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過Steve Krug 所著的《Don't make me think》-訪客至上的的網頁設計祕笈,從中學到了不少交互設計方面的知識,在這裏和你們分享。web
本書的名字叫「Don't make me think」 剛開始以爲名字很奇怪,後來就明白,這是設計的web可用性的三大定律之一「別讓我思考」,就是若是你不能作到讓一個頁面不言而喻,那麼至少應該讓他自我解釋,可不是讓人看得迷糊糊。網絡
本書出的很早,不少例子也很原始,可是其中的道理、規則卻不過期。測試
此次就來講一下其中的一章:網站
咱們是如何使用Web的spa
掃描,滿意便可,勉強應付設計
咱們設計出來的網站,和用戶使用網站的方式實際差異很是大,咱們設計時會想着用戶會盯着每一個網頁,仔細閱讀咱們精心製做的文字,領會咱們組織頁面的方式,而後,在肯定點擊那個鏈接以前權衡他們的可選目標,可是在大部分時間裏,若是咱們幸運的話,它們實際上作的是再每一個網頁上面瞥一眼,掃過一些文字,點擊第一個令他們感興趣的或者大概符合他們尋找目標的連接。orm
一般,頁面上很大一部份內容他們不看。blog
咱們精心設計的文字排版,在用戶看來更像是「以每小時100千米的速度駛過的廣告牌」。圖片
這意味着,在設計網頁的時候,咱們所設想的是一位更理性、注意力更集中的用戶。這是在假定每一個人都像咱們同樣使用網絡時纔是對的,和其餘人同樣,咱們經常會人違紀的行爲比實際狀況更有序 ,更理智。ci
若是詳設計有效的網頁,你必須開始接受關於網絡使用狀況的三個事實。
第一:咱們不是閱讀,而是掃描。
第二:咱們不作最佳選擇,而是滿意便可。
第三:咱們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強應付。
第一:咱們不是閱讀,而是掃描
在web使用上,人們會花極少時間來閱讀大部分的頁面,其實只是掃描一下,匆匆略過一個網頁,尋找能吸引住他們注意力的詞語或圖片。
但並非全部網頁都是這樣,內容型網頁不是的,好比新聞故事,論壇內容頁面。
咱們爲何老是匆匆略過網站?
l 咱們老是處在忙碌之中。在大部分狀況下,咱們使用web是想節省時間,咱們沒有時間去閱讀那些沒必要要的內容,就像是一條鯊魚,不得不一直移動,不然就會死掉。
l 咱們知道本身沒必要閱讀全部內容。絕大多數頁面上,咱們實際上只對其中的一小部分感興趣,咱們只是尋找這些本身感興趣或者和本身所作工做有關的內容, 剩下的內容咱們就並不關心,掃描式的一掠而過就是咱們找到相關內容的方式。
l 咱們善於掃描。在生活中,咱們一直在掃描報紙,書籍,街邊廣告牌,從其中找到本身感興趣的部分,咱們知道這樣子作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咱們不作最佳選擇,而是滿意便可。
再設計的時候,咱們一般假設用戶只是掃過整個頁面,考慮全部的選項,而後選擇一個最好的。
然而在十七運用中,用戶觀看網頁,並不會選擇最佳選項,而是選擇一個合理的選項,這就是 滿意策略(經濟學家Herbert Simon在《Models of Man: Social and Rational》(人的模型:社會化和理性) 裏拼造了這個術語,(satisfying和sufficing的結合)),一旦咱們發現一個連接,看起來彷佛能夠跳轉到咱們想去的地方,那就是一個咱們將會點擊它的大好機會。
爲何web用戶不尋找最佳選擇呢?
l 咱們老是處於忙碌之中。尋找最佳策略很難,須要的時間也很長,滿意策略效率更高。
l 若是猜錯了,也不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與救火不一樣,在網站上作一次錯誤選擇後果一般只是點擊幾回後退按鈕,這樣也是的滿意策略成爲一項有效的策略。
固然,這是在假定頁面載入速度很快的狀況下。若是頁面載入速度比較慢,咱們將會更加謹慎的進行選擇—這也是大多數web用戶不喜歡網頁太慢的諸多理由之一。
l 對選擇進行權衡並不會改善咱們的機會。在設計不佳的網站中,花費精力去作最佳選擇並無用,還不如查看猜到的第一個頁面,不行的話再退回來。
l 猜想更有意思。猜想不會像仔細衡量那麼累,並且若是猜對了,速度會更快。他還帶來了一個機會因素—有可能無心中看到某個使人意外可是不錯的內容,這種可能性會讓人開心。
固然。並非說全部用戶在點擊以前歷來不衡量。這要取決於他們頭腦中的打算,時間上有多緊迫,還有,他們對這個網站的信心。
第三:咱們不是最根究底,而是勉強應付。
只要作一些可用性測試(不管測試的是網站,軟件仍是家用電器)咱們會發現一件顯而易見的事,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人們一直在使用這些東西,但並不理解他們的運做原理,甚至對他們的工做原理有這徹底錯誤的理解。
不管面對哪一種技術,不多有人會花時間閱讀說明書。
相反,咱們貿然前行,勉強應付,編造出咱們本身模棱兩可的故事,來解釋咱們所做所爲,以及爲何這樣能行得通。
如同《乞丐王子》中結尾處的那一幕,真正的王子發現當他不在的時候,那個與他長得酷似的假王子會吧大英帝國的國璽拿過來壓胡桃(這再合適不過了,對他來講,國璽可不就是一塊又大又厚重的金屬嘛)
事實上,咱們就是這樣完成任務的。我看到不少人,完成不是以設計師設想的方式使用網絡和軟件,可是他們用的很好。
勉強應付並不限於初學者,記事技術專家也會在理解事物的工做原理上會有這驚人的誤會。
爲何會這樣?
l 這對咱們來講並不重要。對於咱們大多數人來講,是否明白事物背後的工做機制並不重要,只要咱們能正常使用他們便可。這並非智力低下的表現,而是咱們並不關心,總之,他對咱們來講並無那麼重要。
l 若是發現某個事物能用,咱們會一直用它。咱們一旦發現某個事物可以用(無論有多難用),咱們也不太會去找一種更好的方法。若是偶然發現一種更好的方法,咱們會換用這種更好地方法,可是不多會主動需找更好的方法。
因此我認爲在作網站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這些因素,以便設計出更好的交互效果,是網站的可用性更高。
(其餘發表連接:點擊進入頁面,在這裏是最新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