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記得是在chinaunix論壇上最先出現的帖子。php
Shell 十三問html
做者:www.chinaunix.net之網中人linux
1) 爲什麼叫作 shell ?
在介紹 shell 是甚麼東西以前,不妨讓咱們從新檢視使用者與計算機系統的關係:
咱們知道計算機的運做不能離開硬件,但使用者卻沒法直接對硬件做驅動, 硬件的驅動只能透過一個稱爲"操做系統(Operating System)"的軟件來控管, 事實上,咱們天天所談的 linux ,嚴格來講只是一個操做系統,咱們稱之爲"核心(kernel)"。shell
然而,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講,使用者也沒辦法直接操做 kernel ,
而是透過 kernel 的"外殼"程序,也就是所謂的 shell ,來與 kernel 溝通。
這也正是 kernel 跟 shell 的形像命名關係。如圖:
從技術角度來講,shell 是一個使用者與系統的互動界面(interface),主要是讓使用者透過命令行(command line)來使用系統以完成工做。 所以,shell 的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命令解譯器(Command Interpreter):
* 將使用者的命令翻譯給核心處理,
* 同時,將核心處理結果翻譯給使用者。
每次當咱們完成系統登入(log in),咱們就取得一個互動模式的 shell ,也稱爲 login shell 或 primary shell。
若從行程(process)角度來講,咱們在 shell 所下達的命令,均是 shell 所產生的子行程。這現像,咱們暫可稱之爲 fork 。若是是執行腳本(shell script)的話,腳本中的命令則是由另一個非互動模式的子 shell (sub shell)來執行的。 也就是 primary shell 產生 sub shell 的行程,sub shell 再產生 script 中全部命令的行程。
(關於行程,咱們往後有機會再補充。)
這裏,咱們必須知道:kernel 與 shell 是不一樣的兩套軟件,並且都是能夠被替換的:
* 不一樣的操做系統使用不一樣的 kernel ,
* 而在同一個 kernel 之上,也可以使用不一樣的 shell 。
在 linux 的預設系統中,一般均可以找到好幾種不一樣的 shell ,且一般會被列於以下檔案裏:
/etc/shells
不一樣的 shell 有着不一樣的功能,且也彼此各異、或說"大同小異"。
常見的 shell 主要分爲兩大主流:
sh:
burne shell (sh)
burne again shell (bash)
csh:
c shell (csh)
tc shell (tcsh)
korn shell (ksh)
(FIXME)
大部份的 Linux 系統的預設 shell 都是 bash ,其緣由大體以下兩點:
* 自由軟件
* 功能強大
bash 是 gnu project 最成功的產品之一,自推出以來深受廣大 Unix 用戶喜好,
且也逐漸成爲很多組織的系統標準。express
2) shell prompt(PS1) 與 Carriage Return(CR) 的關係?
當你成功登陸進一個文字界面以後,大部份情形下,
你會在熒幕上看到一個不斷閃爍的方塊或底線(視不一樣版本而別), 咱們稱之爲*遊標*(coursor)。
遊標的做用就是告訴你接下來你從鍵盤輸入的按鍵所插入的位置, 且每輸如一鍵遊標便向右邊移動一個格子,若連續輸入太多的話,則自動接在下一行輸入。
假如你剛完成登陸還沒輸入任何按鍵以前,你所看到的遊標所在位置的同一行的左邊部份,
咱們稱之爲*提示符號*(prompt)。
提示符號的格式或因不一樣系統版本而各有不一樣,在 Linux 上,只需留意最接近遊標的一個可見的提示符號,一般是以下二者之一:
$:給通常使用者賬號使用
#:給 root (管理員)賬號使用
事實上,shell prompt 的意思很簡單:
* 是 shell 告訴使用者:您如今能夠輸入命令行了。
咱們能夠說,使用者只有在獲得 shell prompt 才能打命令行, 而 cursor 是指示鍵盤在命令行所輸入的位置,使用者每輸入一個鍵,cursor 就日後移動一格,直到碰到命令行讀進 CR(Carriage Return,由 Enter 鍵產生)字符爲止。
CR 的意思也很簡單:
* 是使用者告訴 shell:老兄你能夠執行個人命令行了。
嚴格來講:
* 所謂的命令行,就是在 shell prompt 與 CR 字符之間所輸入的文字。
(思考:爲什麼咱們這裏堅持使用 CR 字符而不說 Enter 鍵呢?答案在後面的學習中揭曉。)
不一樣的命令可接受的命令行格式或有不一樣,通常狀況下,一個標準的命令行格式爲以下所列:
command-name options argument
若從技術細節來看,shell 會依據 IFS(Internal Field Seperator) 將 command line 所輸入的文字給拆解爲"字段"(word)。而後再針對特殊字符(meta)先做處理,最後再重組整行 command line 。
(注意:請務必理解上兩句話的意思,咱們往後的學習中會常回到這裏思考。)
其中的 IFS 是 shell 預設使用的字段分隔符,能夠由一個及多個以下按鍵組成:
* 空格鍵(White Space)
* 表格鍵(Tab)
* 回車鍵(Enter)
系統可接受的命令名稱(command-name)能夠從以下途徑得到:
* 明確路徑所指定的外部命令
* 命令別名(alias)
* 自定功能(function)
* shell 內建命令(built-in)
* $PATH 之下的外部命令
每個命令行均必需含用命令名稱,這是不能缺乏的。編程
3) 別人 echo、你也 echo ,是問 echo 知多少?
承接上一章所介紹的 command line ,這裏咱們用 echo 這個命令加以進一步說明。
溫習---標準的 command line 包含三個部件:
* command_name option argument
echo 是一個很是簡單、直接的 Linux 命令:
* 將 argument 送出至標準輸出(STDOUT),一般就是在監視器(monitor)上輸出。
(注:stdout 咱們往後有機會再解說,或可先參考以下討論:
http://www.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191375 )
爲了更好理解,不如先讓咱們先跑一下 echo 命令好了:bash
你會發現只有一個空白行,而後又回到 shell prompt 上了。這是由於 echo 在預設上,在顯示完 argument 以後,還會送出一個換行符號(new-line charactor)。
可是上面的 command 並沒任何的 argument ,那結果就只剩一個換行符號了...
若你要取消這個換行符號,可利用 echo 的 -n option :app
不妨讓咱們回到 command line 的概念上來討論上例的 echo 命令好了:
* command line 只有 command_name(echo) 及 option(-n),並無任何 argument 。
要想看看 echo 的 argument ,那還不簡單﹗接下來,你可試試以下的輸入:ide
於上兩個 echo 命令中,你會發現 argument 的部份顯示在你的熒幕,而換行符號則視 -n option 的有無而別。
很明顯的,第二個 echo 因爲換行符號被取消了,接下來的 shell prompt 就接在輸出結果同一行了... ^_^
事實上,echo 除了 -n options 以外,經常使用選項還有:
-e :啓用反斜線控制字符的轉換(參考下表)
-E:關閉反斜線控制字符的轉換(預設如此)
-n :取消行末之換行符號(與 -e 選項下的 \c 字符贊成)
關於 echo 命令所支持的反斜線控制字符以下表:
\a:ALERT / BELL (從系統喇叭送出鈴聲)
\b:BACKSPACE ,也就是向左刪除鍵
\c:取消行末之換行符號
\E:ESCAPE,跳脫鍵
\f:FORMFEED,換頁字符
\n:NEWLINE,換行字符
\r:RETURN,回車鍵
\t:TAB,表格跳位鍵
\v:VERTICAL TAB,垂直表格跳位鍵
\n:ASCII 八進位編碼(以 x 開首爲十六進制)
\\:反斜線自己
(表格資料來自 O'Reilly 出版社之 Learning the Bash Shell, 2nd Ed.)
或許,咱們能夠透過實例來了解 echo 的選項及控制字符:
例一:函數
代碼: |
$ echo -e "a\tb\tc\nd\te\tf" |
上例運用 \t 來區隔 abc 還有 def ,及用 \n 將 def 換至下一行。
例二:
代碼: |
$ echo -e "\141\011\142\011\143\012\144\011\145\011\146" |
與例一的結果同樣,只是使用 ASCII 八進位編碼。
例三:
代碼: |
$ echo -e "\x61\x09\x62\x09\x63\x0a\x64\x09\x65\x09\x66" |
與例二差很少,只是此次換用 ASCII 十六進制編碼。
例四:
代碼: |
$ echo -ne "a\tb\tc\nd\te\bf\a" |
由於 e 字母后面是刪除鍵(\b),所以輸出結果就沒有 e 了。
在結束時聽到一聲鈴向,那是 \a 的傑做﹗
因爲同時使用了 -n 選項,所以 shell prompt 緊接在第二行以後。
若你不用 -n 的話,那你在 \a 後再加個 \c ,也是一樣的效果。
事實上,在往後的 shell 操做及 shell script 設計上,echo 命令是最常被使用的命令之一。
比方說,用 echo 來檢查變量值:
代碼: |
$ A=B |
(注:關於變量概念,咱們留到下兩章纔跟你們說明。)
好了,更多的關於 command line 的格式,以及 echo 命令的選項,
就請您自行多加練習、運用了...
