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終極祕籍:精通公衆號商業運營(最強做者陣容資深大號實戰揭祕營銷極限智慧惟一基於5.0)

微信終極祕籍:精通公衆號商業運營最強做者陣容資深大號實戰揭祕營銷極限智慧惟一基於5.0微信

青龍老賊 趙黎 方雨 劉琪 潘越飛 編   網絡

ISBN 978-7-121-22036-4微信開發

2014年1月出版架構

訂價:65.00元 微信公衆平臺

284運維

16工具

編輯推薦佈局

惟一基於最新微信5.0版本以後的實戰用書微信支付

WeMedia自媒體聯盟惟一指定運營參考優化

本書主要優點及特點爲:

■ 最具實戰的影響力做者團隊

■ 最具深度的指導力運營剖析

■ 從入門到精通玩轉公衆帳號

■ 一站掌握微信運營策略技巧

內容提要

《微信終極祕籍:精通公衆號商業運營》是目前惟一微信 5.0以上版本公衆帳號運營指南書,由微信領域最具實戰經驗與影響力的做者團隊凝聚智慧、遠見、妙想聯袂呈獻,領先與落地的知識內容將迅速打開微信商業贏利之路。

《微信終極祕籍:精通公衆號商業運營》適合對微信 5.0以上版本公衆帳號運營感興趣的全部讀者,尤爲適合企業領袖、營銷人員、創業者、移動電商領域人員精細化閱讀。

目錄

01微信公衆平臺編輯模式教程 1

公衆帳號的註冊、設置、登陸 3

微信公衆帳號後臺介紹 11

微信公衆平臺羣發 17

微信公衆平臺編輯模式介紹 28

公衆平臺數據統計揭祕 36

用微信製做菜譜教程 43

02微信公衆平臺開發模式教程 50

開發模式簡介 51

新浪雲計算平臺的註冊和使用 64

用微信開發模式作歡迎詞 77

公衆帳號發送歡迎圖文消息 88

公衆帳號自定義回覆功能 100

公衆帳號接收非文字消息 108

公衆帳號接收非文字消息實踐 120

公司通訊錄開發 129

創建微信問答互動系統 166

03微信 5.0公衆帳號運營策略 176

品牌微信運營 9個大忌 178

從用戶體驗度談企業微信原則 180

沒有服務基因的企業作很差微信 182

爲何企業微信好案例那麼少 184

小米微信服務的極致玩法 187

怎樣考覈微信運營效果 192

04傳統行業微信 5.0運營策略 197

傳統商家玩轉微信020 198

服裝批發市場微信應用 203

醫療機構微信公衆帳號運營 206

紅酒行業微信公衆帳號運營 208

旅遊行業微信公衆帳號運營 212

美容院與理髮店的微信運營 215

電影市場微信公衆帳號運營 217

社區經過微信提高服務力 223

MBA、EMBA經過微信提高服務力  225

05電商運營微信公衆帳號策略 228

「微電商」時代 229

淘寶賣家怎麼作微信公衆帳號 231

微信電商新服務平臺 234

女裝品牌電商微信運營案例 238

06微信自媒體的價值與發展 244

自媒體崛起的環境 245

爲何是微信自媒體 248

誰能作自媒體 250

自媒體的發展與案例 254

自媒體的瓶頸 259

自媒體展望 263

後 記 264

 

做者簡介

青龍老賊,WeMedia自媒體聯盟創始人。

趙黎,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盛世瑞智國際文化傳媒CEO,博鰲亞洲論壇年度經濟人物。

方雨,WeMedia自媒體聯盟聯合創始人,實戰型微信培訓師,多家機構新媒體營銷顧問。

劉琪,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IT經理世界》雜誌電子商務產品線總監、資深編輯。

潘越飛,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搜狐IT頻道主編。

媒體評論

微信不是簡版的QQ,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全新體驗,引爆點實際上是簡單的語音。

——騰訊公司現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

 

商業化和好的用戶體驗我一直但願能作成不矛盾的,不是商業化了就要損害用戶體驗。這是有可能的,也是咱們未來的目標。

——微信負責人、騰訊副總裁張小龍

 

大企業應該有小做爲,支付寶、微信都是由很小的想法引發的巨大變革。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微信公衆平臺向服務號免費開放 9 大高級技術接口,將個性化定製、精準服務的選擇權交到企業手上,企業也能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開發出本身的「智能客服」。

