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含有紫光國芯、紫光股份、ST紫學三個上市公司,而且還創立了長江存儲,收購了展訊、銳迪科等企業的紫光集團(後簡稱「紫光」),是中國爲數很少的、有能力構建從IC設計到芯片製造、封裝測試一條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它於2019年4月12日發佈了前掌門人趙偉國閃辭一年後的首份年報。安全
財報顯示,2018年紫光淨利潤爲僅同比增加8.86%,爲17.04億元。可是總營收卻同比增加23.63%,達到了483.06億元;而且紫光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到了48.69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加1705.09%。網絡
按理講,一手打造一個巨頭企業的領導人離職對企業經營有着較大的負面影響,但從紫光2018年財報來看,紫光2018年雖然盈利能力提高並不大,可是它在市場上的經營情況卻更加穩健,趙偉國的閃辭彷佛並未對集團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架構
淨利潤與毛利率雙雙下墜負載均衡
對比紫光近5年來的財報數據可發現:它的營收增加率與淨利潤增加率變化趨勢呈正相關,即營收增加快,淨利潤增加也較快;營收增加放緩,淨利潤增加也隨着放緩。性能
此觀點從紫光歷年公開的財報數據便能獲得佐證,做者截取2014年到2018年紫光近5年來的財報來分析。2014年到2018年紫光總營收各年增加率分別爲30.8%、19.8%、107.6%、41%、23.6%;而紫光2014年到2018年的淨利潤增加率分別爲24.6%、20.9%、435.4%、92.1%、8.86%。測試
從以上這組數據不只能看出,紫光營收增速與利潤增速變化趨勢趨同這一現象,還能折射出了紫光盈利能力增加緩慢這一重大問題。大數據
紫光盈利能力增加變緩,表如今其各個業務上。IT基礎架構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產品方面,毛利較上年同期降低6.95個百分點至37.07%;總部與投資則較上年同期降低0.99%,至20.99%。目前紫光僅IT分銷與供應鏈服務上毛利有細微增加,但總體上,下滑幅度仍是遠高於增加幅度。雲計算
此外,紫光在海外的業務盈利增加也出現了較大下滑。從財報來看,紫光境外業務毛利降低較爲嚴重,降幅達到了17.85%,使其毛利率低至20.83%。設計
其實,不管是淨利潤降低,仍是毛利潤增加下滑,這都說明一個問題:紫光盈利能力增加緩慢甚至是有所降低。那麼在2018年取得多項技術突破的紫光盈利能力降低的緣由究竟爲什麼呢?做者認爲其盈利降低緣由有二,一是研發投入與新品上市存在週期偏差所致使盈利相對降低,二是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對紫光的影響。cdn
在研發投入上,紫光雖然在2018年縮減了2.06%研發人員,縮至6081人,可是紫光並未縮減研發投入,反而進一步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財報顯示2018年紫光研發投入金額爲33.23億元,較2017年30.49億元同比增加9.90%。
研發投入增長對紫光這類技術導向型企業是好事,可是紫光在增長研發投入的同時,研發的新品上市步伐卻未跟上,研發與產品、市場三者間出現了斷層。例如投入大批資金並在2018年取得突破的eMMC、UFS、企業級SATA SSD、企業級PCIe SSD,以及消費型P5120 PCIe SSD等產品至今還未大規模投入市場,研發投入與新品上市存在週期偏差,致使紫光成本難以快速降低,最終使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在宏觀經濟層面上,因爲市場對芯片需求降低限制了紫光盈利能力的提高。紫光的芯片產品主要有智能卡芯片與存儲芯片兩類,可是這兩類產品因爲上游產品智能手機、電腦等相關電子產品出貨量大幅降低,身爲下游廠商的紫光芯片業務天然深受其害,出貨量也隨着減小。
爲了去庫存,其不得不採起降價銷售的策略,所以纔出現了紫光2018年內存大幅降價的事件。這也使紫光芯片單品利潤較2017年有所降低。此外,2018年國際貿易形勢更加嚴峻,貿易風盛行,阻礙了紫光產品在海外市場的開拓進程。這也可以解釋爲何紫光在境外的相關業務毛利率會降低17.85%。
經過對紫光這次財報所展露的信息來看,紫光在多數產品線上利潤率都有所下滑,2018年它盈利能力確實變弱了些。可是,在看到紫光盈利能力降低的同時,也應看到它的經營情況變得更加穩健的事實。
市佔率與總營收蒸蒸日上
相較於上文提到的利潤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更能反映出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負則企業經營出現危機,淨額爲正則說明企業最近的經營情況較好。財報顯示,紫光2018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48.69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加1705.09%,這代表紫光2018年的經營情況十分良好,而且經營還穩中有進。
