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你們看的設計書》讀書筆記

1、設計原則

4大基本原則

  1. 親密性(Proximity)

含義:將相關的項組織在一塊兒,成爲一個視覺單元,而不是孤立的元素
做用:使信息更有組織性和條理性,減小混亂,使結構更加清晰,更容易閱讀。
實現:安全

- 要注意視線的移動,從哪裏開始,沿着怎麼樣的路徑,在哪裏結束。
- 分析哪些信息在邏輯上存在關聯,哪些信息須要強調,經過分組來突出這些信息
- 利用元素的緊密程度反映元素之間的關係
- 若是頁面上的元素超過3~5個,就要考慮哪些穀粒多元素能夠創建更近的親密性,使之成爲一個視覺單元

避免:佈局

- 避免一個頁面有太多的孤立元素
- 不要在元素之間留出一樣大小的空白
- 不要由於有空白就把元素放在角落或中央
  1. 對齊(Alignment)

含義:任何元素都不能隨意擺放,每一個元素都應當與頁面另外一個元素有某種視覺聯繫,
做用:創建一種清晰、精巧並且清爽的外觀,使頁面統一而有條理,給人一種平靜、安全的感受。
實現:字體

- 找一條明確的對齊線,並堅持以它爲基準。
- 若是文本行水平擺放,則按其基線對齊;若是有多個單獨的文本塊,則對齊其左邊界或右邊界;圖片元素與頁面的其餘的邊界對齊
- 只要是有意爲之,能夠大膽乾脆的打破對齊,前提是打破規則以前必須清楚規則是什麼

避免:設計

- 避免同時使用多種對齊方式。
- 減小居中對齊(正式、穩重,但過於常規,偏於乏味)
  1. 重複(Repetition)

含義:設計中的視覺要素要在整個做品中重複出現(顏色、形狀、材質、空間關係、空白、字體、線寬、大小和圖片等)
做用:增長條理性,增強統一性,加強視覺效果。重複是一種深思熟慮的設計決策,能夠爲做品帶來一種專業性和權威性。
實現:code

- 若是那個元素引發了你的興趣,就能夠拿它用做重複元素。
- 使用重複原則時候,能夠將一個元素從如今的設計中抽取出來,並根據這個元素建立一個新設計
- 能夠添加一些純粹爲創建重複而設計的元素(編號列表、字體、線條等)
-

避免:對象

- 重複的項並不必定徹底相同,只是存在明確關聯的對象
- 避免太多的重複一個元素,要注意對比的價值
  1. 對比(Contrast)

含義:頁面上的不一樣元素之間要有對比效果(字體、顏色、間隔、大小、材質等),在設計原則中,對比效果最爲顯著。
做用:加強頁面的效果,有助於信息的組織
實現:圖片

- 將關鍵短語設爲粗體
- 要實現有效的對比,兩個元素必然大相徑庭
- 對比必定要強烈

避免:ip

- 對比元素不能讓讀者混淆,也不能錯誤地強調重點
- 不要猶豫,加大力度,元素之間對比要大相徑庭

顏色運用

  1. 色輪的運用get

    • 三原色: 紅 黃 藍(沒法建立的顏色,色輪的基礎)
    • 三間色:將色輪上相鄰的顏色燈亮混合獲得的顏色。(紅 橙 黃 綠 藍 紫)
    • 第三色:將色輪剩下的空白兩邊的顏色繼續等量混合獲得的顏色
    • 互補色:色輪上相對的原色(使用時一種做爲主色,另外一種用於強調)
    • 三色組:彼此等距的三種顏色會造成一個讓人愉悅的三色組。博客

      1. 基色三色組:紅黃藍,兒童產品多采用這組顏色組合
      2. 間色三色組:綠橙紫,讓人感受愉悅的色彩組合
      3. 全部的三色組的顏色都有基礎色使其相互鏈接,因此看上去很是協
    • 分列式互補三色組:從色輪一邊選擇一個顏色,而後找出對面互補色兩側的顏色獲得的組合。這樣的組合會有一種更加細緻的顏色邊界。
    • 相似色:色輪上擁有相同基礎色而彼此相鄰的顏色,協調而醒目。
  2. 暗色和亮色

    • 色調:色輪上的12中純色
    • 暗色:向色調中添加黑色
    • 亮色:向色調中添加白色
    • 單色:由一種色調及其相應的多種亮色和暗色組成
    • 暗色和亮色的組合:互補色能夠採用對應色調的亮色和暗色,這樣能夠極大地豐富選擇,而且能夠放心這些色彩的協調性(紅黃藍沒法擺脫幼稚ID感受,紅色和綠色會讓人更多地聯想到聖誕節)
  3. 暖色和冷色

