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圍攻 、巨頭「退羣」, Libra前途幾何?

今年六月,Libra含着金湯勺出生,面世以來,一直受到來自全球各國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區塊鏈從業者、密碼極客等各方的高度關注,同時,關於 Libra 乃至於加密貨幣的討論也層出不窮。安全

突破舊有世界格局,倒逼傳統互聯網、中心化金融機構走向自我革新,Libra已然成爲連接傳統互聯網與新興加密貨幣世界的橋樑。網絡

但,四個月的漫長求索以及頑強對抗彷佛證實了,加密貨幣世界依然未走出層層濃霧。框架

巨頭紛紛退出:Libra面臨監管鐐銬

10月14日,Libra首屆理事會會議召開。然而就在會議當天,全球最大在線旅遊公司Booking Holdings宣佈退出Libra協會。性能

Booking Holdings並不是領頭羊,截至目前,Libra協會28家創始成員中,PayPal、萬事達卡、Visa、eBay等7家巨頭已經宣佈退出。區塊鏈

「您的好友已退出羣聊」,成爲旁觀者談笑的調侃。但局勢對於Libra來講並不輕鬆,巨頭盟軍的紛紛反水使Libra開始顯得「人微言輕」,Libra以及Libra協會陷入浩蕩勢頭的巨大拐點。加密

Libra的願景是令人們便捷地「收」「發」「花」錢並保證資金安全,使得全球金融系統更普惠。其主動對接傳統金融基礎設施,錨定一籃子貨幣和債券,在金融業務模式上有利於實現各種金融業務的一體化。同時,其特有的技術特性也將爲國際金融業務的高效運轉帶來便利。spa

所以,對於傳統金融基礎設施來講,Libra具備強大的替代性以及競爭性。不難想象,Libra將面臨來自傳統金融體系的反擊。開發

在數字資產世界裏,爲了維持整個貨幣鏈條的價值錨定以及可信性,中央銀行或相關監管部門肩負着監管的職責、壓力以及成本,而Libra的一些特性正在爲監管帶來難題和挑戰。社區

首先,Libra的匿名性、去中介化、弱實名等特徵,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礎

其次,其小額、分散、高頻的特色,提升了資金監測的難度。

再次,超主權生態體系帶來的數據開放與價值的高流動性,對現行的法律框架也帶來了很大的衝擊。

最後,Libra引入 STO 資產發行的方式,這對傳統企業與科創企業都具備必定的吸引力,但對監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做爲一種可自由兌換的加密貨幣或穩訂貨幣,Libra若是沒有中央銀行的支持和監督,將沒法持續發展。

對於Libra可能給傳統金融世界帶來的衝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部副主任穆長春也曾表示,Libra「必須置於貨幣當局的監管之下」。

正在憑一己之力衝破舊世界的Libra,不得不帶着監管的鐐銬跳舞。

監管壓力與日俱增:奔跑的幣圈前路崎嶇

Libra項目陷入困境,其背後是各國政府對其發行將威脅全球金融體系而顯露出的擔心。

七國集團(G7)近日發佈的一份報告就指出,Libra對全球金融體系構成巨大風險。即便Libra協會的成員明確了監管機構對該項目的擔心,這也不會成爲監管機構批准該項目的理由。

此外,報告還強調,在法律,監管和監督方面的挑戰和風險獲得充分解決以前,任何穩定幣項目都不該開始運做。

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領域在美國金融監管之下,屢屢受創。

再來看看全球最大聊天軟件Telegram的區塊鏈項目TON,這個幣圈新貴一樣陷入僵局之中。

在創建之初,TON團隊爲避開美國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而取消ICO公募。兩個月內經過私募,收到來自175 位投資機構17億美圓的融資金額。

誰曾想,募資順利完成,項目卻遭到了來自相關部門的降維打擊——在距離主網上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被SEC緊急叫停。私募的17億美金或將退還給投資人,項目也沒法按照承諾發行主網以及代幣。

Telegram的TON並不是少有的迷途之羊,僅在 2019 年 8 月,SEC就已經指控 6 起涉及ICO的項目、數字資產交易所、評級公司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項目也都受到該機構的懲罰,要求退回所有「非法所得」。

局面證實了,監管是更爲強勢的存在。

如此監管重壓之下,部分項目因爲力難扛鼎直接宣告失敗;少有項目毅然走上抗爭之路,好比Facebook的Libra,以及10月16日剛剛提交文件反駁SEC指控的Telegram。

來自監管的壓力沉甸甸扣在區塊鏈項目前行途中,局勢不知什麼時候可以扭轉,奔跑的幣圈等待着絕處逢生。

呼喚去中心化:Libra只是一個開始

從Libra到Telegram,再到大大小小試水的項目,監管始終是懸在區塊鏈團隊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不管是扼殺在黎明前仍是推遲至秋後算賬,傳統中心化世界的規約都給加密貨幣世界加了一層無形的枷鎖。

對於來自各國政府的「封殺」,Libra項目高管Dante Disparte表示,這是「對創新的扼殺」,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審查已經阻礙了Libra面世的步伐。

而對於Libra協會成員的陸續退出,Facebook迴應稱,雖然協會成員的構成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但Libra的項目治理方式、技術進展以及項目自己的開放性可以保證Libra在支付網絡開發上仍有至關靈活的選擇。

Facebook也並未改變他們2020年上線Libra的計劃。據他們統計,如今至少有超過1500家公司向Libra投出橄欖枝。

對於Libra發展前景,福布斯專門致信扎克伯格稱,建議用黃金支持Libra,它有潛力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最終「可能取代美圓成爲全球貨幣」。

咱們看見,Libra的出現讓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轉向加密貨幣,之因此引發你們關注,在於這是中心化的互聯網巨頭在作危及自身壟斷地位的「去中心化改變」。

正如其白皮書明確表示,全部人都能成爲Libra的節點,其社區治理也採起委員會的方式進行。

固然,這觸及了中心化政權的利益,中心化主體擔憂Libra將取代主權貨幣、將被恐怖主義利用、將掌握並泄露用戶信息。他們恐懼Libra去中心化的部分,也顧慮其中心化的部分。

咱們更應該看見,區塊鏈將給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區塊鏈去中心化屬性將打開嶄新的世界,而Libra已經撕開了一道口子。

古典互聯網和區塊鏈世界融合的前途漫長而艱辛,可是站在去中心化的風口上,必定會有傳統巨頭自我革新,向數字貨幣世界擴張本身的邊界。

Libra以及數字貨幣的發展,將對現實貨幣體系將產生何種深遠影響?咱們不妨一塊兒期待。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