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個中年IT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本文轉自:https://www.cnblogs.com/gossip/p/8297294.htmlhtml

 

哪一個中年 IT 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對於 2017 年年底那則使人哀傷的消息,相信不少同齡人都會觸目傷懷。面對公司的強制性勸退,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某研發組主管從辦公樓上一躍而下,用最決絕的方式結束了寶貴的生命。程序員

哪一個中年 IT 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隨着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有很多網友表示替死者感到不值,表示不就是丟了飯碗,有必要搭上本身的性命嗎?更有網友以爲當事人的抗壓能力太差,纔會在困境面前不堪一擊。面試

  「我能理解他,我能理解那種無助的感受。」曾在深圳高新區某互聯網企業擔任開發工程師的 Simon 告訴懂懂筆記,對於作了半輩子技術研發,且對公司政治徹底不明就裏的 IT 人來講,丟飯碗的確是一件「致命」的事,「尤爲是想到家裏年邁的父母以及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壓力山大!」編程

  隨着大批「新生代」程序員走出校門,「老一代」工程師的威脅感也在增強。據 Simon 透露,年輕人薪資低也肯熬夜玩命,缺乏職場「性價比」的中年技術人員,反而容易受到企業的打壓與擺佈。小程序

  那麼,上了「年紀」的技術人員究竟面臨哪些職場危機?相信經過 Simon 的講述,咱們能對中年 IT 男這個羣體有更多的瞭解。安全

  重壓下中年 IT 男,愁從「薪」生編程語言

哪一個中年 IT 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對於 IT 男而言,35 歲開始就進了尷尬的年紀。」學習

  Simon 告訴懂懂筆記,做爲一名擁有 11 年開發經驗的工程師,30 萬年薪看起來的確很多,但隨着孩子成長、父母老去,他漸漸以爲錢愈來愈不夠花,一家人在深圳這個物價很貴的大都市裏,生活過得捉襟見肘。測試

  「有小孩以後,不想租房搬家太折騰,因此供了龍華一套三居室,每月要 1 萬多月供。」 孩子每月的奶粉錢兩千多,加上湖南老家的年邁雙親也須要 Simon 供養,生活開銷也將近 6 千元。爲了儘可能省錢,他連煙和酒都戒了,「由於請保姆很貴,因此老婆辭職在家照顧孩子,全家的收入就靠我一我的。」編碼

  在他看來,深圳相似他這樣的南泊一族不在少數,身邊不少熟悉的朋友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工做壓力也很是大。

  常常加班的 Simon 一般都是最晚一個離開公司,除了由於加班費,還有就是力圖避免末位淘汰。然而,隨着 APP 開發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公司在小程序開發業務上的市場拓展也不太順利,爲了應對經營壓力,公司一年前就推出了加班只能調休的新規。

  在孩子出生後的這兩年時間,Simon 徹底成了「月光族」,沒有任何積蓄的他,始終以爲生活毫無安全感可言。而前年入冬時遠在老家的父親突發腦梗,讓這個壓力重重的小家庭,又欠下了很多外債。

  「壓力太大,收入也沒增加,只能提漲薪了。」Simon 說,深圳經驗和能力和他至關的程序員,年薪大體都差很少。並且編程工做成果較難量化,同事間競爭也激烈。所以向領導提出漲薪要求,心底基本沒底。

  提出漲薪申請後很快就被駁回了。領導表示,他的薪水在公司同級別的程序員隊伍中,已經略高些許了,若是沒有太突出的表現,漲薪或許會引發其餘人的不滿。

  「雖沒法反駁,但這話的確讓我鬱悶了好久。」在一次同學聚會上,Simon 與同爲開發專業的同窗們聊起工做,發現大部分人薪資都不算低,但想要漲薪卻很難,在公司裏的晉升空間十分有限,「有些人好幾年都沒漲薪,但物價但是在漲呀。」

  Simon 自認,搞技術的人廣泛性格內向,也不善與上級溝通,因而,「辭職」成了中低層人員實現漲薪的經常使用辦法。有同窗聊天時訴苦,部分 IT 公司高層並不重視技術人員的勞動付出,更別提主動漲薪了,只有在「辭職」的時候,或許纔會意識到這部分人的價值所在。