——新華網

前言

1046個鐵桿粉絲的力量

青龍老賊/文

2013年 1月 29日 ZTalk@青龍老賊這個微信公衆帳號正式建立,內容定位主要是移動互聯網趨勢和產品分析,以及微信領域相關研究文章,固然還有一些我的日記,那時候我歷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它會成爲微信領域最專業的帳號之一。

之前我是作產品技術出身的,因此 ZTalk很早就在使用開發模式,本身開發的圖文消息翻頁、表情聽歌等功能當時引發不少朋友的興趣,加之我一直對微信的研究理解很深,常常有人在後臺諮詢一些微信相關問題,因此在運營不到兩個月的 3月 24日那天,我發了一條文字消息詢問是否有朋友須要微信公衆平臺的使用及開發教程,只要在公衆平臺回覆「我要教程」4個字就能夠參與,若是超過 1000我的回覆我就開始寫教程。

記得當時 ZTalk的訂閱用戶數是 11482人,那天后臺收到的消息數是2449條,一共有 1046位朋友回覆了「我要教程」,這些我都記得,如此深入以致於永遠不能忘記,由於我真的沒想到短短兩個小時就有那麼多人發來回覆,我感覺到了大家的心,是大家給了我力量,直到今天一直默默地支持我前行,謝謝大家!

對於一個非專業寫手,寫教程是一件很是辛苦的事情,記得教程提綱我僅花費半個小時就搞定了,覺得這個教程能夠在一個月內完成,可是後來才發現這件事並不那麼簡單,早期的教程一篇大概要花我六七個小時,後期進入開發模式後光寫代碼可能就得花好幾天,加上工做比較繁忙,教程進度一直很慢。

因此當大家看着有史以來最詳細的微信教程時,大家不會想到我爲了摳每一個流程細節註冊了多少個公衆帳號,嘗試了多少路徑;因此當大家看到圖文並茂的教程內容時,大家不會想到我截了多少張圖進行篩選和編輯;因此當大家看到微信公衆平臺最強祕籍攻略時,大家不會想到我默默地在電腦前仔細研究了多少時間。

然而有一天,我在 ZTalk的後臺看到兩張照片,拍的是《微信公衆平臺入門到精通》從第 1章到第 17章的打印稿,厚厚一摞裝訂得很精美,留言是「很厚咯,用了我一包紙,加油寫喲〜我已經快跟上進度咯〜老師」,剎那間的心情是沒法言表的,滿滿的幸福感充斥着全身,再多的辛苦在這個時候也感受很值。

確實,寫《微信公衆平臺入門到精通》這幾個月以來,不只讓我我的獲益良多,也不只讓更多人掌握了公衆平臺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將互聯網的精神傳遞給了不少人,同時也影響了不少人。有由於教程學到一門手藝改變本身命運的,河南的小張說:「自從看了您老人家的那個把公衆平臺改爲菜譜(的案例),深受啓發,跑了周圍幾家不大不小的餐館,幫他們弄了一下,有由於教程學到一門手藝改變本身命運的,河南的小張說:「自從看了您老人家的那個把公衆平臺改爲菜譜(的案例),深受啓發,跑了周圍幾家不大不小的餐館,幫他們弄了一下,好過出去打工了。」

有由於教程受到影響也加入知識分享隊伍的,貴陽的小柳說:「青龍大哥,可能算是受你的影響吧,我也加入了公衆帳號開發經驗分享陣營,基於Java去寫。之前也連載過 Extjs、Android開發的教程。我已經寫完了連載教程的引言,裏面介紹了連載教程將要包含的內容。」

有由於教程受到感動願意提供免費存儲資源的,某雲存儲服務企業 BOSS說:「老賊,你寫教程太認真、太給力、太讓人感動了,我願意提供給你的粉絲免費的存儲資源,給個你的聯繫方式,我讓人和你對接。」

每當我在後臺看到這些可愛的人,這些暖心的話,總會被感動到,5月底我出來創業了,寫做的時間少了不少,可是朋友們在後臺的留言哪怕再晚再累也會去一一回復,由於我知道有無數的朋友在網絡的另一端關注着我、支撐着我,雖然不曾謀面,但彼此的心已經經過微信鏈接在一塊兒。

今天,《微信公衆平臺入門到精通》教程終於出書了,雖然是未完整版,但也算是知足了不少 ZTalk朋友長期的要求,當你捧着這本沉甸甸的書,你可否感受到當初那 1046條回覆賦予它的生命?你可否感受到那 1046位朋友賦予它的力量?你可否感受到那 1046顆愛心賦予它的精神?