4) " "(雙引號) 與 ' '(單引號)差在哪?
仍是回到咱們的 command line 來吧...
通過前面兩章的學習,應該很清楚當你在 shell prompt 後面敲打鍵盤、直到按下 Enter 的時候,你輸入的文字就是command line 了,而後 shell 纔會以行程的方式執行你所交給它的命令。
可是,你又可知道:你在 command line 輸入的每個文字,對 shell 來講,是有類別之分的呢?
簡單而言(我不敢說這是精確的定議,注一),command line 的每個 charactor ,分爲以下兩種:
* literal:也就是普通純文字,對 shell 來講沒特殊功能。
* meta:對 shell 來講,具備特定功能的特殊保留字符。
(注一:關於 bash shell 在處理 command line 時的順序說明, 請參考 O'Reilly 出版社之 Learning the Bash Shell, 2nd Edition,第 177 - 180 頁的說明,尤爲是 178 頁的流程圖 Figure 7-1 ... )
Literal 沒甚麼好談的,凡舉 abcd、123456 這些"文字"都是 literal ... (easy?)
但 meta 卻常使咱們困惑..... (confused?)
事實上,前兩章咱們在 command line 中已碰到兩個機乎每次都會碰到的 meta :
* IFS:由 <space> 或 <tab> 或 <enter> 三者之一組成(咱們經常使用 space )。
* CR:由 <enter> 產生。
IFS 是用來拆解 command line 的每個詞(word)用的,由於 shell command line 是按詞來處理的。 而 CR 則是用來結束command line 用的,這也是爲什麼咱們敲 <enter> 命令就會跑的緣由。
除了 IFS 與 CR ,經常使用的 meta 還有:
= : 設定變量。
$ : 做變量或運算替換(請不要與 shell prompt 搞混了)。
> :重導向 stdout。
< :重導向 stdin。
|:命令管線。
& :重導向 file descriptor ,或將命令置於背境執行。
( ):將其內的命令置於 nested subshell 執行,或用於運算或命令替換。
{ }:將其內的命令置於 non-named function 中執行,或用在變量替換的界定範圍。
; :在前一個命令結束時,而忽略其返回值,繼續執行下一個命令。
&& :在前一個命令結束時,若返回值爲 true,繼續執行下一個命令。
|| :在前一個命令結束時,若返回值爲 false,繼續執行下一個命令。
!:執行 history 列表中的命令
....
假如咱們須要在 command line 中將這些保留字符的功能關閉的話,就須要 quoting 處理了。
在 bash 中,經常使用的 quoting 有以下三種方法:
* hard quote:' ' (單引號),凡在 hard quote 中的全部 meta 均被關閉。
* soft quote: " " (雙引號),在 soft quoe 中大部份 meta 都會被關閉,但某些則保留(如 $ )。(注二)
* escape : \ (反斜線),只有緊接在 escape (跳脫字符)以後的單一 meta 才被關閉。
( 注二:在 soft quote 中被豁免的具體 meta 清單,我不徹底知道, 有待你們補充,或透過實做來發現及理解。 )
下面的例子將有助於咱們對 quoting 的瞭解:
代碼: |
$ A=B C # 空格鍵未被關掉,做爲 IFS 處理。 |
在第一次設定 A 變量時,因爲空格鍵沒被關閉,command line 將被解讀爲:
* A=B 而後碰到<IFS>,再執行 C 命令
在第二次設定 A 變量時,因爲空格鍵被置於 soft quote 中,所以被關閉,再也不做爲 IFS :
* A=B<space>C
事實上,空格鍵不管在 soft quote 仍是在 hard quote 中,均會被關閉。Enter 鍵亦然:
代碼: |
$ A='B |
在上例中,因爲 <enter> 被置於 hard quote 當中,所以再也不做爲 CR 字符來處理。
這裏的 <enter> 單純只是一個斷行符號(new-line)而已,因爲 command line 並沒獲得 CR 字符, 所以進入第二個 shell prompt (PS2,以 > 符號表示),command line 並不會結束, 直到第三行,咱們輸入的 <enter> 並不在 hard quote 裏面,所以並沒被關閉, 此時,command line 碰到 CR 字符,因而結束、交給 shell 來處理。
上例的 <enter> 要是被置於 soft quote 中的話,也會一樣被關閉,用 escape 亦可:
代碼: |
$ A=B\ |
上例中,第一個 <enter> 跟第二個 <enter> 均被 escape 字符關閉了,所以也不做爲 CR 來處理,但第三個 <enter> 因爲沒被跳脫,所以做爲 CR 結束 command line 。
至於 soft quote 跟 hard quote 的不一樣,主要是對於某些 meta 的關閉與否,以 $ 來做說明:
代碼: |
$ A=B\ C |
在第一個 echo 命令行中,$ 被置於 soft quote 中,將不被關閉,所以繼續處理變量替換,所以 echo 將 A 的變量值輸出到熒幕,也就獲得 "B C" 的結果。
在第二個 echo 命令行中,$ 被置於 hard quote 中,則被關閉,所以 $ 只是一個 $ 符號,並不會用來做變量替換處理,所以結果是 $ 符號後面接一個 A 字母:$A 。
--------------------------------------
練習與思考:以下結果爲什麼不一樣?
代碼: |
$ A=B\ C |
--------------------------------------
在 CU 的 shell 版裏,我發現有不少初學者的問題,都與 quoting 理解的有關。
比方說,若咱們在 awk 或 sed 的命令參數中調用以前設定的一些變量時,常會問及爲什麼不能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點就是:
* 區分出 shell meta 與 command meta
前面咱們提到的那些 meta ,都是在 command line 中有特殊用途的,
比方說 { } 是將其內一系列 command line 置於不具名的函式中執行(可簡單視爲 command block ),可是,awk 卻須要用{ } 來區分出 awk 的命令區段(BEGIN, MAIN, END)。
若你在 command line 中如此輸入:
代碼: |
$ awk {print $0} 1.txt |
因爲 { } 在 shell 中並沒關閉,那 shell 就將 {print $0} 視爲 command block ,
但同時又沒有" ; "符號做命令區隔,所以就出現 awk 的語法錯誤結果。
要解決之,可用 hard quote :
代碼: |
$ awk '{print $0}' 1.txt |
上面的 hard quote 應好理解,就是將本來的 {、<space>、$(注三)、} 這幾個 shell meta 關閉,避免掉在 shell 中遭處處理,而完整的成爲 awk 參數中的 command meta 。
( 注三:而其中的 $0 是 awk 內建的 field number ,而非 awk 的變量,awk 自身的變量無需使用 $ 。)
要是理解了 hard quote 的功能,再來理解 soft quote 與 escape 就不難:
代碼: |
awk "{print \$0}" 1.txt |
然而,若你要改變 awk 的 $0 的 0 值是從另外一個 shell 變量讀進呢?
比方說:已有變量 $A 的值是 0 ,那如何在 command line 中解決 awk 的 $$A 呢?
你能夠很直接否認掉 hard quoe 的方案:
代碼: |
$ awk '{print $$A}' 1.txt |
那是由於 $A 的 $ 在 hard quote 中是不能替換變量的。
聰明的讀者(如你!),通過本章學習,我想,應該能夠解釋爲什麼咱們能夠使用以下操做了吧:
代碼: |
A=0 |
或許,你能舉出更多的方案呢.... ^_^
5) var=value?export 先後差在哪?
此次讓咱們暫時丟開 command line ,先來了解一下 bash 變量(variable)吧...
