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操做系統安裝及初始化配置(熟悉)。html
1.計算機操做系統簡介node
(1)掌握操做系統的定義python
(2)掌握操做系統的內核的定義:linux
(3)瞭解兩種操做系統用戶界面:圖形界面、命令行界面。算法
2.瞭解Linux主要發行版:shell
Linux 發行版(也被叫作 GNU/Linux 發行版)一般包含了包括桌面環境、辦公套件、媒體播放器、數據庫等應用軟件
CentOS , Ubuntu , Redhat , Fedora ,openSUSE , Linux ,Mint等等
數據庫
3.安裝Linux操做系統的準備工做。apache
(1)安裝VMware Workstation軟件,用來方便建立虛擬機。vim
(2)先下載Centos 6.8 鏡像文件。下載地址:http://man.linuxde.net/download/CentOS_6_8windows
(3)打開VMware Workstation,建立虛擬機。安裝Centos 對應的鏡像文件。
二.linux操做系統目錄結構及文件級增刪改查操做(重點)。
1.登陸和退出linux。
(1).關閉:init 0
(2).掌握什麼是Linux終端:右鍵->在終端打開
(3).掌握切換虛擬終端的方法: Ctrl+Alt+【1-6】,如想切換到第二號虛擬機按 Ctrl+Alt+F2
Ctrl+Alt+N : 新建一個命令窗口。
(4).掌握普通用戶登陸後系統的提示符:$
(5).掌握 root 用戶登陸後系統的提示符:#
(6).掌握退出命令:exit
2.Linux命令
1.命令語法格式: 命令 【選項】【參數】
Ls 瀏覽全部的文件 。
Ls -l 查看全部文件的經常使用信息 ; ls - a :顯示隱藏文件。 ; ls - all 查看全部文件信息。
whoaml命令 (我是誰)。
passwd :新增用戶和更改密碼。
who :列舉目前哪些用戶在系統上工做。
useradd : 建立用戶名。 usseradd + 空格+用戶名
2.date:查看日期。 date ‘月-日-時-分-年’:修改日期。
3.cal :查看日曆。
4.clear:清除屏幕。 crtl+l 清屏快捷鍵
5.hwclock -s 同步到硬件 -w 同步到系統
6.useradd 名字 :建立用戶。 passwd 名字 :建立用戶,能設置密碼
7. su :從當前用戶切換到另外一個指定的用戶。 su - 名字 :切換到 名字
8. man :獲取某個Linux命令的使用說明。
9.使用「命令名 --help」 獲取幫助。
10.cd:用來切換目錄。 cd.. :返回上一級目錄。 cd ~(漂號) :切換到當前的目錄。
cd -(減號) :返回上一次目錄。
11.pwd :查看當前在哪一個目錄下。
12.cp:拷貝命令。 cp -I :覆蓋前詢問一下。 cp -r :遞歸拷貝目錄。
13. mv :移動命令。 mv +文件名 + 新文件名 :更更名字。
14.mkdir :建立目錄。 mkdir -p : 建立樹形目錄,一連串的目錄。
15.touch :建立文件。 好比 touch /test/{1..9}.txt 建立1.txt,2.txt 到9.txt
16.rm :刪除文件命令。 rm - F:強制刪除,不帶提示的。
rm -R :刪除目錄。 (公司中嚴禁使用。可用mv 移除命令)
17. cat 命令:查看文件內容。 head :顯示文件的頭幾行,默認前十行。
tail :默認顯示後十行。 tail -f :動態查看文件內容變化,通常來看日誌文件。
18. less : 查看命令。能用上下鍵來翻。 more :查看文件內容命令。只能用‘’回車‘’來翻。
3.瞭解文件系統的目錄。
1.使用「/」來表示根目錄
2.使用「.」表示當前目錄,使用「..」表示父目錄。「.」開頭的表示隱藏文件
3.bin目錄:用來存放經常使用的可執行文件。 sbin目錄:用來存放經常使用的可執行文件。
家目錄(home):用來存放本身的文件或目錄。 dev目錄:設備文件目錄。
etc目錄:配置文件目錄。 tmp目錄:臨時文件目錄。
掛載點(目錄): /media或/mmt目錄
4.Tab鍵 :自動補齊代碼。
