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從事UI設計師這幾年的工做中逐漸發現,最讓人糟心的不是應付各類奇葩的需求,完成設計稿,而是交付。每次交付的設計稿和最後開發出來的產品老是讓我心塞無比,不多最終產品和個人設計稿是徹底一致的。前端
UI設計師對接產品經理是個問題,UI設計師對接前端工程師是個問題。程序員
UI設計師處於整個產品開發鏈條中最爲重要也是最爲尷尬的一環,產品界面設計徹底出自設計師,可是卻不是由設計師來最終實現。前端工程師
根據個人經驗,其實大部分問題都出在了溝通上,開發工程師沒有徹底理解設計稿,他們徹底依賴咱們的標註和切圖來進行開發,設計師的切圖和標註,是否規範和精確,直接影響視覺效果的還原度。每每設計作的越精緻創意,交付過程就越煎熬。工具
然而,最後界面長的很差看,老闆不會怪程序猿,是會怪你的。字體
「這裏的間距是多少啊,沒有標我怎麼寫?」spa
「這裏的字體需不須要加粗?」設計
「這個字須要多大的字號?」3d
「這個是Android的尺寸?iOS的呢?我要本身算啊?」blog
「這裏的icon爲何不沒有高度和寬度呢」圖片
...........
我想大多數的設計師和我同樣,時常由於漏標元素被開發追問這些問題。開發能不能完美的的還原設計稿,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咱們設計師的標註,可是哪些該標,哪些不用標,咱們設計師每每很差把握,尤爲是新手設計師。咱們每每就儘可能標得詳細一些,手動標註佔領了咱們平常大部分的時間,還不能有效的完成交付,常常加班,有時還會有開發人員來問或者直接不問就本身作主隨便作的狀況。手動標註加大了溝通和時間的成本,讓人精疲力盡。
難點1:做爲UI設計師,在平常工做中一個很是重要的設計輸出物,就是切圖。只要是沒法用代碼很差實現和表達出來的,就須要切圖。規範的切圖,會直接影響到開發工程師對設計效果的展現。光一個蘋果應用中的圖標就須要3種不一樣的大小,安卓的要求更是五花八門,最後還得打包交給開發,太多無用和低效的雜事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難點2:切圖的命名格式在不一樣的公司都不盡相同,須要UI設計師和對接的開發工程師進行溝通,或者是團隊內部進行溝通規範,才能達到良好的切圖命名規範,大大下降了工做效率。
設計師和程序員做爲專業性很強的工做者,他們之間須要溝通和協做的工做內容太多,但每每二者不能很好的互相理解對方的工做,設計師不懂代碼,程序員不懂設計,這給產品交付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可是設計又是一個與其餘部門有着不少溝通需求的工做,在協做上設計一直有着不少痛點。雖然如今市面上有許多協做應用,但始終缺乏一款能讓設計師駕輕就熟,解決他們實際痛點的協做設計工具。
摹客iDoc是由Mockplus團隊開發的協做設計工具,是一款更快更簡單的智能標註和切圖工具,完美地解決了標註難,切圖難,設計協做難的問題。
摹客iDoc的誕生不是偶然,是必然。中國的設計師們須要這樣的一款產品來解放他們的繁雜的平常,讓他們更加專一於設計,而非拘泥於如何完美的呈現交付稿。從產品、設計到開發只須要一個文檔,告別混亂的文檔和各類說明,讓團隊協做更加高效。若是你也是一名設計師,那麼不凡試試這款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