所謂的變量,就是就是利用一個特定的"名稱"(name)來存取一段能夠變化的"值"(value)。
*設定(set)*
在 bash 中,你能夠用 "=" 來設定或從新定義變量的內容:
name=value
在設定變量的時侯,得遵照以下規則:
* 等號左右兩邊不能使用區隔符號(IFS),也應避免使用 shell 的保留字符(meta charactor)。
* 變量名稱不能使用 $ 符號。
* 變量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不能是數字(number)。
* 變量名稱長度不可超過 256 個字母。
* 變量名稱及變量值之大小寫是有區別的(case sensitive)。
以下是一些變量設定時常見的錯誤:
A= B :不能有 IFS
1A=B :不能以數字開頭
$A=B :名稱不能有 $
a=B :這跟 a=b 是不一樣的
以下則是能夠接受的設定:
A=" B" :IFS 被關閉了 (請參考前面的 quoting 章節)
A1=B :並不是以數字開頭
A=$B :$ 可用在變量值內
This_Is_A_Long_Name=b :可用 _ 鏈接較長的名稱或值,且大小寫有別。
*變量替換(substitution)*
Shell 之因此強大,其中的一個因素是它能夠在命令行中對變量做替換(substitution)處理。
在命令行中使用者能夠使用 $ 符號加上變量名稱(除了在用 = 號定義變量名稱以外),
將變量值給替換出來,而後再從新組建命令行。
比方:
代碼: |
$ A=ls |
(注意:以上命令行的第一個 $ 是 shell prompt ,並不在命令行以內。)
必需強調的是,咱們所提的變量替換,只發生在 command line 上面。(是的,讓咱們再回到 command line 吧﹗)
仔細分析最後那行 command line ,不難發如今被執行以前(在輸入 CR 字符以前),$ 符號會對每個變量做替換處理(將變量值替換出來再重組命令行),最後會得出以下命令行:
代碼: |
ls -la /tmp |
還記得第二章我請你們"務必理解"的那兩句嗎?若你忘了,那我這裏再重貼一遍:
引用: |
若從技術細節來看,shell 會依據 IFS(Internal Field Seperator) 將 command line 所輸入的文字給拆解爲"字段"(word)。 |
這裏的 $ 就是 command line 中最經典的 meta 之一了,就是做變量替換的﹗
在平常的 shell 操做中,咱們常會使用 echo 命令來查看特定變量的值,例如:
代碼: |
$ echo $A -$B $C |
咱們已學過, echo 命令只單純將其 argument 送至"標準輸出"(STDOUT,一般是咱們的熒幕)。 因此上面的命令會在熒幕上獲得以下結果:
代碼: |
ls -la /tmp |
這是因爲 echo 命令在執行時,會先將 $A(ls)、$B(la)、跟 $C(/tmp) 給替換出來的結果。
利用 shell 對變量的替換處理能力,咱們在設定變量時就更爲靈活了:
A=B
B=$A
這樣,B 的變量值就可繼承 A 變量"當時"的變量值了。
不過,不要以"數學羅輯"來套用變量的設定,比方說:
A=B
B=C
這樣並不會讓 A 的變量值變成 C 。再如:
A=B
B=$A
A=C
一樣也不會讓 B 的值換成 C 。
上面是單純定義了兩個不一樣名稱的變量:A 與 B ,它們的值分別是 B 與 C 。
若變量被重複定義的話,則原有舊值將被新值所取代。(這不正是"可變的量"嗎? ^_^)
當咱們在設定變量的時侯,請記着這點:
* 用一個名稱儲存一個數值
僅此而已。
此外,咱們也可利用命令行的變量替換能力來"擴充"(append)變量值:
A=B:C:D
A=$A:E
這樣,第一行咱們設定 A 的值爲 "B:C:D",而後,第二行再將值擴充爲 "A:B:C:E" 。
上面的擴充範例,咱們使用區隔符號( : )來達到擴充目的,
要是沒有區隔符號的話,以下是有問題的:
A=BCD
A=$AE
由於第二次是將 A 的值繼承 $AE 的提換結果,而非 $A 再加 E ﹗
要解決此問題,咱們可用更嚴謹的替換處理:
A=BCD
A=${A}E
上例中,咱們使用 {} 將變量名稱的範圍給明肯定義出來,
如此一來,咱們就能夠將 A 的變量值從 BCD 給擴充爲 BCDE 。
(提示:關於 ${name} 事實上還可作到更多的變量處理能力,這些均屬於比較進階的變量處理,現階段暫時不介紹了,請你們自行參考資料。如 CU 的貼子: http://www.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201843
)
* export *
嚴格來講,咱們在當前 shell 中所定義的變量,均屬於"本地變量"(local variable),
只有通過 export 命令的"輸出"處理,才能成爲環境變量(environment variable):
代碼: |
$ A=B |
或:
代碼: |
$ export A=B |
通過 export 輸出處理以後,變量 A 就能成爲一個環境變量供其後的命令使用。
在使用 export 的時侯,請別忘記 shell 在命令行對變量的"替換"(substitution)處理,
比方說:
代碼: |
$ A=B |
上面的命令並未將 A 輸出爲環境變量,而是將 B 做輸出,
這是由於在這個命令行中,$A 會首先被提換出 B 而後再"塞回"做 export 的參數。
要理解這個 export ,事實上須要從 process 的角度來理解才能透徹。
我將於下一章爲你們說明 process 的觀念,敬請留意。
*取消變量*
要取消一個變量,在 bash 中可以使用 unset 命令來處理:
代碼: |
unset A |
與 export 同樣,unset 命令行也一樣會做變量替換(這其實就是 shell 的功能之一),
所以:
代碼: |
$ A=B |
事實上所取消的變量是 B 而不是 A 。
此外,變量一旦通過 unset 取消以後,其結果是將整個變量拿掉,而不只是取消其變量值。
以下兩行實際上是很不同的:
代碼: |
$ A= |
第一行只是將變量 A 設定爲"空值"(null value),但第二行則讓變量 A 不在存在。
雖然用眼睛來看,這兩種變量狀態在以下命令結果中都是同樣的:
代碼: |
$ A= |
請學員務必能識別 null value 與 unset 的本質區別,這在一些進階的變量處理上是很嚴格的。
比方說:
代碼: |
$ str= # 設爲 null |
聰明的讀者(yes, you!),稍加思考的話,
應該不難發現爲什麼一樣的 var=${str=expr} 在 null 與 unset 之下的不一樣吧?
若你看不出來,那多是以下緣由之一:
a. 你太笨了
b. 不瞭解 var=${str=expr} 這個進階處理
c. 對本篇說明還沒來得及消化吸取
e. 我講得很差
不知,你選哪一個呢?.... ^_^
6) exec 跟 source 差在哪?
此次先讓咱們從 CU Shell 版的一個實例貼子來談起吧:
( http://www.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194191 )
例中的提問是:
引用: |
|
我當時如何回答暫時別去深究,先讓咱們瞭解一下行程(process)的觀念好了。
首先,咱們所執行的任何程序,都是由父行程(parent process)所產生出來的一個子行程(child process),
子行程在結束後,將返回到父行程去。此一現像在 Linux 系統中被稱爲 fork 。
(爲什麼要程爲 fork 呢?嗯,畫一下圖或許比較好理解... ^_^ )
當子行程被產生的時候,將會從父行程那裏得到必定的資源分配、及(更重要的是)繼承父行程的環境﹗
讓咱們回到上一章所談到的"環境變量"吧:
* 所謂環境變量其實就是那些會傳給子行程的變量。
簡單而言,"遺傳性"就是區分本地變量與環境變量的決定性指針。
然而,從遺傳的角度來看,咱們也不難發現環境變量的另外一個重要特徵:
* 環境變量只能從父行程到子行程單向繼承。換句話說:在子行程中的環境如何變動,均不會影響父行程的環境。
接下來,再讓咱們瞭解一下命令腳本(shell script)的概念。
所謂的 shell script 講起來很簡單,就是將你平時在 shell prompt 後所輸入的多行 command line 依序寫入一個文件去而已。
其中再加上一些條件判斷、互動界面、參數運用、函數調用、等等技巧,得以讓 script 更加"聰明"的執行,
但若撇開這些技巧不談,咱們真的能夠簡單的當作 script 只不過依次執行預先寫好的命令行而已。
再結合以上兩個概念(process + script),那應該就不難理解以下這句話的意思了:
* 正常來講,當咱們執行一個 shell script 時,實際上是先產生一個 sub-shell 的子行程,而後 sub-shell 再去產生命令行的子行程。
然則,那讓咱們回到本章開始時所提到的例子再重新思考:
引用: |
|
我當時的答案是這樣的:
引用: |
|
可以瞭解問題的緣由及其原理是很好的,可是?如何解決問題恐怕是咱們更感興趣的﹗是吧?^_^
那好,接下來,再讓咱們瞭解一下 source 命令好了。
當你有了 fork 的概念以後,要理解 source 就不難:
* 所謂 source 就是讓 script 在當前 shell 內執行、而不是產生一個 sub-shell 來執行。
因爲全部執行結果均於當前 shell 內完成,若 script 的環境有所改變,固然也會改變當前環境了﹗
所以,只要咱們要將本來單獨輸入的 script 命令行變成 source 命令的參數,就可輕易解決前例提到的問題了。
比方說,本來咱們是如此執行 script 的:
代碼: |
./my.script |
如今改爲這樣便可:
代碼: |
source ./my.script |
說到這裏,我想,各位有興趣看看 /etc 底下的衆多設定文件,
應該不難理解它們被定議後,如何讓其它 script 讀取並繼承了吧?
若然,往後你有機會寫本身的 script ,應也不難專門指定一個設定文件以供不一樣的 script 一塊兒"共享"了... ^_^
okay,到這裏,若你搞得懂 fork 與 source 的不一樣,那接下來再接受一個挑戰:
---- 那 exec 又與 source/fork 有何不一樣呢?
哦... 要了解 exec 或許較爲複雜,尤爲扯上 File Descriptor 的話...
不過,簡單來講:
* exec 也是讓 script 在同一個行程上執行,可是原有行程則被結束了。
也就是簡而言之:原有行程會否終止,就是 exec 與 source/fork 的最大差別了。
嗯,光是從理論去理解,或許沒那麼好消化,不如動手"實做+思考"來的印像深入哦。
下面讓咱們寫兩個簡單的 script ,分別命令爲 1.sh 及 2.sh :
1.sh
代碼: |
|
2.sh
代碼: |
|
而後,分別跑以下參數來觀察結果:
代碼: |
|
或是,你也能夠參考 CU 上的另外一貼子:
http://www.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191051
好了,別忘了仔細比較輸出結果的不一樣及背後的緣由哦...
如有疑問,歡迎提出來一塊兒討論討論~~~
happy scripting! ^_^
7) ( ) 與 { } 差在哪?
