來,像遍地的小綠車,在這片荒漠上長出一個活力四射的春天。
公衆號【Python貓】, 本號連載優質的系列文章,有喵星哲學貓系列、Python進階系列、好書推薦系列、技術寫做、優質英文推薦與翻譯等等,歡迎關注哦。後臺回覆「愛學習」,免費得到一份學習大禮包。
原文出處:https://www.cnblogs.com/pythonista/p/1080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