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咱們說,美索尼亞島國成立。爲了得到島民們的最大支持,政府開始想辦法讓你們相信,我能給予大家的,會比向大家索取的要多。爲了兌現這個承諾,政府開始發行魚邦儲備卷。隨着魚卷的連年超發,官魚的價值不斷的縮水。直到銀行裏只剩下魚骨頭的時候,政府知道,這個彌天大謊已經撒不下去了。
可是幸運的是,遙遠的中島帝國,爲了讓本身島嶼的經濟獲得快速發展,他們想要參與到島際貿易當中來,而中島帝國的國王則認爲這其中的關鍵是手上要先有美索尼亞島國的魚邦儲備卷。因而就開始用大量的真魚交換魚卷。這樣一來,給雙方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美索尼亞解決了通魚膨脹的燃眉之急,而中島帝國用本身的儲蓄購置資本,開始了翻天覆地的經濟變革。
01
金本位的破滅
魚邦儲備卷不斷如潮水般的涌出美索尼亞島國,在大洋中的其餘島嶼上堆積如山。終於,有一些持有者開始懷疑這些儲備捲到底能不能會換成真魚。好比說小鼓島的國王,他就對此深表懷疑,他開始派遣一批又一批的特使拿着魚卷跑到銀行窗口去兌換真魚。
頻繁的兌換這對美索尼亞銀行的存魚形成了嚴重衝擊,因而技師們又開始忙活起來,再度把官魚變小,通魚膨脹又出現擡頭之勢。
新當選的議長名字叫作靠不住,是的,做者給他的名字就是靠不住,實際上是暗指尼克松。由於做者在故事裏還說這位叫作靠不住的議長由於一次「水蛇事件」引咎辭職。那天然就是說尼克松總統和水門事件了。
這個時候靠不住議長知道,若是其餘的島嶼都像小鼓島同樣前來兌換真魚的話,那麼魚邦儲備銀行裏的真魚很快就會被一洗而空,那個時候魚邦儲備卷將會變得一文不值。
靠不住作出了個決定,若是非要魚死網破的話,那只有讓大家這些外國人來承受這些損失了,因而他乾脆對外國儲蓄者關閉了銀行的兌換窗口。從這個時候開始,魚邦儲備卷的價值已經不在取決於真魚,它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將只由對方想交換的商品價值決定。實際上,只有美索尼亞國保有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強大地位,魚邦儲備卷纔會有價值了。
「魚本位」的破滅致使了不少島嶼對魚卷失去了信心。不出所料的,魚卷價值暴跌。然而呢,他的價值卻並無就此徹底喪失,由於他仍然是最多見的貨幣形式,價格雖然跌得很厲害,但最終仍是穩定了下來,關閉銀行竟然使美索尼亞政府安然度過了這一危機。這使得通魚膨脹基本消失,魚邦儲備卷的地位並無所以而動搖,美索尼亞國的經濟在此穩定下。我知道這樣的結果有點讓你有點失望,是吧。
在幾年以後,新的議長上任,他進一步推進了美索尼亞國走向繁榮富強。這位議長應該是暗指里根總統吧。做者說他成功的下降了稅收,放松管制,減小了與其餘島嶼之間的貿易壁壘。雖然他營造了良好的經濟氛圍,可是他減小政府支出的承諾並無兌現,參議院的收支差距仍是在不斷的擴大。
好在國外的真魚依然源源不斷的涌入銀行,只是用來買魚的鈔票流通到了國外,永遠都不能再換回真魚了。有了這麼一個聚寶盆般的制度,美索尼亞進入了表面上看起來史無前例的繁榮時期。
在這個小故事中「魚本位」所指的就是「金本位」。美圓金本位制的前因後果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簡單和您介紹一下。
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兩者被咱們統稱爲佈雷頓森林體系,爲何會有這個說法。由於他們是在1944年召開的佈雷頓森林會議上面被肯定成立的。這個體系就是指在二戰以後,創建以美圓爲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其中就包括了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國際資產的構成等等的問題作出了詳細安排。
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國際貨幣是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國幣集團,各國貨幣都競相貶值,動盪不定,國際經濟形勢呈現出一種無政府的狀態。在30年代二戰之後,各國的經濟和政治實力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在這個時候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的地位,美圓的國際地位由於他的國際黃金儲備的巨大實力而空前的穩固。這就爲創建一個以美圓爲支柱的,而且有利於美國對外經濟擴張的國際貨幣體系成爲一種可能。
