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完成逆襲,他終於拿到字節跳動的Offer


你見過跨專業考計算機的,你也可能見過寒門子弟經過IT改變命運,但請相信我,真正經歷過這些以後再回過頭來看反而只有平靜。前端

我是親眼看着這位研究生室友完成逆襲,他花了兩年半。node

大學選專業居然是爲了造原子彈?

高中升大學時,除了語數外那些上過課的專業外,知道最多的也就是計算機專業了,根本沒有考慮過專業會決定之後的就業方向,更沒想過不一樣專業就業形勢差距會這麼大。程序員

在一次校園企業宣講會上,伊利集團說他們能夠開到七千多的工資,左邊的妹子驚呼到「哇哦,這麼高」,右邊的小哥嘀咕到「七千多這麼低,誰會去哦」。對了,多說一句,左邊是經管系的,右邊是計算機系的。web

那時候選專業的初衷仍是蠻高大上的,能源呢,一個說不許我就去研究原子彈了(笑哭)。有時候你們自嘲小時候想改變世界,讀書時想改變國家,進入社會才發現改變本身都很難。我聽着十分有感觸,咱們這代人可不就是這樣的嘛。咱們讀書時都是看着偉人的事蹟過來的,每次都讀的熱血沸騰,恨不能廢寢忘食再學二十四小時!面試


還有一個緣由,高中畢業選專業,還真是豐滿的理想遮蔽了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雙眸,加之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專業並非很清楚,主要是那時候也沒人告訴我選專業不是選理想,更不是選興趣愛好啊(流下了後悔的眼淚)。後端

因此選擇能源系就成了我夢想的開始,雖而後來就業時啪啪打臉,這就是後話了。安全

就業難,那就換個專業耍耍唄!

我認爲能夠把大學生分爲三種人:左思右想修仙派(專一小說和遊戲)、獨孤求敗學霸派(常年活躍在圖書館和教室)、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快樂派(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堂做業應該就夠了吧)。微信


本科時候的我應該是第三種,不知道是現實毒打了我,仍是我把理想給買活埋了,反正大學時沒當成學霸,若是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必定還作第三種。我是一箇中庸的人,總以爲人生短短几十年,若是不及時享樂,那萬一沒有下輩子可不就虧了,固然不號召你們學我,畢竟都像我這樣,我們國家和社會如何前進。架構

沒作學霸最直接的損失就是沒能拿到國獎那一大筆錢錢,實在惋惜。app

遭受了就業的現實毒打後,我作了繼選專業以後的第二個衝動決定,換個專業耍。要說換專業,此次我但是作了一些功能,沒有再追隨理想,通過一番深刻淺出的研究和朋友間口頭調研後,我選擇了計算機專業,是否是頗有遠見,雖然如今回頭看這個決策也沒什麼前瞻性(掩面哭泣)。

跨專業那就得認真準備,命運好歹沒有把我放棄,就那麼一報名,隨隨便便那麼一考,還真讓我給考上了,今後我就跟IT結緣。真正跟導師搞研究的時候發現竟也沒想象的那麼簡單,現實還在不停的扇我耳光。實驗室人少,什麼前端後端都得一把抓,跟師兄學習,Java得搞、信息安全也得搞、文檔管理仍是我。


重複的早上實驗室打卡、碼代碼、寫文檔、跟需求方確認交付時間、需求的變動......晚上打卡回宿舍。高中般的三點一線,簡單又無趣。

好巧不巧,真以爲無趣的時候,學院合做的企業來找實習生,Base北京,從小到大還一次都沒去過首都,去實習能漲漲見識還能夠掙點生活費,應該還不錯!