5.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不是「/」開頭的就是相對路徑,是相對當前的路徑來講的。
絕對路徑:必須以一個正斜線(/)開始。
三.linux操做系統用戶、權限管理(重點)。
1.用戶權限及其內容。
(1)建立用戶相關的文件。
<1>.useradd : 建立用戶名。 usseradd + 空格+用戶名
增長用戶經常使用選項: -u 指定用戶的UID, - g 指定用戶所屬的羣組, - d 指定用戶的家目錄,
- c指定用戶的備註信息, - s 指定用戶全部的shell
刪除用戶:userdel -r 用戶名 能刪除乾淨。
修改用戶:usermod -d /home/bables laoliu 修改老劉用戶的家目錄爲/home/bables的命令
usermod -G baby laoliu 將老劉這個用戶添加到baby這個羣組中的命令。是覆蓋的模式。
-aG 是追加的模式。
usermod -g dog laoliu 將老劉這個用戶的gid變動爲dog羣組中的命令。
usermod -L 將用戶的帳號鎖住 usermod -U 將用戶的帳號解鎖
查看信息: tail -l /etc/passwd
用戶信息格式介紹:root:x:0:0:root:/root:/bin/bash 每一行就是一個用戶信息。
用戶名:X 佔位符表明密碼:U ID(user id):組ID(group id):用戶的描述信息(能夠隨便寫):家目錄:用戶 的shell,可執行文件(/bin/bash指能夠登錄操做系統)
U ID :500之前的ID都是系統用的。500之後的是普通用戶的.
<2>查看密碼。 less /etc/passwd u密碼: less /etc/shadow
<3>查看組id 。 less /etc/group 組密碼: less /etc/gshadow
<4>查看郵箱。 ls /var/spool/mail/ 查看用戶家目錄信息: ls /home/用戶名
<5>查看用戶信息。id + 用戶名
(2).添加組。 groupadd group2 添加group2
刪除羣組:groupdel group2
2.用戶權限。
LL 查看權限
ls -l 查看信息,如下來介紹各個名稱。
-rw-r--r--. 1 root root 1423 11月 9 20:21 install.log
權限信息 硬連接數 屬主 屬組 文件大小 文件建立日期 文件名
權限信息分10位:如 drwxr-xr-x ; -rw-r--r--
第1位: - 表明普通文件,d 表明目錄,b表明設備文件,l 表明軟鏈接,p表明管道文件。
第2~4位: 屬主的權限 (u) ,分三類:讀r,寫w,執行x,沒有就用-代替
第5~7位:屬組的權限 (g),分三類:讀r,寫w,執行x,沒有就用-代替
第8~10位:其餘用戶(o) ,分三類:讀r,寫w,執行x,沒有就用-代替
r 表明4 w 表明 2 x 表明 1
修改文件權限:好比 chmod u=rwx 或者 u+rw u-rw
好比 chmod 664 a.txt 和 chmod u=rw, g=rw,c=x a.txt 結果是同樣的。
執行文件的方法: sh 文件路徑 ; bash 文件路徑 ; . 文件路徑 ; ./文件路徑
3.修改權限:
chown 屬主.屬組 參數
只改屬主:chown 屬主 參數 只改屬組: chown . 屬組 參數
遞歸修改:chown -R 屬主.屬組 參數
4.文件合併。
> 大於號 :將左邊的內容覆蓋到右邊的文件。
>> 2個大於號 :將左邊的內容追加到右邊的文件。
echo :回顯內容
wc :查看文件有多少行。
| :管道符,把左邊的命令交給右邊看成右邊的條件。
四.開源軟件及linux下軟件包管理(重點)。
1..歸檔文件和歸檔技術。
歸檔(archiving):將許多文件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文件。
tar -c :建立一個新的tar文件。 - t :列出tar文件中目錄的內容。 -x :從tar文件中抽取文件。
-f :指定歸檔文件名或磁帶或軟盤設備(通常都要選) -v :顯示打包的文件的詳細內容
2.壓縮文件。 將一個大的文件經過一些壓縮算法變成一個小文件。