紫光市場經營總體趨好具體表如今兩方面:一是產品市佔率進一步提高,二是企業總營收穩定增加。
在產品市佔率方面,紫光旗下多個系列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IDC及賽迪(CCID)數據顯示:2018 年紫光在中國企業級 WLAN 市場中的市佔率較2017年24.2%提高9個百分點,至33.2%;在以太網交換機市場中,其以27.2%的市場份額進入前二,較2017年也有小幅上升;而且在掃描儀市場中更是蟬聯21年市場冠軍。除此以外,紫光還在防火牆、入侵防護系統、安全內容管理、負載均衡等多類安全產品市場中份額名列前茅。
單從紫光旗下產品的市佔率來看,紫光產品市佔率的提高可以較爲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客戶對紫光產品的承認,這不只對紫光產品具備導向做用,還有利於紫光的品牌經營。
在公司總營收上,雖然紫光2018年營收增速只有23.63%,較2017年41%的增速降低了18.3個百分點,可是增速仍然處於行業較高水平。如國際半導體巨頭三星,因爲受半導體業務需求減小與消費者終端業務不景氣影響,它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59.27萬億韓元,較第三季度65萬億韓元營收環比降低8.8%,營收出現了負增加現象。另外Gartner發佈的《2018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半導體行業營收平均增速爲13.4%,紫光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第三大半導體企業的地位。
從營收增速上來看,紫光2018年23.65%的營收增速遠高於行業13.4%的平均水平。紫光處於營收增速高位,這代表它2018年的經營情況十分良好。
紫光經營祕訣:合做、自研、收購
紫光做爲中國半導體頭部玩家,它在2018年經營狀態變得愈發健康,這對整個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具備借鑑意義。所以探討紫光經營祕訣顯得十分有必要,那麼紫光的經營祕訣究竟爲什麼呢?做者經過對紫光財報構成與近年來的經營活動分析得出,其經營祕訣就六個字:合做、自研、收購。
在「合做」上,紫光經過與網絡、安全、計算存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行業中的優質企業開展普遍的合做,使企業相關業務與行業發展、市場需求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得到了客戶的承認。
例如,2018年3月,紫光與英特爾在NAND晶圓生產上展開合做,這一舉動有利於紫光旗下內存品牌UNIC性能的提高,以達到加強在內存市場中的競爭力,從而推進內存業務的發展。再如,2018年5月,紫光與360達成戰略合做,使紫光構建了覆蓋芯片、終端、網絡和雲的安全生態鏈,對紫光旗下芯片、雲計算、網絡等業務有着促進做用。
此後10月、12月紫光分別與建設銀行和中國移動簽定了合做協議,目前爲止,紫光已經與超過1500家企業創建了合做關係。普遍的合做對紫光市佔率與營收的增加都有着助力,合做成爲紫光經營狀態愈來愈佳的催化劑。
在「自研」上,紫光經過持續加大對技術自研的投入力度,在2017年與2018年分別投入30.49億元、33.23億元,使得紫光在某些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例如,通過多年研發,紫光於2018年在內存顆粒上的研發取得新突破,成功研發了1600C11 DDR顆粒。1600C11 DDR顆粒的突破讓紫光有能力向DDR內存市場發起衝擊,這對紫光內存業務產品升級與市場拓展等經營活動都有莫大的幫助。
在「併購」上,紫光可謂是「併購狂魔」。紫光早年就吞併了中國著名芯片公司展訊,此後又吞併了銳迪科與新華三,這讓紫光在芯片行業中更加如魚得水,直至今日已經成爲了全球第三大芯片公司。但這並無讓紫光放緩併購的腳步,2018年紫光以22億歐元的「大手筆」收購法國智能芯片組件製造商Linxens,據瞭解Linxens是全球安全和身份驗證市場頭部玩家,紫光收購Linxens後有利於它在金融、物聯網、通訊、交通、醫療等領域市場的拓展。
紫光經過「合做、自研、收購」六字訣,創建了圓晶生存、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芯片銷售一條完整的半導體產業生態鏈,使紫光穩居全球第三大芯片廠商的同時,有能力向全球第二的寶座發起衝擊。
紫光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前輩」,也是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主力」,雖然它2018年的成績有瑕疵,但它2018年經營情況確實是穩中有進,或許紫光的「六字訣」可以爲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提供一條走向世界的康莊大道。
文/劉曠公衆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