嗯,此次輕鬆一下,不講太多... ^_^
先說一下,爲什麼要用 ( ) 或 { } 好了。
許多時候,咱們在 shell 操做上,須要在必定條件下一次執行多個命令,
也就是說,要麼不執行,要麼就全執行,而不是每次依序的判斷是否要執行下一個命令。
或是,須要從一些命令執行優先次順中獲得豁免,如算術的 2*(3+4) 那樣...
這時候,咱們就可引入"命令羣組"(command group)的概念:將多個命令集中處理。
在 shell command line 中,通常人或許不太計較 ( ) 與 { } 這兩對符號的差別,
雖然二者均可將多個命令做羣組化處理,但若從技術細節上,倒是很不同的:
( ) 將 command group 置於 sub-shell 去執行,也稱 nested sub-shell。
{ } 則是在同一個 shell 內完成,也稱爲 non-named command group。
若,你對上一章的 fork 與 source 的概念還記得了的話,那就不難理解二者的差別了。
要是在 command group 中扯上變量及其它環境的修改,咱們能夠根據不一樣的需求來使用 ( ) 或 { } 。
一般而言,若所做的修改是臨時的,且不想影響原有或之後的設定,那咱們就 nested sub-shell ,
反之,則用 non-named command group 。
是的,光從 command line 來看,( ) 與 { } 的差異就講完了,夠輕鬆吧~~~ ^_^
然而,若這兩個 meta 用在其它 command meta 或領域中(如 Regular Expression),仍是有不少差異的。
只是,我不打算再去說明了,留給讀者本身慢慢發掘好了...
我這裏只想補充一個概念,就是 function 。
所謂的 function ,就是用一個名字去命名一個 command group ,而後再調用這個名字去執行 command group 。
從 non-named command group 來推斷,大概你也能夠猜到我要說的是 { } 了吧?(yes! 你真聰明﹗ ^_^ )
在 bash 中,function 的定義方式有兩種:
方式一:
代碼: |
function function_name { |
方式二:
代碼: |
fuction_name () { |
用哪種方式無所謂,只是若碰到所定意的名稱與現有的命令或別名(Alias)衝突的話,方式二或許會失敗。
但方式二起碼能夠少打 function 這一串英文字母,對懶人來講(如我),又何樂不爲呢?... ^_^
function 在某一程度來講,也可稱爲"函式",但請不要與傳統編程所使用的函式(library)搞混了,畢竟二者差別很大。
唯一相同的是,咱們均可以隨時用"已定義的名稱"來調用它們...
若咱們在 shell 操做中,須要不斷的重複質行某些命令,咱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將命令寫成命令稿(shell script)。
不過,咱們也能夠寫成 function ,而後在 command line 中打上 function_name 就可當一舨的 script 來使用了。
只是若你在 shell 中定義的 function ,除了可用 unset function_name 取消外,一旦退出 shell ,function 也跟着取消。
然而,在 script 中使用 function 卻有許多好處,除了能夠提升總體 script 的執行效能外(由於已被加載),
還能夠節省許多重複的代碼...
簡單而言,若你會將多個命令寫成 script 以供調用的話,那,你能夠將 function 當作是 script 中的 script ... ^_^
並且,透過上一章介紹的 source 命令,咱們能夠自行定義許許多多好用的 function ,再集中寫在特定文件中,
而後,在其它的 script 中用 source 將它們加載並反覆執行。
若你是 RedHat Linux 的使用者,或許,已經猜得出 /etc/rc.d/init.d/functions 這個文件是做啥用的了~~~ ^_^
okay,說要輕鬆點的嘛,那此次就暫時寫到這吧。祝你們學習愉快﹗ ^_^
8) $(( )) 與 $( ) 還有${ } 差在哪?
咱們上一章介紹了 ( ) 與 { } 的不一樣,此次讓咱們擴展一下,看看更多的變化:$( ) 與 ${ } 又是啥玩意兒呢?
在 bash shell 中,$( ) 與 ` ` (反引號) 都是用來作命令替換用(command substitution)的。
所謂的命令替換與咱們第五章學過的變量替換差很少,都是用來重組命令行:
* 完成引號裏的命令行,而後將其結果替換出來,再重組命令行。
例如:
代碼: |
$ echo the last sunday is $(date -d "last sunday" +%Y-%m-%d) |
如此即可方便獲得上一星期天的日期了... ^_^
在操做上,用 $( ) 或 ` ` 都無所謂,只是我"我的"比較喜歡用 $( ) ,理由是:
1, ` ` 很容易與 ' ' ( 單引號)搞混亂,尤爲對初學者來講。
有時在一些奇怪的字形顯示中,兩種符號是如出一轍的(直豎兩點)。
固然了,有經驗的朋友仍是一眼就能分變二者。只是,若能更好的避免混亂,又何樂不爲呢? ^_^
2, 在多層次的複合替換中,` ` 需要額外的跳脫( \` )處理,而 $( ) 則比較直觀。例如:
這是錯的:
代碼: |
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 |
本來的意圖是要在 command2 `command3` 先將 command3 提換出來給 command 2 處理,
而後再將結果傳給 command1 `command2 ...` 來處理。
然而,真正的結果在命令行中倒是分紅了 `command2 ` 與 `` 兩段。
正確的輸入應該以下:
代碼: |
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 |
要否則,換成 $( ) 就沒問題了:
代碼: |
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
只要你喜歡,作多少層的替換都沒問題啦~~~ ^_^
不過,$( ) 並非沒有斃端的...
首先,` ` 基本上可用在所有的 unix shell 中使用,若寫成 shell script ,其移植性比較高。
而 $( ) 並不見的每一種 shell 都能使用,我只能跟你說,若你用 bash2 的話,確定沒問題... ^_^
接下來,再讓咱們看 ${ } 吧... 它其實就是用來做變量替換用的啦。
通常狀況下,$var 與 ${var} 並無啥不同。
可是用 ${ } 會比較精確的界定變量名稱的範圍,比方說:
代碼: |
$ A=B |
本來是打算先將 $A 的結果替換出來,而後再補一個 B 字母於其後,
但在命令行上,真正的結果倒是隻會提換變量名稱爲 AB 的值出來...
若使用 ${ } 就沒問題了:
代碼: |
$ echo ${A}B |
不過,假如你只看到 ${ } 只能用來界定變量名稱的話,那你就實在過小看 bash 了﹗
有興趣的話,你可先參考一下 cu 本版的精華文章:
http://www.chinaunix.net/forum/viewtopic.php?t=201843
爲了完整起見,我這裏再用一些例子加以說明 ${ } 的一些特異功能:
假設咱們定義了一個變量爲:
file=/dir1/dir2/dir3/my.file.txt
咱們能夠用 ${ } 分別替換得到不一樣的值:
${file#*/}:拿掉第一條 / 及其左邊的字符串:dir1/dir2/dir3/my.file.txt
${file##*/}:拿掉最後一條 / 及其左邊的字符串:my.file.txt
${file#*.}:拿掉第一個 . 及其左邊的字符串:file.txt
${file##*.}:拿掉最後一個 . 及其左邊的字符串:txt
${file%/*}:拿掉最後條 / 及其右邊的字符串:/dir1/dir2/dir3
${file%%/*}:拿掉第一條 / 及其右邊的字符串:(空值)
${file%.*}:拿掉最後一個 . 及其右邊的字符串:/dir1/dir2/dir3/my.file
${file%%.*}:拿掉第一個 . 及其右邊的字符串:/dir1/dir2/dir3/my
記憶的方法爲:
# 是去掉左邊(在鑑盤上 # 在 $ 之左邊)
% 是去掉右邊(在鑑盤上 % 在 $ 之右邊)
單一符號是最小匹配﹔兩個符號是最大匹配。
${file:0:5}:提取最左邊的 5 個字節:/dir1
${file:5:5}:提取第 5 個字節右邊的連續 5 個字節:/dir2
咱們也能夠對變量值裏的字符串做替換:
${file/dir/path}:將第一個 dir 提換爲 path:/path1/dir2/dir3/my.file.txt
${file//dir/path}:將所有 dir 提換爲 path:/path1/path2/path3/my.file.txt
利用 ${ } 還可針對不一樣的變量狀態賦值(沒設定、空值、非空值):
${file-my.file.txt} :假如 $file 爲空值,則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保留沒設定及非空值)
${file:-my.file.txt} :假如 $file 沒有設定或爲空值,則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 (保留非空值)
${file+my.file.txt} :無論 $file 爲什麼值,均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 (不保留任何值)
${file:+my.file.txt} :除非 $file 爲空值,不然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 (保留空值)
${file=my.file.txt} :若 $file 沒設定,則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同時將 $file 定義爲非空值。 (保留空值及非空值)
${file:=my.file.txt} :若 $file 沒設定或爲空值,則使用 my.file.txt 做默認值,同時將 $file 定義爲非空值。 (保留非空值)
${file?my.file.txt} :若 $file 沒設定,則將 my.file.txt 輸出至 STDERR。 (保留空值及非空值))
${file:?my.file.txt} :若 $file 沒設定或爲空值,則將 my.file.txt 輸出至 STDERR。 (保留非空值)
還有哦,${#var} 可計算出變量值的長度:
${#file} 可獲得 27 ,由於 /dir1/dir2/dir3/my.file.txt 恰好是 27 個字節...
