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INUXjava

day1-vmare&linux&xshell
Linux是大數據的運行平臺
面試必問:基礎的命令和shell腳本
版本:RedHat(紅帽子)、CentOS(免費紅帽子)、Ubuntu(最美Linux)、Kylin等
CCleaner清理軟件
公司通常不用root權限操做
ifup eth0啓動網卡
Xshell命令:
clear清屏
setup網絡配置
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啓網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設置網卡自動啓動
fdisk -l列出分區狀況
parted -l查看分區
[root@localhost ~]#:#表明管理員,$表明普通用戶
pwd:查看當前所在目錄(完整路徑)
mkdir -p {}:建立目錄
cd:切換目錄
ls:顯示目錄或文件
ll=ls -l:查看當前文件夾裏的文件(夾)詳細信息
cp:拷貝文件(夾)(能夠用來重命名)
touch:建立空白文件,若是文件已存在,則修改時間
touch foo{1..299}:建立foo1到foo299這299個文件
rm:刪除文件(夾)(能夠毀天滅地),-r表示遞歸處理,-f表示強制執行
mv:移動和更名功能
rename:批量更名(rename foo foo0 foo?)
運行級別:
0:關機
1:單用戶
2:無網絡多用戶
3:命令行模式
4:官方預留
5:圖形化界面
6:重啓
who -r:查看當前的運行級別
init 3:修改運行級別
修改默認的運行級別:
vi /etc/inittab最後一行id:5:initdefault把5改爲3,則把圖形化界面改爲命令行模式。若是改爲0則直接關機,若是改爲6則無限重啓。能夠經過單用戶修改回來,單用戶還能夠修改密碼。
如何進入單用戶修改密碼:
一、物理重啓
二、Press any key to enter menu
三、CentOS,按E
四、選擇kernel/vnlinuz,按E
五、輸入空格,再輸入一個1,回車
六、回到第四步界面,按字母B就能夠進入單用戶模式
七、出現[root@localhost /]#,表示成功進入了單用戶模式
八、若是須要修改root密碼,直接輸入一個password命令,在輸入兩次新的密碼便可
uid:
root爲0
CentOS6.5的系統用戶爲1-499,自定義用戶爲500-65535
CentOS7.0的系統用戶爲1-999,自定義用戶爲1000-65535linux

day2-user&group
useradd添加用戶
usermod修改用戶
userdel刪除用戶
passwd給用戶添加密碼
su切換用戶
groupadd添加用戶組
groupmod修改用戶組
groupdel刪除用戶組
newgrp用戶切換組
密碼文件/etc/passwd
加密文件/etc/shadow
用戶組文件/etc/group
chmod修改權限:
第1位:-普通文件,d文件夾
第2到第4位:用戶讀、寫、執行
第5到第7位:用戶組讀、寫、執行
第8到第10位:其餘人讀、寫、執行
爲全部人增長執行權限:
chmod u+x,g+x,o+x dirName
chmod a+x dirName
chmod +x dirName
數字權限:r讀4,w寫2,x執行1
chattr物理權限:不能保護/、/dev、/tmp、/var
sudo超級用戶
swap分區至關於windows的虛擬內存
mount掛載(給光盤區域加盤符),umount卸載(刪掉盤符)
192.168.1.0不能用
192.168.1.1-192.168.1.20小號網絡,領導使用
192.168.1.240-192.168.1.254預留
192.168.1.1-192.168.1.254其中一個做爲網關
192.168.1.255子網掩碼佔用
scp發送文件到服務器
ssh訪問服務器面試