因此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944年44個國家經濟特使就跑到美國的佈雷頓森林,商量一下在戰後世界經濟貿易的格局。因而就成立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立了美圓做爲最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這兩個機構咱們中國也是創始國。在1980年的時候,咱們也在這兩個機構先後恢復了合法席位。
今後以後,開啓了國際貨幣體系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佈雷頓森林體系是以黃金爲基礎,以美圓做爲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圓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呢,又和美圓掛鉤。當時協定能夠按照35美圓想美國政府兌換1盎司的黃金。差很少就是28克的黃金,那時候美圓可真是至關的值錢啊。
這套體系這確實帶來了國際貿易空前發展和全球經濟愈來愈相互依存的時代。可是他自身存在着沒法克服的缺陷。那就是以一個國家的國幣也就是美圓做爲主要儲備資產,自己就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由於只有靠美國長期的貿易逆差,纔能有這麼多的美圓在全世界範圍內流通。
可是美國長時間的貿易逆差輸出貨幣,天然就影響人們對美圓的信心,帶來美圓危機。而若是美國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就會斷絕國際儲備貨幣的供應,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這自己就是一個不可能調和的矛盾。
到了上世紀50年代以後,隨着美國經濟競爭力的削弱,貿易逆差開始取向惡化,出現了全球性的美圓過剩。各國開始紛紛兌換黃金,美圓迴流,黃金大量外流。
到了1971年的時候,美國的黃金再也支撐不住氾濫的美圓,尼克松政府只有宣佈放棄美圓「金本位制」。開始實行黃金與美圓比價的自由浮動。各國均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不在承擔維持 美圓固定匯率的義務。美圓呢,也再也不是全球貨幣圍繞的中心。因此「金本位」的破滅也就標誌着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徹底崩塌。
嗯,大體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好咱們回到書本,做者說,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人類曾把各類物品當作貨幣。食鹽、貝殼、珠子和牲畜都曾流通一時。可是,最後金屬,尤爲是金銀,成了最廣泛的貨幣形式。這絕非偶然。貴重金屬擁有貨幣的全部價值屬性和使用屬性:儲量稀少、人人想要、質地均勻、性質穩定、延展性好。
即使人們不想用貴金屬充當貨幣,貴金屬自己依然由於有其餘用途和儲量稀少的特性而具備價值。
可是咱們反觀紙幣,紙幣只有在足夠多的人願意使用他來交換商品和服務時纔有價值。由於他是存在於咱們共同想象中的,只不過咱們全部人暫時都相信罷了。所以,紙幣的價值徹底由人主觀決定。因爲紙幣能夠無限量地發行,而且他自己是沒有內在價值的,若是人們對紙幣失去信心,它們天然就是一堆廢紙。
雖然經濟學家聲稱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切,但事實上,全球經濟活動都是創建在不可兌換的紙幣基礎之上的,在人類歷史上,歷來沒有哪種紙幣可以像美圓同樣成爲長期的成功貨幣。
歷史上不乏失敗的例子:某些政府陷入財政困境,走投無路,因而把發行毫無價值的紙幣的作法當成救命稻草。這些作法最終每每慘淡收場,國民的損失尤爲慘重。
