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18年11月有了華爲,就已經宣告結束了大學校招歷程,是時候寫下總結了,再不寫估計不少東西都忘了。c++
在一些程序員社區混久了,從別人的學習、求職、工做經歷中愈加感覺到不少的正能量,也本着攢RP值的原則,向學弟學妹們,尤爲和我非名校雙非本科生學弟學妹們傳遞點正能量,由於博主也是非名校出身,並且在整個求職的過程當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名校學生那種得天獨厚的優點,一樣的實力,名校學生進入BAT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確實要容易不少,即使技術很水,同樣有華爲等企業保底,而非名校的可能連簡歷篩選這關都過不了。
博主說這些,並非爲了打擊非名校的學生,只是,這些確實是事實,既然沒法改變出身,那就只能改變可控的因素,提升本身的技術實力,並放寬本身的心態,對結果看淡點,不要抱怨本身的出身,這樣一路走來,你反而會發現:越努力,越幸運!程序員
因爲南京機會太少,校招前就一直想去上海駐紮,但後來由於地點和一些感情的事,一直無法留在魔都,並且又有學院坑爹的不許外地實習規定,就只能呆在南京了。面試
因爲實習限制,並且又很是想留在魔都,可選的互聯網公司少之又少,所以主要參加了攜程、美團、餓了麼這幾家企業的校招面試,沒辦法由於算法很差,沒刷過題,都掛了。後來,還意外地收到了網易的面試通知,聽說光簡歷這關就刷了不少人,有點喜出望外,但也由於算法題答很差一面就掛了,不過問面試官,都說我對技術和框架玩的不錯,也算安慰了,至少算法很差,技術來補。10月下旬拿到華爲的offer後,就沒再參加後面公司的筆試了,主要是考慮到工做地點的問題,並且感受也不必刷那麼多面經和算法題,畢竟本身追求是真正技術的進步,在哪工做其實都同樣,華爲也還差強人意吧。算法
在南京某雙非一本就讀,專業是物聯網工程。
15.9 ~ 16.2 在大一的時候,大把時間都花在和談戀愛搞曖昧、打遊戲和各類無心義活動上了,大一上結束,C語言只考了67,感受很丟人現眼,隱約意識到要提升本身的編程能力,但又不知道往什麼方向學,正好下學期據說還有C++課,正好上學期快結束時發了課本,寒假時就一直在研讀學習C++課本,後面又看了《c++ primer》。
16.3 ~ 16.7 到了大一下學期,聽課時就以爲都不難了,好像編程還行,做業題雖然依舊是抄同屆大佬的,可是至少看得懂寫的啥了,期末也還不錯,考了97分。轉眼大一都快結束了,想一想要肯定一個將來工做的方向了,老這麼漫無目的地瞎折騰,總不是辦法。那時正好由於上了學院教授的MIT編程選修課,加了羣,認識了一些當時拿到華爲、攜程等20W年薪工做的學長,在網上查了好幾天,最終決定搞Java,緣由很簡單:需求量大,就業機會多,將來幾年應該依然是主流。接下來,即是各類自學,先是到圖書館借了基本 Java 的書,到閒魚買了本《Java 核心技術》兩卷,入門Java,可是書一開始仍是看不懂,暑假時搜了點視頻,從馬士兵的JavaSE 視頻開始真正入門了。沒辦法,誰讓本身當初覺悟低,錯過了大半年的大好光陰,好在如今意識到,還爲時不晚,天天多努力點就好啦。
16.9 ~ 17.2 大二上,學院開了Java課,不過我基本不聽課,老師本身說的太沒激情了,並且大部分我都自學過了。自學過程很艱難,網上找的傳智播客的JavaWeb 學習視頻開始有點體系的學習基礎,遇到不會的還沒人問,不少時候代碼和視頻如出一轍,但就是跑不了,一直報錯,想砸電腦,感受也沒學到啥東西,時常都想放棄本身,不過咬咬牙仍是堅持了,畢竟本身不努力,之後還能幹嗎呢,我不想被人看不起,別人高中就學計算機,大學了更厲害,我雖然學的晚,但我不以爲我會一直比他們差,終有一天會超過絕大多數的人,由於我夠努力,智商不夠,時間來湊,同時進一步鞏固了Java基礎,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並抽空看了一遍《大話數據結構》。由於學院老師教的數據結構課實在是太噁心了,C語言說的根本聽不懂,雖然看了幾本Java 實現的數據結構書,仍是一頭霧水,不少內容不得其要領。