若是你感受到了,那麼你將擁有開放的心胸,自由的精神,平等的態度,分享的意識!

 

《微信啓動移動互聯新生態》

趙黎/文 

今天,您是否意識到本身身邊已發生鉅變?

打開電視看節目的愈來愈少,用網頁或移動設備看視頻的愈來愈多;

購買報刊看新聞的愈來愈少,用微博、微信看信息的愈來愈多;

撰寫書信往來的愈來愈少,用微信發圖文、語音、視頻的愈來愈多……

這一切,都在宣告社會媒介形態已完全顛覆,從而引起城市空間與消費者行爲的轉變。傳統的商業模式、經營手法、溝通方式,在強勢消費者面前效能發生了改變。全部行業都將互聯網化,這不只是大勢所趨,也是創建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橋樑。咱們看到有的產業已衰落,而新的商業模式如泉涌般不斷產生,移動互聯網就是一個新興的商業藍海,已然創造更多的商機,也幫助傳統行業創新與突破。

咱們爲何必須如今談微信、用微信,移動互聯網裏微信是超級入口,抓住微信價值就能夠抓住移動互聯網的變革浪潮。時代造就了微信,微信也啓發了許多人新的商業思考。

於是微信這樣一個蘊含巨大潛能的工具,讓衆多尋求品牌突破、營銷創新的企業看到但願。保護微信裏的用戶體驗是明智之舉,微信推出 5.0版本時宣告「微信不是營銷工具」。當時,行業引發轟動,更多的是迷茫。這樣的迷茫來源於尚未從傳統行銷模式中走出來,換了不同的平臺卻使用了同樣的手法,立竿見影是許多人的目標,卻可能忽略整個微信生態的全局觀。對「微信不是營銷工具」這句話,咱們深感認同。

  微信的本質是溝通,更適合於服務型或提高客戶關係管理的企業,企業理應將「爲用戶提供價值」視爲運維微信的首要定位,目標是打造用戶在移動端的品牌體驗度,從而實現良性互動、提升與客戶關係的黏度,讓受衆對品牌深深認同,從而達到「不營而銷」的目的。

若是想在微信5.0版本以後的公衆平臺實現品牌戰略目標,首先須要理解微信運維是一個極富戰略規劃、與客戶深度有效互動的系統體系,在特定需求下須要專業顧問深刻指引、執行團隊科學耐心操做,甚至須要獨立技術開發才能實現有效服務功能。

市面上談概念與微信 5.0以前版本的書多,缺少企業、創業者、市場營銷者最須要的微信 5.0版本以後的變革指引與實用教程,本書將幫助你們深度運用微信這個平臺工具,在思路中尋得經營之道,真正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商業藍海。

以上所述,與您共勉。

 

 

從這一頁開始移動電商之旅

方雨/文

世界變化真快。我 2005年開始作電商的時候,獨立 B2C的主要引流方式是 SEO、論壇發帖、郵件羣發和各類網絡廣告聯盟,發個知音體的感人故事,嵌入連接,一天帶來三五千個點擊不是問題,郵件每週能夠帶來少則六七十,多則上百的訂單,成本爲零,廣告聯盟依託各類小網站的長尾流量,按照實際訂單支付額的 15%結算佣金,再勤快點,搞點流量彈窗、域名劫持,穩賺不賠、樂哉悠哉。

好日子持續不了幾年,隨着淘寶的崛起和資本大幅度介入電商行業,競爭開始激烈,大部分獨立 B2C在 2010年的時候開始倒閉、苟延殘喘、半死不活。其中很大一部分的緣由在於,流量格局變了,電商格局變了,幾乎全部的購物流量都被以淘寶爲表明的巨頭所蠶食,剩下那點購物流量豆腐渣不只分散並且很難抓,想搞獨立 B2C難上加難。從 2009年開始,作電商就必須開淘寶店,不然很難玩下去成了業界的基本共識,到 2011年,多渠道拓展則成爲作電商的必然選擇。

上什麼渠道都不是問題,只要有錢賺,問題是沒幾個賺錢的。展望身邊作電商的傳統企業,有哪一個敢說本身作電商是賺到錢的?百里挑不出一個!咱們開始反思,最後恍然大悟,咱都變成給巨頭打工的了。90%以上的淘寶賣家是沒賺到錢的,80%以上的淘寶店都處在荒廢狀態,上京東等所謂的電商平臺,他們惟一的要求是不斷地要求你打折、打折,這些平臺就像一根根血管插在商家的身上,不斷以價格和折扣的手段榨取商家們的血汗錢!

