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家土生土長的農商行作了這些事

春未至,冬未去,三月初的天氣仍帶有幾分寒意,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咱們的春節計劃,也給各行各業帶來不一樣程度的衝擊,金融機構也不例外。農商銀行做爲金融機構中的重要成員,一路走來,與互聯網金融競爭的同時還需應對國有大行服務下沉,現又遭受疫情影響,可謂是步步荊棘。微信

近日,河套農商銀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劉震霆接受了51CTO的專訪,過程當中瞭解到,這家巴彥淖爾地區土生土長的金融機構,目前物理網點仍然是最主要最集中的獲客渠道和營銷場所。受限於互聯網金融渠道建設等因素影響,面對突發的疫情,絕大多數網點不能開門營業,沒法有效觸達客戶。爲解決接觸式服務與防控疫情的矛盾,該行落實「硬核」舉措,打出全方位、保重點、降成本、提質效、抓落實的金融組合拳,貢獻了金融戰「疫」中的河套農商銀行力量。 網絡

構建金融科技產品 內外網信息聯動是難關

劉震霆已在河套農商銀行工做十餘載,目前負責全行信息化建設工做,不只擁有豐富的信息科技項目管理經驗,還很是精通金融交易系統和業務流程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和運維,陸續主持過諸多項目,如理財產品管理系統、理財銷售雙錄影像管理系統、定製化存款產品管理系統、數據應用平臺/自動報表系統等。
當問及河套農商銀行的現狀,劉震霆直言不諱,近幾年已經陸續建設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渠道,但仍是產品不夠豐富,服務手段相對低下。後續將逐步建設完善遠程銀行,豐富服務,解決線下網點銀行復雜業務「面對面」辦理問題。將來,還會建設電子身份標識系統、銀行外拓營銷系統等,銀行能夠採用線上社羣營銷的方式,客戶如須要辦理相關業務,能夠「無接觸」直接在線辦理。如信用卡辦理、收單商戶資料收集、理財基金簽約、網絡金融、企業開戶、簽約三方存管等業務中,能夠經過手機銀行的方式,運用遠程銀行結合eID的方式,實現現場辦理業務,至關於把銀行的網點進行移動式的「外延」。
劉震霆表示,目前河套農商銀行的積分運營商城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目標是把這個商城打造爲智能化積分平臺,經過存款、貸款、多業務辦理、轉介紹等多渠道、多維度計算客戶及櫃員積分,運營涵蓋京東商城、線下商戶消費、廳堂商城等多方面的積分消費商城體系。還但願這個平臺能夠在銀行之外的諸多場景爲客戶經理賦能,爲他們持續提供營銷與服務,進一步培養我的客戶粘性,提高客戶忠誠度。
由於河套農商銀行全部業務系統及數據所有託管在省聯社,因此內外網信息聯動是積分運營商城建設過程當中的一大難關,目前的應對之策是在省聯社部署前置系統,實時獲取客戶辦理業務信息,作到實時生成積分並覈銷。運維

金融科技加持 分類施策,業務線上化

受疫情影響,以往現場能夠輕鬆快捷辦理的常規業務現成難題,加之金融行業的特殊性,銀行的各種業務在有效防範疫情風險前提下,能夠正常開展嗎?
劉震霆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河套農商銀行主動做爲,運用金融科技力量,積極溝通監管部門,在合規的前提下,儘量將業務受理全過程線上化,同時主動對接、分類施策,確保服務便捷快速、精準有效、全面覆蓋、。
業務線上化。創新推行「不見面辦貸」應急信貸服務模式,經過線上申請、預定、提交資料,自動生成預授信額度,快速響應客戶融資需求。
主動對接。制定疫情期間強化金融服務「四不見面、六大舉措」專項措施,圍繞春耕備耕、脫貧攻堅、企業復工復產等深耕細做,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打破常規、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開闢「綠色通道」,確保貸款資金及時投放到位。
分類施策。積極開展重點企業走訪、存量客戶回訪等專項活動,第一時間制定個性化金融支持方案,實行差別化優惠政策,分類靈活處置。ide

運用科技能力夯實基礎 探索優質服務模式

當問及農村金融機構發展趨勢及規劃,劉震霆很是明晰,從如下三方面進行了分享:設計

  • 一是持續完善各種應用系統,豐富農村金融服務手段。在爲農戶提供存取款、理財、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的同時,積極探索農村電子商務等在線支付系統建設模式,支撐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農產品交易方式的變化,推進業務擴展方式向網絡化轉變。加大中間業務系統建設力度,豐富中間業務品種,拓展代收代付業務功能,增強我行與新農保、新農合等機構業務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能力,充分發揮網點多、覆蓋面廣的優點,不斷知足農村客戶新的金融服務需求。
  • 二是增強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升科學決策水平。完善報表系統,夯實數據基礎。在增強數據積累的基礎上,提升以客戶爲中心的數據分析能力;積極探索創建經營決策支持系統,進一步提升經營決策能力,下降經營風險。
  • 三是配合自治區聯社加快推動直銷銀行建設進程,探索新型服務模式,推動金融服務線上化、平臺化、場景化,創建互聯網金融服務新生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