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one.com 是一個受軟件開發人員和高級 IT 專業人員歡迎的在線知識門戶網站,每個月都有數百萬的技術專家和決策者訪問。本文是 DZone 爲了收集你們對雲現狀以及將來的看法,對33家公司的 IT 高管的採訪,DZone 編輯們與他們討論了上雲以及雲使用狀況,如下是收集的回答:數據庫
安全
代碼的安全性取決於解決方案提供商、雲主機,受到供應商的牽制。咱們須要採起預防措施來找到加密靜態數據的解決方案,而且擁有主密鑰,不提供給供應商。安全問題尤爲要注意。安全
對於上雲,我主要關注兩個點:雲安全和雲綁架。
首先,不少上雲企業沒有意識到本身與雲廠商共同承擔雲安全責任。其實,雲服務並非徹底託管的,儘管雲廠商承諾給企業創建安全的雲,但企業仍然要負責在雲中合理配置基礎設施。
其次,隨着雲廠商建立更高級別的服務(例如物聯網、數據分析和託管數據庫的解決方案),企業可能會愈來愈多地與同一家雲廠商綁定,尤爲是愈來愈多的數據存儲在雲端的狀況下。因此,上雲企業須要仔細權衡,作到既可以享受到雲服務的便利性,也不會被雲廠商綁架。服務器
對於像 Spectre 和 Meltdown 這類影響雲底層基礎架構的漏洞,對於企業來講始終是個問題。網絡
根據 Firewalls 和 Cloud 對600多位負責雲環境的 IT 專業人員的調查,對於使用 DevOps,DevSecOps 或 CI / CD 用戶,93% 的企業在將安全性整合到實踐的過程當中面臨挑戰。此次調查中,有幾點很是突出。咱們一直看到有關企業(特別是大型公司)在上雲時遇到安全問題。形成這種狀況的緣由有不少,對於習慣在傳統數據中心架構下運營的企業而言,遷移上雲時須要轉換思惟方式,以確保安全。使用爲公共雲設計的專業安全工具比企業的本地運營更安全。架構
Office 365 和 G Suite 平臺缺少隱私策略,這令我感到很是擔心。每當我聽到另一個 S3 存儲 bucket 被發現時,都會產生顧慮。這個存儲 bucket 是公開面向全世界的,何況,成本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許多企業正在轉而上大型公共雲,因爲一些不可預見的成本因素,他們嚴重低估了費用,就像網絡流量同樣簡單。運維
服務器遷移,就是將物理服務器遷移到雲上。若是數據環境不透明,咱們會不知所措。而採用本地備份/恢復數據這些方式對上雲無濟於事。安全是另外一個問題。企業須要對數據保持警戒。工具
雲綁架
上雲企業須要深刻了解雲戰略,由於他們合做的雲廠商將來極可能成爲本身的競爭對手,至少從商業角度來看可能存在不利。所以,多雲戰略是企業的須要。優化
將來,咱們不可避免地須要依賴雲。而云廠商選項並很少,咱們所以而擔憂。咱們如今依賴於佔領市場份額的前四,前五或前十家廠商,好比 Azure、AWS、阿里雲等。也瞭解到,Rackspace 以其強大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著稱。網站
每一個雲平臺都有本身的服務,也提供各類專業工具。多雲環境如今面臨的問題就是:缺少標準化。咱們以前嘗試獲取雲平臺標準接口,可是沒有成功。目前咱們擔憂雲平臺的分歧問題,就如同過去傳統平臺問題同樣。並且企業一旦採用這個架構,將數據從雲平臺移出去相對會比較困難,費用昂貴,除非從一開始就可移植性設計進去。ui
老是使用同一家雲廠商,企業就會被其綁架。考慮到雲成本,咱們轉移到了谷歌雲,接口是真的不一樣。谷歌雲給了咱們一堆學分。咱們公司如今主要業務都在一個雲上。實踐過程當中才發現,從一個雲遷移到另外一個雲真的是項巨大的任務。
咱們在與頂級雲廠商合併使用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愈來愈多的公司被綁架在他們的生態系統中,這是使人擔心的。
應對變化速度/複雜性
上雲鬚要的專業性知識太多,咱們缺少協同工做的知識。咱們須要瞭解正在運行的平臺,以及如何將其與環境結合在一塊兒。
