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值型輸入框:javascript
5)文件命名長度的名稱過長。html
6)文件命名長度的名稱達到最大長度(中文,英文或混在一塊兒)上傳後名稱顯示,頁面排版-----------頁面顯示正常java
7)文件名稱中包含特殊字符-------------根據需求而定jquery
8)文件名稱全爲中文--------------------根據需求而定web
9)文件名稱全爲英文--------------------根據需求而定ajax
10)文件名稱爲中、英混合-----------------根據需求而定 正則表達式
6)文件類型大小都合適視頻,文件內容相同,名稱相同,上傳數據庫
7)文件類型大小都合適,文件內容不一樣,名稱不一樣,上傳瀏覽器
1)一條已經成功提交的記錄,返回後再提交,是否作了處理安全
2)檢查屢次使用返回鍵的狀況,在有返回鍵的地方,返回到原來的頁面屢次,查看是否會出錯
網站測試的主要方面
1 功能測試(包含基本功能測試和數據準確性校驗)
對於網站的測試而言,每個獨立的功能模塊須要單獨的測試用例的設計導出,主要依據爲《需求規格說明書》及《詳細設計說明書》,對於應用程序模塊須要設計者提供基本路徑測試法的測試用例。
B/S結構實現的功能可能主要的就在於提交數據,處理數據等,若是有固定的操做流程能夠考慮自動化測試工具的錄製功能,編寫可重複使用的腳本代碼,能夠在測試、迴歸測試時運行以便減輕測試人員工做量。
1)當用戶給Web應用系統管理員提交信息時,就須要使用表單操做,例如用戶註冊、登錄、信息提交等。在這種狀況下,咱們必須測試提交操做的完整性,以校驗提交給服務器的信息的正確性。
例如:用戶填寫的出生日期與職業是否恰當,填寫的所屬省份與所在城市是否匹配等。若是使用了默認值,還要檢驗默認值的正確性。
若是表單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則也要進行測試。例如:只能接受某些字符,測試時能夠跳過這些字符,看系統是否會報錯。
2)要測試這些程序,須要驗證服務器能正確保存這些數據,並且後臺運行的程序能正確解釋和使用這些信息。
3)B/S結構實現的功能可能主要的就在這裏,提交數據,處理數據等若是有固定的操做流程能夠考慮自動化測試工具的錄製功能,編寫可重複使用的腳本代碼,能夠在測試、迴歸測試時運行以便減輕測試人員工做量。
4)咱們對UM子系統中各個功能模塊中的各項功能進行逐一的測試,主要測試方法爲:邊界值測試、等價類測試,以及異常類測試。測試中要保證每種類型都有2個以上的典型數值的輸入,以確保測試輸入的全面性。
1)Web設計語言版本的差別能夠引發客戶端或服務器端嚴重的問題,例如使用哪一種版本的HTML等。
2)當在分佈式環境中開發時,開發人員都不在一塊兒,這個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
3)除了HTML的版本問題外,不一樣的腳本語言,例如Java、JavaScript、 ActiveX、VBScript或Perl等也要進行驗證。
1)在Web應用技術中,數據庫起着重要的做用,數據庫爲Web應用系統的管理、運行、查詢和實現用戶對數據存儲的請求等提供空間。
在Web應用中,最經常使用的數據庫類型是關係型數據庫,可使用SQL對信息進行處理。
2)在使用了數據庫的Web應用系統中,通常狀況下,可能發生兩種錯誤,分別是數據一致性錯誤和輸出錯誤。
數據一致性錯誤主要是因爲用戶提交的表單信息不正確而形成的,而輸出錯誤主要是因爲網絡速度或程序設計問題等引發的,針對這兩種狀況,可分別進行測試。
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站點地圖和導航條: 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導航等內容佈局--佈局是否合理;簡介說明--說明文字是否合理,位置是否正確
(2)背景/色調: 是否正確、美觀,是否符合用戶需求
(3)頁面:在窗口中的顯示是否正確、美觀(在調整瀏覽器窗口大小時,屏幕刷新是否正確);表單樣式--大小,格式,是否對提交數據進行驗證(若是在頁面部分進行驗證的話)等
