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de
1.NAT是爲了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出現的,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是爲了節省IP地址出現的;測試
(因此,實驗中不考慮IP地址的節約問題;可是,在實際生活中,IP地址一個月一千多,因此咱們得考慮子網劃分)spa
2.另:NAT的最終目的是將數據包中的私有地址轉換位公有地址debug
3.華爲NAT (分類與思科徹底相同)接口
靜態NAT :私有地址與公有地址是 1:1 ,不節省IP地址;ip
動態NAT :私有地址與公有地址是 多:1 , 節省IP地址;路由
-普通「動態NAT」terminal
-PAT/PNAT/NAPT/端口複用it
拓撲圖以下:class
端口IP配置:
路由配置:
靜態NAT配置:
一、啓動NAT功能
#在任意端口上啓用均可以
例如:
interface gi0/0/1
nat static enable -->啓動靜態NAT功能
二、配置NAT轉換條目(兩種配置方式)
1# 能夠在全局下配置
nat static global 100.1.1.3 inside 192.168.10.1
(此處使用的是第二種配置)
2# 能夠在接口下配置(必須是數據包的出端口)
nat static global 100.1.1.3 inside 192.168.10.1
三、驗證、測試、保存
display nat static
<運營商>terminal monitor
<運營商>terminal debugging
<運營商>debugging ip icmp
<網關>debugging nat all
驗證:
在PNAT以前,先解除原先NAT
此處聲明:在哪一個端口配置的NAT,就進哪一個端口解除NAT
PNAT的配置:
一、定義感興趣的流量
acl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10.0 0.0.0.255
二、在流量的出端口配置NAT
interface gi0/0/1
nat outbound 2000 -->在該端口上發送出去,而且被 ACL 2000
匹配的流量,其中的源IP地址轉換爲該接口的IP地址;
三、驗證、測試、保存
display nat outb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