確切地說,咱們遇到的不是問題,而是警告。在軟件開發中,過去是「時間、金錢、功能:你只能挑兩個」,如今雲也是如此。最近,咱們已經看到雲廠商數量在短期內實現了天文數字式的增加。可能不少人不相信,其實許多企業在上雲這件事上花費的資金超過了本地 IT 運營預算。隨着企業開始調整雲支出,他們開始使用混合雲和多雲戰略,來保持雲靈活性。
雲正在迅猛發展,並且節奏驚人。客戶作決策變得愈來愈容易,同時也必須選擇合適的合做夥伴。如何選擇合做夥伴?這就須要思考和調查,並努力解決如今關注的問題。
咱們如今最擔憂的是,雖然已經上雲了,可是跟本地基礎設施架構相似,雲端也存在複雜性和成本的問題。很顯然,單個公共雲廠商已經沒法知足企業基礎架構需求,企業用戶將須要新工具來管理整個基礎架構——跨公共雲,專有云和邊緣雲——不只要將全部內容進行統一,還須要保持雲隱私政策及靈活性。若是沒有這些管理工具,數據跨越這些平臺,將致使更高的基礎架構成本,IT 團隊必需要花精力去管理多個平臺的複雜性,對高價值的項目力不從心。
如今真是刺激。危險的是雲技術發展是如此之快,咱們很容易賭錯注。數據庫比應用程序更加可靠和持久。數據能夠保持數十年。可是技術變化如此快速,一兩年內咱們還沒法支撐。
咱們不肯定哪些基礎設施組件正在迭代。選擇數量呈指數增加。我怎麼知道何時用?我如何重組? 如何保持數據的合規性和安全性? 不過,這並非最終狀態。永遠保持進步!我關心的是,要如何保持頭腦清醒,利用優點?
對於擁有新服務的企業來講,形勢正變得愈來愈複雜,由於作事的方式千百種。然而,這給客戶帶來了認知負擔。由於各類功能、定製給咱們形成了混亂。提供更多產品指導。咱們在 AWS 上進行混合雲有三種方法:
◈ 直接鏈接;
◈ 直接鏈接網關;
◈ 利用具備不一樣體系結構的 IP sec 隧道。
不一樣雲平臺有不一樣的構造和限制。咱們須要瞭解潛在的問題,提供抽象技術服務。
➀ 上雲如今已經變成了複雜的 ERP 實施。堆棧沒必要像供應商那樣複雜。複雜的轉型項目失敗。
➁ 現有的產品格局都是須要上雲的。
➂ 使用容器技術。
➃ 貼近社區。不要尋找包含專有 API 的產品,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注意具備大型應用程序堆棧的供應商。
吐槽
市場中的平臺領導者不符合通用標準,多雲環境管理難度大。
從數據角度來看,多雲還沒有解決數據孤島問題。不知道是否可以經過構建數據平臺來解決問題。
不知道要不要上雲,所在如今只能先按兵不動,留在本地。但這並非長久之計。
若是財務和成本透明度不高,就很難得到準確的財務模型並預測將來的成本。很難估計預算。因此,亟需一位「雲專家」來優化雲支出。雲計算中的安全性是黑客攻擊的長期目標。保持警戒,保持安全政策!
上雲失敗的影響更大,這須要引發注意。應用程序須要將失敗規劃進去,並具備彈性。
我對雲沒有太多的擔心,但很明顯,雲並非解決全部問題的方法。企業須要查看其用例、成本模型和要求,並肯定其工做負載的最佳環境。集羣有沉沒成本,若是它們的利用率只有85%,那麼批量遷移上雲可能就沒有意義了。在這種狀況下,在雲資源使用峯值獲取對專有資源的訪問權限,彈性利用現有資源,或許更有意義。
我對環境自己沒什麼問題。不過,雲資源價格將降低,服務成本將降低。客戶無需擔憂雲維護。然而,本地與雲之間的溝通方式發生了變化。讓雲取代人力去作它擅長的事情。雲計算,它真的超乎想象。提供的數據越多,咱們就能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好比用面部分析替換訪問控制。誰還有最多能夠利用的數據?
看來,企業上雲這事兒真是衆說紛紜,不過,多雲方案確實是上雲企業所遇癥結的解決之道 ,只不過如何管理多雲環境中的數據?如何管理雲平臺是問題所在?你們期待的是一個標準化的多雲管理平臺。
數夢工場研發出的雲展平臺,可以協助雲服務商創建本地化的新型雲服務生態體系運營平臺。平臺以雲網融合方案、行業解決方案、行業特性應用爲核心,分別向傳統運營商、城市運營商以及行業服務商提供平臺架構服務。並結合數夢工場的線下運營經驗,在運營、運維、培訓、推介等方面賦能雲服務商,造成從平臺構建到運營落地的一體化合做模式。
下期文章:《DZone 雲計算調查報告:雲端將來在哪裏?》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