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應用:Koa2 使用 JWT 進行鑑權

前言

在先後端分離的開發中,經過 Restful API 進行數據交互時,若是沒有對 API 進行保護,那麼別人就能夠很容易地獲取並調用這些 API 進行操做。那麼服務器端要如何進行鑑權呢?前端

Json Web Token 簡稱爲 JWT,它定義了一種用於簡潔、自包含的用於通訊雙方之間以 JSON 對象的形式安全傳遞信息的方法。JWT 可使用 HMAC 算法或者是 RSA 的公鑰密鑰對進行簽名。vue

說得好像跟真的同樣,那麼到底要怎麼進行認證呢?ios

jwt流程圖

首先用戶登陸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後請求服務器登陸接口,服務器驗證用戶名密碼正確後,生成token並返回給前端,前端存儲token,並在後面的請求中把token帶在請求頭中傳給服務器,服務器驗證token有效,返回正確數據。git

既然服務器端使用 Koa2 框架進行開發,除了要使用到 jsonwebtoken 庫以外,還要使用一個 koa-jwt 中間件,該中間件針對 Koa 對 jsonwebtoken 進行了封裝,使用起來更加方便。下面就來看看是如何使用的。github

生成token

這裏註冊了個 /login 的路由,用於用戶登陸時獲取token。web

cons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const jwt = require('jsonwebtoken');
const userModel = require('../models/userModel.js');

router.post('/login', async (ctx) => {
    const data = ctx.request.body;
    if(!data.name || !data.password){
        return ctx.body = {
            code: '000002',
            data: null,
            msg: '參數不合法'
        }
    }
    const result = await userModel.findOne({
        name: data.name,
        password: data.password
    })
    if(result !== null){
        const token = jwt.sign({
            name: result.name,
            _id: result._id
        }, 'my_token', { expiresIn: '2h' });
        return ctx.body = {
            code: '000001',
            data: token,
            msg: '登陸成功'
        }
    }else{
        return ctx.body = {
            code: '000002',
            data: null,
            msg: '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
    }
});

module.exports = router;

在驗證了用戶名密碼正確以後,調用 jsonwebtoken 的 sign() 方法來生成token,接收三個參數,第一個是載荷,用於編碼後存儲在 token 中的數據,也是驗證 token 後能夠拿到的數據;第二個是密鑰,本身定義的,驗證的時候也是要相同的密鑰才能解碼;第三個是options,能夠設置 token 的過時時間。算法

獲取token

接下來就是前端獲取 token,這裏是在 vue.js 中使用 axios 進行請求,請求成功以後拿到 token 保存到 localStorage 中。這裏登陸成功後,還把當前時間存了起來,除了判斷 token 是否存在以外,還能夠再簡單的判斷一下當前 token 是否過時,若是過時,則跳登陸頁面json

submit(){
    axios.post('/login', {
        name: this.username,
        password: this.password
    }).then(res => {
        if(res.code === '000001'){
            localStorage.setItem('token', res.data);
            localStorage.setItem('token_exp', new Date().getTime());
            this.$router.push('/');
        }else{
            alert(res.msg);
        }
    })
}

而後請求服務器端API的時候,把 token 帶在請求頭中傳給服務器進行驗證。每次請求都要獲取 localStorage 中的 token,這樣很麻煩,這裏使用了 axios 的請求攔截器,對每次請求都進行了取 token 放到 headers 中的操做。axios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st 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config.headers.common['Authorization'] = 'Bearer ' + token;
    return config;
})

驗證token

經過 koa-jwt 中間件來進行驗證,用法也很是簡單後端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koajwt = require('koa-jwt');
const app = new koa();

// 錯誤處理
app.use((ctx, next) => {
    return next().catch((err) => {
        if(err.status === 401){
            ctx.status = 401;
            ctx.body = 'Protected resource, use Authorization header to get access\n';
        }else{
            throw err;
        }
    })
})

app.use(koajwt({
    secret: 'my_token'
}).unless({
    path: [/\/user\/login/]
}));

經過 app.use 來調用該中間件,並傳入密鑰 {secret: 'my_token'},unless 能夠指定哪些 URL 不須要進行 token 驗證。token 驗證失敗的時候會拋出401錯誤,所以須要添加錯誤處理,並且要放在 app.use(koajwt()) 以前,不然不執行。

若是請求時沒有token或者token過時,則會返回401。

解析koa-jwt

咱們上面使用 jsonwebtoken 的 sign() 方法來生成 token 的,那麼 koa-jwt 作了些什麼幫咱們來驗證 token。

resolvers/auth-header.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resolveAuthorizationHeader(ctx, opts) {
    if (!ctx.header || !ctx.header.authorization) {
        return;
    }
    const parts = ctx.header.authorization.split(' ');
    if (parts.length === 2) {
        const scheme = parts[0];
        const credentials = parts[1];
        if (/^Bearer$/i.test(scheme)) {
            return credentials;
        }
    }
    if (!opts.passthrough) {
        ctx.throw(401, 'Bad Authorization header format. Format is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
};

在 auth-header.js 中,判斷請求頭中是否帶了 authorization,若是有,將 token 從 authorization 中分離出來。若是沒有 authorization,則表明了客戶端沒有傳 token 到服務器,這時候就拋出 401 錯誤狀態。

verify.js

const jwt = require('jsonwebtoken');

module.exports = (...args)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jwt.verify(...args, (error, decoded) => {
            error ? reject(error) : resolve(decoded);
        });
    });
};

在 verify.js 中,使用 jsonwebtoken 提供的 verify() 方法進行驗證返回結果。jsonwebtoken 的 sign() 方法來生成 token 的,而 verify() 方法則是用來認證和解析 token。若是 token 無效,則會在此方法被驗證出來。

index.js

const decodedToken = await verify(token, secret, opts);
if (isRevoked) {
    const tokenRevoked = await isRevoked(ctx, decodedToken, token);
    if (tokenRevoked) {
        throw new Error('Token revoked');
    }
}
ctx.state[key] = decodedToken;  // 這裏的key = 'user'
if (tokenKey) {
    ctx.state[tokenKey] = token;
}

在 index.js 中,調用 verify.js 的方法進行驗證並解析 token,拿到上面進行 sign() 的數據 {name: result.name, _id: result._id},並賦值給 ctx.state.user,在控制器中即可以直接經過 ctx.state.user 拿到 name_id

安全性

  • 若是 JWT 的加密密鑰泄露的話,那麼就能夠經過密鑰生成 token,隨意的請求 API 了。所以密鑰絕對不能存在前端代碼中,否則很容易就能被找到。
  • 在 HTTP 請求中,token 放在 header 中,中間者很容易能夠經過抓包工具抓取到 header 裏的數據。而 HTTPS 即便能被抓包,可是它是加密傳輸的,因此也拿不到 token,就會相對安全了。

總結

這上面就是 jwt 基本的流程,這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但在大多數登陸中使用已經足夠了。
上面的代碼可能不夠具體,這裏使用 Koa + mongoose + vue.js 實現的一個例子 : jwt-demo,能夠作爲參考。

更多文章:lin-xin/blo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