(4)鏈接: 鏈接的形式、位置是否易於理解等
web測試的主要頁面元素:
(1)頁面元素的容錯性列表(如輸入框、時間列表或日曆)
(2)頁面元素清單(爲實現功能,是否將所須要的元素所有都列出來了,如按鈕、單選框、複選框、列表框、超鏈接、輸入框等等)
(3)頁面元素的容錯性是否存在
(4)頁面元素的容錯性是否正確
(5)頁面元素基本功能是否實現(如文字特效、動畫特效、按鈕、超鏈接)
(6)頁面元素的外形、擺放位置(如按鈕、列表框、核選框、輸入框、超鏈接等)
(7)頁面元素是否顯示正確(主要針對文字、圖形、簽章)
(8)元素是否顯示(元素是否存在)
(9)頁面元素清單(爲實現功能,是否將所須要的元素所有都列出來了,如按鈕、單選框、複選框、列表框、超鏈接、輸入框等等)
測試技術
一、經過頁面走查,瀏覽肯定使用的頁面是否符合需求,能夠結合兼容性測試對不用分辨率下頁面顯示效果,若是有影響應該交給設計人員提出解決方案。
二、能夠結合數據定義文檔查看錶單項的內容,長度等信息。
三、對於動態生成的頁面最好也能進行瀏覽查看。如Servelet部分能夠結合編碼規範,進行代碼走查。是否支持中文,若是數據用XM,封裝要作的工做會多一點等。
易用性測試七大要素:符合標準和規範,靈活性,正確性,直觀性,溫馨性,實用性,一致性
一、風格、樣式、顏色是否協調
二、界面佈局是否整齊、協調(保證所有顯示出來的,儘可能不要使用滾動條)
三、界面操做、標題描述是否恰當(描述有歧義、注意是否有錯別字)
四、操做是否符合人們的常規習慣(有沒有把類似的功能的控件放在一塊兒,方便操做)
五、提示界面是否符合規範,有無中英文混合(不該該顯示英文的cancel、ok,應該顯示中文的肯定、取消等)
六、界面中各個控件是否對齊,是否顯示完整,間隔是否一致,是否有重疊區域
七、日期控件是否可編輯
八、日期控件的長度是否合理,以修改時能夠把時間所有顯示出來爲準
九、查詢結果列表列寬是否合理、標籤描述是否合理
十、查詢結果列表太寬沒有橫向滾動提示
十一、對於信息比較長的文本,文本框有沒有提供自動豎直滾動條
十二、數據錄入控件是否方便
1三、有沒有支持Tab鍵,鍵的順序要有條理,不亂跳
1四、有沒有提供相關的熱鍵
1五、控件的提示語描述是否正確
1六、模塊調用是否統一,相同的模塊是否調用同一個界面
1七、用滾動條移動頁面時,頁面的控件是否顯示正常
1八、日期的正確格式應該是XXXX-XX-XX或XXXX-XX-XX XX:XX:XX
1九、頁面是否有多餘按鈕或標籤
20、窗口標題或圖標是否與菜單欄的統一
2一、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是否能正確切換
2二、對於正常的功能,用戶能夠沒必要閱讀用戶手冊就能使用【控件名稱易懂,用詞準確,與同一界面上的其餘按鈕易於區分】
2三、執行風險操做時,有確認、刪除等提示嗎
2四、操做順序是否合理
2五、正確性檢查:檢查頁面上的form, button, table, header, footer,提示信息,還有其餘文字拼寫,句子的語法等是否正確
2六、系統應該在用戶執行錯誤的操做以前提出警告,提示信息
2七、頁面分辨率檢查,在各類分辨率瀏覽系統檢查系統界面友好性
2八、合理性檢查:作delete, update, add, cancel, back等操做後,查看信息回到的頁面是否合理
2九、檢查本地化是否經過:英文版不該該有中文信息,英文翻譯準確,專業
30、控件字體和大小是否一致,有無錯別字
5 性能測試(轉)
用戶鏈接到Web應用系統的速度根據上網方式的變化而變化,他們或許是電話撥號,或是寬帶上網。
當下載一個程序時,用戶能夠等較長的時間,但若是僅僅訪問一個頁面就不會這樣。若是Web系統響應時間太長(例如超過5秒),用戶就會因沒有耐心等待而離開。
另外,有些頁面有超時的限制,若是響應速度太慢,用戶可能還沒來得及瀏覽內容,就須要從新登錄了。
並且,鏈接速度太慢,還可能引發數據丟失,使用戶得不到真實的頁面。
二、負載測試(負荷測試指的是進行一些邊界數據的測試)——基本功能已經經過後進行的.能夠在集成測試階段,亦能夠在系統測試階段進行.