  「辭職能被挽留的話就能漲薪,不被挽留的就只能跳槽另謀高就。」Simon 告訴懂懂筆記,在遵從了同窗們的建議,他正式向公司提出書面請辭。令他以爲欣慰的是,領導很快就找他談話,試圖挽留他,「估計公司以爲惋惜,畢竟我帶隊伍的經驗蠻足的。」

  雖然在這場漲薪「拉鋸戰」裏,Simon 暫時取得了勝利,但總體薪資漲幅卻不是很大。

  在稍稍緩解了一點經濟壓力以後,Simon 開始打算「騎驢找馬」,留在公司的同時尋找合適的高薪機會跳槽,但目標僅限於深圳或者廣州。

  程序員起點薪資雖不低,但卻少有提高的空間。據 Simon 透露,在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區,多年不漲薪的開發工程師比比皆是。爲了緩解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生活壓力,他們每每要經過「假辭職」或者「真跳槽」的方式,提高的崗位薪資。雖然說奏效,但卻在他們將來的工做中,容易引起更多職場危機。

  年齡段成了弱勢,職場危機難防

哪一個中年 IT 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在程序員這個圈子裏,許多從業者都關心着這樣一個話題,那就是三十多歲以後,應該繼續寫代碼仍是轉行?

  「若是這個年齡還沒轉到管理崗位,那就很辛苦了。」Simon 表示開發人員的技能都比較單一,跨行業有必定困難,加上可以轉到管理崗的人不多,困境天然隨之而來。

  面對高強度的工做壓力,年齡漸長的程序員們,都會感受力不從心,面對新技術和新應用的反映也開始放緩。每一年大量的年輕程序員入行,讓「老一輩」時時刻刻都處於職場危機當中,「我下決心,跳槽後找的必須是管理崗,否則前景很尷尬。」

  帶上積澱了 11 年的做品,認認真真的製做了精美的簡歷,Simon 開始「尋馬」了。趁着 2017 年春季應屆畢業生尚未徹底走出校園,他投遞出了不少簡歷。不成想,簡歷投出後的一個多星期裏,他陸續接到了多家互聯網企業的面試邀約。

  「在專業這方面,我蠻有自信,也考不倒我。」但讓 Simon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面試了不少家企業,卻沒有一家向他發出 Offer。他猜想或許是由於本身太過宅了,因此在與面試官交流的過程當中,「說話」成了最大短板。而做爲技術型的管理崗,或許最須要的就是溝通能力。

  在接連碰壁以後,退而求其次的他,開始嘗試投遞一些經驗要求豐富、薪資待遇較高的資深程序員職位。畢竟「碼農」考驗的僅僅是過硬的專業技術罷了。

  「可是工資高的都是 iOS 方面的開發。」Simon 表示本身擁有大量 Android 平臺的應用開發經驗,也有不錯的 Objective-c 功底,但 iOS 幾乎沒有接觸過,「若是要適應 iOS 開發,必需要花些時間,但企業廣泛不肯等。」

  與此同時,他的公司爲了搶佔開發市場的需求,開始大量接起了甲方的「急單」。爲了可以儘快完成項目開發任務,領導再也不容許開發工程師們隨意請假,而熬夜加班也成了「碼農們」的工做常態。

  Simon 透露,去年 4 月初到 6 月底,他沒有一天早於凌晨兩點下班,並且整個「五一」黃金週都在加班中度過。「有心機的仍是能偷點兒懶,但我這種連話都說很差的人,調個休都慢半拍。」Simon 無奈嘆氣。

  他回憶,那幾個月天天出門時,老婆孩子都還沒醒,而回家時她們又已熟睡,一個月見不到家人三次。毫無限度的加班,令他心理壓力倍增,情緒也常常處於低落狀態。部分年輕人紛紛辭職,只有他和幾位年長的卻還在咬牙堅持,「由於沒有退路,辭職的話老婆孩子吃什麼,父母怎麼辦?」

  面對家庭生活壓力,85 後「碼農」們明顯進退兩難。面對着公司的「壓榨」,迫於生存也不敢輕易選擇離開。承受着兩頭壓力的中年 IT 男,職場危機逐漸在矛盾中爆發。

  高壓下的難言之隱,成了 IT 從業者的痛

哪一個中年 IT 男不是一邊面對危機,一邊咬牙硬抗

  「其實編碼寫多了,情商也就高不起來了。」

  在高強度的工做壓力下,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的 Simon 身體終於垮了,胃病和高血壓一塊兒犯。休病假在家那幾天,他除了陪伴家人家人之外,還投遞了大量簡歷,想趁着可貴的病假面試新的工做。