對於有節操、有原則、有格調的品牌來講,怎麼可能輕易彎下價格的腰向消費者「屈服」?對於他們來講,吸引價格的不只僅是價格,還有服務,還有附加值,而這些才構成他們品牌的所有,以單一的價格維度跟下三濫的地攤貨擺整齊一塊兒放在平臺上售賣,無異於自取其辱、自降身價!

對於正在作電商的企業來講,作吧,繼續打價格戰,下降利潤,虧本大甩賣,不作吧,心有不甘,由於你的同行都在作,特別是以淘品牌爲表明的新興力量迅速在銷售額上超越本身,不屑的同時內心是在激烈地糾結,作不作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作!

不過幸虧,PC格局篤定的同時,互聯網的新格局又開始變了。2012年度,700萬淘寶賣家中,355萬左右的賣家接獲消費者來自移動端上的訂單,而他們中間的 90%以上沒有主動作過基於移動場景的營銷;京東 6000萬的客戶端,天天貢獻的訂單量佔整體的訂單量高達 10%,凡客誠品的移動端訂單佔到總體的 20%左右!布丁酒店,一個勇於在移動互聯網上佈局的公司,正在甜蜜地品嚐移動互聯網上的果實。巨頭們發現,他們在 PC上所創建起的相對優點正開始在移動互聯網上失效,他們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競爭纔剛剛開始!

全民移動的時代來臨了,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在移動端進行商品購買、社交、閱讀、娛樂……微博 60%左右的流量來自移動端,微信僅用 3年多的時間,即達到 5個億的用戶規模,看下你身邊,有多少人沒用微信?你是否是發現本身在不知不覺間,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電腦還多了?你的手機是否是正在取代電腦?權威的數據統計代表,移動互聯網的用戶已經高達 6個億,遠遠高於 PC端上的 4.2個億。

回望咱們的企業網絡營銷,察看咱們的電商策略,幾乎對這一發生在身邊的移動鉅變毫無察覺,即使有意識也一籌莫展,由於你不知道該從何着手。

現實變化得讓咱們焦慮無比。移動互聯網不是傳統 PC在移動場景下的簡單複製和遷移。傳統的搜索、門戶已經再也不成爲手機端上的標配。消費者變了,消費者不會再由於商家的硬廣選擇購買任何一款產品,轉而去觀察朋友和用戶的評論來進行購買決策,消費者已經不相信商家了,只相信朋友,

只相信網絡上用戶的真實評價。

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爲生活的現實,電子商務已然成爲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將來,移動與電商將是咱們全部的企業作營銷時面臨的最大命題。移動電商怎麼入手?怎麼作?怎麼運營?仍是從已經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的微信開始說吧。微信的好處從這一頁開始感覺,微信怎樣與電商嫁接?微信能夠給企業營銷帶來怎樣的實際效果?從這一頁開始。

 

 

微電商時代,惟運營永生

劉琪/文

微信 5.0面市以後,掃一掃功能以及微信支付的出現,足以讓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傳統互聯網巨頭驚出一身汗。而微信官方透露的數據顯示,截止 2013年上半年,它已擁有超過 4億用戶,月活躍用戶超過 1.9億,而微信公衆平臺也吸納了 100萬的公衆帳號。

除了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還沒有徹底放開的社交關係鏈條,微信之因此能成爲移動電商時代的主角,還在於它是一款徹底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顛覆性產品。我很欣賞的電商老兵、噹噹網前首席運營官黃若最近說,微信與電商結合會爆發很大的生命力,PC端購買轉化率很低(1%~1.5%),若是微信作得好,頗有可能提升轉化率。

黃若也作出了一個判斷,5年後,移動電商將佔據電商市場份額的一半。微信、微博、微淘以及爲數衆多的購物與 O2O模式的 NativeAPP,正在催生一個微電商時代的來臨。

所謂微電商,是電商企業利用社交化、移動化兩大趨勢進行的電商服務鏈延伸,它的業務重心並不在於拉新、促成訂單成交等 PC互聯網的核心訴求,而在於實現電商業務向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的遷移,從而佔領將來的競爭高地。不過,目前依然有大量的微信營銷培訓班在各地上演,我不懷疑其中有些講課人是在運營一線,也有着獨到深厚的看法,但微信培訓確實存在虛火旺盛的問題。