gzip命令:將文件壓縮。以 gz 結尾。 bzip2命令:壓縮文件,以 bz2 結尾。
gunzip命令:將文件解壓。 bunzip2命令:解壓文件。
3.利用vi編輯器建立和編輯正文文件。
<1>.編輯模式 : a 或 i 或 o 進入編輯模式。 ESC退出到命令行模式
<2>命令行模式: dd: 刪除當前行。 ndd : 刪除多行。 u:撤銷上一步操做。 ctrl+r :恢復上一步操做。
yy : 複製當前行。 nyy :複製多行。
p :將已複製的數據粘貼在光標下一行。 P:將已複製的數據粘貼在光標上一行。
例如: yy 10000p 複製10000行。 dd p 剪貼操做
跳到行首:0 跳到行尾:$ 跳到文章開頭:gg 跳到文章某行; 數字+shift+G
跳到屏幕開頭:H 跳到屏幕中央:M 跳到屏幕底部:L
ctrl + a :跳到命令的首部 Ctrl + e :跳到命令的尾部
<3>擴展模式: ':'從命令行進入到擴展模式 wq! 強制保存退出 。 set nu :顯示出行號
4.LINUX系統引導的順序。
BIOS------>MBR------>Boot loader------>kernel----->init process
init 分爲七個級別 0-6,。
0表明關機;1表明單用戶;2表明多用戶(無網絡);3表明多用戶;4給開發用的;5是圖形頁面;6是重啓。
<1>如何進入單用戶模式並修改root用戶密碼?
在讀秒時按任意鍵,按e選擇kernel開頭的按e進去,進去後按空格輸入1,按回車後再按b運行就OK了。
開始輸入passwd root 修改密碼,再重啓就行了。
<2>如何設置把密碼進行MD5加密?
輸入grub- 而後輸入grub-MD5-crypt回車,輸入密碼後拿到MD5密碼。
輸入 vim /etc/grub.conf 回車 ,在title上面插入一行 "password --md5 md5密碼 " 後esc並保存退出。 重啓就能夠了。
<1>Top命令:顯示系統中各個進程的資源佔用狀況,相似於windows的任務管理器。
殭屍進程:主進程被關閉,有些子進程還佔着內存,這個子進程就是殭屍進程(zombie)
系統進程(sy):內核運行的程序。 用戶進程(us):應用程序。 id:剩餘的cpu。
buffer:緩衝區,內存中單獨分出來的一塊地方,把一堆零散的數據攢起來夠必定規模了,才統一執行。 cache:高速緩存,介於內存和CPU本身建的處理。 PID:進程號。
<2>.free命令:顯示內存的使用狀態。
free -m 以兆爲單位。 free -h 以G爲單位。
<3>.ps:系統中進程的查看。
ps aux :顯示全部進程的信息。
grep + 「內容」 :能過濾「 」內容。 grep -v + 「內容」:反向匹配
kill命令:殺死進程. kill -9 + pid 或 %工做號:強制殺死進程號 ctrl + c :終止程序。
jobs :查看後臺運行的程序。 fg %工做號:後臺程序調到前臺來運行。
pkill -9 進程名:會把全部叫作進程名的全殺了。
一個終端就是一個bash程序。
五.Linux操做系統磁盤管理(瞭解)。
1.文件系統和磁盤分區及掛載。
<1> fdisk -l /dev/sdb :查看sdb磁盤的詳細信息。
硬盤最多隻能分4個主分區,第四個爲擴展分區。其他再建的分區叫邏輯分區用的是擴展分區裏面的空間。
extended:擴展分區。 包含多建立的磁盤分區(邏輯分區)。
三大存儲: 1.塊存儲:大的硬盤 。 2. 文件存儲:文件夾的形式。 3.對象存儲:如百度網盤。
<2>建磁盤流程:
先查看磁盤,而後建立分區,建完分區後要更新下,命令爲:partprobe。而後格式化磁盤,
命令爲:mkfs.ext4 /dev/sdb1 回車;mkfs.ext4 /dev/sdb2 回車;mkfs.ext4 /dev/sdb3 回車;mkfs.ext4 /dev/sdb5 回車 .等等。(sdb4位擴展分區,不能用)
<3>掛載 mount 查看 :df
先建立磁盤 mkdir /sdb2 ,而後mount /dev/sdb2 /text1/, 再 df查看下。
umount 卸載
統計下etc目錄多大:du -sh /etc
<4>寫個文件來測試硬盤讀寫速度:
