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之扁平化

其實在「扁平化」這個詞流行以前,咱們一直都在強調交互的易用性和創造優質用戶體驗,並一直在往這方面去作。web

在我看來,「扁平化」這個詞,是一種設計風格,將來的趨勢,扁平、簡約、天然...微信

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作到扁平化設計呢?網絡

1.結構層級減小-高效

從字面上理解交互的扁平化,與之遙相呼應的便是「結構層級」,頁面結構、流程結構,用戶要達到某個目的,所須要的步驟,網站

一般咱們都是想用戶最少的操做步驟來達成某個目的。參考下圖可更好理解什麼是層級結構:設計

3

從圖中能夠看出來,這個是一個樹形結構,在樹形結構中產品

連接的層數被稱爲深度(z軸),最底層頁面包含的頁面總數被稱爲連接的廣度(x軸)。縱向(y軸)不少狀況下都只有一層,放的多都是一些消息提醒和快捷方式。效率

以PC端淘寶web界面爲例,最底層頁面就是他的首頁(X軸),包含的東西很是豐富,從廣度來說覆蓋面很是之大。後臺

4

來看深度用戶體驗

從服裝內衣 > 到應季女裝 > 到針織開衫各類類型 淘寶

5

web界面很注重深廣度的平衡。

若是是到手機端,顯然把它直接搬過去是行不通的。

因爲手機設備的限制,淘寶的手機主界面的廣度大大減弱,信息深度更爲明顯。

pc上咱們能夠用麪包屑路徑或者各類導航清晰的表現出層級結構,讓用戶不在複雜的層級機構中迷路。

可是在移動設備上顯示區域有限,沒有足夠的地方用來放這樣的路徑,更多的時候咱們只能用back。

因此這也印證了前面所說的扁平化來勢洶洶的趨勢。

咱們怎樣才能作到在移動端減小結構層級從而精簡交互步驟。總結了如下幾種方法,也歡迎你們參與討論。

1)並列

 將並列同層級的信息顯示在同一個界面中,減小頁面的跳轉。

以win8爲例,什麼天氣、郵件,幾乎都是在同一個界面中顯示,並列的結構,方便用戶更快捷的操做

7

2)快捷方式

以IOS7爲例,只要從下往上滑動,並可呼出快捷菜單,方便開啓關閉手電筒、wifi、藍牙等

9

IOS6裏面要打開wifi,必須先打開設置,在到wifi選擇網絡

10

對比步驟:

IOS7:底部上滑 》 打開wifi

IOS6:點擊設置 》 選擇wifi 》開啓wifi 

層級結構的減小,用戶無需在一層一層的點到設置裏面去按,提升效率的同時也使層級結構變得清晰可見。

3)有限的空間,顯示關鍵的信息

咱們來看豆瓣電影

12

首頁列表顯示當前上映的電影海報、電影名字、影迷評分,詳情頁面展現該電影的簡介、預告片、用戶評論,選座購票的按鈕極爲突出,便於

用戶點擊,進去以後顯示具體的影院、價格、剩餘場次及是否能夠購票的狀態。

4)減小點按

仍是以IOS7爲例,關閉後臺程序時,只需用手指輕輕往上一滑就關閉了

13

對比IOS6,雙擊home,長按APP圖標,逐個點X關閉。

2.表達方式直白-準確

就是要小白用戶都能輕鬆上手,毫無壓力,記得某產品經理說過,「若是你的功能還須要解釋的話,那是個失敗的功能」

例:」微信搖一搖「

16

看到這個圖標,憑本能反應,小白都知道搖晃手機便可。

3.信息直觀-有序

在現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若是從信息海洋裏面找到本身想要的,尤爲如今是小屏幕盛行,

咱們更須要減小過分複雜的交互界面設計,讓信息更直觀的展現。

分類,分類,分類!這是爲何小白用戶這麼喜歡hao123的緣由,他把大多數用戶用到的網站進行分類整理

讓人很直觀的就能找到想去的網站,例以下列網站:

 

20

乾淨整潔有序,永遠比雜亂無章更讓人賞心悅目。

其餘

響應和反饋,也是扁平化中比較重要的一點,界面應該提醒到用戶,當他做了某個操做,以便知道

到底發生了什麼,是成功仍是不成功,出錯了應該怎麼作,不然用戶不知所措,必然的會選擇離開。

小結:

有效的整理信息、減小層級結構,功能表達方式直白等等都是使交互扁平化的手段。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