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到了瀏覽器在網絡層面上發生的事,此次對互聯網的結構作一些介紹。前端
在解互聯網以前,要先了解網絡資源是怎麼分配的。程序員
根據 APNIC 的這張圖能夠看到,分配網絡資源的最高機構是 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是總管網絡資源的機構,IANA 會下放資源給相對應的 RIR(區域互聯網註冊管理機構),世界上共有五個 RIR,分別是:面試
這樣單位會再下放給 NIR(National Internet Registry),好比中國大陸的 CNNIC,NIR 再下放給 ISP,也就是你的網絡服務供應商,好比移動、聯通等,ISP最終分配給終端用戶。很容易看出,整個網絡資源分配是一個樹狀的結構segmentfault
先看一下這張圖,看不懂不要緊,稍後會用這張圖講解一些互聯網的基本概念瀏覽器
自治系統的英文簡寫爲 AS(Autonomous System),是組成一個網絡的基礎單位,基本上是一個組織或一種特定用途會成立一個自治系統。每一組系統會都有本身的編號,須要向網絡管理組織申請(RIR,LIR,NIR)。安全
在上面那張圖中,一個顏色的雲就是屬於一個自治系統,而同一個自治系統內會包含許多設備。用藍色線與橙色線連起來的東西就是路由器,它們多是家用路由器,也多是更高規格的邊界路由器。服務器
假如 AS1 最左上角的那臺電腦的 IP 是 1.1.1.1,AS5 最左下角的電腦 IP 是2.2.2.2,當 1.1.1.1 想與 2.2.2.2 通訊時,1.1.1.1 這臺電腦首先會把數據包發往與他鏈接的一臺路由器,而這臺路由器上有一張神奇的表告訴數據包應該怎樣往 2.2.2.2 走。微信
而這張表就叫路由表,路由器會根據這張表來轉送數據包,而路由表有多種生成方式,等下會介紹一些生成方式。網絡
數據包在同一個 AS 內一路轉發後,將會到達 AS1 的邊界路由器,在這裏將數據包轉交給 AS5 的邊界路由器,AS5 的路由器也會根據它們本身的路由表進行轉發。最終將數據包包送到 IP 爲 2.2.2.2 的這臺電腦。多線程
EGP 是不一樣的 AS 之間所傳遞的路由的協定,而傳遞的路由信息最終會被匯聚在路由器中,造成一張最佳的路由表。目前普遍使用的 EGP 協議爲 BGP,AS 之間就是用這個協議來傳遞彼此的路由。之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介紹 BGP 這個協議。
IGP 指的是同一個 AS 中的交換路由的路由協議,目前常見的有 OSPF,EIGRP 等,一樣也是交換路由表用的。
AS 根據他們與其餘 AS 的關係,可能會有多個稱謂,咱們就用這如下這張圖來解釋
假設這裏有六個 AS,而咱們爲 AS 2,咱們接收了AS 3,AS 4,AS 1的路由,並把 AS 3 與 AS 4 連同本身的(AS 2)的路由一塊兒輸出給 AS 1,AS 3 與 AS 4 須要經過AS 2 才能連上 AS 一、AS 五、AS 6 內的電腦,這時就有好幾種 AS 角色關係出現:
這幾種角色關係能夠同時存在
根據上面介紹的 AS 角色關係,基本上能夠將現有的 AS 分爲三類,這三類的定義很是簡單:
基本上咱們將 AS 分爲三個等級,也就是 Tier 1~3。互聯網從總體來講大體表現爲一個樹狀結構。
Internet Exchange 簡稱 IX,AS 能夠在這裏方便的鏈接其餘 AS,能夠到 PeeringDB 這個網站去查看,目前中國大陸在上面登記的 IX 有這些:
基本上整個中國的網絡都會在這幾個地方鏈接起來。
從總體而言,組成互聯網的最小單位是自治系統,而互聯網路由器的功能主要爲如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