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2017中國開源產業峯會暨第21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分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這次峯會由軟博會組委會指導,北京市軟件與服務業協會和EasyStack聯合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李冠宇、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委員姜廣智出席並致辭。服務器
以「開源、智能、將來」爲主題,來自百度雲,布比、EasyStack、格靈深瞳、IBM、PingCap等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的開源熱門領域的創始人和業務負責人蔘與圓桌論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國家電網國電通、興業數金、中國銀聯、東南大學等開源技術的行業用戶展開深度對話,吸引了開源產業領域上千人到場關注。
網絡
峯會還特別邀請到了Linux基金會全球副總裁、CNCF COO Chris Aniszczyk進行主題演講,如下是他的演講內容和Keynote:架構
Linux基金會全球副總裁兼CNCF COO Chris Aniszczykide
演講實錄:微服務
你們好,很是高興可以來到中國。區塊鏈
很高興今天可以來到北京,跟你們來講一下雲原生計算的出現,以及它的一些應用,還有咱們雲原生計算基金會的一些狀況。大數據
首先我想跟你們討論一下咱們這個行業如今的趨勢、影響咱們這個行業的趨勢、雲計算的一個演進,以及咱們基金會的由來。優化
並且整個咱們的雲原生的基礎架構,以及原生計算的狀況,在個人演講以後,若是你們有一些什麼問題的話,也能夠歡迎大家來跟我進行交流。網站
首先,第一個大的趨勢是,「軟件如今吞噬一切」,每個公司都正在變成一個軟件公司,比較知名的一個例子,在美國有一個農業的公司叫johndeer,他們生產拖拉機等等的機器,如今他們把一些設備嵌入到他們的拖拉機當中,可以幫助農民優化他們收割莊稼的效率,他如今不只僅是一個農業的公司,他們如今要去部署、擴展他們的一些在硬件上的服務。咱們也看到了一些汽車公司,好比說豐田等等,他們很關注軟件的開發(好比說空客公司等等),有愈來愈多的公司如今變成了軟件公司。雲計算
另外的趨勢,不光是軟件在吞噬一切,開源也在吞噬一切,根據不一樣的調查公司所提供的數據,那麼愈來愈多的公司在使用開源的軟件。根據black duck的調查顯示,如今有78%的公司在使用開源,我以爲這個比例可能還會更高一些,63%的公司在參與到開源當中。不少公司也許他們的反饋不是最真實的,也許他們並無意識到本身在使用開源。並且有63%公司不光是使用開源,並且他們也實際上在對於開源做出他們本身的貢獻。從這個數據咱們能夠看到,這些公司他們不光使用開源,他們也爲開源做出貢獻。
咱們行業當中另一個很是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咱們行業當中,愈來愈多的設備都鏈接到了網絡設備,都鏈接到了網絡上面(好比說電視機、冰箱,還有咱們的一些遊戲的控制器、汽車等等),所有都鏈接到了互聯網上面。
並且愈來愈多的這些數據都存儲了下來,存儲這些數據的成本如今也是在降低,並且這個趨勢也是在隨着這個時間的推移咱們會一直看到這樣的趨勢。
另一個最重要的趨勢都是跟網絡原生計算相關的,咱們如今叫作網絡規模的公司(或者叫互聯網規模的公司)如今都開放了,好比說谷歌如今開放了,有他本身的開源Kubernetes容器平臺,是他們基礎架構的支柱。從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就在使用這個容器平臺,他們在公司內部使用Tensorflow人工智能,他們如今是很是大的一個社區。Facebook他們有他們的開源,就是Opencompute、OpenCellular、HHVM等等,推特使用Mesos、Aurora、Parquet、Heron,Linkedin使用了Kafka,NetFlix也使用了一些其餘的技術,他們如今都打開了分享這些技術、分享他們所學到的一些經驗、教訓。
