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程序員
八月十五,團圓夜數據庫
花好月圓之際架構
除了吃月餅,還能幹啥?框架
阿里妹帶來雙重好禮,陪你過中秋~佈局
(往下看,送雲棲大會三日通票哦)學習
— 阿里技術熱門精選 —區塊鏈
2017年春天,《阿里巴巴Java開發手冊》發佈,目前已有超過260萬位工程師下載及查閱手冊,在數以千計的企業應用,手冊成爲受業界承認的開發規範。咱們也有幸爲全行業的研發效能、人才培養、系統穩定性做出力所能及的一點貢獻。人工智能
兩年來,Java開發者們熱心參與,以幫助這本不夠完美的手冊日臻完善。曾有開發者追蹤問題長達半年之久,反覆探討、論證其正確性。這樣的開發者難以計數,也許相隔重洋,可能相逢不識,咱們用代碼確認一致的熱愛,也讓這本手冊的價值超越了單一公司。url
新版手冊新增21條故障相關的規範,所有源於業界經典事實故障,通過廣大開發者深度討論提煉而成。歡迎點擊閱讀:《Java 開發手冊》發佈,向全球開發者致敬!spa
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團隊管理一般分爲2個方向:技術管理和團隊管理,互聯網公司的技術TL與傳統軟件公司的PM仍是有很大的區別。
對於多數互聯網公司而言,技術TL更多的職責再也不侷限於項目角度,而是對業務與技術都要有深刻的瞭解,就像黑夜裏的燈塔,可以引導和修正團隊成員前進的航向。綜合技術和業務角度去深度思考問題,具有必定的前瞻性,並在技術領域投入持續的學習熱情,向團隊成員傳道,補齊短板,提升整個團隊的戰鬥力。
阿里有句土話「非凡人、非凡事」,技術團隊一樣如此,管理者的戰略眼光、管理方法、人格魅力等,都會給團隊的工做結果帶來決定性的影響。歡迎點擊閱讀:在阿里作了五年技術主管,我有話想說
說到站會,人們最熟悉的是Scrum站會,典型的形式是團隊圍成一圈,依次回答三個問題:昨天作了什麼?今天準備什麼?有什麼阻礙或問題?經過站會,Scrum團隊成員瞭解其餘成員的工做,從而更好地協做,達成迭代目標。
回到精益看板方法自己的目標——順暢和高質量地持續交付有用的價值,相應的,看板站會要聚焦於價值的流動,而非我的工做。站會的目標是:促進團隊有效協做和聚焦,促進價值順暢流動和交付,同時經過站會同步需求進展和暴露問題及風險,把可視化價值流實踐落地到位。歡迎點擊閱讀:阿里工程師如何解鎖晨會新姿式?
當咱們想用一張或幾張圖來描述咱們的系統時,是否是常常遇到如下狀況:
若是有一樣的困惑,歡迎點擊閱讀:如何畫出一張合格的技術架構圖?
賈揚清,浙江上虞人,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在加州大學 Berkeley 分校得到計算機博士學位,目前擔任阿里計算平臺掌門人。
做爲 AI 大神,賈揚清讓人印象深入的多是他寫的 AI 框架 Caffe ,那已是六年前的事了。通過多年的沉澱,成爲「阿里人」的他,對人工智能又有何見解?賈揚清在阿里內部分享了他的思考與洞察,或許你能夠在這裏找到答案,歡迎點擊閱讀:賈揚清:我對人工智能方向的一點淺見
吳翰清,被你們親切地稱爲「小黑」「道哥」。他是阿里巴巴研究員,更是一位「白帽黑客」。
15歲,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畢業後應聘阿里。23歲,成爲阿里最年輕的高級技術專家。32歲,被評選爲2017年度全球35位35歲如下的青年科技創新人才(TR35)。網上有許多關於他的猜想,然而,他始終保持低調,專一於本身熱愛的事業。2014年以後,他幾乎再也不寫文章;但在今年,他有話想說,關於本身,關於科技,關於將來,說給你聽,說給世界聽,歡迎點擊閱讀:阿里研究員吳翰清:世界界須要什麼樣的智能系統?
從那句熟悉的「狼來了」開始,謠言開始在咱們生活無孔不入,一些不壞好意的人,把謊話變成一張漂亮的包裝紙,裹挾着詐騙、虛榮、不懷好意,肆意橫行:
當全民瘋搶板藍根食鹽白醋,終日人心惶惶;
當「養生祕聞」「200%理財回報」充斥在朋友圈,無數養老錢血本無歸;
當「寒門狀元之死」透支人們對世界的信任;
......
人們被迫練就了一身硬邦邦的鎧甲,一邊斜眉冷視周圍的世界,一邊草木皆兵地生存。寧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然而,總有人想改變這一切。達摩院的科學家們今年在用AI識別謠言的研究上,有了一些小突破,歡迎點擊閱讀:爲拯救爸媽朋友圈,達摩院造了「謠言粉碎機」
— 雲棲大會來啦,送票哦 —
去年,杭州雲棲大會吸引了來自81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2萬人次參會,成爲全球開發者領域的第一科技盛會。
2019,大會迎來了它的第十年,將以全球開發者爲大會主角,呈現數百場技術分享,覆蓋機器智能、5G、雲原生數據庫、生物識別、芯片、區塊鏈、自動駕駛、異構計算等技術熱點。
!][4]
除了Caffe做者賈揚清、IEEE Fellow、ACM傑出科學家華先勝、達摩院數據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等大咖坐鎮,還有程序員吐槽會、GEEKLAND極客大賽、將來遊樂園等項目值得期待~
7張通票(9.25-9.27,三日通票),價值688元,免費送,留言區寫下你對雲棲大會的期待或你與雲棲大會的故事,即有機會得到。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做夥伴「阿里技術」,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