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平穩發展,網絡購物佔比三成,服務類交易增加快網絡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預計將達28.4萬億,其中網絡購物市場規模佔比預計將從2010年的 11.3%提高至 27.3%。服務類電商從2013年發展以來持續保持較高速增加,2017年本地生活服務O2O交易額爲9992億元,同比增加71.5%。app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佈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大數據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佈的《2018-2024年中國電商行業市場競爭現狀及將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雲計算
2、網絡購物佔社零比重持續升高,電商GMV仍維持較高速增加3d
網絡零售交易規模增速自2017年回升。2016 年中國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加 26.2%,增速首次跌破 30%, 市場預期電商行業增加將進入持續放緩期, 而2017 年起電商GMV 增速回升至 30.2%。隨着線下體驗與線上消費互相導流,兩種渠道融協力進一步提高,預計2018 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增速將保持在 30%左右。blog
網絡零售規模不斷增加,於社會零售總額佔比持續提升。 2017 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爲 7.2 萬億元, 同比增加 39.2%, 佔社會消費品零售 19.6%。總體來看,網絡零售市場增速逐漸放緩,但依然保持較大的市場規模,在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佔比將不斷提高。數據分析
網絡購物市場規模及增速產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電商
網絡購物市場規模佔社會零售比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移動端佔網購規模八成,市場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加
網絡購物用戶增加逐漸趨穩,佔網民整體比例持續提高。截至 2018H1,我國網民規模達 8.0 億人,其中手機網民數爲 7.8 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 57.7%;網絡購物用戶達 5.6 億人。其中手機網絡購物用戶達5.5 億人,較 2017 年底增加 10.2%。隨着互聯網滲透率和網購普及率的提升,網購網民規模將繼續保持增加態勢。
中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H1 中國網民各種互聯網應用使用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網絡購物市場進入移動消費時代,存量價值有待挖掘。2015 年移動端首次超過 PC 端成爲網購市場主要的消費場景。 2017 年移動端交易規模繼續擴大,佔比提高至 81.3%。雖然隨着國內電商紅利增加消逝,移動端滲透率的提高將趨向緩慢,可是隨着農村電商、跨境電商、品質電商等垂直領域電商在分衆市場進一步發展,以及電商企業經過對用戶數據進行分析,運用大數據精準知足客戶需求,挖掘用戶價值,移動電商仍有必定增量價值和較大存量挖掘空間。
中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H1中國網民各種互聯網應用使用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市場競爭格局:電商行業造成贏者通吃局面
一、B2B市場:B2B平臺競爭格局穩固,頭部平臺優點明顯
B2B平臺盈利模式同質化明顯,營收規模整體呈平穩增加狀態。2018H1 中國 B2B電商營收規模爲 255 億元,同比增加 51.7%。當前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將上游 B 端產品和下游企業進行對接,收取佣金或自營賺取價差、並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盈利模式。隨着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持續發展,B2B 電商將打通用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爲採購雙方提供包括倉促物流、數據分析、金融信貸等一系列服務以實現產業賦能,增值服務將成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綜合性電商平臺格局基本定型,行業集中度明顯。2018H1中國主要 B2B平臺市場份額佔比中,6家核心平臺佔比爲 63.3%。其中阿里巴巴排名首位,市場份額 30.0%、慧聰集團 14.8%、科通芯城 11.6%、上海鋼聯 4.5%、焦點科技 1.5%、生意寶 0.8%、其餘 36.6%。綜合 B2B 平臺繼續借助流量、用戶規模等優點提升平臺的黏性的同時,也在向垂直領域加大布局力度。
中國中小企業 B2B 平臺營收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H1主要中小企業B2B平臺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網絡零售市場:消費者對品牌及質量需求覺醒,B2C漸成主流購物模式
B2C 爲網購主流模式,交易規模佔比持續擴大。2017年,網絡零售交易營業收入 4397億元,其中 B2C 和 C2C 的交易服務營業收入分別爲 2652 億元和 1745 億元。 B2C市場交易規模佔比持續擴大至 61.7%,較去年同期提升 5.8 個百分點。認爲將來隨着消費者品牌意識繼續提高, B2C 模式爲消費者提供更優的產品品質和服務保障,其在網上零售市場中的佔比將持續提高。
中國網絡零售B2C與C2C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網絡零售B2C與C2C佔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移動網購市場721格局造成,長尾企業競爭激烈。2018 年中國電商零售市場份額中,阿里巴巴以 58.2%佔據首位,京東銷售額佔 17.3%,兩家電商合計佔據四分之三份額,佔有絕對競爭優點。第二梯隊企業相較淘寶和天貓的市場規模仍存在較大差距,快速崛起的拼多多佔 5.2%,此前份額僅爲 0.1%;蘇寧、惟品會及國美電器的市場份額爲 1.9%、1.8%和 0.7%。長尾企業數量衆多,隨着跨境、生鮮、母嬰等垂直領域的興起,初創企業競爭激烈。
2018年中國網購市場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綜合商城滲透率較高,電商子行業滲透率均爲個位數,發展潛力較大。 綜合商城滲透率於 2018 年增加近 9 個百分點,達 67.7%,用戶規模達到 7.4 億。其中手機淘寶滲透率達 52.5%,拼多多滲透率爲 27.4%,京東滲透率爲 23.9%。其它電商子行業但其滲透率較低,社交電商爲 9.7%,生鮮電商爲 4.9%,母嬰電商僅 2.0%。 但細分領域在過去一年迅速發展,社交電商滲透率和用戶規模增加一倍,生鮮電商的用戶規模甚至增加兩倍。咱們認爲子行業爲發展早期,將成爲電商企業下一爭奪堡壘。
2018年電商行業用戶規模與安裝滲透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電商主要app滲透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電商主要AppMAU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雙十一綜合電商APP日新增用戶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