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體現出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在供應商、企業、客戶間的運營方向,是以銷售爲源頭,生產、物料需求計劃爲核心,以金額、實時數據爲基礎的總體。ERP的核心是MRP(物料需求)。企業的經營活動最終是爲了贏利。本文圍繞銷售系統中的價格(Price)展開分析,詳細說明ERP系統如何設計靈活的價格機制。
算法
Price可翻譯爲價格,賣價,麪價等,是物料的貨幣表現形式。以價格中是否包含稅可分表未稅價格(Net Price)和含稅價格(Price)。Price只是做爲訂價的依據,實際過程當中還要考慮折扣,利潤率,匯率等因素才能決定產品的最終價格。spa
以我理解的ERP系統中,價格是這樣定義的。翻譯
銷售賣價=未稅單價 + 稅額 + 利潤 + 折扣 設計
Price =Net Price + Tax + Markup + Discount blog
舉例說明:ip
物料01-122461-0A1010基本賣價10元,利潤率(Markup)是10%,則增長利潤率以後的Price=10*(1+10%)=110ci
再扣減折扣0.5,110*(1-0.05)=10.945,這樣計算的淨物料金額是10.945
get
1 增長系統全局參數,是否實施課稅。在不實施課稅的狀況下,銷售或採購等單據中,不出現稅率,稅額等字段。qt
2 在單據上分兩層設計稅,每一行銷售或採購明細增長稅金計算,或是整個銷售單或採購單增長一個稅金比率。產品
好比上圖中,就是在明細行中設計的稅金計算方式。在原有的淨物料金額(10.945*10)的基礎上,增長一個17%的稅率,因此稅額是18.61。
上面的價格是固定模式的價格,並不能知足其它狀況下的訂價政策(policy)。好比淡季促銷,旺季作活動時,咱們還須要對價格進行調整,因而要用到公式來計算價格。這種狀況常出如今食品行業等隨季節波動的產業。
舉例說明,同一個產品,在A地區,當購買數量比較多時,會有一個折扣優惠。在B地區,當客戶定貨量在1000如下時,折扣是9折,若是是定貨量在1000以上,3000如下時,折扣是8.5折。像這樣的折扣優惠,咱們不能常常去修改程序來適應各類須要,因而要用基於公式的價格計算模型。
參考上面的公式法,用計算法舉例說明。
假設物料A的基本賣價是10元,訂購數量是10,金額是10*10=100元。
再運用上面的公式,賣價(price)乘以定貨數量(qty ordered) - 賣價(price) / 訂購數量= 10 * 10 – 10/10=99元。
至關於便宜了1元,即1%,也就是名稱中說的,買100送1優惠。
爲了靈活設計價格知足各類狀況,咱們還要考慮運輸費,保險費等貿易條款。爲此,咱們增長扣減項。
好比運輸行業,以重量或貨物的總金額爲計算依據,訂單的實際總金額還要增減如下項目。
若是貨物是包運輸的,咱們須要勾選「削減項」以從訂單總金額中扣除運費。
這是一個很靈活的設計模型,可知足至關多的狀況下訂單總金額的調整。
在銷售業務中,訂金是一種預收貨款的行爲,表示在貨物發送前或訂單肯定前,已經收取部分貨物款項。這部分金額會提早傳送到應收賬款模塊,產生如下會計憑證:
收到訂金USD500 | 借方 | 貸方 | 本地借方 | 本地貸方 |
Dr. 銀行 | USD 500.00 | HKD 4,000.00 | ||
Cr. 應收賬 | USD 500.00 | HKD 4,000.00 |
在財務處理時,由於訂金已經致使銷售訂單金額的減小,在銷售發貸(Shipment)後產生應收賬款時,也是以訂單
爲依據開據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