接下來,再爲你們介稍一下 bash 的組數(array)處理方法。
通常而言,A="a b c def" 這樣的變量只是將 $A 替換爲一個單一的字符串,
可是改成 A=(a b c def) ,則是將 $A 定義爲組數...
bash 的組數替換方法可參考以下方法:
${A[@]} 或 ${A[*]} 可獲得 a b c def (所有組數)
${A[0]} 可獲得 a (第一個組數),${A[1]} 則爲第二個組數...
${#A[@]} 或 ${#A[*]} 可獲得 4 (所有組數數量)
${#A[0]} 可獲得 1 (即第一個組數(a)的長度),${A[3]} 可獲得 3 (第一個組數(def)的長度)
A[3]=xyz 則是將第 4 個組數從新定義爲 xyz ...
諸如此類的....
可以善用 bash 的 $( ) 與 ${ } 可大大提升及簡化 shell 在變量上的處理能力哦~~~ ^_^
好了,最後爲你們介紹 $(( )) 的用途吧:它是用來做整數運算的。
在 bash 中,$(( )) 的整數運算符號大體有這些:
+ - * / :分別爲 "加、減、乘、除"。
% :餘數運算
& | ^ !:分別爲 "AND、OR、XOR、NOT" 運算。
例:
代碼: |
$ a=5; b=7; c=2 |
在 $(( )) 中的變量,可用 $ 符號來替換,也能夠不用,如:
$(( $a + $b * $c)) 也可獲得 19 的結果
此外,$(( )) 還可做不一樣進位(如二進制、八進位、十六進制)做運算呢,只是,輸出結果皆爲十進制而已:
echo $((16#2a)) 結果爲 42 (16進位轉十進制)
以一個實用的例子來看看吧:
假如當前的 umask 是 022 ,那麼新建文件的權限即爲:
代碼: |
$ umask 022 |
事實上,單純用 (( )) 也可重定義變量值,或做 testing:
a=5; ((a++)) 可將 $a 重定義爲 6
a=5; ((a--)) 則爲 a=4
a=5; b=7; ((a < b)) 會獲得 0 (true) 的返回值。
常見的用於 (( )) 的測試符號有以下這些:
<:小於
>:大於
<=:小於或等於
>=:大於或等於
==:等於
!=:不等於
不過,使用 (( )) 做整數測試時,請不要跟 [ ] 的整數測試搞混亂了。(更多的測試我將於第十章爲你們介紹)
怎樣?好玩吧.. ^_^ okay,此次暫時說這麼多...
上面的介紹,並無詳列每一種可用的狀態,更多的,就請讀者參考手冊文件囉...
9) $@ 與 $* 差在哪?
要說 $@ 與 $* 以前,需得先從 shell script 的 positional parameter 談起...
咱們都已經知道變量(variable)是如何定義及替換的,這個不用再多講了。
可是,咱們還須要知道有些變量是 shell 內定的,且其名稱是咱們不能隨意修改的,
其中就有 positional parameter 在內。
在 shell script 中,咱們可用 $0, $1, $2, $3 ... 這樣的變量分別提取命令行中的以下部份:
代碼: |
script_name parameter1 parameter2 parameter3 ... |
咱們很容易就能猜出 $0 就是表明 shell script 名稱(路徑)自己,而 $1 就是其後的第一個參數,如此類推....
須得留意的是 IFS 的做用,也就是,若 IFS 被 quoting 處理後,那麼 positional parameter 也會改變。
以下例:
代碼: |
my.sh p1 "p2 p3" p4 |
因爲在 p2 與 p3 之間的空格鍵被 soft quote 所關閉了,所以 my.sh 中的 $2 是 "p2 p3" 而 $3 則是 p4 ...
還記得前兩章咱們提到 fucntion 時,我不是說過它是 script 中的 script 嗎? ^_^
是的,function 同樣能夠讀取本身的(有別於 script 的) postitional parameter ,唯一例外的是 $0 而已。
舉例而言:假設 my.sh 裏有一個 fucntion 叫 my_fun , 若在 script 中跑 my_fun fp1 fp2 fp3 ,
那麼,function 內的 $0 是 my.sh ,而 $1 則是 fp1 而非 p1 了...
不如寫個簡單的 my.sh script 看看吧:
代碼: |
#!/bin/bash |
而後在 command line 中跑一下 script 就知道了:
代碼: |
chmod +x my.sh |
然而,在使用 positional parameter 的時候,咱們要注意一些陷阱哦:
* $10 不是替換第 10 個參數,而是替換第一個參數($1)而後再補一個 0 於其後﹗
也就是,my.sh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th nine ten 這樣的 command line ,
my.sh 裏的 $10 不是 ten 而是 one0 哦... 當心當心﹗
要抓到 ten 的話,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是使用咱們上一章介紹的 ${ } ,也就是用 ${10} 便可。
方法二,就是 shift 了。
用通俗的說法來講,所謂的 shift 就是取消 positional parameter 中最左邊的參數( $0 不受影響)。
其默認值爲 1 ,也就是 shift 或 shift 1 都是取消 $1 ,而本來的 $2 則變成 $一、$3 變成 $2 ...
若 shift 3 則是取消前面三個參數,也就是本來的 $4 將變成 $1 ...
那,親愛的讀者,你說要 shift 掉多少個參數,纔可用 $1 取得 ${10} 呢? ^_^
okay,當咱們對 positional parameter 有了基本概念以後,那再讓咱們看看其它相關變量吧。
首先是 $# :它可抓出 positional parameter 的數量。
之前面的 my.sh p1 "p2 p3" 爲例:
因爲 p2 與 p3 之間的 IFS 是在 soft quote 中,所以 $# 可獲得 2 的值。
但若是 p2 與 p3 沒有置於 quoting 中話,那 $# 就可獲得 3 的值了。
一樣的道理在 function 中也是同樣的...
所以,咱們常在 shell script 裏用以下方法測試 script 是否有讀進參數:
代碼: |
[ $# = 0 ] |
假如爲 0 ,那就表示 script 沒有參數,不然就是有帶參數...
接下來就是 $@ 與 $* :
精確來說,二者只有在 soft quote 中才有差別,不然,都表示"所有參數"( $0 除外)。
舉例來講好了:
若在 command line 上跑 my.sh p1 "p2 p3" p4 的話,
無論是 $@ 仍是 $* ,均可獲得 p1 p2 p3 p4 就是了。
可是,若是置於 soft quote 中的話:
"$@" 則可獲得 "p1" "p2 p3" "p4" 這三個不一樣的詞段(word)﹔
"$*" 則可獲得 "p1 p2 p3 p4" 這一整串單一的詞段。
咱們可修改一下前面的 my.sh ,使以內容以下:
代碼: |
#!/bin/bash |
而後再執行 ./my.sh p1 "p2 p3" p4 就知道 $@ 與 $* 差在哪了 ... ^_^
10) && 與 || 差在哪?
好不容易,進入兩位數的章節了... 一路走來,很辛苦吧?也很快樂吧? ^_^
在解答本章題目以前,先讓咱們瞭解一個概念:return value ﹗
咱們在 shell 下跑的每個 command 或 function ,在結束的時候都會傳回父行程一個值,稱爲 return value 。
在 shell command line 中可用 $? 這個變量獲得最"新"的一個 return value ,也就是剛結束的那個行程傳回的值。
Return Value(RV) 的取值爲 0-255 之間,由程序(或 script)的做者自行定議:
* 若在 script 裏,用 exit RV 來指定其值,若沒指定,在結束時以最後一道命令之 RV 爲值。
* 若在 function 裏,則用 return RV 來代替 exit RV 便可。
Return Value 的做用,是用來判斷行程的退出狀態(exit status),只有兩種:
* 0 的話爲"真"( true )
* 非 0 的話爲"假"( false )
舉個例子來講明好了:
假設當前目錄內有一份 my.file 的文件,而 no.file 是不存在的:
代碼: |
$ touch my.file |
上例的第一個 echo 是關於 ls my.file 的 RV ,可獲得 0 的值,所以爲 true ﹔
第二個 echo 是關於 ls no.file 的 RV ,則獲得非 0 的值,所以爲 false ﹔
第三個 echo 是關於第二個 echo $? 的 RV ,爲 0 的值,所以也爲 true 。
請記住:每個 command 在結束時都會送回 return value 的﹗無論你跑甚麼樣的命令...
然而,有一個命令倒是"專門"用來測試某一條件而送出 return value 以供 true 或 false 的判斷,
它就是 test 命令了﹗
若你用的是 bash ,請在 command line 下打 man test 或 man bash 來了解這個 test 的用法。
這是你可用做參考的最精確的文件了,要是聽別人說的,僅做參考就好...
下面我只簡單做一些輔助說明,其他的一概以 man 爲準:
首先,test 的表示式咱們稱爲 expression ,其命令格式有兩種:
代碼: |
test expression |
(請務必注意 [ ] 之間的空格鍵﹗)
用哪種格式沒所謂,都是同樣的效果。(我我的比較喜歡後者...)
