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開發必備工具(三)—— Fish shell

Fish shell

簡介

fish 能夠根據輸入自動匹配歷史命令。它的一大特色是開箱即用,沒有zsh那些繁瑣的配置。官網:http://www.fishshell.com/html

安裝與配置

在終端裏使用Homebrew安裝,直接輸入 brew install fish 等待安裝完成便可。安裝完了之後還不能用,由於沒把fish添加到 mac 的 shell 列表裏,切換到 fish shell 時顯示找不到fish shell,因此咱們要先添加 fish 並設置一下 shell 。首先,用 shell 命令sudo vim /etc/shells在 vim 中打開 Mac 的 shell 列表,執行結果以下:git

# List of acceptable shells for chpass(1).
# Ftpd will not allow users to connect who are not using
# one of these shells.

/bin/bash
/bin/csh
/bin/ksh
/bin/sh
/bin/tcsh
/bin/zsh

i鍵,進入插入模式,而後在列表末尾加上/usr/local/bin/fish。最後文件內容以下:github

# List of acceptable shells for chpass(1).
# Ftpd will not allow users to connect who are not using
# one of these shells.

/bin/bash
/bin/csh
/bin/ksh
/bin/sh
/bin/tcsh
/bin/zsh
/usr/local/bin/fish

最後,按 esc 鍵跳到命令模式,輸入:wq 命令保存文件並退出vim。當前模式仍是 bash shell 模式,要切換到 fish shell 須要輸入 fish 命令。每次都輸入命令切換 shell 比較繁瑣,咱們能夠經過以下命令從 bash 切換到 fish :shell

chsh -s /usr/local/bin/fish

也能夠經過以下命令切回到 bash:vim

chsh -s /bin/bash

經常使用快捷鍵

  1. 自動建議
    Fish 會自動在光標後面給出建議,顏色爲灰色。按下Control + F表示採納建議,按下Alt + →表示只採納一部分。
  2. Tab 鍵補全
    按下 Tab 鍵,Fish 將嘗試自動補全命令、參數或路徑,若是有多條補全建議,能夠繼續使用 Tab 鍵在不一樣建議間切換。

其餘

由於博主並非每天跟命令行打交道,shell 也根本不會,只是在學習和工做中偶爾會用到命令行,敲幾行命令執行一些操做,因此這篇文章只是簡單的介紹 Fish shell,做爲一個學習的記錄,想深刻了解的能夠訪問官網
有了 Homebrew + iTerm 2 + Fish shell,對命令行有畏懼和抵觸情緒的「終端恐懼症患者」不再用頭疼了。關於 Homebrew 和 iTerm 2 的介紹請看個人另外兩篇文章:Mac開發必備工具(一)—— HomebrewMac開發必備工具(二)—— iTerm 2bash

參考資料

fish tutorial工具


同系列文章學習

Mac開發必備工具(一)—— Homebrew命令行

Mac開發必備工具(二)—— iTerm 2code

Mac開發必備工具(三)—— Fish shell


本文做者: Sheh偉偉
本文連接: http://davidsheh.github.io/2017/08/28/mac-fishshell/
版權聲明: 本博客全部文章除特別聲明外,均採用 CC BY-NC-SA 3.0 許可協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