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安全
以患者電子病歷的信息採集、存儲和集中管理爲基礎,鏈接臨牀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醫療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做平臺,是在區域範圍支持實現以患者爲中心的跨機構醫療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服務的重要環節。醫院信息平臺經過以電子病歷爲核心的標準化應用及醫療信息集成技術的支持實現不一樣業務系統之間的統一集成、資源整合和高效運轉。架構
需求分析
1.醫院信息整合需求
國內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大都來自不一樣的供應商,使用不一樣的信息標準和不一樣的數據格式,信息和資源不能在醫院各個模塊之間共享,醫療管理系統、實驗室檢驗系統、醫學影像系統、臨牀信息系統、藥品管理系統等各成體系,醫院內部依然存在衆多的信息孤島現象。不只醫院信息 的整合須要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安全、高效和靈活的數據交換和共享,還應創建一個符合標準、共享共用的醫院信息平臺支撐。醫院信息平臺是支持醫院臨牀業務系統的集成和整合,支持醫院內部不一樣業務領域之間信息共享與交互,並經過服務集成實現不一樣領域間進行業務協同的信息樞紐中心(ESB)。工具
2.臨牀業務服務協同需求
醫院是以提供醫療服務爲主體的複雜業務與管理體系,從臨牀服務、醫療支撐管理到運營管理包含了錯綜複雜的業務關係。如患者預定掛號與臨牀就診之間、門急診於住院業務之間、醫生醫囑開立與護士醫囑執行之間、醫生檢查檢驗申請與檢查檢驗科室業務之間、醫生診療業務與藥房、藥庫之間,以及科室之間的轉、臨牀路徑不一樣步驟之間,診療與結算業務之間,醫療服務與管理業務之間 等。
採用一致化的服務訪問,可有效下降服務訪問的複雜度,對服務進行優化管理,實現基於業務規則的服務編排和業務流程管理,實現不一樣領域間的業務協同。組件化
3.集團化區域化醫療發展需求
醫院信息平臺經過對接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醫院與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進而與區域內其餘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實現健康信息互聯互通的業務協同。如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檢查建議信息互認、區域遠程會診、區域輔助醫療和區域醫療公衆服務等應用。
平臺的建設爲醫院積累了高質有效的數據,實現了院內不一樣業務的信息交互與協同,也爲跨機構的信息共享提供必要的基礎。基於平臺創建電子病歷數據資源中心,可爲醫院進一步提供通用、高效、高價值的增值擴展應用。性能
基本原則
(一)以標準規範爲基礎
互聯互通、業務協同離不開標準規範。醫院信息平臺應以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基本數據元、數據集標準、電子病歷共享文檔標準、醫院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規範、醫院信息平臺信息基本交互規範爲基礎標準;遵循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醫院信息化建設指引、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要求,實現醫院信息平臺的數據共享與交互。
衛生部統計信息中心2011年發佈的《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信息平臺建設技術解決方案》優化
(二)以互通協同爲目的
醫院信息平臺的建設目的就是爲了消除醫院信息孤島,實現醫院各業務科室或部門之間、信息系統或信息單位之間的互聯互通,最終知足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同時在區域範圍支持實現以患者爲中心的跨機構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編碼
(三)以電子病歷爲核心
電子病歷是有醫療機構以電子化方式建立、保存、使用的,重點針對門診、住院患者(或保健對象)臨牀診療和指導干預信息的數據集成系統,院內受權用戶可對其進行訪問,數據可以安全存儲和傳輸。臨牀診療則是醫院的主體業務,醫院信息平臺應以電子病歷爲核心內容。設計
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內容視頻
《醫院信息平臺應用功能指引》(國衛辦規劃函[2016]1110),明確醫院信息平臺主要包括:數據交行、數據存儲、數據質量、醫院信息平臺服務、全院業務協同、平臺配置及業務服務、以及單點登陸、醫院信息門戶以及電子證照管理等功能。《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國衛辦規劃發[2018]4號)將醫院信息平臺的建設內容歸結爲業務及數據服務、數據訪問與存儲、業務協同基礎、服務接入與管理、醫院門戶、電子證照管理等6項指標。對象
(一)業務及數據服務
1.主數據註冊服務
經過對主數據元數據的登記註冊,創建主數據的惟一標識和資源索引,並經過服務資源的發佈-發現-訪問機制,實現服務資源共享。註冊服務是醫療信息閉環系統中的基礎服務之一。