其次,bash 的 test 目前支持的測試對像只有三種:
* string:字符串,也就是純文字。
* integer:整數( 0 或正整數,不含負數或小數點)。
* file:文件。
請初學者必定要搞清楚這三者的差別,由於 test 所用的 expression 是不同的。
以 A=123 這個變量爲例:
* [ "$A" = 123 ]:是字符串的測試,以測試 $A 是否爲 一、二、3 這三個連續的"文字"。
* [ "$A" -eq 123 ]:是整數的測試,以測試 $A 是否等於"一百二十三"。
* [ -e "$A" ]:是關於文件的測試,以測試 123 這份"文件"是否存在。
第三,當 expression 測試爲"真"時,test 就送回 0 (true) 的 return value ,不然送出非 0 (false)。
若在 expression 以前加上一個 " ! "(感嘆號),則是當 expression 爲"假時" 才送出 0 ,不然送出非 0 。
同時,test 也容許多重的覆合測試:
* expression1 -a expression2 :當兩個 exrepssion 都爲 true ,才送出 0 ,不然送出非 0 。
* expression1 -o expression2 :只需其中一個 exrepssion 爲 true ,就送出 0 ,只有二者都爲 false 才送出非 0 。
例如:
代碼: |
[ -d "$file" -a -x "$file" ] |
是表示當 $file 是一個目錄、且同時具備 x 權限時,test 纔會爲 true 。
第四,在 command line 中使用 test 時,請別忘記命令行的"重組"特性,
也就是在碰到 meta 時會先處理 meta 再從新組建命令行。(這個特性我在第二及第四章都曾反覆強調過)
比方說,若 test 碰到變量或命令替換時,若不能知足 expression 格式時,將會獲得語法錯誤的結果。
舉例來講好了:
關於 [ string1 = string2 ] 這個 test 格式,
在 = 號兩邊必需要有字符串,其中包括空(null)字符串(可用 soft quote 或 hard quote 取得)。
假如 $A 目前沒有定義,或被定議爲空字符串的話,那以下的寫法將會失敗:
代碼: |
$ unset A |
這是由於命令行碰到 $ 這個 meta 時,會替換 $A 的值,而後再重組命令行,那就變成了:
[ = abc ]
如此一來 = 號左邊就沒有字符串存在了,所以形成 test 的語法錯誤﹗
可是,下面這個寫法則是成立的:
代碼: |
$ [ "$A" = abc ] |
這是由於在命令行重組後的結果爲:
[ "" = abc ]
因爲 = 左邊咱們用 soft quote 獲得一個空字符串,而讓 test 語法得以經過...
讀者諸君請務必留意這些細節哦,由於稍一不慎,將會導至 test 的結果變了個樣﹗
若您對 test 還不是頗有經驗的話,那在使用 test 時不妨先採用以下這一個"法則":
* 假如在 test 中碰到變量替換,用 soft quote 是最保險的﹗
若你對 quoting 不熟的話,請從新溫習第四章的內容吧... ^_^
okay,關於更多的 test 用法,老話一句:請看 man page 吧﹗ ^_^
雖然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或許你還在嘀咕.... 那... 那個 return value 有啥用啊?﹗
問得好﹗
告訴你:return value 的做用可大了﹗若你想讓你的 shell 變"聰明"的話,就全靠它了:
* 有了 return value,咱們可讓 shell 跟據不一樣的狀態作不一樣的時情...
這時候,才讓我來揭曉本章的答案吧~~~ ^_^
&& 與 || 都是用來"組建"多個 command line 用的:
* command1 && command2 :其意思是 command2 只有在 RV 爲 0 (true) 的條件下執行。
* command1 || command2 :其意思是 command2 只有在 RV 爲非 0 (false) 的條件下執行。
來,以例子來講好了:
代碼: |
$ A=123 |
(注:[ -n string ] 是測試 string 長度大於 0 則爲 true 。)
上例的第一個 && 命令行之因此會執行其右邊的 echo 命令,是由於上一個 test 送回了 0 的 RV 值﹔
但第二次就不會執行,由於爲 test 送回非 0 的結果...
同理,|| 右邊的 echo 會被執行,卻正是由於左邊的 test 送回非 0 所引發的。
事實上,咱們在同一命令行中,可用多個 && 或 || 來組建呢:
代碼: |
$ A=123 |
怎樣,從這一刻開始,你是否以爲咱們的 shell 是"很聰明"的呢? ^_^
好了,最後,佈置一道習題給你們作作看、、、
下面的判斷是:當 $A 被賦與值時,再看是否小於 100 ,不然送出 too big! :
代碼: |
$ A=123 |
若我將 A 取消,照理說,應該不會送文字纔對啊(由於第一個條件就不成立了)...
代碼: |
$ unset A |
爲什麼上面的結果也可獲得呢?
又,如何解決之呢?
(提示:修改方法不少,其中一種方法可利用第七章介紹過的 command group ...)
快﹗告我我答案﹗其他免談....
11) > 與 < 差在哪?
此次的題目以前我在 CU 的 shell 版已說明過了:
http://bbs.chinaunix.net/forum/24/20031030/191375.html
此次我就不重寫了,將貼子的內容"抄"下來就是了...
--------------
11.1
談到 I/O redirection ,不妨先讓咱們認識一下 File Descriptor (FD) 。
程序的運算,在大部份狀況下都是進行數據(data)的處理,
這些數據從哪讀進?又,送出到哪裏呢?
這就是 file descriptor (FD) 的功用了。
在 shell 程序中,最常使用的 FD 大概有三個,分別爲:
0: Standard Input (STDIN)
1: Standard Output (STDOUT)
2: Standard Error Output (STDERR)
在標準狀況下,這些 FD 分別跟以下設備(device)關聯:
stdin(0): keyboard
stdout(1): monitor
stderr(2): monitor
咱們能夠用以下下命令測試一下:
代碼: |
$ mail -s test root |
很明顯,mail 程序所讀進的數據,就是從 stdin 也就是 keyboard 讀進的。
不過,不見得每一個程序的 stdin 都跟 mail 同樣從 keyboard 讀進,
由於程序做者能夠從檔案參數讀進 stdin ,如:
代碼: |
$ cat /etc/passwd |
但,要是 cat 以後沒有檔案參數則又如何呢?
哦,請您本身玩玩看囉.... ^_^
代碼: |
$ cat |
(請留意數據輸出到哪裏去了,最後別忘了按 ^d 離開...)
至於 stdout 與 stderr ,嗯... 等我有空再續吧... ^_^
仍是,有哪位前輩要來玩接龍呢?
--------------
11.2
沿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_^
相信,通過上一個練習後,你對 stdin 與 stdout 應該不難理解吧?
而後,讓咱們繼續看 stderr 好了。
事實上,stderr 沒甚麼難理解的:說穿了就是"錯誤信息"要往哪邊送而已...
比方說,若讀進的檔案參數是不存在的,那咱們在 monitor 上就看到了:
代碼: |
$ ls no.such.file |
若,一個命令同時產生 stdout 與 stderr 呢?
那還不簡單,都送到 monitor 來就行了:
代碼: |
$ touch my.file |
okay,至此,關於 FD 及其名稱、還有相關聯的設備,相信你已經沒問題了吧?
那好,接下來讓咱們看看如何改變這些 FD 的預設數據信道,
咱們可用 < 來改變讀進的數據信道(stdin),使之從指定的檔案讀進。
咱們可用 > 來改變送出的數據信道(stdout, stderr),使之輸出到指定的檔案。
比方說:
代碼: |
$ cat < my.file |
就是從 my.file 讀進數據
代碼: |
$ mail -s test root < /etc/passwd |
則是從 /etc/passwd 讀進...
這樣一來,stdin 將再也不是從 keyboard 讀進,而是從檔案讀進了...
嚴格來講,< 符號以前須要指定一個 FD 的(之間不能有空白),
但由於 0 是 < 的默認值,所以 < 與 0< 是同樣的﹗
okay,這個好理解吧?
那,要是用兩個 << 又是啥呢?
這是所謂的 HERE Document ,它可讓咱們輸入一段文本,直到讀到 << 後指定的字符串。
比方說:
代碼: |
$ cat <<FINISH |
這樣的話,cat 會讀進 3 行句子,而無需從 keyboard 讀進數據且要等 ^d 結束輸入。
至於 > 又如何呢?
且聽下回分解....
--------------
11.3
okay,又到講古時間~~~
當你搞懂了 0< 原來就是改變 stdin 的數據輸入信道以後,相信要理解以下兩個 redirection 就不難了:
* 1>
* 2>
前者是改變 stdout 的數據輸出信道,後者是改變 stderr 的數據輸出信道。
二者都是將本來要送出到 monitor 的數據轉向輸出到指定檔案去。
因爲 1 是 > 的默認值,所以,1> 與 > 是相同的,都是改 stdout 。
用上次的 ls 例子來講明一下好了: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1>file.out |
這樣 monitor 就只剩下 stderr 而已。由於 stdout 給寫進 file.out 去了。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2>file.err |
這樣 monitor 就只剩下 stdout ,由於 stderr 寫進了 file.err 。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1>file.out 2>file.err |
這樣 monitor 就啥也沒有,由於 stdout 與 stderr 都給轉到檔案去了...
