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程序員的心理學入門知識(一)

 

  • 正文以前
neil是14年畢業的一枚後臺開發,在大學的時候除了鑽研技術外,還喜歡看一些其餘領域的書籍。做爲工科學生,咱們都很擅長邏輯思惟。但做爲社會人,工做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須要跟不少人打交道,學點簡單的心理學大有裨益。其實在我看來,心理學等不少社會科學的知識在本質上都是邏輯,只是換了一種思惟方式而已。因此,對於咱們工科生來講,學一些入門的心理學常識是沒任何難度的。
                      
小小的打個廣告。這篇文章是發佈在neil的微信公衆號上,這個系列還會有後續文章,也都會第一時間發佈在微信公衆號上。歡迎小夥伴們關注。
                      
微信公衆號:互聯網與做曲家 
 
 
  • 一點閒話
從事互聯網行業,作互聯網產品,其實本質就是先定位用戶羣體,而後研究這部分用戶的心理。一直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很好奇。不像物理,數學那麼精確,心理學能夠延伸到不少學科:生物學,神經科學等等。由於其不精確性,心理學研究是一件至關複雜的事情。任何研究的本質都是爲了研究人,但出於倫理道德的限制,之能將一些動物當作實驗對象,如何從研究動物的結論延展到人得身上而且須要嚴謹的科學根據,這自己就極爲複雜了。可能也正由於這樣的複雜性,發展歷史並不長的心理學研究中有不少創新性的研究方法:注視偏好研究方法,斯金納箱等等。這種方法論能夠延伸到工做中:高效的工做方法是一個至關複雜的問題,正如心理學研究同樣,解決這個問題須要艱辛的努力,固然,帶來的收益也會很是大。
                      
  • 頭腦發達
第一個研究:"割裂腦研究」。先強調下結論:左腦是語言中樞,主要負責邏輯思惟;右腦主要負責形象思惟,好比藝術,音樂相關的東西。大腦的兩半球是經過由大約2億根神經纖維構成的胼胝體相互聯繫的。斯佩裏經過切斷胼胝體來實現對左右腦分工的研究。其研究對象是一些特殊的癲癇病患者,切斷胼胝體做爲最後的治療手段。其實從這裏能夠下個淺顯的結論:左右腦合做出現障礙會致使很大的問題。
                      
研究方法中有一個頗有趣的地方:存在一個點,可以只讓你的左眼看到或者只讓你的右眼看到,從而實現只讓左腦或者右腦感知到某個東西。超級好奇這個點究竟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其中的一個結論是:只讓右眼看到時,被試對象能說出該物體是什麼;而只讓左眼看到時,被試對象可以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但沒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第二個研究:「大腦是否會由於某些經歷而變得更發達」。結論:是。這個觀點在如今已經算是深刻人心了,各類胎教,幼教機構層出不窮。
                        
對於這兩個研究的聯繫,我想談一談「莫扎特效應」。「莫扎特效應」是指:聽莫扎特音樂的兒童學習變得更好。與音樂相關的多由右腦控制,而大多數人工做中所用到的多爲邏輯思惟,是受到左腦控制,咱們受到的教育也大部分如此。雖然我拿不出科學依據,可是左右腦經過2億根神經纖維聯繫,必然是有着深層次的緣由,進化論也不容許這2億根神經的存在是爲了打醬油吧。既然如此,左腦比右腦更加發達,表明創造性思惟的右腦開發程度不夠,多是一個很廣泛的現象。我看到過這麼一個結論:「若是可以適當地減小左腦的興奮程度,開發平時不多用的右腦(好比學習一門樂器),讓左右腦協同均衡活動,全腦的總能力和總效應將增大到原來那個較強的左腦的5-10倍甚至更多,因而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將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將變成一個更加聰明的人。「 雖然大腦的複雜程度讓幾乎全部的研究都沒法是一個定論,但單從邏輯上來將,這個開發右腦的說法其實也符合常理。《易經》強調陰陽平衡,是否也能應用到左右腦的開發中來。
                     
