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9__負載均衡_資料

一、軟件與硬件負載均衡的區別比較web

  http://yuanxf.blog.51cto.com/15066/65562算法

二、軟/硬件負載均衡產品 你知多少?數據庫

  http://network.51cto.com/art/201108/281452.htm緩存

一、安全

  若是咱們搜一搜」負載均衡」,會發現大量的關於F5等負載均衡設備的內容。
 
  實際上,實現負載均衡,使用象F5這樣的專業設備是一種方式,而使用軟件方式是另一種方式.
 
  如今比較一下兩種方式.
 
  基於硬件的方式,可以直接經過智能交換機實現,處理能力更強,並且與系統無關,這就是其存在的理由.但其缺點也很明顯:
 
  首先是貴,這個貴不只是體如今一臺設備上,並且體如今冗餘配置上.很難想象後面服務器作一個集羣,但最關鍵的負載均衡設備倒是單點配置,一旦出了問題就全趴了.
 
  第二是對服務器及應用狀態的掌握:硬件負載均衡,通常都無論實際系統與應用的狀態,而只是從網絡層來判斷,因此有時候系統處理能力已經不行了,但網絡可能還來得及反應(這種狀況很是典型,好比應用服務器後面內存已經佔用不少,但尚未完全不行,若是網絡傳輸量不大就未必在網絡層能反映出來)。
 
  因此硬件方式更適用於一大堆設備、大訪問量、簡單應用。
 
  軟件方式,其實也分多種狀況,這裏只講一下典型的專業負載均衡軟件。看了硬件方式的不足就比較容易理解專業負載均衡軟件的優勢了:
 
  首先是基於系統與應用的負載均衡,可以更好地根據系統與應用的情況來分配負載。這對於複雜應用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性價比,實際上若是幾臺服務器,用F5之類的絕對是殺雞用牛刀(並且得用兩把牛刀),而用軟件就要合算得多,由於服務器同時還能夠跑應用。
 
  所以,象好比幾臺應用服務器的狀況(而不是簡單的網頁應用),顯然基於軟件方式要合理得多。
 
  大概是之前這種專業的負載均衡軟件很難找到,因此你們不太關注這方面吧,不過如今應該已經有這方面的產品了,好比:PCL負載均衡軟件、Linux下的LVS等等。

 

二、服務器

隨着人們對網絡的需求愈加強烈,不一樣行業,不一樣類別的網站愈來愈多。以Web爲核心的業務平臺,對於網站的穩定性來講有着比較高的要求。伴隨着核心業務的擴展,訪問量和數據流的增長,單純的網絡架構有時候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在成本預算的約束下,咱們很難去大批地更換硬件基礎設備來知足需求,更多的時候,想到的是使用負載均衡來知足業務增加的須要。

負載均衡(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將負載(工做任務)進行平衡、分攤到多個操做單元上進行執行。須要咱們注意的是:它並不屬於網絡基礎架構,而是屬於一種網絡優化設備。它是創建在現有的網絡基礎架構之上,給企業提供了更廉價更有效的擴展選擇。

相對來講,對於一些網站和一些網絡應用而言,需不須要負載均衡,要看網站的訪問量是否是增加的很快,單個處理單元沒法知足負載需求時,網絡應用流量將要出現瓶頸時,負載均衡纔會起到做用。

當須要負載均衡來進行網絡優化時,挑選一款適合本身企業的負載均衡產品就顯得尤其重要了。這裏咱們從軟件和硬件兩個角度,來簡單介紹一下負載均衡的一些產品。

硬件負載均衡

硬件負載均衡在國外比較流行。硬件負載均衡解決方案是直接在服務器和外部網絡間安裝負載均衡設備,這種設備咱們一般稱之爲負載均衡器,因爲專門的設備完成專門的任務,獨立於操做系統,總體性能獲得大量提升,加上多樣化的負載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達到最佳的負載均衡需求。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市場中,比較主流的幾類產品。

◆F5 BIG-IP負載均衡器(LTM)

BIG-IP系列產品受到了用戶的普遍承認,使用的人也不少。它的強大之處是基於簡單的Web管理界面,包括其餘F5設備也是如此。同時,這個負載均衡器還能夠處理SSL證書。F5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其廣域網優化管理器,具有高可用的加密通道,同時具備廣域網傳輸速度,優化與數據中心的傳輸道路。根據這一優點,幾乎是自動地就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基於廣域網的災難恢復解決方案。

F5 BIG-IP LTM的官方名稱叫作本地流量管理器,能夠作4-7層負載均衡,具備負載均衡、應用交換、會話交換、狀態監控、智能網絡地址轉換、通用持續性、響應錯誤處理、IPv6網關、高級路由、智能端口鏡像、SSL加速、智能HTTP壓縮、TCP優化、第7層速率整形、內容緩衝、內容轉換、鏈接加速、高速緩存、Cookie加密、選擇性內容加密、應用攻擊過濾、拒絕服務(DoS)攻擊和SYN Flood保護、防火牆-包過濾、包消毒等功能。

