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os攜帶cookie配置詳解(axios+koa)

話很少說,一個字,幹!前端

前端配置以下:ios

axios.defaults.withCredentials = true; //配置爲true
 
axios.post('http://localhost:3000/tpzdz/vote/all', {
 openid: 'oJ0mVw4QrfS603gFa_uAFDADH2Uc',
 date: '2018-11-21'
}).then(function (response) {
 console.log(response)
})

前端配置withCredentials = true 後端的跨域也須要配置axios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ctx.request.header.origin);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await next();
});
 
//防止每次請求都返回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以及Access-Control-Max-Age,
//這兩個響應頭實際上是沒有必要每次都返回的,只是第一次有預檢的時候返回就能夠了。
app.use(async (ctx, next) => {
 if (ctx.method === 'OPTIONS') {
  ctx.set('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DELETE,POST,GET');
  ctx.set('Access-Control-Max-Age', 3600 * 24);
  ctx.body = '';
 }
 await next();
});

前端全棧學習交流圈:866109386,面向1-3經驗年前端開發人員,幫助突破技術瓶頸,提高思惟能力,羣內有大量PDF可供自取,更有乾貨實戰項目視頻進羣免費領取。後端

實例展現完了,咱們來說講都是怎麼回事跨域

**withCredentials:**默認狀況下,跨源請求不提供憑據(cookie、HTTP認證及客戶端SSL證實等)。經過將withCredentials屬性設置爲true,能夠指定某個請求應該發送憑據。數組

  • 默認值爲false。
  • true:在跨域請求時,會攜帶用戶憑證
  • false:在跨域請求時,不會攜帶用戶憑證;返回的 response 裏也會忽略 cookie

當配置了 withCredentials = true時,必須在後端增長 response 頭信息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且必須指定域名,而不能指定爲*!!!瀏覽器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多個域名呢? 我配置的是任意域名均可以訪問,可是這樣並不安全。建議作法是建立一個數組,每次去檢測域名是否在數組內,存在則繼續安全

講到這裏了,那麼延伸一下 post請求下的options服務器

options 它是一種探測性的請求,經過這個方法,客戶端能夠在採起具體資源請求以前,決定對該資源採起何種必要措施,或者瞭解服務器的性能。cookie

前臺跨域post請求,因爲CORS(cross origin resource share)規範的存在,瀏覽器會首先發送一次options嗅探,同時header帶上origin,判斷是否有跨域請求權限,服務器響應access control allow origin的值,供瀏覽器與origin匹配,若是匹配則正式發送post請求。

每一次非簡單請求都會實際上發出兩次請求,一次預檢一次真正請求,這就比較損失性能了。

因此就有了2圖的中間件。 Access-Control-Max-Age: 86400 設置一個相對時間,在該非簡單請求在服務器端經過檢驗的那一刻起,當流逝的時間的毫秒數不足Access-Control-Max-Age時,就不須要再進行預檢,能夠直接發送一次請求。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