舉一個左右腦協做的例子。以前有炒做先天性愚型兒舟舟是天才指揮的新聞。媒體的炒做已經超出道德底線了,固然這不是舟舟的錯。其實稍微懂點樂理的人都知道,音樂中所用到的系統知識不比任何一門天然科學少。搖滾樂隊的總譜看起來已經不容易了,大型交響樂隊的總譜更是複雜得多,任何一個樂隊總指揮都是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達到的。這須要很是強的邏輯思惟能力,換言之,傑出的指揮家的左腦和右腦必然都至關發達。     
              
  • 天生我才
第一個研究:」人的性格是由基因決定仍是環境決定「。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真的是讓我大爲吃驚:人的性格主要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環境的影響因素很小。最近研究者們還發現了與離婚,甚至與死亡年齡有關的基因。雖然研究有結論,可是這種對於性格的研究,侷限性仍是太大了。對性格的認定經過一些測試問卷得出結果,而我向來對於這種問卷是不屑的。問我喜歡吃蘋果仍是草莓就能知道我性格的某一部分嗎?個人觀點可能比較另類:對於一些心理測試題,歸根結底仍是經過邏輯來解釋,而人性本就不是邏輯可以解釋得通的,」徹底理性人「應該只存在於理論中。妄想用邏輯來解釋非邏輯的問題,這自己就是一個悖論。習慣性思惟,雖然我以爲這種心理測試問卷不是一個好方法,但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來研究複雜的人性,不過如今的大數據和用戶信息收集有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互聯網使得收集用戶數據更加天然也更加真實。期待心理學研究者們可以經過互聯網與大數據,在這一領域有更深的研究成果出現。
                  
第二個研究:」催眠是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嗎「。  我歷來都不相信有催眠這種東西存在。結論是:」受催眠影響的行爲是一種由較高的動機和目標驅動的社會性行爲,而不是什麼獨特的意識形態「。  簡單一點講:催眠就是心理暗示,是被催眠者所但願的心理暗示。針對這兩個研究,舉一個我本身的例子,說一說我本身的見解。仍是先聲明,我地見解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僅僅是個人感性認識。
                   
上小學時,下午放學時間是5點,這個點爸媽都尚未下班,那時尚未給我配鑰匙,我就會去離家不遠的一個石桌子上寫做業,人來人往對我基本沒有影響。」鬧中取靜」彷佛是我天生的能力。 跨越到」催眠」這一個點。小屁孩兒逐漸長大,大人們愈來愈強調安靜環境對學習效果的重要性。到了高中這一特殊時期,人的神經變得特別敏感,對環境的安靜程度重視到了一個很極端的程度。原本不怎麼在乎環境是否吵鬧的我,也會對這一點格外注意,還買了一堆靜音耳塞。高考以後的春節,家人都在聊天,打牌,我又恢復了在這種吵鬧環境中看書的能力,當時我還以爲挺驚訝的。  
                    
從習慣在吵鬧中看書學習,到接受心理暗示,學習效率與安靜程度極其相關,再到後來對環境因素恢復爲無所謂狀態。如今看來,其實我自身的專一能力沒有太大變化,改變的只是心態。在以後的學習工做中,心理暗示的做用一次又一次地體現。工做壓力大,越想壓力越大;進口藥品必定比便宜的經常使用藥療效好;諸如此類。我是個對積極心理暗示極度推崇的人:如何可以變得卓越?首先,你得先有這樣的意識:你就是一個卓越的人!又是一句雞湯:不是由於卓越而自信,是由於自信而卓越!信不信由你!
                