呵~~~ 看來要理解 > 一點也不難啦﹗是不?沒騙你吧? ^_^
不過,有些地方仍是要注意一下的。
首先,是 file locking 的問題。比方以下這個例子: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1>file.both 2>file.both |
從 file system 的角度來講,單一檔案在單一時間內,只能被單一的 FD 做寫入。
假如 stdout(1) 與 stderr(2) 都同時在寫入 file.both 的話,
則要看它們在寫入時否碰到同時競爭的情形了,基本上是"先搶先贏"的原則。
讓咱們用周星馳式的"慢鏡頭"來看一下 stdout 與 stderr 同時寫入 file.out 的情形好了:
* 第 1, 2, 3 秒爲 stdout 寫入
* 第 3, 4, 5 秒爲 stderr 寫入
那麼,這時候 stderr 的第 3 秒所寫的數據就丟失掉了﹗
要是咱們能控制 stderr 必須等 stdout 寫完再寫,或倒過來,stdout 等 stderr 寫完再寫,那問題就能解決。
但從技術上,較難掌控的,尤爲是 FD 在做"長期性"的寫入時...
那,如何解決呢?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嘛,
咱們能夠換一個思惟:將 stderr 導進 stdout 或將 stdout 導進 sterr ,而不是你們在搶同一份檔案,不就好了﹗
bingo﹗就是這樣啦:
* 2>&1 就是將 stderr 並進 stdout 做輸出
* 1>&2 或 >&2 就是將 stdout 並進 stderr 做輸出
因而,前面的錯誤操做能夠改成: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1>file.both 2>&1 |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 呵~~~ ^_^
不過,光解決了 locking 的問題還不夠,咱們還有其它技巧須要瞭解的。
故事還沒結束,別走開﹗廣告後,咱們再回來...﹗
--------------
11.4
okay,此次不講 I/O Redirction ,講佛吧...
(有沒搞錯?﹗網中人是否頭殼燒壞了?...) 嘻~~~ ^_^
學佛的最高境界,就是"四大皆空"。至因而空哪四大塊?我也不知,由於我還沒到那境界...
但這個"空"字,卻很是值得咱們返復把玩的:
--- 色便是空、空便是色﹗
好了,施主要是可以領會"空"的禪意,那離修成正果不遠矣~~~
在 Linux 檔案系統裏,有個設備檔位於 /dev/null 。
許多人都問過我那是甚麼玩意兒?我跟你說好了:那就是"空"啦﹗
沒錯﹗空空如也的空就是 null 了.... 請問施主是否突然有所頓誤了呢?然則恭喜了~~~ ^_^
這個 null 在 I/O Redirection 中可有用得很呢:
* 若將 FD1 跟 FD2 轉到 /dev/null 去,就可將 stdout 與 stderr 弄不見掉。
* 若將 FD0 接到 /dev/null 來,那就是讀進 nothing 。
比方說,當咱們在執行一個程序時,畫面會同時送出 stdout 跟 stderr ,
假如你不想看到 stderr (也不想存到檔案去),那能夠: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2>/dev/null |
若要相反:只想看到 stderr 呢?還不簡單﹗將 stdout 弄到 null 就行: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dev/null |
那接下來,假如單純只跑程序,不想看到任何輸出結果呢?
哦,這裏留了一手上次節目沒講的法子,專門贈予有緣人﹗... ^_^
除了用 >/dev/null 2>&1 以外,你還能夠如此:
代碼: |
$ ls my.file no.such.file &>/dev/null |
(提示:將 &> 換成 >& 也行啦~~! )
okay?講完佛,接下來,再讓咱們看看以下狀況:
代碼: |
$ echo "1" > file.out |
看來,咱們在重導 stdout 或 stderr 進一份檔案時,彷佛永遠只得到最後一次導入的結果。
那,以前的內容呢?
呵~~~ 要解決這個問提很簡單啦,將 > 換成 >> 就好:
代碼: |
$ echo "3" >> file.out |
如此一來,被重導的目標檔案以內容並不會失去,而新的內容則一直增長在最後面去。
easy ? 呵 ... ^_^
但,只要你再一次用回單一的 > 來重導的話,那麼,舊的內容仍是會被"洗"掉的﹗
這時,你要如何避免呢?
----備份﹗ yes ,我聽到了﹗不過.... 還有更好的嗎?
既然與施主這麼有緣份,老納就送你一個錦囊妙法吧:
代碼: |
$ set -o noclobber |
那,要如何取消這個"限制"呢?
哦,將 set -o 換成 set +o 就行:
代碼: |
$ set +o noclobber |
再問:那... 有辦法不取消而又"臨時"蓋寫目標檔案嗎?
哦,佛曰:不可告也﹗
啊~~~ 開玩笑的、開玩笑的啦~~~ ^_^ 唉,早就料到人心是不足的了﹗
代碼: |
$ set -o noclobber |
留意到沒有:在 > 後面再加個" | "就好(注意: > 與 | 之間不能有空白哦)....
呼.... (深呼吸吐納一下吧)~~~ ^_^
再來還有一個難題要你去參透的呢:
代碼: |
$ echo "some text here" > file |
嗯?﹗注意到沒有?﹗﹗
---- 怎麼最後那個 cat 命令看到的 file 竟是空的?﹗
why? why? why?
同窗們:下節課不要遲到囉~~~!
--------------
11.5
噹噹噹~~~ 上課囉~~~ ^_^
前面提到:$ cat < file > file 以後本來有內容的檔案結果卻被洗掉了﹗
要理解這一現像其實不難,這只是 priority 的問題而已:
* 在 IO Redirection 中,stdout 與 stderr 的管道會先準備好,纔會從 stdin 讀進資料。
也就是說,在上例中,> file 會先將 file 清空,而後纔讀進 < file ,
但這時候檔案已經被清空了,所以就變成讀不進任何資料了...
哦~~~ 原來如此~~~~ ^_^
那... 以下兩例又如何呢?
代碼: |
$ cat <> file |
嗯... 同窗們,這兩個答案就當練習題囉,下節課以前請交做業﹗
好了,I/O Redirection 也快講完了,sorry,由於我也只知道這麼多而已啦~~~ 嘻~~ ^_^
不過,還有同樣東東是必定要講的,各位觀衆(請自行配樂~!#@!$%) :
---- 就是 pipe line 也﹗
談到 pipe line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
咱們在不少 command line 上常看到的" | "符號就是 pipe line 了。
不過,究竟 pipe line 是甚麼東東呢?
別急別急... 先查一下英漢字典,看看 pipe 是甚麼意思?
沒錯﹗它就是"水管"的意思...
那麼,你能想象一下水管是怎麼一根接着一根的嗎?
又,每根水管之間的 input 跟 output 又如何呢?
嗯??
靈光一閃:原來 pipe line 的 I/O 跟水管的 I/O 是如出一轍的:
* 上一個命令的 stdout 接到下一個命令的 stdin 去了﹗
的確如此... 無論在 command line 上你使用了多少個 pipe line ,
先後兩個 command 的 I/O 都是彼此鏈接的﹗(恭喜:你終於開竅了﹗ ^_^ )
不過... 然而... 可是... ... stderr 呢?
好問題﹗不過也容易理解:
* 若水管漏水怎麼辦?
也就是說:在 pipe line 之間,前一個命令的 stderr 是不會接進下一命令的 stdin 的,
其輸出,若不用 2> 導到 file 去的話,它仍是送到監視器上面來﹗
這點請你在 pipe line 運用上務必要注意的。
那,或許你又會問:
* 有辦法將 stderr 也喂進下一個命令的 stdin 去嗎?
(貪得無厭的傢伙﹗)
方法固然是有,並且你早已學過了﹗ ^_^
我提示一下就好:
* 請問你如何將 stderr 合併進 stdout 一同輸出呢?
若你答不出來,下課以後再來問我吧... (若是你臉皮真夠厚的話...)
或許,你仍意尤未盡﹗或許,你曾經碰到過下面的問題:
* 在 cm1 | cm2 | cm3 ... 這段 pipe line 中,若要將 cm2 的結果存到某一檔案呢?
若你寫成 cm1 | cm2 > file | cm3 的話,
那你確定會發現 cm3 的 stdin 是空的﹗(固然啦,你都將水管接到別的水池了﹗)
聰明的你或許會如此解決:
代碼: |
cm1 | cm2 > file ; cm3 < file |
是的,你的確能夠這樣作,但最大的壞處是:這樣一來,file I/O 會變雙倍﹗
在 command 執行的整個過程當中,file I/O 是最多見的最大效能殺手。
凡有經驗的 shell 操做者,都會盡可能避免或下降 file I/O 的頻率。
那,上面問題還有更好方法嗎?
有的,那就是 tee 命令了。
* 所謂 tee 命令是在不影響本來 I/O 的狀況下,將 stdout 複製一份到檔案去。
所以,上面的命令行能夠如此打:
代碼: |
cm1 | cm2 | tee file | cm3 |
在預設上,tee 會改寫目標檔案,若你要改成增長內容的話,那可用 -a 參數達成。
基本上,pipe line 的應用在 shell 操做上是很是普遍的,尤爲是在 text filtering 方面,
凡舉 cat, more, head, tail, wc, expand, tr, grep, sed, awk, ... 等等文字處理工具,
搭配起 pipe line 來使用,你會驚覺 command line 原來是活得如此精彩的﹗
常讓人有"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 ^_^
....