有趣的是,實際上他們所開發的這些軟件並不掙錢,實際上谷歌是經過廣告來掙錢的,還有Facebook也是這樣子,他們並非銷售他們的軟件,Linkedin也是這樣,那麼有了開源的這個技術,全部人均可以去改進他們的軟件,最終仍是這些公司受益。
還有另一個很是重要的趨勢,這是最近的一個,在過去幾年的一個趨勢,就是這些公司在積極地使用開源來去幫助、創建一些行業的標準,好比說彭博社他們在以前有一個調查,谷歌如今開源Tensorflow,他們如今在人工智能處於領先地位,而後微軟、亞馬遜、Facebook等等都在跟隨他們的腳步。谷歌如今有他們本身的一些優點,Tensorflow做爲人工智能發展得很是好,咱們也看到在將來的幾年裏面,人工智能還有開源會發展得很是快,會影響到一切的事物。
到底雲原生的計算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呢?實際上就像我以前說到的,每個公司(不論是農業公司、汽車製造公司或者說是保險公司)他們如今都要重塑他們本身的形象,把本身重塑爲一個軟件公司。
我想跟你們來分享的是,愈來愈多的公司會和Google、Facebook等等有這些技術架構的公司同樣,他們會把更多的用戶加入到他們的服務當中,他們要利用一些技術,Kubernetes,Tensorflow等等。
雲原生的計算到底在這裏面起到一個什麼樣的做用?容器如今也是很是地流行,Docker他們也有本身的容器,全球愈來愈多的公司在使用他們的容器,谷歌有他本身的這個數據。他們每一週大概要跑20億的容器,Pokemon 他們也是在容器裏面來進行的,他們也使用了谷歌的Kubernete和GCE,容器對於雲原生計算很是重要。
還有另外重要的事情要說的是,容器的採納,如今也是在快速地增加,可是還在這個空間裏面,還有一些碎片化的狀況?那麼咱們能夠看到有不少的公司他們要去解決一些問題,這個容器採用如今的發展也是很是快,也會帶來容器技術的一些標準化、融合以及協做。谷歌在不少的這種想法上面,其實處於領先的地步。我之前在Twitter公司工做,咱們關注的是開源基礎架構。
還有一件很是了不得的事情就是有一個概念,叫作「網站可靠性工程」,谷歌和其餘的公司作一些領先的工做,不用傳統的系統管理員去管理這些機器,他們會讓這些工程師去幫助,將不少的任務自動化,那麼他們所作的事情就是谷歌有一我的去管理1萬個機器,若是大家是工程師或者是負責工程這方面的工做,大家要知道1萬是很是大的數據,那麼他們怎樣去實現的呢?
我跟你們來講一點點計算的歷史,我相信不少人可能會記得,咱們還有SUN這個公司,咱們使用他們SUN的機器,他們會有構建塊,你會運行一些應用程序,你會從SUN那邊購買一些硬件,你的應用是和服務器綁定在一塊兒的,這種方式成功地運行了不少年。VMWare是在2001年出現的,他們那個時候推出了虛擬機,你能夠在一個物理機上面去運行不少的應用程序。
那麼咱們的應用程序就會與這個虛擬機綁在一塊兒,這個當時是很是好的一個想法。還有AWS是在2006年的時候(亞馬遜網絡服務),你能夠去租他的服務器,並且根據小時來租服務器。之前它是你的資本支出,如今成了你的運營成本,把整個的行業如今就會在這個虛擬機上運營、管理這個架構構建塊。
Heroku出現了是一個很是知名的平臺級服務產品,它是創建在之前的解決方案之上,如今咱們能夠部署在一個物理機上,你基本上可使用Command Line加上現代的資源控制,此次他們使用的是亞馬遜的機器影像,他用了Paas(平臺級服務)是在2009年推出的。OpenStack你們也知道是很是著名的,是在2010年出現的,他們是把技術架構做爲一個服務,還有Cloud foundry它是一個很是出名的平臺級服務,這樣子的一個產品。
那麼在用構建塊就是Garden的容器,它能夠容納Heroku的這個構件包等等,隨着時間的推移,整個的行業如今是使用這種開發應用的程序,而後去運行容器。咱們之前是一個閉源的系統,如今成了一個多供應商的一個開源的系統。
而後在2016年咱們有了雲原生的計算,使用開源的軟件站去部署一些應用的程序,做爲一個微服務,好比說IBM、谷歌、華爲等等都是咱們這個基金會的成員。
我想在這兒說的是,咱們這個基金會有超過85位成員,並且咱們在不斷地壯大咱們的基金會,這些公司他們如今也在不斷地發展,並且咱們很是高興easystack如今也是咱們的成員,可以幫助咱們在中國發展咱們的會員。
我但願你們可以經過個人介紹對雲原生計算有更多的瞭解。很是感謝你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