  • 夢中情人
第一個研究:「作夢是不是生理需求?」  先說明兩個名詞:REM,」快速眼動睡眠期「,夢境多存在於這個期間。與REM對應的,是NREM,即「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又包括從淺到深四個睡眠階段。整個夜晚,REM和NREM會交替出現5到6次,大約入睡90分鐘後會出現第一次REM睡眠。這個循環的過程就能夠解釋,爲何有的人感受一夜作了好多個夢。心理學家經過打斷REM睡眠期的進入發現,在被測試者經歷了幾個被阻止作夢的夜晚之後,其作夢時間明顯增長。結論:「作夢確實是人的生理需求」。並且有研究代表:在REM睡眠期間大腦中蛋白質的合成比NREM睡眠期間更多,REM睡眠期是全部睡眠期間最重要的。
                  
想到了好久之前看到的「達芬奇睡眠法」。其定義爲:將人類單次的睡眠過程分散爲多個睡眠週期,以此來減小睡眠的總時間,即每工做4小時睡15分鐘。這樣的睡眠週期等因而扼殺了REM睡眠期,可能會有不少負面影響。
                
第二個研究:「夢裏出現的東西到底意味着什麼?」 有兩種觀點。弗洛伊德認爲:夢是人們在潛意識中表達的那些在清醒狀態下沒法實現的願望。在白天看見了女神,不敢表白,晚上在夢中和女神結婚了。若是有一次夢境是與此有關,這種觀點就被極大的強化了。這一點又與條件反射有關。有關條件反射後面會說到。另外一種觀點:夢不過是在REM睡眠過程當中,人們試圖對大腦自發產生的隨機神經電衝動的解釋。直白一點,就是在REM睡眠期間大腦產生了一些隨機信息,而後大腦將這些隨機信息與腦中的記憶以某種方式聯繫起來,綜合起來,就造成了各式各樣的夢。這種觀點也能夠解釋」夢中和女神結婚」這個例子。原來夢裏的新娘是隨機產生的,沒準哪天就碰到「夢裏和鳳姐結婚」了。
  • 說你愛我
這部分是講條件反射。你們都學過「巴普洛夫的狗的唾液實驗」,其實條件反射的範疇廣的多。對蛇或者狼的恐懼,實際上是條件反射;對某種事物的迷信,其實也是條件反射;一些後天的學習行爲,也屬於條件反射。造成條件反射的根本緣由,在於某些事件對特定條件的強化做用。以前的「夢裏和女神結婚」的例子就是對」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這種觀點的強化。
                 
再來個例子。表白是經過後天學習獲得的能力,在表白的時候,咱們會說:」我愛你「。 想象一下,若是咱們生來就被教導:」你這個逗比「是表達愛意的話。那麼,表白的場景就變成了:王子捧着鮮花站在熱氣球上,十分浪漫地對公主說:」你這個逗比「。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不少人在宿舍裏打着電筒看書。不少人們彷佛培養了這樣的條件反射:廢寢忘食的學習,纔是真正的勤奮。大學的時候也有戲言:deadline是第一輩子產力。你們都會說一句,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爲上計。可是,你真的讀過《三十六計》嗎?」走爲上「,是三十六計中敗戰篇的最後一計。不經思考而造成的條件反射,連無條件反射的基本效用都達不到。
                   
與主題無關的一點感悟:
本身看的書很多,看書時思考也算多,但不多寫比較長的文章。這幾回的寫做其實讓我很驚訝:寫做時的思考過程可能比看書時更深刻,更全面。稍微總結抽象一下,其實寫做是將獲取到的知識點串成線,不斷積累的知識線再逐漸串成知識網。這個時候的收益才最大。就跟旅行同樣。真正有意義的旅行,不是單單去了好多國家,拍了好多照片,而是從不一樣的生活和風景中,看到了些許差別,又領悟了些許差別,有思考,纔有幫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應該是這個點。
                     
這個系列還有其二,其三,其四....敬請期待。
                   
今日薦歌:
《慢慢》    張學友
《不翼而飛》   梁博
《花房姑娘》   林志炫
 
                         
本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微信公衆號和做者。微信公衆號:互聯網與做曲家.    做者:neil     版權全部,翻版必究!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