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不少企業將微信視爲能夠低成本快速獲取用戶、羣發促銷信息的賺錢利器,培訓者正是抓住了這種急功近利的心理,並刻意將其放大。

來,不能老想着以短、平、快方式大量拉新和迅速提升銷量。招商銀行信

用卡中心總經理劉加隆的觀點就值得借鑑,他堅信最好的企業微信運營是「把服務最大化、營銷最小化」。

惟有重視運營者方能得永生。微信 5.0對訂閱號的摺疊,對服務號的推送頻次進行限制,實際上除了不想商家過分迷戀單向的強制性的病毒營銷,更多的是想企業將本身的業務流程遷移到微信平臺上,以此提供高質量的細分行業服務。

總結說來,微信公衆帳號給消費者的感覺實際上是商家給的,這須要企業有足夠的 IT能力與現場運營能力的支持。

試着總結幾條在微電商時代的運營法則,這也適用於基於微信的電商運營。

1、簡單的導流促銷轉化已是過去式,「購物路徑」概念已經被瓦解,消費者須要的購物體驗是「Anytime, Anywhere, as I wish」(隨時、隨地、隨意購物),這意味着電商要全網多平臺佈設觸點,還要以會員沉澱爲目標作好微電商運營。

2、針對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進行積極的組織架構調整。

3、只有能對傳統業務進行流程再造,並下降成本、提高效率,微電商的行業顛覆性才能真正顯現。

4、發揮移動設備的特性優點,實現產品功能創新,並對移動端業務進行體驗優化。

5、不存在純粹的移動電商,移動與 PC端的數據與運營能力的雙劍合璧,再加上對碎片化的社交平臺的整合營銷,才能真正發揮移動電商的威力。

2013年 8月 7日寫於雨夜北京

 

 

主編沒了,自媒體來了

潘越飛 /文

我最近看到了這麼一段話:

互聯網誕生之初,就是爲了任一節點損壞也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做。很明顯,互聯網已經實現了這一點,而這種影響正向媒體行業波及。最明顯的一件事是,再也沒有主編這個節點了,自媒體消減了主編。

一.緣起

大概是在和美國《新聞週刊》前執行主編陳序交流《主編已死》一文時,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

直到最近,我一不當心也被戴上搜狐 IT主編的擡頭後,我以爲我能夠自省下了。

二.愚蠢

前幾天,我在北京第一次遭遇停電,第一反應不是去買份當地都市報以備隨時查詢停電錶,而是試圖去尋找一個本小區停電前自動推送信息的 APP——爲何我得爲一個小需求去購買充滿無效需求的媒體產品?爲何一個大而全的媒體產品不能把其中的剛需型需求單獨打包販賣?

傳統的思路是,往版面上塞滿大量信息,以一種賭徒的心理想象,總有一款大概可能也許適合讀者,而後讀者就會花錢。

新的主編就該啪啪給本身兩個耳光,趕忙中止這愚蠢的作法,直接把那個停電通知 APP製做出來,而後想盡辦法送到有這一需求的用戶手上。

假如主編不是爲媒體作加法,而是作減法,那這種愚蠢會把一船人拖到溝裏。

三.流派

我以爲將來的新聞分兩種,數據流和體驗流。

聽聞曾有某互聯網巨頭對着旗下的主編們拍桌吼道,養大家幹嗎,不就是網上找點資料放在頁面上嗎?連這點兒事都幹很差,我還不如本身弄個程序分分鐘鍾代替大家的活,還便宜。這話讓傲嬌的媒體人聽着彆扭,但真是大實話。

媒體在變,可能有兩種方向。

數據流,是快消式資訊的終極形態,它是一個龐大的靜默機器,以數據感知你的資訊需求,自動抓取各個社交圈子內的信息,自動打包整理成可被快速獲取的信息形態,推送到你的面前。在這個流派中,沒有適合於採編的崗位,只有架構師、分析師和產品師。

體驗流,是慢速閱讀的終極形態。它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架構,把情緒性的觀點、人格化的解讀、意見領袖的魅力、沉浸式的綜合內容處理爲美麗的媒體產品,等待各個圈層的用戶進行互動。在這個流派中,沒有崗位適合於啥都懂啥都不真懂的採編,只有經紀人、意見領袖與監製。

