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玩轉投資 - 基金定投的7個缺點和誤區

1. 隨着本金投入的增長,攤低成本的做用也會越弱學習

從長遠看,本金投入無限大,而定投金額無限小時,攤低購買成本做用接近於0。道理很簡單,好比你每個月定投1000元,5年後,假設你持有的基金市值爲6萬,這時候你定投的1000元還能顯著的攤低的成本嗎?時間

2. 差的基金,會越投越虧block

基金定投自己並不會決定這隻基金的好壞。基金定投能盈利的前提,是市場能帶來一波上漲反彈,但若是基金走勢一直震盪下行,或者斷崖式下跌,那麼購買成本愈來愈低,實際是放大虧損!

3. 上漲行情,定投會讓成本愈來愈高

雖然基金定投相較於一次性投資並不須要過多考慮擇時問題,但若遇到單邊上漲行情,一樣多的錢,購買到的基金份額反而會愈來愈少,從而令每份購買成本愈來愈高。若是事後市場下跌,那這些以前高價買到的基金份額,會成爲你的沉重負擔。

4. 高估了我的財務規劃能力

不少人在開始時對定投都過於理想化,高估了我的財務規劃能力,對將來的現金需求估計不足,一旦市場低迷時期,我的現金流出現緊張,可能被迫中判定投,對於波動收入特別大的家庭,若不能很好計算出本身每個月新增金額,可能因帳戶餘額不足,錯過市場行情,遭受損失。

5. 投資時間越長未必必定能賺到錢

筆者常常聽到,有些投資者說他準備定投一個基金10年、20年。首先,筆者承認長期投資,可是堅持定投10年或20年的效果未必會很好。前面說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平攤成本的效果會愈來愈小。若是你傻傻的投,只是持有,而不賣出,當牛市事後價格回撤時,拿在手上的,依舊仍是成本價。

6. 基金定投未考慮機會成本

不少人忽視了基金定投背後的機會成本。若是定投了一隻差的基金,或定投期間市場表現平庸,那麼定投10年賺的比銀行利息還少,值不值呢?這時候損失的是最寶貴的時間成本。

7. 磨滅了學習的積極性

這是筆者認爲基金定投最大的負面影響。懶人理財,因此通常都不看,學習慾望也下降。基金公司之因此大力推廣定時定投的賴人理財,目的無非是讓你增長交易頻率,你的交易越活躍,他們的手續費收入就越多。你的收益實際上在這一來一回中,正不斷被攤薄。若是不學習,沒有充份的計劃,一味傻投,是對本身辛苦錢的不負責任,分散分險的同時,也分散了收益。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