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服務器
性能測試基本任務:獲取性能需求。網絡
1、性能測試應該重點包含如下內容:框架
1.選擇一個合適的性能測試工具;工具
2.設計一個合適的性能測試環境;性能
3.設置切合實際的性能測試目標;測試
4.確保和編寫被測試應用程序足夠穩定;加密
5.作到代碼凍結;設計
6.肯定和編寫關鍵業務腳本;調試
7.提供高質量、足夠的測試數據;開發
8.確保準確的性能測試設計;
9.肯定監控服務器和網絡的關鍵性能指標(KPI);
10。安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有效的性能測試。
2、測試工具的構成
自動化性能測試工具一般由如下組件構成:
1.腳本模塊:提供錄製最終用戶操做的功能,並支持不少不一樣的中間組件協議。容許修改錄製腳本一關聯內部/外部的數據,以及配置響應時間度量的粒度。
2.測試關聯模塊:提供建立和執行負載測試的會話或場景,並以此模擬不一樣用戶混合業務的操做。這些會話負責調用指定的腳本,以及調度一個或多個負載生成器。
3.負載生成器:從多個工做臺或服務器上建立通常負載,建立負載的大小視負載須要而定。分析模塊提供對每次測試執行過程當中收集的數據分析的功能。這些數據一般是由一些自動生成的報表或圖形,或者是表格形式的報告組合而成,可能還會提供自動分析結果並將關注的重點區域進行突出顯示等一些「高級」功能。
除上述模塊,還要再加上一個在負載測試運行過程當中監控服務器和網絡性能的模塊。
腳本開發的通常過程包括:經過錄制生成腳本框架、編輯並加強腳本、調試並最終確認腳本。
注:在性能測試過程當中,「加密」和「壓縮」技術每每是生成測試腳本的難題,由於因爲系統的這些技術可能致使沒法開發測試腳本。若是不影響到最終的測試結構,最好在纔會過程當中屏蔽這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