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推行的GPRS網絡、CDMA網絡已覆蓋大量的區域,經過無線網絡實現數據傳輸成爲可html
能。無線Modem採用GPRS、CDMA模塊經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GPRS、CDMA網絡進行數據傳輸,並通服務器
過TCP/IP協議進行數據封包,可靈活地實現多種設備接入,工程安裝簡單,在工業現場數據傳輸的應用中,能網絡
很好的解決偏遠無網絡無電話線路地區的數據傳輸的難題。同傳統的數傳電臺想比較,更具備簡便性、靈活性、app
易操做性,同時還下降了成本,無線Modem傳輸方案是現代化工業現場數據傳輸最好的選擇方案。
目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提供的GPRS網絡、CDMA網絡的數據傳輸帶寬在40Kbps左右,且受帶寬的限制,數post
據採集方案最好採用於主動告警、數據輪巡採集、告警主動回叫等對傳輸帶寬佔用較少的採集方式。同時考慮對測試
前置機實時採集方案的支持,無線Modem傳輸方案只能做爲目前傳輸方案的補充。
隨着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髮展,無線傳輸數據帶寬將不斷提升,採用3G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帶寬將達到2M,無url
線傳輸方案將逐漸成爲監控傳輸組網的主要應用方案。
目前,因爲GPRS和CDMA固有的特性,在各個領域中GPRS和CDMA的應用也愈來愈普遍,可是關於傳輸spa
中使用TCP/IP協議仍是UDP協議,卻爭論不少。設計
這裏先簡單的說一下TCP與UDP的區別:
1。基於鏈接與無鏈接
2。對系統資源的要求(TCP較多,UDP少)
3。UDP程序結構較簡單
4。流模式與數據報模式
5。TCP保證數據正確性,UDP可能丟包,TCP保證數據順序,UDP不保證htm
另外結合GPRS網絡的狀況具體的談一下他們的區別:
1。TCP傳輸存在必定的延時,大概是1600MS(移動提供),UDP響應速度稍微快一些。
2。TCP包頭結構
源端口16位
目標端口 16位
序列號 32位
迴應序號 32位
TCP頭長度 4位
reserved 6位
控制代碼6位
窗口大小16位
偏移量16位
校驗和16位
選項 32位(可選)
這樣咱們得出了TCP包頭的最小大小.就是20字節.
UDP包頭結構
源端口16位
目的端口16位
長度 16位
校驗和 16位
UDP的包小不少.確實如此.由於UDP是非可靠鏈接.設計初衷就是儘量快的將數據包發送出去.因此UDP協
議顯得很是精簡.
3。GPRS網絡端口資源,UDP十分緊缺,變化很快;而TCP採用可靠鏈路傳輸,不存在端口變化的問題
工業場合的應用通常都有如下特色,
1。要求時時傳輸,但也有一些場合是定時傳輸,總的來講在整個傳輸過程當中要求服務器中心端和GPRS終端設
備能相互的、時時的傳輸數據。
TCP自己就是可靠鏈路傳輸,提供一個時時的雙向的傳輸通道,能很好的知足工業現場傳輸的要求。可是GPRS
網絡對TCP鏈路也存在一個限制:此條鏈路在長時間(大概20分鐘左右,視具體狀況而定)沒有數據流量,會
自動下降此鏈路的優先級直至強制斷開此鏈路。因此在實際使用中也會採用心跳包(通常是一個字節的數據)來
維持此鏈路。
UDP因爲自身特色,以及GPRS網絡UDP端口資源的有限性,在一段時間沒有數據流量後,端口容易改變,產
生的影響就是從服務器中心端向GPRS終端發送數據,GPRS終端接收不到。具體的緣由就是移動網關從中做了
中轉,須要隔必定時間給主機發UDP包來維持這個IP和端口號,這樣主機就能主動給GPRS發UDP包了而且我在
測試中發現,這個間隔時間很短,我在1多分鐘發一次UDP包纔可以維持,可是再長可能移動網關那邊就要丟失這個
端口了,此時若是主機想主動發數據給GPRS,那確定是不行的了,只有GPRS終端設備再發一個UDP包過去,移動
從新給你分配一箇中轉IP和端口,纔可以進行雙向通信。
2。要求數據的丟包率較小。有些工業場合,例如電力、水務抄表,環保監測等等,不允許傳輸過程當中的數據丟
失或者最大限度的要求數據的可靠性。
從這一點來看,很顯然在無線數據傳輸過程當中,TCP比UDP更能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存在更小的丟包
率。在實際測試中也是如此。以廈門藍斯通訊有限公司提供的GPRS終端設備爲例:TCP的在千分之9,UDP的在千分之17左右。
3。要求下降費用。目前有很大部分GPRS設備的應用都是取代前期無線數傳電臺,除了使用範圍外,其考慮的
主要問題就是費用。能下降費用固然都是你們最願意接受的。和費用直接相關的就是流量了,流量低,費用就低
了。
雖然TCP自己的包頭要比UDP多,可是UDP在實際應用中每每須要維護雙向通道,就必需要經過大量的心跳包
數據來維護端口資源。總的比較起來,UDP的實際流量要比TCP還要大。不少使用者在初期的時候並不瞭解
UDP須要大量心跳包來維持端口資源這個問題,每每都認爲UDP要比TCP更節省流量,實際上這裏存在着一個
誤區。
4。在某些特定的應用場合,例如一些銀行的時時交互系統,對響應速度要求很高,此時數據傳輸頻率較快,不
須要大量心跳包維持UDP端口資源,採用UDP就比較有利了。
5。在目前的1:N的傳輸模式中,既有多個GPRS終端設備往一個服務器中心傳輸數據,此時採用UDP會比TCP
要好的多,由於UDP耗用更少的系統資源。可是在實際應用中卻發現,不少用戶仍是採用TCP的傳輸方式,建
立二級中心1:A(1:N),即每個分中心對應N/A臺設備,獨立處理數據,再統一將數據傳送到主中心。這
樣既能保證了傳輸過程當中採用了TCP的傳輸協議,又能很好處理了中心服務器的多鏈路的系統耗用的問題。
總的來講,我認爲TCP/IP協議更能知足目前各行業對遠程數據傳輸的要求,它提供更穩定更便利的傳輸通道
,很好的知足了遠程數據傳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