17.3 ~ 17.7 大二上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了,真正在技術上有質的飛躍是大二下到大三上這一年,因爲參加了學校的大創,開始組隊待在實驗室裏天天,開始翹課,這一年有了不少自由的時間,一邊作個商城項目,一邊看書,從Java語言,到JVM,再到多線程編程,算法,看了不少經典的書籍,獲益匪淺。但學習的過程仍是很曲折的,主要是實驗室有着各類坑爹的規定,導師老是進屋就吐槽軟件怎麼還沒作出來,天天看這麼多書有什麼用?並且學習氛圍不是通常的差,固然這些都已成過去,也不想吐槽太多,期間還在追實驗室和我一組的一個妹紙,不過快追到時就放假了,假期事後,一切涼涼沒了感受,因此下學期開學後一段時間極度痛苦天天。就這樣,爲了能安靜高效地學習,我打了一年的游擊戰,持續性在課堂上掉線,沒怎麼上線過。比較慶幸的是,很早就知道了牛客網這個東西,平時也都會上去看看面經啥的,不少內推帖子,感受該出去看看了就投了個愛奇藝實習,5月多時視頻面試,答得很垃圾,原來本身還差這麼多,因而決定開始堅持寫技術博客,事實證實,這確實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經過寫博客,在社區上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和技術上精益求精的前輩,從這些素未謀面的人身上學到了不少,感覺到了滿滿的正能量,也提高了技術認知。
17.9 18.2 另一件對我找工做幫助很大的事情,是11月下旬拿到了百度運營產品研發部的實習offer,考慮到即便沒法留下來也有個大廠實習經歷了,便決定去實習,寒假一開始,就獨自坐車北上,從南京到北京,買了最便宜的火車票都要五百多,北京很乾,在那裏嘴脣一直都是乾裂的,向父親要了一萬多用於租房,即便過年也一直在北京,期間打王者認識了個重慶的女孩子,天天下班回去都和她聊天打遊戲,也算在遠方的一個陪伴了,不算太孤獨吧,沒離開太小租房,短短的一個半月,就要說再見了,由於開學,輔導員發現我不在學校了,打電話質問我在哪裏並要求我當即回校,不然作退學處理,沒辦法,離開心愛的百度,又南下五個多小時火車,蹲的腿都麻了,想死的心都有。
18.3 ~ 18.9 接下來,即是校招了,校招高峯期雖然只有不到兩個月,但真正關鍵的是校招前的那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你所付出的努力。博主在社區裏看到不少默默付出,最後在校招期間爆發的人,固然也會有人悠哉了三年,同樣拿到了不錯的offer,只是人可幸運一時,總不至幸運一世,因此腳踏實地,纔能有所做爲。編程
下面按照面試的前後順序大體記錄下此次校招的經歷,但不會牽涉到具體的面試問題,這個根據每一個人的簡歷和方向確定會有所不一樣。數據結構
阿里之於我,只有一句話能夠形容:阿里虐我千萬遍,我待阿里如初戀。
第一次面阿里是3月份的實習生內推,當時加了一個菜鳥技術部的內推羣,無奈水平太渣,不少基礎記不得了,又超級緊張,聊了不到半小時,就順利地掛掉了簡歷面,不過也沒有太在乎,由於當時一直以爲BAT對我來講,是很遙遠的事情。
被阿里打擊後,我一度開始懷疑本身的能力,越想越以爲找份好工做不容易,鬱悶了兩天後,索性接下來的面試再也不作任何準備(實際上,也沒有時間準備,由於項目趕的太緊),放空身心,一切隨緣,大不了最後去小公司,反而是這種心態,讓我順利經過了後面公司的面試。多線程
在拿到攜程實習 offer 後參加的華爲春招,心態很輕鬆,態度很輕蔑,二面很順利的掛了。不過表現仍是不錯,參加華爲秋招仍是優招名額。框架
