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具備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是,如下幾類人羣是應該少吃或不吃桃子的:一、平時內熱偏盛、易生瘡癤的人;二、糖尿病患者;三、多病體虛的人以及胃腸功能太弱的人;四、嬰幼兒;五、孕婦:過量食用生熱可能引發急性流產、出血等。
眼下正是鮮桃上市的季節,愛吃桃子的人所以能夠大飽口福。民間有「桃飽杏傷人」之說,河北醫大二院養分膳食科主任王景順則提醒,桃子雖然「養人」,但也不可過量吃,尤爲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羣來講,更應節制。
王景順說,「桃飽」是指「桃養人」,中醫認爲,桃具備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尤爲適用於氣血兩虧、面黃肌瘦、心悸氣短、便祕、閉經、淤血腫痛等症狀的人,常吃桃子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可是,如下幾類人羣是應該少吃或不吃桃子的:
平時內熱偏盛、易生瘡癤的人:
桃味甘而性溫,過食則生熱。對於已經上火的人來講,多吃桃子無異於「火上澆油」。李時珍曾說:「生桃多食,使人膨脹及生癰癤,有損無益。」
糖尿病患者:
桃子的含糖量高,每百克桃含7克糖,糖尿病患者若是不加節制過量進食,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發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劇病情。
多病體虛的人以及胃腸功能太弱的人:
由於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吃桃會增長他們的腸胃負擔,形成腹痛、腹瀉,因此不宜食用。
嬰幼兒:
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沒法消化桃子中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很容易形成過敏反應。
孕婦:
過量食用生熱可能引發急性流產、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