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纖也叫裸光纖,運營商提供一條純淨光纖線路,中間不通過任何交換機或路由器,只通過配線架或配線箱作光纖跳纖,能夠理解成運營商僅僅提供一條物理線路。實際項目中,裸光纖應用較多,好比某大學兩個校區,相隔大概20KM,租用運營商裸光纖實現兩個校區互聯。能夠理解成經過一根很長的光纖鏈接兩個校區,拓撲圖也簡單,直連便可,如圖所示:前端
最先兩個校區均有運營商互聯網出口,採用兩套認證系統,管理維護麻煩,後續升級改造,兩個校區租用運營商裸光纖,將兩個校區互聯起來,至關於將老校區網絡做爲一個子模塊,接入到新校區,與新校區有機融合到一塊兒,實現統一運營和管理。服務器
租用運營商裸纖價格較高,通常按照千米收費,記得某項目租用20km裸纖,費用爲20萬/年,5年線路費用就是100萬。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裸纖線路這麼貴,爲何不本身拉一根光纖,鏈接兩個校區,買光纖和工人佈線施工的成本也用不了這麼多呀!的確如此,但不是你想拉光纖就能拉的。國家法律明文規定,只有運營商、軍隊、市政等幾個部門能夠在公共區域破土施工,學校/醫院/政府這類單位,在本身單位園區內部(也就是圍牆內)隨便怎麼挖,沒人會管,但到公共區域施工就不容許了,犯法!網絡
裸光纖應用場景還不少,好比教育城域網,會租用運營商裸光纖,實現教育局與轄區各學校互聯,將網絡出口統一到教育局,從而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統一審計等功能,某縣教育網城域網拓撲如圖,租用運營商裸光纖實現學校與教育局互聯,最後經過教育局網絡統一網絡出口訪問互聯網。ide
另外,在平安城市/視頻專網/雪亮工程等項目中,也常常租用運營商裸纖,實現前端攝像頭視頻流量回傳,以下爲公安部統計,全國視頻專網鏈路類型,35%採用裸纖。(注:交警前端電子警察通常採用裸纖回傳,有錢就職性,而平安城市攝像頭採用PON鏈路較多)性能
專線通常分三層專線和二層專線,三層專線通常是指MPLS V.P.N,這是CCIE RS方向考試的重點內容,說實話比較難,基本只在金融、電子政務等行業應用,通常人接觸不上。咱們平常說的專線基本指二層專線,二層專線至關於運營商給了你「一根線」,你兩端鏈接PC,分別配置192.168.1.1/24和192.168.1.2/24,能直接ping通。效果看似跟裸纖差很少,但與裸纖的實質區別是: 裸纖中間不通過任何路由器交換機設備,運營商給你的是真實的一根線,而專線中間通過運營商的各種路由器交換機設備,只是運營商給你模擬出來了一根線,讓你感受跟裸纖效果差很少,至於專線的底層技術,這個是CCIE ISP運營商方向研究的內容,大部分人無需搞得那麼透。學習
若是租用運營商裸纖,只要光纖不被挖斷,運營商內部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故障,不會影響業務。若是你租用的光纖被挖斷了,那就沒辦法了,業務確定受影響。若是租用運營商專線,運營商設備出問題,可能影響用戶業務,反而光纖被挖斷,不必定會影響業務,由於運營商骨幹網採用環形設計,傳統SDH和新的OTN底層都會有環網,因此論可靠性而言,專線可靠性稍高。筆者今年經歷的一個大型雪亮工程項目,一個主數據中心,七個分中心,考慮使用什麼鏈路互聯。最先規劃使用裸纖互聯,但後來考慮到可靠性,改爲了租用運營商二層專線互聯。固然,使用裸纖也有別的優點,好比帶寬自主可控,以下圖所示,你須要10G帶寬,只須要在交換機上插10G光模塊,須要40G帶寬在交換機上插40G光模塊,在交換機上插100G光模塊,天然就有100G帶寬。可是若是向運營商租用10G或40G專線,價格高得嚇人!設計
專線能夠當作是運營商的一種產品,底層實現技術不少,有SDH、MSTP、PTN、OTN等。下面爲你們介紹一下運營商網絡常見術語。3d
要明白SDH,首先要說TDM,TDM是時分複用,就是將一個標準時長(1 秒)分紅若干段小的時間段(8000),每個小時間段(1/8000=125us)傳輸一路信號;SDH系統就是傳統的電路調度,電路調度是以TDM爲基礎,。早年的網絡都是傳輸語音的,說白了電話網絡的基礎是TDM。
在SDH大紅大紫的時候,另外一場戰爭以太網和ATM(不是取款機喲)大戰中,以太網取得全面勝利,從而以太網大行其道,其中又以IP最爲強勢,致使今天不少業務側都IP 化了,服務器、PC、攝像頭都得配置IP地址吧!