dd if=/dev/zero of=/sdb2/test bs=1G count=1 把zero寫入到text中,文件大小1G,數量爲1
<5>磁盤佔滿的狀況:
一個文件對應一個inode編號,磁盤滿了分兩種狀況,一是一個文件5G,空間佔滿了;二是10000個文件每一個文件 1k,把 iNode編號佔滿了。
六.Linux操做系統網絡基礎(重點)。
1.操做系統分爲四大類塊:super block (超級塊,掌管全局) ; inode block ;
directory block (根目錄塊); block
2.軟鏈接和硬連接。
軟鏈接: ln -s /a/source.txt /b/des.txt 前者是原文件路徑,後者是目標文件路徑。至關於弄了一個快捷方式。
特色: 就至關於win中的快捷方式;刪除連接文件,源文件無影響;軟鏈接能夠跨分區;
刪除源文件,連接文件失效;修改源文件\連接文件,內容都變 ;軟鏈接是指向文件名的。
硬連接: ln /a/s.txt /b/d.txt
特色: 刪除連接文件,源文件無影響; 硬連接不能夠跨分區;
刪除源文件,連接文件無影響;修改源文件\連接文件,內容都變;硬連接執行 inode號。
七.Linux操做系統進程管理(重點)。
1.IP地址與子網劃分。
IP地址分爲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種。
如172.16.45.10/16 網絡地址:172.16.0.0 主機地址:172.16.45.10
原生IP地址分紅5種:A、B、C、D、E類 ,主要是前三類。
A類:1.0.0.0 126.0.0.0 B類:128.0.0.0 ~ 191.255.0.0 C類:192.0.0.0 ~223.255.255.0
2.linux的網絡管理
ifconfig :查看ip配置信息
臨時配置網卡地址: ifconfig eth0 192.168.10.100 netmask 255.255.255.0
ifconfig eth0 192.168.10.100/24
手動配置網關: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254
重啓網絡服務: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啓後臨時修改的就沒了!
永久配置網卡地址: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回車進入文件中
ONBOOT=yes NM_CONTROLLED=no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1.20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1 DNS1=202.106.0.20 DNS2=8.8.8.8
先把守護進程關閉: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 ,配置完後記得重啓服務。
清空防火牆規則:iptables -F 或者 service iptables stop
查看NetworkManager服務信息: cnkconfig --list | grep ‘NetworkManager’
關閉NetworkManager服務信息: cnkconfig --level 2345 NetworkManager off
打開NetworkManager服務信息: cnkconfig --level 35NetworkManager on
查看網關 :route -n 查看DNS: cat /etc/resolv.conf 配置DNS: vim /etc/resolv.conf
打開網卡:ifconfig eth0 up 關閉網卡:ifconfig eth0 down
讓網卡加載配置文件:ifup eth0 先關閉才能用這個加載命令,ifdown eth0
解析順序:1:/etc/hosts 2:dns
臨時修改主機名:hostname xxx 永久修改主機名: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1.>橋接模式,經常使用的是這種。
用來檢測一個子網內有沒有IP地址衝突的問題?