四.消失

接下來,傳統媒體與傳統主編的權利就是被不斷消解的。

在數據流中,主編那一隻決定內容生死的筆被奪走了,取代他的是人人發聲的社交平臺、人人判斷的社交平臺、人人分享的閱讀圈。一切公司與個體,都是媒體的組成,一切服務,都是媒體的呈現。

在體驗流中,主編那高高在上的寶座被奪走了,取代他的是號召力遠大於他的意見領袖、資源分配能力遠大於他的經紀人、合做能力更強的監製、跟着意見領袖走的普羅用戶。

五.形態

我碰見過幾位新型的主編,他們幹得不錯,由於他們給予了本身新的形態。

匠人型:這一類主編,本身就是一支好筆,他衝在前線,生產內容,成爲意見領袖中的意見領袖,之內容做爲立身之本。

美人型:這一類主編,是一個團隊的形象代言人,精力旺盛、衝勁十足、眉清目秀、能歌善舞,對外他在不停地爲媒體團隊的品牌加分,對內他是煽動性十足的發動機。

產品型:這一類主編,多以互聯網出身爲主,堅定擁抱數據流,重組內容生產形式,重分媒體架構,重建媒體產品,以數據的反饋快速調度資源,生產合適的媒體產品。

良人型:這一類主編,最受內部歡迎,由於他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難作的記者,記者的物質回報與精神回報都獲得最大的知足。

商人型:這一類主編,已經早早懂得媒體不僅是渠道,他把影響力、品牌與用戶打包販賣,之內容即營銷的模式,爲每一滴影響力得到收入。

我以爲美人型與產品型的組合爲最佳,亦最難;匠人型的最易找,但效果來得快也去得快;良人型與商人型是這波變革中的頭與尾兩種主流,更適合守江山。

六.雛形

微信自媒體是這場變革的開端,但不是結束。

總有人質疑微信自媒體現階段碰到的一些問題。例如,我和某人喝酒時被問到,一樣的 5000元換篇軟文,你潘越飛這個自媒體不收,另外一個打着自媒體名頭的傢伙會收,這是否是意味着這波浪潮早晚下滑。我說,往小的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往大了說,在自媒體身上,我看到了意見領袖的雛形,媒體節點重構的雛形,用戶即品牌的雛形,服務即媒體的雛形。這一波的價值遠大於其中隱藏的不足。

正如我此前在《真相已死 體驗爲王》一文中所說的,我預測的自媒體路徑是:個體戶自媒體化——小組織自媒體化——大組織自媒體平臺化——新組織自媒體結構化——自媒體成爲標配。一切僅僅只是開始。

文字這類天生適合個體戶生成的內容已經自媒體化了。下一步則是視頻、音頻、圖像、產品等適合小團隊生成的內容開始自媒體化。再往下走,則相似微信這樣適合自媒體發展的平臺會增多,例如,搜狐新聞客戶端、豆瓣閱讀。而只有等到自媒體架構化那一步,新的商業模式纔會被打通。當咱們再也不討論自媒體的時候,就是自媒體深刻行業骨髓的那一刻,一家連鎖酒店的旅遊影響力會比專業旅遊媒體還厲害。

一名合格的主編,須要預判這一趨勢。

七.探索

信息的快速流動,與扁平化架構的覆蓋,百科全書式的權威型主編再也不被須要,媒體注意力被分解到個體與小團隊,他們爲本身的公信力背書,他們都是主編,他們都是自媒體。

這只是一場媒體探索的開始,正如報紙關停後開網站同樣,自媒體大爆發,是另外一種維度的重啓。

在個人微信自媒體後臺,一位姓沈的訂閱者說道:「我想起《紙牌屋》裏的情節,女主角從傳統大報跳槽到了網絡媒體,上班的第一天,她說:‘我寫的稿子已經發到你郵箱了,你審一下。’那位女主編說:‘你不用發給我,你以爲有價值就發吧,我不用看的,我相信你。’我以爲特別有表明性。」

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至少我知道什麼是錯的。

八.將來

我相信,一切產業皆媒體,一切品牌都是自媒體。

當傳統精英式媒體衰敗,走向博物館古董的時候,自媒體正生機勃勃,小而美的個體革命正在掀起浪潮。

若是你對這個話題也感興趣,歡迎關注個人微信自媒體「潘越飛」,一塊兒聊幾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