負載測試是爲了測量Web系統在某一負載級別上的性能,以保證Web系統在需求範圍內能正常工做。
負載級別能夠是某個時刻同時訪問Web系統的用戶數量,也能夠是在線數據處理的數量。
例如:Web應用系統能容許多少個用戶同時在線?若是超過了這個數量,會出現什麼現象?Web應用系統可否處理大量用戶對同一個頁面的請求?
負載測試應該安排在Web系統發佈之後,在實際的網絡環境中進行測試。對負載工具的延伸使用能夠進行系統穩定性測試,系統極限測試。
由於一個企業內部員工,特別是項目組人員老是有限的,而一個Web系統能同時處理的請求數量將遠遠超出這個限度,因此,只有放在Internet上,接受負載測試,其結果纔是正確可信的。
壓力測試是指實際破壞一個Web應用系統,測試系統的反應。
壓力測試是測試系統的限制和故障恢復能力,也就是測試Web應用系統會不會崩潰,在什麼狀況下會崩潰。
若是有負載平衡的話還要在服務器端打開監測工具,查看服務器CPU使用率,內存佔用狀況
若是有必要能夠模擬大量數據輸入,對硬盤的影響等等信息
若是有必要的話必須進行性能優化(軟硬件均可以).這裏的壓力測試針對的是某幾項功能
黑客經常提供錯誤的數據負載,直到Web應用系統崩潰,接着當系統從新啓動時得到存儲權。
壓力測試的區域包括表單、登錄和其餘信息傳輸頁面等。
一、負載/壓力測試應該關注什麼
測試須要驗證系統可否在同一時間響應大量的用戶,在用戶傳送大量數據的時候可否響應,系統可否長時間運行。
可訪問性對用戶來講是極其重要的。若是用戶獲得「系統忙」的信息,他們可能放棄,並轉向競爭對手。
系統檢測不只要使用戶可以正常訪問站點,在不少狀況下,可能會有黑客試圖經過發送大量數據包來攻擊服務器。
出於安全的緣由,測試人員應該知道當系統過載時,須要採起哪些措施,而不是簡單地提高系統性能。
若是您的站點用於公佈彩票的抽獎結果,最好使系統在中獎號碼公佈後的一段時間內可以響應上百萬的請求。
負載測試工具可以模擬X個用戶同時訪問測試站點。
3)長時間的使用
採用的測試工具:
性能測試能夠採用相應的工具進行自動化測試,咱們目前採用以下工具:
Apache自帶的ab測試工具
OpenSTA—開發系統測試架構
Loadrunner—強大的性能測試工具
e-test、webload等
6 接口測試(轉)
在不少狀況下,web 站點不是孤立。Web 站點可能會與外部服務器通信,請求數據、驗證數據或提交訂單。
7 迴歸測試
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回過頭來對之前修復過的Bug從新進行測試,看該Bug 是否會從新出現。
迴歸測試技術能夠在測試的各個階段出現,不管是單元測試仍是集成測試仍是系統測試,是對之前問題進行驗證的過程。
迴歸測試的目的就是保證之前已經修復的Bug不會再出現。
實際上,許多Bug都是在迴歸測試時發現的,在此階段,咱們首先要檢查之前找到的Bug是否已經更正了。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更正的Bug 也可能又回來了,有的Bug 通過修改以後可能又產生了新的Bug。
因此,迴歸測試可保證已更正的Bug再也不重現,不產生新的Bug。
web端測試中應該注意的其餘狀況:
存在風險及解決方法
說明:測試不能找出全部的問題,只是儘可能將問題在開發階段解決大多數的問題而已。
測試風險以下:
1)軟硬件的測試環境提供上也對測試結果有很大的影響
2)測試團隊的水平,經驗,合做效果等
3)整個開發流程對測試的重視程度,測試的進入時間等
4)因爲測試環境操做系統,網絡環境,帶寬等狀況可能產生的測試結果可能不一樣,這是須要經驗以及對測試環境的保護等方面下一些功夫
【參考連接】http://www.cnblogs.com/Jessy/p/3539638.html
(若有不足,請指點。後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