day3-keygen&process&vim
ssh-kengen:生成公鑰和私鑰
四個文件:
id_rsa.pub:公鑰文件,用於加密
id_rsa:私鑰文件,用於解密
known_hosts:記錄服務器地址
authorized_keys:記錄來訪服務器的公鑰證書文件的內容
ssh-copy-id發送公鑰內容
wget下載
ps靜態方式查看進程(ps -aux):
TTY終端機類型:tty/本機登陸終端,pts/網絡鏈接終端
pstree進程樹木
top動態方式查看進程
kill殺進程
netstat網絡鏈接
service iptables start/stop/status/restart開關查詢重啓防火牆
chkconfig iptables on/off永久開關防火牆
Ctrl+Z任務放置後臺
jobs查看後臺任務
fg切換回後臺任務
bg後臺任務運行起來
vim三種模式:
通常模式:
0或[Home] 移動到此行最前面字符處!!
$或[End] 移到光標所在行的行尾!!
G 移到此文件最後一行!!!
nG 移到第n行
gg 至關於1G,即移到第一行!!!
/word 向下查找單詞「word」!!!
n 表示重複前一個查找操做
N 與n相反(反向查找)
yy 複製光標所在行!!
y1G或ygg 複製光標所在行到第一行全部數據
yG 複製光標所在行到最後一行全部數據
p 將已複製的數據粘貼到光標所在下一行
P 將已複製的數據粘貼到光標所在上一行
u 復原前一個操做(相似於windows中的ctrl+z)!!!
Ctrl+R 表示恢復上一個撤銷
dd 刪除光標所在行!!!
d1G 刪除光標所在行到第一行全部數據(包括所在的行)
dG 刪除光標所在行到最後一行!!
編輯模式:從通常模式進入編輯模式有8個快捷鍵
i 從光標所在處插入!!!
I 從所在行第一個非空白字符處插入!!
a 從光標所在下一個字符處插入
A 從光標所在行最後一個字符處插入!!
o 在光標所在處下一行插入新的一行!!
O 在光標所在處上一行插入新的一行!!
r 替換光標所在處字符一次
R 一直替換光標所在處文字直到按下Esc!!!
命令模式:
: 用戶輸入命令(:w、:r、:q)
:!command表示在vim的命令模式下執行某個命令
/ 用來查找
? 反向查找shell

day4-compress&install&shell
登陸NAT網絡服務器ssh -p 5555 root@10.8.24.5
linux常見壓縮包文件名:
.tar:包文件
.gz:gzip壓縮文件
.bz2:bzip2壓縮文件
tar.gz:通過gzip壓縮的包文件
tar.bz2:通過bzip2壓縮的包文件
gzip -v壓縮,bzip2 -k保留源文件壓縮
gzip -d/bzip2 -d解壓
tar打包(tar -jcvf install.log.tar.bz2 install.log按bz2方式打包壓縮)
tar命令經常使用選項組合:jcvf/zcvf壓縮,jxvf/zxvf解壓
rpm優勢:內含編譯過的文件和配置文件,不用編譯
rpm缺點:依賴關係太複雜
rpm安裝:rpm -ivh *.rpm
rpm查詢jdk:rpm -qa | grep jdk
rpm卸載:rmp -e
yum list/search/info/install/update/remove列出、信息、查詢、安裝、升級、卸載
yum源文件:/etc/yum.repos.d/*.repo
yum update不跟軟件名稱,則爲全系統升級
Ctrl+Insert複製,Shift+Insert粘貼
rz上傳sz下載
shell單引號和雙引號:
'':內容
"":變量
shell讀取變量:echo echo ${變量名}大括號可省略
export將普通變量設置爲系統變量:export JAVA_HOME=/usr/java/jdk1.8.0_111
source使文件生效
z=$(echo $b)把b賦值給z
把變量看成命令的值,通常狀況是使用主機名和日期當作壓縮包的名稱使用
錯誤:tar -zcvf $filename_etc.tar.gz /etc
正確:tar -zcvf ${filename}_etc.tar.gz /etc
變量看成命令的值:${變量名}或`變量名`
echo $?提示等級
cat快速編輯文本:cat >> filename < "EOF"
mkdir tedu1905 2>/dev/null無錯誤提示建立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ifconfig
mkdir -p /tmp/test && touch /tmp/test/mxbvi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