arping -I eth0 192.168.X.X 若是有衝突會返回兩個Mark地址。
鏈接網絡後。ping一下測試一下。 命令爲: ping -c 1 192.168.X.X
<2>NAT模式。(網絡地址轉換),虛擬機會連到本地的VMnet8.
snat :原地址轉換。好比手機鏈接路由器來上網,路由器會將手機的地址轉換爲本身的ip地址,而後去訪問網址。
3.軟件包管理。
RPM:紅帽軟件包管理。內部是二進制格式,省了編譯的過程。
rpm的安裝過程:rpm-->/media/centos_6.8_final/Packages
安裝rpm: rpm -ivh +軟件包
查看所有已安裝的軟件包 :rpm -qa 查看具體的: rpm -q +軟件包名
卸載軟件包:rpm -e +軟件包(把後綴名rpm去掉)
再安裝軟件包:rpm -ivh 軟件包名 --force 強制安裝。
忽略依賴性刪包: rpm -e 包名 --nodeps
解決依賴性安裝:rpm -ivh 軟件包名
從網站上下載:wget + 網址
查看軟件包安裝位置: rpm -ql 軟件包名
查看安裝包的詳細信息:rpm -qi 軟件包名
4.yum的功能.:解決依賴性關係
配置本地yum源:vim /etc/yum.repos.d/local.repo
yum安裝過程:yum-->/media/centos_6.8_final-->repodata-->找到須要的全部的軟件包--》安裝
自定義yum源:
安裝creatrepo -->mkdir /test -->cp 軟件包 /test-->createrepo /test--->修改/etc/yum.repos.d/local.repos(baseurl=file:///test)
刪除:yum erase 包名
安裝:yum -y install http* 安裝全部的http包及其依賴的包
yum install 包名 -y
製做緩存:yum makecache
設置下載的安裝包不被清除: vim /etc/yum.conf 把keepcache改成1,把cachedir改成本身想存的地址。
5.源碼安裝流程:
1.準備:yum groupinstall "開發工具」 ; yum install gcc-* glibc-* -y
2.解包:tar xvf python安裝包
3.執行 configure腳本 添加編譯參數。 好比:./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ython3.5(指定下一步安裝的路徑)
4.編譯 : make
5.安裝:make install
安裝成功後設置環境變量來用於快捷啓動:
<1>l臨時修改: echo $PATH——》PATH=/usr/local/python3.5/bin/
<2 >永久修改:vim /etc/profile 在文件末尾加上兩行:PATH=/usr/local/python3.5/bin/ ;export PATH。保存退出
八.網絡服務基礎(瞭解)。
1.ssh服務。
2.apache服務。
部署服務的步驟
1.準備環境:關閉防火牆:service iptables stop(chkconfig iptables off)
關閉selinux:setenforce(修改文件 vim /etc/sysconfig/selinux 中的SELINUX=disabled)
配置ip
2.安裝軟件包:yum install httpd -y
3.修改配置配置文件: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文件裏面listen=80 和 docemunts=「/var/www/html」
4. 重啓服務:service httpd restart
echo 'test' >> /var/www/html/index.html
echo 'test' >> /var/www/html/a.txt
5.測試: 打開瀏覽器 輸入:http://服務端ip:端口/a.txt
3.samba服務。是一個網絡服務器。
掌握配置samba服務:
comment=。。。設置共享註譯
path=設置共享目錄的物理路徑。
valid users = @組名,用戶名 設置容許那些合法組成或用戶訪問。
public = yes|no 設置該共享爲隱藏共享
writable = yes|no 設置是否容許客戶端寫入數據。
hosts allow = 設置容許訪問該共享的合法網段或ip
samba安全認證掌握兩種:share(匿名訪問) user:用戶名密碼
添加smb用戶和設置密碼:smbpasswd -a 用戶
Useradd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