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沒有昨天,更沒有將來。前端
人,說到底仍是感性動物,對本身的曾經,或懷念,或悔恨;對本身的將來,或憧憬,或擔心。 站在新的起點,感懷過去,不懼未來,我將整理好當下的本身,踏上屬於本身 IT 路的「心」征程。python
"有時間必定要總結下本身的 2018。"距離第一次說這句話,已通過去一個月了,可是一直沒執行,除了外界緣由,更多的是本身沒有那種...感受?每晚躺下後,構造下框架,理理思路,甚至作夢被「催稿」,但依舊沒動筆寫,不知道要拖到何時。git
2019-01-16,晚,我和舍友,去超市路上
舍友:老牛我們都來這快兩年了啊,真快呀。
我:是啊,剛來的時候還啥都不...(忽然看向不遠處)臥槽這竟然有棟樓?這啥樓?
舍友:這棟樓我們來的時候剛開始建,早就投入使用了。
我:啊?github
天天三點一線起早貪黑的生活,使本身對於所處的環境,周圍的朋友,甚至本身自己,都習覺得常了。但這些東西卻在悄無聲息的改變着,只是不被本身所重視。從大學到如今,本身失去了不少,但同時也獲得了不少。所以有必要簡單回顧下,也算給昨天的本身畫個句號。面試
一隻玩了 5 年軟件專業但依舊沒玩出花樣的準畢業生。一直在學習,又一直都沒學會;彷佛什麼都懂,可又什麼都不太懂。算法
大二接觸了前端,以後便斷斷續續的在前端這條大河裏撲騰,期間有過被淹的經歷,也有過換條河的衝動,但仍是堅守本身的心裏,一往無前。數據庫
老車老車(本科舍友),你看我作的網頁,厲不厲害?哈哈哈。後端
大二,學院實驗室納新,通過一個月的苦學,成功進入了實驗室,今後開始了個人切圖生活,也讓我初識了 IT 行業,並對這個行業充滿了嚮往,學習過程當中獲得了極大的自我知足感。設計模式
以後,經過自學以及學校課程的知識補充,我掌握了一個項目從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一直到上線維護的整個流程,如今已能夠獨立實現一個網站從前端,後臺到數據庫的全部工做。網絡
大四實訓,有機會能對前端領域進行系統的學習,HTML5
, CSS3
, Bootstrap
, Less
, Sass
, JQuery
,Node.js
,響應式設計等知識無不充斥着個人味蕾,令我欲罷不能。考研結束後進行了系統的自學,終於嚐到渴望已久的味道,真香~
你和郭(高中同窗),一個是心太雜,一個是心太亂。
有段時間一直在糾結是否是應該轉去作 Java
或者大數據。所以在本科畢業後的暑假,從新學習了 Java
相關知識,瞭解了一些經常使用框架 SSH
,SSM
,開學後依舊在充實本身薄弱的後臺知識。後來又以爲大數據挺火,學了 python
。直到...
學長:這個...學弟啊,我們實驗室的項目要開始了,計劃先後端分離,你以前是否是一直作前端啊?
我:恩,本科學過點,也不太會。
學長:那你就作前端吧,你說用什麼框架啊?
我:啊,好,那,Vue.js
吧,上手快。
11 月份左右,項目 V1.0 結束,剩下的工做就是不斷的改原需求、加新需求和維護。
當完成本身模塊的編碼後,回頭一看:
哇!這娃是寫了些什麼玩意?組件化不到位,函數不簡潔,耦合性過高,該用的東西沒用到,這代碼是怎麼寫出來的?
越以爲容易好上手的東西,每每越輕視它。 心有不甘,又把 Vue
(除源碼) 好好的學了一遍, 有了些本身的理解後才釋懷。
我,又回來了。
總要有一門至少本身滿意並且能拿得出手的技術吧。
18 年暑假前,隨大流找實習。去某司面試,問題簡單但結果不如意。面試官很直接:基礎很差,都是書上的內容,回去多看看書。
因爲本身是看視頻學習,一心想着快速上手項目,急於求成致使忽略了不少重點;並且只跟着視頻敲代碼,沒有思考沒有練習,致使基礎不牢,甚至脫離了這個行業。本身只處於前端的某條支流中,並無匯入主流。因而直接入手了《 JS
高程》,雖然說有些基礎,但在翻閱過程當中也有很大的收穫。
就決定是它了。
暑假忙於實驗室項目,錯過了不少校招提早批,但也得益於這段時間,讓本身好好準備接下來的秋招。偶然間獲得 凱哥的前端面試圖譜,加深了學習,對本身的秋招起到很大的導向做用,最終也拿到了不錯的 offer 。
寧肯苦學幾年,不可苦拼一輩子。
隨着學習的深刻,瞭解的東西也愈來愈多,也發現本身愈來愈菜,天天記錄着羣裏的各類資源,等學校任務完成了去啃啃。
前端領域的技術雖然更新很快,但萬變不離其宗:HTML
, CSS
, JavaScript
, ES6
, 接下來各類開發框架、打包工具等,除此以外就是數據結構、網絡相關知識、代碼規範(我的以爲保持代碼整潔是個很重要的習慣)等,網上充斥着各類前端學習路線圖,可是隻可做參考,具體怎樣查缺補漏,仍是很具備個性化的。
列出本身一些已完成/未完成的事:
技術之路就如同生活,有時會讓你開心,有時也會讓你不堪,但又能怎麼樣,生活繼續,你要去適應;技術之路也要前行,要不斷掌控他。
時間飛逝,早已分不清楚哪些事發生在 17 年,哪些事發生在 18 年了,那就總結下本身的研究生生活吧。
犢砸啊
(也就是我),你如今的心態怎麼跟我大學時同樣了,這麼暴躁。
我之因此將「性格」單獨提出來講,是由於在這一年,個人性格發生了很大變化:易煩躁,變差,再變差。
從小到大,「脾氣好,性格好」老是個人標籤,直到 18 年開學。每當快「炸」時,本身會盡可能控制,無果,一點就着,雖然說沒那麼大,但徹底失去了之前控制情緒的能力,我彷彿變了我的,愈來愈不認識本身。分析緣由:求勝心切,致使急功近利,但又不踏實作事,愈演愈烈。
慶幸的是,每當事情發展到不可掌控的地步,我也能及時平靜下來,避免了不少錯誤。最終在本命年到來以前,內心的暴戾之氣被鎮壓下去,本身又恢復了本性。而恢復的方法就是看書。
我的的全部經歷,最後都會融進本身的性格中,伴隨一輩子。這暴躁的幾個月,給身邊人帶來了很多麻煩,本身也深受其害,但好在及時醒悟,沒有讓這種情緒變成性格,毀了一輩子。
活在當下,不是要你放棄過往和將來,而是總結過往經驗,並轉化成當下本身跳向將來的跳板。堅守今天,但不辜負過往。
人的一輩子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
2018 已過, 2019 年,本身將會脫離象牙塔,混入滾滾的社會潮流中,體會更多的酸甜苦辣。須要有個計劃好好規劃一下了:
Vue
的學習(源碼),回顧 Node
TypeScript
, GraphQL
, Flutter
本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差,也是第一次寫文章,本來覺得會寫不出幾句,但沒想到,提起本身在這條路上撲騰的經歷會有些收不住尾!2019是我邁向社會,即將參加工做的新起點,更是我技術生涯的一個新起點,我將用心專注,探索屬於本身新的征程。
感謝您抽出寶貴的時間閱讀它,同時也指望您對本文進行指正,不論思想仍是學習方式,我都將洗耳恭聽。
以初中時班級座右銘結束本文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