好了,關於 I/O Redirection 的介紹就到此告一段落。
若往後有空的話,再爲你們介紹其它在 shell 上好玩的東西﹗bye... ^_^
12) 你要 if 仍是 case 呢?
放了一個愉快的春節假期,人也變得懶懶散散的... 只是,答應了你們的做業,仍是要堅持完成就是了~~~
還記得咱們在第 10 章所介紹的 return value 嗎?
是的,接下來介紹的內容與之有關,若你的記憶也被假期的歡樂時光所抵消掉的話,
那,建議您仍是先回去溫習溫習再回來...
若你記得 return value ,我想你也應該記得了 && 與 || 是甚麼意思吧?
用這兩個符號再配搭 command group 的話,咱們可以讓 shell script 變得更加聰明哦。
比方說:
代碼: |
comd1 && { |
意思是說:
假如 comd1 的 return value 爲 true 的話,
然則執行 comd3 與 comd4 ,
不然執行 comd4 與 comd5 。
事實上,咱們在寫 shell script 的時候,常常須要用到這樣那樣的條件以做出不一樣的處理動做。
用 && 與 || 的確能夠達成條件執行的效果,然而,從"人類語言"上來理解,卻不是那麼直觀。
更多時候,咱們仍是喜歡用 if .... then ... else ... 這樣的 keyword 來表達條件執行。
在 bash shell 中,咱們能夠如此修改上一段代碼:
代碼: |
if comd1 |
這也是咱們在 shell script 中最經常使用到的 if 判斷式:
只要 if 後面的 command line 返回 true 的 return value (咱們最經常使用 test 命令來送出 return value),
然則就執行 then 後面的命令,不然執行 else 後的命令﹔fi 則是用來結束判斷式的 keyword 。
在 if 判斷式中,else 部份能夠不用,但 then 是必需的。
(若 then 後不想跑任何 command ,可用" : " 這個 null command 代替)。
固然,then 或 else 後面,也能夠再使用更進一層的條件判斷式,這在 shell script 設計上很常見。
如有多項條件須要"依序"進行判斷的話,那咱們則可以使用 elif 這樣的 keyword :
代碼: |
if comd1; then |
意思是說:
若 comd1 爲 true ,然則執行 comd2 ﹔
不然再測試 comd3 ,然則執行 comd4 ﹔
假若 comd1 與 comd3 均不成立,那就執行 comd5 。
if 判斷式的例子很常見,你可從不少 shell script 中看獲得,我這裏就再也不舉例子了...
接下來要爲你們介紹的是 case 判斷式。
雖然 if 判斷式已可應付大部份的條件執行了,然而,在某些場合中,卻不夠靈活,
尤爲是在 string 式樣的判斷上,比方以下:
代碼: |
QQ () { |
從例中,咱們看得出來,最麻煩的部份是在於判斷 YN 的值可能有好幾種式樣。
聰明的你或許會如此修改:
代碼: |
... |
也就是用 Regular Expression 來簡化代碼。(咱們有機會再來介紹 RE)
只是... 是否有其它更方便的方法呢?
有的,就是用 case 判斷式便可:
代碼: |
QQ () { |
咱們常 case 的判斷式來判斷某一變量在同的值(一般是 string)時做出不一樣的處理,
比方說,判斷 script 參數以執行不一樣的命令。
若你有興趣、且用 Linux 系統的話,不妨挖一挖 /etc/init.d/* 裏那堆 script 中的 case 用法。
以下就是一例:
代碼: |
case "$1" in |
(若你對 positional parameter 的印像已經模糊了,請重看第 9 章吧。)
okay,十三問還剩一問而已,過幾天再來搞定之.... ^_^
13) for what? while 與 until 差在哪?
終於,來到 shell 十三問的最後一問了... 長長吐一口氣~~~~
最後要介紹的是 shell script 設計中常見的"循環"(loop)。
所謂的 loop 就是 script 中的一段在必定條件下反覆執行的代碼。
bash shell 中經常使用的 loop 有以下三種:
* for
* while
* until
for loop 是從一個清單列表中讀進變量值,並"依次"的循環執行 do 到 done 之間的命令行。
例:
代碼: |
for var in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上例的執行結果將會是:
1) for 會定義一個叫 var 的變量,其值依次是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2) 由於有 5 個變量值,所以 do 與 done 之間的命令行會被循環執行 5 次。
3) 每次循環均用 echo 產生三行句子。
而第二行中不在 hard quote 以內的 $var 會依次被替換爲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4) 當最後一個變量值處理完畢,循環結束。
咱們不難看出,在 for loop 中,變量值的多寡,決定循環的次數。
然而,變量在循環中是否使用則不必定,得視設計需求而定。
假若 for loop 沒有使用 in 這個 keyword 來指定變量值清單的話,其值將從 $@ (或 $* )中繼承:
代碼: |
for var; do |
(若你忘記了 positional parameter ,請溫習第 9 章...)
for loop 用於處理"清單"(list)項目很是方便,
其清單除了可明確指定或從 positional parameter 取得以外,
也可從變量替換或命令替換取得... (再一次提醒:別忘了命令行的"重組"特性﹗)
然而,對於一些"累計變化"的項目(如整數加減),for 亦能處理:
代碼: |
for ((i=1;i<=10;i++)) |
除了 for loop ,上面的例子咱們也可改用 while loop 來作到:
代碼: |
num=1 |
while loop 的原理與 for loop 稍有不一樣:
它不是逐次處理清單中的變量值,而是取決於 while 後面的命令行之 return value :
* 若爲 ture ,則執行 do 與 done 之間的命令,而後從新判斷 while 後的 return value 。
* 若爲 false ,則再也不執行 do 與 done 之間的命令而結束循環。
分析上例:
1) 在 while 以前,定義變量 num=1 。
2) 而後測試(test) $num 是否小於或等於 10 。
3) 結果爲 true ,因而執行 echo 並將 num 的值加一。
4) 再做第二輪測試,其時 num 的值爲 1+1=2 ,依然小於或等於 10,所以爲 true ,繼續循環。
5) 直到 num 爲 10+1=11 時,測試纔會失敗... 因而結束循環。
咱們不難發現:
* 若 while 的測試結果永遠爲 true 的話,那循環將一直永久執行下去:
代碼: |
while :; do |
上例的" : "是 bash 的 null command ,不作任何動做,除了送回 true 的 return value 。
所以這個循環不會結束,稱做死循環。
死循環的產生有多是故意設計的(如跑 daemon),也多是設計錯誤。
若要結束死尋環,可透過 signal 來終止(如按下 ctrl-c )。
(關於 process 與 signal ,等往後有機會再補充,十三問暫時略過。)
一旦你可以理解 while loop 的話,那,就能理解 until loop :
* 與 while 相反,until 是在 return value 爲 false 時進入循環,不然結束。
所以,前面的例子咱們也能夠輕鬆的用 until 來寫:
代碼: |
num=1 |
或是:
代碼: |
num=1 |
okay ,關於 bash 的三個經常使用的 loop 暫時介紹到這裏。 在結束本章以前,再跟你們補充兩個與 loop 有關的命令: * break * continue 這兩個命令經常使用在複合式循環裏,也就是在 do ... done 之間又有更進一層的 loop , 固然,用在單一循環中也何嘗不可啦... ^_^ break 是用來打斷循環,也就是"強迫結束" 循環。 若 break 後面指定一個數值 n 的話,則"從裏向外"打斷第 n 個循環, 默認值爲 break 1 ,也就是打斷當前的循環。 在使用 break 時須要注意的是, 它與 return 及 exit 是不一樣的: * break 是結束 loop * return 是結束 function * exit 是結束 script/shell 而 continue 則與 break 相反:強迫進入下一次循環動做。 若你理解不來的話,那你可簡單的當作:在 continue 到 done 之間的句子略過而返回循環頂端... 與 break 相同的是:continue 後面也可指定一個數值 n ,以決定繼續哪一層(從裏向外計算)的循環, 默認值爲 continue 1 ,也就是繼續當前的循環。 在 shell script 設計中,若能善用 loop ,將能大幅度提升 script 在複雜條件下的處理能力。 請多加練習吧.... ----------- 好了,該是到告終束的時候了。 婆婆媽媽的跟你們囉唆了一堆關於 shell 的基礎概念, 目的不是要告訴你們"答案",而是要帶給你們"啓發"... 在往後關於 shell 的討論中,我或許會常常用"連接"方式指引回來十三問中的內容, 以便咱們在進行技術探討時彼此能有一些討論基礎,而不至於各說各話、徒費時力。 但,更但願十三問能帶給你更多的思考與樂趣,至爲重要的是透過實做來加深理解。 是的,我很重視"實做"與"獨立思考"這兩項學習要素,若你可以掌握其中真義,那請容我說聲: --- 恭喜﹗十三問你沒白看了﹗ ^_^ p.s. 至於補充問題部份,我暫時不寫了。而是但願: 1) 你們擴充題目。 2) 一塊兒來寫心得。 Good luck and happy 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