很早就來南京開了宣講會,和一個羣裏的粉絲同窗一塊兒去的,宣講會最後有個小筆試題,作了個算法交了上去,次日就收到了面試通知,剋日去面試,聽他說就十個研發面試名額,並且就只有我一個是本科生,其實那個筆試算法題我也沒作對,只是看了個人簡歷有百度經驗還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就給了我個機會面試了,問的也都不難,答得也中規中矩吧,回去等消息了,這一等就是近三個月,三月的宣講會,五月多來個二面,幸虧電話面試,問了都是算法,正好還都是我會的,就輕輕鬆鬆的過了,這時候正好玩吃雞時遇到了個老鄉,就談上了戀愛,瞬間幸福感爆棚,以後幾乎就一直打遊戲了,沒怎麼學習了,由於據說攜程實習生留用率很高,不想再努力了,可後來事實證實我錯了,一切都從新翻牌了。
暑假在攜程實習了一個月後,老闆通知我不會留用,一時間很生氣無奈又痛苦,心情不好,那段時間也沒心沒肺,和女朋友常常吵架,最後把她氣跑了,以後在上海瘋狂找工做,無奈也都是要求實習的,無法繼續留在魔都的,最後仍是忍痛割愛,離開了魔都,2018.8.31失去了工做與女朋友,一無全部的又回到了南京
18.9 ~ 18.11
回到了南京,心情很複雜,一個暑假,一直在實習,根本沒想過會要參加秋招,不少東西都沒準備,算法一點沒刷過。
沒辦法,想去好點的公司,仍是要付出才行,從失戀中調整了很久,繼續征戰各類筆試,雖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作五關掛六筆。想一想應該和互聯網公司沒啥關係了再。學習
偶然發現筆試過了一個,通知了面試,就去一個大酒店現場面試,一面技術,二面HR,直接過了,沒啥難的東西。線程
框架技術玩的不錯,算法太差,面試官評價,好的,告辭了。
因爲當時參加上海攜程面試,沒打開電腦面試,遂掛。
秋招又來了攜程面試,真是又愛又恨,但是遇到額面試官太噁心了,幾乎沒聽我說話,莫名其妙掛了,今後攜程一輩子黑,不會真香!!!
中興經歷過那個事件後開始在咱們學校大規模招人,相對來講,中興的offer拿的是最容易的,官網投了簡歷,就宣佈去面試了,在ZTE總部,問了不少,只是都無關技術,很順利地經過了一面,一樣是次日收到的二面短信,一樣二對一面試,徹底沒問技術,各類HR綜合問題,大概二十多分鐘,面試結束,沒幾天收到offer短信,薪資過低,直接拒了。
一面很忐忑的過了,面試官一直和我談框架與業務的問題,沒咋答好以爲,不過仍是有了二面
二面高冷大叔,不過我也很平和了,舒暢說完大學自學歷程,提到翹課不少,最後問他評價,自學能力強,不過不聽話不去好好上課可不太好哦哈哈哈,十天後收到 offer 短信,謝天謝地,在南京,批發價也不低了,很滿意了,就這樣吧,累了。最後三方也給了個人爲爲。
一面貌似部門技術總監面,回答的都還不錯,過了幾天就是二面,是個技術經理,問了一些技術與業務關係的問題,就說了本身的一些想法,最後也沒後文了,搞不懂狀況。
從3月份的實習生招聘開始,到如今,一路跌跌撞撞,總算有了着落,總結下其中切身體會到的一些感悟。
這個相信你們都深有體會,特別是算法,我最有體會了哈哈哈,沒刷過題,一切靠 Java 技術。也許你的 Java夠好就能夠不須要考你的算法了。
作項目不能淺嘗輒止,這個參加過面試的人應該都會有所體會,不少面試官會挖坑,不理解透徹你就是去搞笑的。
跟高考同樣,面試中心態很差,會很影響臨場的發揮。
從基礎到項目,這個都會有所體現。
面試到如今,不少面試官看了個人博客,寫博客真的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有些時候,有些事,確實要看緣分,因此把心放寬些,不要刻意放大一些痛苦。不管是工做仍是愛情。
認識的一些付出了不少努力的小夥伴,雖然也是一路磕磕絆絆,但最終都有了比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