◆思科

思科幾乎每一個IOS路由器都具備負載均衡功能。這是很是使人激動的,由於咱們沒必要去添加額外的硬件產品,基於現有設備,只須要添加負載均衡規則就能夠了。思科是路由器領域的老大,固然負載均衡功能只是其緣由中的一個。

思科的IOS包括不少負載均衡功能,好比端口綁定,會話交換,TCP優化,NAT和服務器負載均衡器算法,等等。

思科的服務很是到位,在國外,很多技術人員都說,若是你購買了思科的產品就永遠不會被公司解僱。

◆Radware的AppDirector系列

Radware的AppDirector (AD)在服務器負載均衡應用方面能夠作到本地的服務器負載均衡(AD)和廣域的全局服務器負載均衡(AD -Global)。它的單價比較便宜,並具備高擴展性和智能化服務。同時也擁有網絡監控和檢測功能,全局負載均衡和緩解必定的DDoS攻擊等。

另外,Radware設備還有一些特色是比較容易更新和升級,可以感知應用服務,智能化是其宣傳的理念之一,也是這個產品的一大特點。

◆梭子魚負載均衡

梭子魚的負載均衡器的最大特色是包含了網絡安全功能。它具備入侵防護功能,而不是單單檢測入侵。這可以更全面地保護你的網絡,即便你錯過了一個關鍵的更新和漏洞的修補,梭子魚的更新服務也能讓你的系統自動地更新起來。

此外,梭子魚的負載均衡也是Web界面操做的,全局負載以及內容緩存也是它的顯著特色。

軟件負載均衡

軟件負載均衡解決方案是指在一臺或多臺服務器相應的操做系統上安裝一個或多個附加軟件來實現負載均衡,它的優勢是基於特定環境,配置簡單,使用靈活,成本低廉,能夠知足通常的負載均衡需求。

目前比較流行的就三類軟件負載均衡,LVS、Nginx和HAProxy。用的最多的仍是LVS和Nginx這兩種。

◆LVS

平時咱們說的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這固然是基於Linux的開源軟件了,這就意味着它是免費的。它基本上能支持全部應用,由於lvs工做在4層,因此它能夠對幾乎全部應用作負載均衡,包括http、數據庫、聊天室等等。同時,若跟硬件負載均衡相比它的缺點也不容忽視,LVS要求技術水平很高,操做上也比較複雜,配置也很繁瑣,沒有賴以保障的服務支持,穩定性來講也相對較低(人爲和網絡環境因素更多一些)。

◆Nginx

在這裏,咱們介紹Nginx就須要跟LVS來對比了。LVS是工做在第四層,對網絡的依賴性相對較大。然而Nginx是工做在第七層,對於網絡的依賴性就小的多。與LVS相比,Nginx的安裝和配置也相對簡單一些,另外測試方面也更簡單,主要仍是由於對網絡依賴性小的緣故。Nginx有一點很差的就是應用要比LVS少。通常咱們作軟件負載均衡的時候,一般會先考慮LVS,可是遇到比較複雜的網絡環境時,用LVS可能會遇到不少麻煩,不妨就考慮嘗試一下Nginx。

◆HAProxy

使用HAProxy的人很是少,對其瞭解的也很少。經過官方的瞭解,HAProxy提供高可用性、負載均衡以及基於TCP和HTTP應用的代理,支持虛擬主機,它是免費、快速而且可靠的一種解決方案。HAProxy特別適用於那些負載特大的web站點,這些站點一般又須要會話保持或七層處理。(聽說是能夠工做在4-7層的。)而且它的運行模式使得它能夠很簡單安全的整合進您當前的架構中,同時能夠保護你的web服務器不被暴露到網絡上。

結語

其實,單純說軟件/硬件負載均衡是不全面的。然而,就國內的企業來講,使用軟件的負載均衡技術更爲多一些,一方面是由於成本問題,而另外一方面軟件負載均衡的優勢更加突出。經過業內人士,小編了解到,軟件的擴展性比較好,硬件的承載是很是有限的。咱們都知道淘寶的併發量大的驚人,據據說他們如今已經把某硬件負載均衡設備所有換成LVS的架構了。

同時,小編也向撫琴煮酒這位負載均衡大牛請教了一下關於負載均衡方面的問題,他說道,"負載均衡是一門很是複雜的學問,所涉及的知識面至關之廣,包括session共享,頁面同步,架構優化和數據庫壓力等等,到了後期,負載均衡就上升到架構的級別了,緩存和安全問題都要考慮到。"看來若想要掌握負載均衡這門技術,各位技術人可要下一番苦工了。

 

三、網絡

四、session

五、架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