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馬遜、微軟、谷歌的雲之爭,看國內雲計算的將來

雲計算已經成了互聯網公司們爭奇鬥豔的新舞臺,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已經深耕多年,國內的阿里、騰訊、百度、網易等也紛紛踏足於此,雲計算將來將走向何方?html

雲計算成爲互聯網爭奇鬥豔的新舞臺數據庫

3月份對雲計算來講是個大日子,亞馬遜發佈了雲計算的第一個十年回顧,谷歌迎來了蘋果、迪士尼等大客戶,微軟也拿出了「雲計算第一,Windows第二」的態度,新一輪的競爭彷佛已經到來。服務器

從Salesforce提出「雲計算」的概念開始,就吸引了很多有夢想的創業者,也吸引了IBM、戴爾、惠普等老牌科技巨頭。可從目前來看,雲計算已經成了互聯網公司們爭奇鬥豔的新舞臺,國外的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已經深耕多年,國內的阿里、騰訊、百度、網易等也紛紛踏足於此。運維

參考美國雲計算市場的現狀,國內雲計算領域的參與者大概能夠分爲五股力量,具體咱們先來看下面的表格。佈局

不難發現,幾乎國內全部的雲計算玩家均可以和美國雲計算的先驅們對號入座。相比而言,美國雲計算的市場要更加成熟,而國內還處於雲計算的啓蒙期。好比說亞馬遜等在雲計算領域的佈局和規模要遠大於國內互聯網廠商,谷歌、微軟等在雲計算領域的佈局開始呈現出差別化的態勢。不過,阿里雲在不久前高調喊話亞馬遜,試圖爲本身貼上「中美雲計算競爭」的標籤。那麼,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國際互聯網巨頭的雲計算之爭,對國內雲計算市場而言又將有怎樣的啓示?性能

從2015年雲計算的銷售額來看,AWS的成績是79億美圓,微軟斬獲了11億美圓銷售額,而谷歌的雲平臺只拿到了不超過5億美圓的銷售額,彷佛呈現出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其實自2006年傑夫?貝索斯成立了雲計算部門開始,AWS就開始成爲全球雲計算市場的龍頭,但在亞馬遜開創了雲計算服務後,競爭對手便相繼出現。搜索引擎

微軟在2010年推出了Azure,從自家擅長的PaaS服務入手,隨後在IaaS市場向AWS發起衝擊,且從市場調研Gartner顯示的數據來看,Azure的增加速度要高於亞馬遜AWS。一樣的還有谷歌,2008年的時候,谷歌就推出了PaaS服務App Engine,以幫助開發者更好的開發應用。2013年,谷歌將App Engine從新命名爲Cloud Platform,並涉足IaaS服務,儘管發展速度不及亞馬遜和微軟,依然贏得了可口可樂、百思買等大企業客戶的青睞。諸如此類的還有IBM、甲骨文、惠普等。雖然亞馬遜在市場份額上表現出了一家獨大的姿態,可從雲計算的走勢來看,將來的格局極可能是「多極化」。阿里雲

一是雲計算「超大規模」的趨勢。雲計算

從硬件上來講,衡量一個雲計算服務強大與否的典型標準就是數據中心的數量。去年11月份,亞馬遜宣佈將在韓國開設全球第12個雲計算數據中心,不久以後又有消息透露亞馬遜在印度孟買創建了5個數據中心,此外還有在俄亥俄地區創建的數據中心還沒有公佈。通常來講,最小的數據中心也有超過5萬臺的服務器,雖然亞馬遜沒有給出具體的服務器數量,有人猜想其數量可能在280萬到560萬之間。微軟在數據中心的建設上甚至能夠用「揮金如土」來形容,據悉微軟已花費超過150億美圓的資金來建設新的數據中心,在AWS進入印度的同時,微軟也在孟買、普納、金奈購買了3個雲計算數據中心,追趕亞馬遜的意圖十分明顯。對於谷歌來講,憑藉搜索引擎業務,已經在全球各地創建了近40個數據中心,從最新的消息來看,將來幾個月內谷歌將在美國俄勒岡州和日本設立數據中心。VMware聯合創始人格林加入谷歌後,計劃在12-18個月的時間內,再增長10座數據中心。現在雲計算的市場規模在200億美圓左右,面對數萬億的企業級市場,雲計算還只是冰山一角,這或許是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在數據中心擴建上竭盡全力的緣由所在,也意味着AWS終將結束一家獨大的局面。 spa

