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須要學mysql+node相關的後端技術,須要一臺linux系統的電腦,恰好手頭有一塊N年前買回來就沒動過的樹莓派2b。裝上系統當本地服務器用。html
個人博客文章:https://blog.ci0n.cn/p_e5bcf425.htmlnode
下載地址mysql
下載合適的系統,我這裏選Raspberry Pi(recommended)
linux
下載解壓後會獲得一個img
鏡像文件sql
格式化爲ExFAT格式,MBR分區表ubuntu
若是是macOS注意看磁盤工具窗口左上角的顯示
按鈕,選顯示全部設備
,選側邊欄的TF卡物理磁盤去格式化,而不是選分區
用df -h
命令查看當前已掛載的卷:vim
我當前掛載的位置是/dev/disk4s1
,其中s1
指的是分區,多個分區會以disk4sN
的形式列出來
用diskutil list
來確認設備:後端
若是不想用命令行,能夠用工具實現bash
- macOS: Balena Etcher
- Windows:
Win32 Disk imager
先卸載TF卡:服務器
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4
不卸載直接燒寫會出現dd: /dev/rdisk4: Resource busy
錯誤
用dd
命令把鏡像燒寫到TF卡中:
個人鏡像存放目錄是
/Users/hackintosh/Downloads/ubuntu-mate-18.04.2-beta1-desktop-armhf+raspi-ext4.img
sudo dd bs=4m if=/Users/hackintosh/Downloads/ubuntu-mate-18.04.2-beta1-desktop-armhf+raspi-ext4.img of=/dev/rdisk4 # rdisk4沒錯,前面多了個r
if=
後面的一串是鏡像文件目錄,必須是絕對路徑
等待寫完盤會會出現如下提示(值會不一樣):
卸載設備:
sudo 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4
拔出TF卡,插到樹莓派開機,等待系統安裝完成,這裏須要接一下顯示器,初始化系統配置。
這輩子都不可能接顯示器的
ubuntu 默認不啓用 ssh,須要安裝一下 ssh 服務
更新並啓用 ssh:
sudo apt update # 更新apt sudo apt autoremove openssh-server # 卸載ssh服務 sudo apt install openssh-server # 安裝ssh服務 sudo service ssh start # 啓動ssh服務 sudo update-rc.d ssh enable # 設置開機啓動 ifconfig # 查看本機ip,我是用網線的因此直接找第一個網卡就行(原本是有wifi的,之前在學校機房插電腦開wifi後忘記拔下來了...)
在macOS下使用 ssh
命令就能夠鏈接到樹莓派:
# 注意:rpi2b是安裝系統配置時候設置的用戶名 ssh rpi2b@192.168.0.123 # 輸入密碼
配置免密登陸
在 macOS 生成 ssh 密鑰:
ssh-keygen -t rsa # 一路按回車,生成ssh密鑰,若是之前生成過一次,無視這條命令 cat ~/.ssh/id_rsa.pub # 顯示公鑰,複製到粘貼板
在樹莓派中輸入命令生成 ssh 密鑰並儲存 macOS 的公鑰: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 安裝vim sudo ssh-keygen -t rsa # 生成密鑰 sudo touch ~/.ssh/authorized_keys # 建立文件 sudo vim ~/.ssh/authorized_keys # 把剛剛的公鑰粘貼進來後保存退出 sudo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 修改權限
下次用這臺電腦遠程登陸到樹莓派就不須要輸入密碼了
由於都是用ssh遠程登陸,不須要開啓圖形化界面浪費資源
sudo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sudo reboot
即便接上顯示器,開機後看到的仍然是命令行
若是以後要開啓:
sudo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sudo reboot
不接屏幕就不必浪費性能了
打開/boot/config.txt
:
sudo vim /boot/config.txt
在配置文件中找到 ## gpu_mem
,在它下方有一個 gpu_men=128
,將值修改成 16
,而且去掉簽名的井號
修改完後重啓:
sudo 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