做者認爲,咱們如今處於一個「鏡中世界」,在過去的40年中,沒有任何國家發行過真實貨幣。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貨幣實驗。沒人知道這個實驗什麼時候會結束,結果又如何。可是能夠確定的是,這場實驗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02
房地產泡沫
咱們再回到故事,看看小島上的棚屋市場,也就是房地產市場是怎麼繁榮起來的,咱們會看到房地產的泡沫是怎麼被一步一步吹到能夠遮蔽天際的。
在以前小島的全面經濟圖景當中,棚屋市場並無得到過什麼顯著的地位。可是因爲如今經濟的繁榮,人們開始須要更新更大、更漂亮的棚屋。
在之前,島民須要積蓄不少年,才能一次性拿出大量的魚來購買棚屋。如今呢,銀行開始提供住房貸款,他們不須要在等待儲蓄,能夠直接入駐。並且不少的投資者也看到了棚屋市場的前景,以爲風險很低,是理想的投資目標。你想啊棚屋房貸有自然的抵押物,就是你購買的房子嘛,若是你還不出錢,我把你房子收了就是了。另外,爲了更加保險,銀行要求借款人先交一筆首付。這樣銀行就相信借款人會繼續還款。就算不還,首付加房子也能夠彌補銀行的損失。
雖說提供購房貸款,資金和收益的安全性很高,可是有一點必需要說,就是購房貸款和其餘商業貸款有本質的區別。那就是房屋貸款並不能提升島上的生產能力,和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這就和其餘的商業貸款不同的,其餘的商業貸款那但是能夠提升生產力的。對吧?可是投資者誰管你那些,有錢賺就好了,你提不提升生產力關我毛事啊。就由於房屋信貸的高安全性,資本對其是趨之若鶩。
不過呢如今銀行提供貸款也不是無論是誰都給的。他也要掂量掂量,那些比較有錢的,還款能力沒有問題的。信用好的島民天然是銀行的優質客戶。而那些沒有儲蓄的或者是信用記錄不好的人只有很差意思了。政府看到了說那不行啊,你剝奪了窮人擁有棚屋的權利。咱們政府大大的好人啊,咱們但是認爲有用本身的棚屋是美索尼亞夢的核心部分,我要爲窮人說話,咱們來想辦法。
因而政府成立了兩個半官方機構,棚利美和棚地美。其實說的就是以前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他們兩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大家銀行不是擔憂島民還不出錢嗎?不要緊,我兩來作擔保,大家只管放貸,咱們來兜底。大家不肯持有的貸款,拿來給我。我幫他們先還了,而後島民再直接還款給我就好了。
這樣一來,各家銀行心中都有了一個信念,說這還怕啥,政府給咱們兜底。那就剩一個字,幹!
因而,放貸的利率和放貸標準急劇下降。銀行把貸款提供給棚利美和棚地美,很快就能收回本金。棚屋貸款項目就是一針強心劑啊,如今銀行以爲它幾乎能夠毫無風險的賺錢了,政府呢?在這件事上也賺足了政治資本,島民呢?也很高興,不用辛苦攢錢半輩子就能擁有本身的棚屋了,能不高興嗎?
在「兩棚」的做用下,島上的棚屋建造、棚屋銷售和棚屋裝修業務轟轟烈烈的發展了起來。可是做者卻認爲,這些活動吸引了愈來愈多的產能,卻沒有換來更多的真魚,也沒有提到任何人的還款能力。雖然這些貸款政策看起來好像是各方都受益了,可是實際上整個系統製造了更大的風險。
爲何呢?由於政府推行的貸款政策刺激資金向房屋貸款傾斜,那其餘沒有政府擔保的貸款天然會受到影響,政府人爲的擾亂了信貸市場。政府所鼓勵的棚屋貸款,並非由於他是使用儲蓄最佳的方式,而是由於幫助人們得到棚屋,能轉化成政治資本。
由於更低的利率,更容易取得的貸款。棚屋的價格開始明顯上揚。這個時候在島民看來,買棚屋已經不只僅是一種消費品,已經變成了一項重要的投資。人們認爲買棚屋比儲蓄要更加的划算,更能爲之後的生活提供保障。
緊接着,政府又加了一把火,參議院宣佈棚屋買賣產生的大部分利潤都享有免稅優惠,並且你買房的利息還能夠用每一年已經交的魚稅來扣除。這又進一步的刺激了棚屋行業。結果,買賣棚屋已經成了比創業和儲蓄更加有利可圖的事情,島上出現了愈來愈多的棚屋,而島上的儲蓄和新企業卻在不斷的減小。
美島以外的島外資本也想進來棚屋市場分一杯羹。好比說中島帝國,他們就看到「兩棚」能夠向投資者提供的回報要大於魚邦儲備銀行的利息,因而就把手中的一部分魚卷交給了「兩棚」。由於有參議院的擔保,中島帝國對「兩棚」至關的有信心。因而,大量外資也流入棚屋市場,又進一步增長了信貸供給量,壓低了貸款利率。這就意味着島民能夠垂手可得的得到大額貸款。結果,購買棚屋的島民們把謹慎拋到了九霄雲外,拼命買房,棚屋價格進一步推高。