具體功能包括:患者、醫療衛生服務人員、醫療衛生機構(科室)、醫療衛生術語的註冊管理服務,系統對這些實體提供惟一的標識。針對各種實體造成各種註冊庫(如我的註冊庫、醫療衛生機構註冊庫、術語和字典等),每一個註冊庫都具備管理和解決大哥實體具備多個標識問題的能力。
2.主數據管理
主數據管理經過主數據索引解決在不一樣機構,不一樣系統中的提供共享數據實體的識別和統一的問題。主數據是跨系統、跨應用和跨流程共享的數據對象,可以集成衛生信息基本數據集並對業務系統主數據統一管理,規範醫療衛生事件的信息含義一致性,具有特徵一致性、識別惟一性、長期有效性和業務穩定性。
具體功能包括:主數據模型管理、主數據定義、主數據映射、訂閱、發佈等。支持醫療機構、專業人員、科室、醫學標準術語等數據管理。
3.患者主索引服務(EMPI)
在特定域範圍內,用以標識該域內每一個實例並保持其惟一性的編碼。可經過採用居民健康卡、身份證進行惟一標識的加載與識別,創建統一的主索引。
具體功能包括:主索引信息查詢、交叉索引查詢、檢索索引歷史、索引比較、索引修改等。
4.電子病歷檔案服務
醫院運營管理、醫療服務和醫療業務各信息系統都構成了患者臨牀電子病歷數據的重要來源。經過註冊-存儲-共享機制實如今不一樣業務領域或醫療環境之間,爲文檔的存儲和分享提供一套基於相同的策略的通用基礎架構。
(二)數據訪問與存儲
1.數據交換
信息交換爲平臺數據訪問與交換處理提供了技術基礎和保障,經過信息標準、交換原則的定義,對業務系統提供基礎標準的數據交換服務並確保數據交換過程的安全性。實現數據在系統平臺範圍內自由、可靠、可信的交換。
2.數據存儲
醫院信息平臺信息資源層用於整個平臺各種數據的存儲、處理和管理。
具體功能包括:數據的存儲、處理和管理。支持信息目錄庫、基礎信息庫、業務信息庫、臨牀文檔信息庫、交換信息庫、操做數據存儲、數據倉庫、對外服務信息庫、智能化管理信息庫等數據類型。
3.數據質量
實現數據的分層、分級、分類管理,從患者識別、隱私安全、臨牀應用、業務管理、科研價值等角度進行數據質量評價。全面分析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時效性、有效性。
具體功能包括:數據質量評價知識庫、數據質量評價數據模型和數據質量評價報告自動生成等功能。
(三)業務協同基礎
1.業務規則與流程管理
經過對業務規則管理、協同事務管理、支持受控的業務服務依預約的流程執行,經過對復瑣事件處理功能支持醫療管理業務協同相關的檢測和決策控制。
具體功能包括:業務協同服務註冊、流程管理與服務編排、業務規則管理、復瑣事件處理、協同事務實現等。
2.協同服務工具
將即時消息、信息門戶、視頻流媒體、電子郵件、短消息和電話傳真以及其餘服務擴展等各類類型的協同工具服務組件化,統一在平臺上進行註冊,以便平臺的其餘應用程序和組件利用。
(四)服務接入與管控
1.服務集成與配置【核心】
提供企業服務總線(ESB),支撐面向服務的技術架構,實現平臺各項服務的集成,在消息、事件和服務級別上實現動態的互聯互通。同時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接口,鏈接院內其餘服務和應用。
具體功能包括:服務集成包括服務註冊、消息傳輸、服務中介、服務和事件管理,支持TCP/IP,SOAP,HTTP/HTTPS,FTP/FILE,SMTP,DICOM等多種通信協議。基於ESB,進行服務權限配置。
2.單點登陸
在平臺之上統一應用入口。統一身份認證,角色權限、CA證書等。
3.服務監控
平臺服務數據、消息路由狀況、性能數據等運行狀態的智能監控功能,並具有故障分析能力。支持信息推送服務。
4.醫院信息門戶
醫院門戶提供平臺的表現層聚合及統一發布支持。聚會及發佈醫院管理、醫療管理與科教、臨牀業務等信息,提供外部用戶的統一訪問端口及用戶接口信息。
具體功能包括:醫院門戶將各類應用系統、數據資源和互聯網資源集成到信息管理平臺之上,創建院內員工和患者的信息通道,使醫院的各類信息公佈,包括醫院基本信息,預定掛號、信息查詢等。
(五)電子證照管理
1.醫療機構電子證照管理模塊
2.醫師電子證照管理模塊
3.護士電子證照管理模塊
平臺建設方案
1.面向服務的技術架構
基於中立、標準、開放的IT架構和數據標準,打造插拔式醫院應用生態。
基於ESB集成總線,構建醫院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
集成前
集成後
2.標準化的平臺服務提供
平臺提供基於標準的服務交互接口,包括患者、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機構、醫療術語信息等共享數據的註冊、管理與檢索獲取。提供基於主索引管理機制的主數據管理與共享,提供基於電子病歷共享文檔爲基礎的數據集成與共享交換。經過電子病歷共享文檔在平臺中的註冊、管理及檢索與獲取應用,實現經過平臺與其餘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
3.一電子病歷爲核心的信息資源
電子病歷是醫院臨牀醫療過程當中的電子化記錄,臨牀醫療的核心資源。創建基於患者爲中心,以臨牀診療信息爲主線,集成門診、住院等於病人診療相關的各個環節,包含了門診病歷和處方、醫技檢查、檢驗、醫囑、醫生與護理病歷記錄等信息的電子病歷資源,能夠爲臨牀醫療的信息傳輸共享提供資源保障。規範化的電子病歷資源也爲規範化的信息展示提供了基礎條件。
4.與區域信息平臺的統一數據接口平臺也是基於電子健康檔案的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服務應用組成部分。基於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能夠實現跨機構的醫療衛生信息共享與交互。平臺整合了全院的臨牀、醫療管理、醫院運營相關信息,可爲全院的信息系通通一接入區域平臺提供標準化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