  就在投遞創建的過程當中,他在網上發現公司也在大量招聘開發工程師,幾乎覆蓋了全部應用平臺、全部編程語言。公司由於常常安排加班,致使部分開發工程師流失,大量招人按說也正常,但不知爲什麼卻讓 Simon 產生了強烈的不安。

  「當時就感受飯碗估計要懸了,因此很忐忑。」 

  當大量新人開始陸續入職時,Simon 的猜想應驗了。他告訴懂懂筆記,在大批新人加入團隊一個月後,公司開始把包括他在內的部分「老人」調往測試崗,並安排了大量的應用測試任務,且設置了不少定義模糊不可量化的績效考覈。

  只要 APP 開發出現 BUG、驗收滯後等問題,公司領導就會找他們開會,從謾罵、怒斥到人身攻擊,想盡一切辦法侮辱他們,甚至一度要求測試崗的同事,簽定「生死狀」,內容是一旦產品交付後出現紕漏就要引咎辭職。

  「因此,有部分同事扛不住走了。」這一切都讓 Simon 心頭髮慌。一位年紀略長的前輩告訴他,公司確定想經過這種方式,一步一步逼你們主動辭職,尤爲有部分同事入職時間超過十年,因此辭退賠償金額巨大,高層不肯意爲此買單,「加上性格使然,大部分開發工程師都不善於發泄情緒,委屈到最後都只能選擇離開。」

  除此以外,Simon 還了解到,這些和他同樣被調往測試崗的同事,絕大部分都曾向公司提出「漲薪」要求,還有小部分是得罪了「上司」,因而被統一「秋後算帳」。

  Simon 堅持不主動離開,但願能到辭退賠償。但從去年 8 月份開始,每週都會有不少「小鞋」飛來,連續幾個月績效工資也被剋扣,最低的一個月只拿到了九千多。

  「上頭老是朝令夕改,有時一套測試文檔,先後修改不下 30 次,並且修改意見先後矛盾,着實被折磨到將近崩潰。」在越級發了幾份投訴郵件無效以後,Simon 打算投訴到區內的勞動部門,卻被前輩攔下了,「他以前所待過的好幾家企業都是如此,投訴了也沒用。」

  前輩告訴 Simon,深圳互聯網公司大多承受着諸如房租、公關等鉅額的成本開銷,加之這兩年行業競爭激烈,因此極其看重產出效益。所以,開發做爲企業生產成本最重的一環,多數企業都開始僱傭「性價比」更高的年輕工程師。35 歲之後,許多 IT 男因爲精力有限,在工做效率上逐漸放緩,學習新技能的能力也在降低。並且因爲家庭組建,供房買車,這個年齡層的工程師生活壓力廣泛較大,因此在薪資上的訴求也較高。

  「相比而言,開發真的是小年輕們的世界,尤爲是有幾年經驗且還未成家的小年輕。」至於投訴與維權,前輩告訴 Simon 那都是徒勞,大公司一手遮天,小微企業只能獨善其身,而這已經成了 IT 和互聯網圈裏不能說破的共識。

  在 2018 年的元旦後次日,Simon 決定辭職。他表示沒有工做後,生活會很窘迫,但這些天來心態卻多了幾分平淡,「有人說,程序員都是悲觀主義者,只由於咱們不擅長排解憂愁。」

  由於「內向」,讓這部分中年 IT 男在崗位上有着太多的難言之隱。只有單一的專業技術,也讓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職場危機」時,容易亂了陣腳。在轉行與不轉行之間搖擺不定的他們,承受了「職場危機」中太多壓力,以致於絲毫意外都可以讓他們的情緒瞬間崩塌。

  輕生、猝死、抑鬱......這些觸命驚心的詞彙,都值得全部 IT 和互聯網企業反思,哪怕多些人文關懷,少些勾心鬥角,或許就能阻止這些悲劇發生,讓「碼農」再也不成爲高壓行業的代名詞。

  要知道,在職場危機和公司政治中,這類中年 IT 男最容易受到傷害。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