這還不算完,有一個叫作曼尼七世的資本家。他的祖先曼尼是和麥克斯好銀行先生同時進入到小島金融領域的。只是曼尼專門投資那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專門幹那些謹慎的好銀行不敢幹的事情。這個島上第一位風險投資家的後代,曼尼七世也看到了棚屋市場的利潤。他發現有一些貸款風險很是的高,就連「兩棚」都不肯意涉及。大家不敢幹,沒事啊,我來。
曼妮發明了一項叫作「棚屋置換」的貸款業務。意思就是說容許棚屋的全部者用更大數額的貸款,代替原有的棚屋按揭貸款。新的貸款不只能夠償還原有的貸款,剩下的錢還能夠裝進貸款人本身的腰包裏。大概意思就是,以前你已經欠了銀行100萬,我再借給你200萬,你把以前的100萬還了,剩下的100萬隨你去幹嗎,最後按揭還我200萬就好了。而這個「以小換大」的作法之因此可以成立,徹底是創建在棚屋的價格能夠不斷的瘋狂上漲。曼尼收取高額的利息,賺了不少的錢。
後來呢,「兩棚」看見了又眼紅了,他們想收購這些風險高可是收益也高的貸款。成交以後,「兩棚」又變成了棚屋置換貸款市場中最大的貸款人。
有了「以小換大」新玩法,有了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的低門檻,還有棚屋買賣利潤的免稅,再加上銀行在「兩棚」擔保下的大量放貸。棚屋價格開始打了雞血同樣的飆升。以前一年才上漲幾個百分點,如今一個月就能漲這麼多。再很差的棚屋都有人搶着要。
局勢發展超乎想象,傳統的支付能力標準再也不適用。之前島民只會用年收入的2〜3倍來買房,如今他們要花掉年收入的10〜20倍。人們明知負擔不起還要買房,是由於他們相信買入的棚屋幾年後能夠賣個好價錢。有這麼好的增值前景,又沒有什麼風險,加上政府人爲形成的低貸款利率,沒有人能抗拒這種誘惑。垂手可得得到的財富讓選民們感受本身很富有,也間接證實了參議員們的英明。
在小島上也有些能洞悉這背後危險的聰明人,他們也曾警告人們,瘋狂的棚屋市場即將迎來完全的崩潰。可是這些警告只換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捧腹大笑。
回到現實中的美國,咱們都知道在07年08年的時候美國經歷了金融危機,咱們把這一次的金融風暴稱爲美國次貸危機。2006年的時候次貸危機就開始初步顯現,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場。美聯儲當即作出反應,伸手救市,股市得以維持在高位。彷佛狀況並無看上去那麼糟糕。可是緊接着,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政府被迫接管「兩房」。
做者說。如今慘痛的事實告訴咱們每一個人,美國在房市泡沫膨脹和破滅的過程當中體會到了喜悅和痛苦。所以,咱們必須銘記危機曾經近在咫尺,而絕大部分經濟學家、政府官員和金融評論家都沒能預見到災難的來臨。
頭腦清醒的人都能看出,2006年的房價已經高得離譜了,到2016年的時候,在這十年間美國的房價已經下跌了40%。當時人們對房價的估計跟對自身負擔能力的估計已經徹底脫節了。人們每一年的消費是他們收入的一二十倍。這些吵吵鬧鬧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做者認爲,政治家想要用虛假的繁榮來維持選民髙漲的自信心,企業想讓消費者花錢購買他們負擔不起的產品和服務,有線新聞網想經過描繪太平盛世贏得高收視率,銀行、按揭貸款發放機構以及房地產經紀人想繼續賺取金錢和利息。這些利益集團僱用了大批的人來粉飾這個最大最醜陋的騙局。並且,使人吃驚的是,人們真的接受了他們的解釋。
那麼,咱們如今終於學會實際一些了,對嗎?大錯特錯。即使在按揭貸款市場崩盤之後,人們仍然不明白政府政策是如何影響房價的。因此,雖然小布什和奧巴馬政府利用政府資源斥巨資支持房地產業,人們依然不明白這些補救工做只是延長痛苦而已,它只會讓咱們之後摔得更慘。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啊。小島上的房地產泡沫是怎麼被吹的呢?當山呼海嘯般的金融風暴席捲而來的時候,小島人民和政府又作出了什麼樣的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