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目前市面上比較火的記帳軟件,最多10個步驟,最少4個步驟;用戶平均要花7.17個步驟,平均要點擊12.67下,每一個步驟操做1.59下才能完成一次記帳。api
最簡潔的是daily cost,沒有帳戶選擇,日期輸入(默認今天),動做類型也只有支出/收入兩種,4個步驟,每一個步驟平均1個動做便可完成記帳輸入。工具
daily cost.jpeg學習
最專業的是隨手記,光是操做動做就有「支出,可切換收入,轉帳,借貸,代付報銷退款」5種,步驟有10個,考慮得的確更周到,但須要記完一次賬消耗的時間也更多。測試
隨手記.jpegspa
輸入自己我以爲軟件設計得很貼心的是ahorro,可讓你直接在數字鍵盤上進行4則運算。設計
ahorro.jpegorm
「開始記帳」這個動做,daily cost 和timi給我感受都很好:在屏幕中下方隨便哪裏往下一拉,均可以進入記帳頁面,下降了用戶的思考和協調成本。get
timi 啓動頁.jpg產品
timi 記帳.jpegit
耗費了我最多步驟的竟然不是我以前一直覺得的最專業的隨手記,而是挖財。和隨手記同樣的步驟-10步,但部分步驟的邏輯混亂(下面會分析),產生了極高的學習成本。
挖財
有錢的各個方面不偏不倚,操做也算順滑,卻沒有驚豔之處。
有錢.jpg
分析
1、到底哪些步驟是能夠省略的?
記帳經常使用步驟
新出現的幾個APP,已經在這些步驟上代表了本身的態度:
掃描fapiao
日期輸入
成員輸入,項目輸入,商家輸入。
其中,日期記錄自己依然是重要的,然而多少人會在好久之後再來補記某天的消費呢?定位於普通家庭消費記帳的工具,那麼就應該明確服務普通家庭消費記帳的場景-付完錢,立刻記錄。所以,在非輸入區直接展現默認今日此時記錄便可。
其他的,成員/項目/商家 輸入,這些除了爲了報銷對帳等專業用途,實在想不出其餘做用,使用頻率相對很低,能夠考慮單獨設置專業帳簿的時候才展示這些功能。
2、一樣的必須步驟,如何省下2.5個動做?
省下第1個動做:要記帳,這6個APP都須要在打開APP後,再作一個額外的動做(點擊,下拉)來進入記帳頁面。若是這個工具,我打開90%的目的都是立刻記帳,而不是選擇是否要去逛逛論壇,要去查看資產負債表,那麼爲何不把默認頁面就設置爲記帳頁面呢?這樣能夠爲用戶省下一步。
省下第2個動做:選擇好以後,再按肯定-這樣的設置真的必須麼?爲何不能夠選擇好以後直接跳轉到下一步呢?
省下第2.5個動做:timi 和 daily cost下拉的動做很打動個人一點,就是用戶不用控制手指點在屏幕上某個指定的範圍來按下按鈕,即可實現目標動做。即便都是1個動做,須要想的和不須要想的,依然有差異。儘可能讓用戶不要去想,下降他們的思惟壓力,也是簡化步驟的一種方式。
吐槽模式開啓:在測試挖財的選擇成員功能時,點擊出現新屏幕,切換滾輪選擇單成員/多成員。多成員切換後,若是不是全選,則沒法選擇均分費用,能夠輸入或者不輸入;若是全選,均分標籤也看不出變化。這是要鬧哪樣。。。。若是默認你們都是均分的話,不要這個切換,默承認多選不就行了麼?爲了一個原本就不是必須的功能,產生了一系列沒必要要的動做,於用戶於產品,都是很差的。對於這樣的狀況,我就想問一句,你設計的產品,你本身不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