二是企業的多向性選擇。

據CRN報道,蘋果最近和Google簽署了一項4-6億美圓的協議,用以購買Google的雲服務GCP,而在此以前蘋果一直是AWS最重要的客戶之一。固然,蘋果轉投谷歌的懷抱並不意味着谷歌的雲服務已經超越AWS,卻直指雲計算的三個現實問題。一方面,價格還是決定雲計算受寵與否的重要因素,據傳谷歌和AWS同等性能的產品在價格上要較競爭對手便宜15.7%-41.7%。另外一方面,雲計算的技術門檻並非很大,谷歌和微軟等跟進者在硬件設施不輸於亞馬遜的時候,雲服務質量已經足以趕超AWS,至少亞馬遜在雲服務市場深耕多年,並無用技術和服務打造出一道護城河。另外,不少企業處於競爭和穩定性的考慮,每每選擇多家的雲服務,好比蘋果的雲服務已經託管給了AWS、Azure和谷歌三家,將來或許會有更多的企業選擇這一策略。  

三是新巨頭的快速成長。

蘋果在放棄AWS時,還幹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自建數據中心,一樣的還有Dropbox。在AWS慶祝其第十週年記念日的次日,Dropbox發表了一篇博客稱他們將撤離亞馬遜雲服務,自建私有云。雖然Dropbox的「逃離」並不意味着AWS服務質量的不足,卻也爲雲計算服務商帶來了另外一難題:中小企業早起依靠雲服務迅速成長,最後卻自立門戶,甚至成爲競爭對手。據Dropbox稱,AWS約95%的新產品和新服務都是客戶需求反饋的結果。僅在2015年,Dropbox就爲AWS產品組合新增了722項新的功能和服務。Dropbox的舉動在必定程度上預示了Facebook在雲計算市場的黑馬地位,相比於創業公司,這些潛在的互聯網巨頭們早已經是雲計算的資深用戶,相關技術業已成熟,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擁有足夠的資金,能夠快速彌補硬件設施上的不足。除此以外還有IBM、甲骨文、戴爾等對雲計算蓄謀已久的公司。當這類企業也瞄向雲計算的時候,將進一步刺激「多極化」的競爭態勢。

回到國內來看,阿里雲在市場份額上仍然佔有優點,百度、騰訊等跟進者也在積極佈局雲計算。或許阿里雲在IaaS領域的成績,讓後來者難以在短時間內與之匹敵,但谷歌和微軟對AWS的戰略思惟值得國內雲計算公司借鑑。一是加大在數據中心、人員儲備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二是在吸引中小企業開發者的同時,經過價格吸引更多的大型企業用戶。而百度和騰訊也正是這麼作的,儘管在投入上還和微軟、谷歌們有不小的差距。

另外,國內雲計算服務商不約而同的提供將雲計算「打包」的解決方案,好比說阿里雲在面向企業提供彈性計算、數據庫、CDN加速等服務的同時,推出了很多行業解決方案,類如電商解決方案、O2O解決方案、遊戲解決方案等等,將IaaS基礎服務進行打包,提供IT資源和互聯網運維服務,同時也在打包銷售自家的生物識別技術、用戶資源等等,相似「拎包入住」的思路。而百度雲、騰訊雲等也在提供一樣的服務,網易、金山、樂視等也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提供相似的解決方案,好比網易推出的SaaS雲客服產品七魚、樂視的視頻雲服務。服務模式上的高度重合,在服務能力、穩定性、品牌背書的同時,國內雲計算領域或將效仿手機廠商的競爭策略,即削減價格,承諾功能,並提供更多可自由轉換的服務。

除此以外,相比於Facebook的蓄勢待發,網易、樂視等有一樣背景的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發力雲計算,藉助內部創業等形式將技術盈餘打形成專業的雲計算服務,在資金、技術、品牌上較於雲計算創業者有着不小的優點,將來將成爲雲計算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而Ucloud、青雲等也在雲計算的紅利下,完成了C輪以上的融資,憑藉創始人的背景和資金實力,也拿到了雲計算的入場券。這類企業或將成爲國內雲計算市場的變數。

總的來講,和美國雲計算市場相比,國內在技術和規模上還有差距,但競爭狀況要比國外更加複雜。AWS等紛紛在中國和亞洲其餘國家創建數據中心,並積極向中國企業和創業者提供相關的雲計算服務。再加上阿里、騰訊、百度等依靠投資收購等形式造成了本身的生態圈,國內雲計算市場「多極化」的競爭趨勢要更加明顯。

做者:Alter 文章來源:品途商業評論(www.pintu360.com)原文連接: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52881.html

若有侵權請聯繫公衆號:數通暢聯或QQ羣:299719834,將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