北漂不易,實習的我居然還攢到一萬👍

實習工資四千,不包食宿,還好還好,對於還在讀書的學生,沒那麼多需求也就意味着沒那麼多花錢的地方。

去實習前我就想好了,此次出來得攢點錢,做爲本身回校後的生活費。說實話,讀研的同窗居然不少都已經能夠不問家裏人要錢了,除了國家給的補貼,還有導師給的工資,想一想本身着實慚愧。


回頭來看,北漂那段時光真不容易,能熬過來我都佩服我本身,主要是怎麼能夠爲了生活釦扣搜搜成那樣。

電視上常常能夠看到,女主角指着繁華的北京質問男主角「我想要融入這個城市,我想要在這裏紮根,我有錯嗎?我不想在小房子裏過一生,我有錯嗎?「對於我,吃着饅頭就着榨菜,歷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管好本身的一畝三分地即是本身當時最大的成就了。

我住在北京的......搞不清多少環以外,吃了五個月的饅頭榨菜,住的比較簡單且有點偏僻。學生時候物質慾望比較簡單,還真是尤爲容易知足,有吃有住有工做還有結餘,想着回學校後能夠靠本身撐到畢業,自豪感油然而生。

回到學校時我居然攢了一萬,好像仍是比較牛的。反正我同窗以爲我仍是比較堅強、能吃苦耐勞,其實當時也就想着回學校的生活費有着落了。


因此啊,苦不苦都是慾望這貨形成的,簡簡單單不搞那麼多想法,連本身苦不苦都不知道不就得了嘛。固然那是那個時候的我,不是如今的我。

畢業2.5年後進入頭條,我才以爲本身入了IT的門......

在進頭條前這些經歷不應忽略,忘了交代研究生時我仍是蠻積極的,當上了學院研究生學生會主席,title是否是還能夠。

當時也沒想太多,就以爲本科階段沒什麼精彩的過往,研究生應該過的不同些。其實學生會主席也沒什麼,本身當過之後發現就那麼回事,帶着幾個部長,同窗間傳達一些學院的要求,組織一些活動。雖然說經歷很普通,但爲老師們服務,爲同窗們服務的過程當中,對於本身的與人交流能力和情商提升着實有必定的幫助,發現性格外向、辦事靠譜、語言邏輯強的同窗頗有魅力。


因爲跨專業,本身底子天然不如本科就是計算機的同窗,因爲本身性格中庸,因此讀研也仍是之前那種態度,按時完成做業型。要走IT這條路,不用等到畢業,你就能夠看到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實習時好多同窗已是BAT offer收割機了,回頭看看本身也是心大,沒發現同窗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還在好好享受校園生活,專一那點課業。

畢業時本身隨遇而安的性格使本身忽視了大公司小公司的不一樣,去了上海的一家小公司。也不知是上海的房價,仍是同窗在大廠的華麗月餅,總之,我突然開始不知足本身的工做。不管是工做氛圍,仍是工資收入,學歷不低,那要想去大廠,只能想辦法努力提高本身的能力。

畫外音:機遇很重要!

刷過一些力扣(leetcode)的題,固然沒大家想的那麼多,肯定崗位和題型範圍,弄幾道深刻了解。要知道今日頭條總部北京,主要分部在上海,意思就是等人員缺口大的時候,面試要求就會鬆些,這就是機遇。固然對於我來說,整體仍是有些難的,保不齊全部公司面試時都喜歡來點難的,體現本身公司的門檻不低。


最近偶然跟朋友聊起,忽而發現入行IT好幾年,但卻又好像一切纔剛剛開始,進入頭條這個決定應該是比較正確的。


若是別人出生就在羅馬,那我只能更努力!

立個flag:在頭條好好混,下次讓我選工做,而不是讓工做來選我!

- END -

絮叨:後臺回覆關鍵字【勾搭】能夠添加雷架爲好友,歡迎隨時來撩。


做者簡介:

博主從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是一個對技術有追求,對生活有激情的程序員。幾年間浪跡於多個一線互聯網大廠,具備多年開發實戰經驗,若是你熱愛技術或者你也不知足現狀喜歡搞事情,那你不妨關注我,讓咱們一路同行,一塊兒分享技術乾貨、交流面試技巧,吐槽職場故事。我有技術和故事,你來嗎?



大家點個在看雷架會興奮一夜睡不着~

不要打賞,點個再看就是最好的鼓勵~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愛笑的架構師(DancingOnYourCode)。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