早年運營商骨幹網SDH是大紅人(運營商早期就是靠裝電話掙錢),而園區網內部以太網是另外一個大紅人(上網數據經過以太網承載),可否合做一下?因而一拍即合,MSTP誕生,運營商骨幹部分依舊使用SDH時分複用,但運營商甩給用戶的鏈路接口採用園區網流行的以太網接口,也就是10M、100M、1G、10G這樣的標準以太網接口,而不是155M、622M、2.5G這類POS/CPOS接口。視頻
在合資公司MSTP中股份分配不太均勻:SDH 佔股70%,以太網佔股20%,其它包括ATM佔股10%,掌權的仍是SDH,內核仍是TDM。以太網和ATM由於股權問題,都沒有拿出像樣的東西,只是須有其表(提供相應接口而已)畢竟早期網絡,仍是語音爲主,數據爲輔,但如今徹底顛倒,以太網固然不幹了,也就有了後來的WDM、OTN、IP-RAN。(就像一家公司,最牛逼的某銷售貢獻了90%的業績,他還不出去本身創業,他是傻麼?)blog
隨着互聯網的大力普及,電腦、手機、電視等終端都能上網了,帶寬的需求急劇增長,電信運營商們賺錢的機會來了,但挑戰也來了,之前1*155M能夠供好上千人打電話,如今人們須要打電話同時還要上網,家庭寬帶都300M光纖入戶了,帶寬需求增加和現網資源出現矛盾,承載語音的TDM骨幹網已經徹底不能知足海量音視頻傳輸要求。
要解決這個矛盾,專家們思考良久,某天看到二環路高架橋,恍然大悟,若是將網絡傳輸也劃分多個通道,也能提高傳輸性能。因而波分產生,波分WDM 就是將多個波道的信號放到同一條光纖中進行傳送。WDM獲得重用後,各地紛紛仿效,如今的WDM不只在城市主幹道里使用(城域波分),還用在跨市、跨省道路上(長途波分)。
裸光纖+波分的效果對比
如圖使用傳統裸光纖,目前商用較多的是100G光模塊,那麼鏈路最大100G。裸光纖兩端部署波分設備,帶寬驚人,線路帶寬直接能夠到4T甚至更高,單條光纖目前實驗室最高波分速率是36T。固然,波分設備特別貴,不是通常單位買得起,波分設備廠商主要有華爲、烽火等,客戶爲運營商、公安、BAT這類單位居多。
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傳送網)
WDM波分技術優點是帶寬大,大得驚人。固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最突出的是實時流量監測和重點業務保障沒有很好的措施。
SDH 笑道:小樣兒,容量那麼大,你監測和管理上仍是有問題吧?
WDM 迴應道:我容量確實比你大得多,但管理這方面的確沒大家作得好;
因而他們握手言歡,優點互補,一個全新的制度誕生了—OTN。
因此簡單的說:OTN=WDM+SDH
咱們對之前的紅人SDH在江湖的發展作了詳細的描述,如今的SDH也只至關於OTN掌門下的一個堂主而已了,那麼另外一位紅人以太網它如今發展的如何呢?
因爲先前MSTP成立時,股權分配不均,有不少遺留問題,以太網僅佔20%,致使如今以太網嚴重不滿意,畢竟如今網絡上IP流量佔了90%以上,爲了安撫這個「銷量」佔公司90%的「銷售」,SDH 集團研究後推出MSTP+(也叫Hybrid MSTP),50/50股權分配,進一步提高以太網在公司的地位,也不爲一種好的補償措施。
以太網如今聲勢愈來愈大,再加上又有MPLS 助陣,逐漸有了能夠抗衡SDH的實力,面對MSTP+50%的股份分配,以太網並不高興,發誓要有所改觀……
爲了對抗SDH陣營,以太網大力發展本身的勢力,走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先將末端IP化(終端PC、攝像頭、打印機都得配IP)。同時創建以IP+以太網主導的骨幹網,至關於本身開公司,創業了。以太網陣營,自由散漫慣了,如今出現了兩種大的分歧:
第一種:認爲咱們本身成立的運輸公司不讓SDH的客戶(TDM業務)上車,若是必定要進來,必須改頭換面-假裝(仿真),同時咱們沒有時間上的保證(無時間同步),咱們純粹爲咱們以太網服務,咱們的公司名叫IP-RAN;
第二種:認爲咱們應該吸取一些SDH的客戶,SDH經營了這麼多年,它的客戶仍是不少的(還有不少TDM業務需求),一樣進來後仍是要改頭換面-假裝(仿真),而後再咱們的幫派裏活動,出幫派後再去掉假裝還原成本身原來的模樣,這個公司取名叫PTN。
不管哪一種方式,假裝-易容術總少不了,隨後就開發了PWE3 易容術(CCIE ISP運營商方向重點講的內容,通常人瞭解便可)。
MSTP+(Hybrid MSTP)能夠看作是SDH向以太網的妥協方案,不得已而爲之。隨着相互學習融合,IP-RAN和PTN如今已趨於一致,差異不大了,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們是IP/以太網向SDH發起的全面挑戰,如今看來它們是勝利了。
說到這,IP-RAN/PTN打敗了SDH,也就是數通打敗了傳統通訊,運營商骨幹網徹底IP化,這也算咱們網絡人的勝利,因此我一直以爲網絡仍是有前途+錢途的。在你爲待遇低而埋怨的時候,請自我反省一下,你到底會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