    • 暖色:黃色或黃色,趨進型的顏色,少許的顏色變能夠產生強烈的效果
    • 冷色:藍色,後退型的顏色,適合作背景色
    • 暖色和冷色組合,少用暖色,多用冷色,才能產生有效而明顯的對比。
  4. CMYK

    • Cyan(藍綠色、青色)、Magenta(洋紅色)、Yellow、Key
    • 全部的印刷品都是使用CMYK 模型印刷的
  5. RGB

    • Red、Green、Blue
    • 計算機顯示器、手機、電視上顯示的是 RGB 顏色
    • 組成 RGB 的有色光束不是從任何物理物理反射出來的,而是直接從顯示器傳入人眼的光。

提示和技巧

  1. 去掉一切非必要的信息,如「電話」、「郵箱」、「網址」之類的詞
  2. 圖像通常不須要邊框
  3. 建立一箇中心點,在頁面放一個很大、有趣並且明顯的東西
  4. 使用有對比的子標題
  5. 字母不要全大寫
  6. 多段落文本第一段不用縮進,後面的段落縮進1em,段落之間要麼有額外的空間,要麼有縮進,但不要二者都有。
  7. 不要使用 Helvetica/Arial
  8. 不要在文本的最後一行留下一個單詞,甚至是一個單詞的一部分(使用鏈接符號)
  9. 跟隨在有樣式的文字後的標點應該是一樣的樣式(如:加粗文字後的冒號也應該加粗)
  10. 括號中的標點:

    • 若是括號中的文字是整個句子的一部分,那麼標點就應該在括號以外(就像這裏的例子同樣)。
    • 若是括號內的文字是一個完整單獨的句子,標點應該出如今括號內。(這就是一個標點出如今括號內的例子。)

2、字體設計

字體的基本規則

標點後面一個空格、引號、撇號、鏈接號、特殊符號、重音符號、大寫字母、下劃線、字距調整、寡婦和孤兒

字體(與人生)

  1. 協調:頁面上全部的元素採用一樣性質的字體。(平和正式)
  2. 衝突:頁面上設置了多個相似的字體,不徹底相同但也不徹底不一樣。
  3. 對比:建立協調和製造衝突都至關容易,不過不受歡迎,產生對比則很是有趣。

    • 對比的方式:大小、粗細、結構、形狀、方向、顏色

字體類別

  1. Oldstyle(舊式體):基於手寫體建立的,有襯線(小寫字母的襯線有固定傾斜的角度)、過渡(從粗到細的變化)和強調線(在曲線筆劃最細的部分畫的對角線)。
  2. Modern(現代體):再也不遵循手中拿筆的筆跡,襯線水平,再也不傾斜,結構嚴格,筆劃中又劇烈的粗細過渡和對比。效果醒目而震撼,可是在顯示大量文本時,會顯得「眩目」。
  3. Slab serif(粗襯線體):將字體加粗,字體的粗細過渡很小甚至沒有。能夠提供很好的閱讀性,適用於顯示大量文本,外觀間接直接,常在兒童圖書中使用。
  4. Sans serif(無襯線體):sans 在法語中含義是「沒有」。筆劃末端沒有襯線,字體的粗細幾乎是單一的。
  5. Script(手寫體):讓人印象深入,可是要少用。
  6. Decorative(花體):其餘的奇怪字體,會傳達鮮明的情緒,使用要有限制。

字體對比

  1. 爲了有效使用大小對比,以爲不要保守,大小相差很少的字體只會形成衝突。
  2. 字體大小對比不是讓字體變得很大,而是要求有對比。即便是在一張很大的空白頁中放一行很小的字體,也是一種明顯的對比。
  3. 儘可能不要所有用大寫,大寫文本比小寫寬度大不少,並且可讀性下降。
  4. 襯線體和無襯線體的對比(大小、結構),不要試圖結合兩種類似的無襯線體。
  5. 佈局中方向上的對比:水平方向使用擴展字體,垂直方向使用高字體。
  6. 字體顏色的對比:暖色、冷色、不一樣程度的黑色。

3、其餘

設計的過程

  1. 從中心點開始。肯定但願讀者最早看到什麼。
  2. 將信息分組。經過組之間的靠近與否(親密性)來顯示這些關係。
  3. 在組織文本和圖片時,要創建並維護明確的對對齊。
  4. 建立重複,或者找出能夠重複的項。
  5. 創建對比,吸引讀者的視線。
本文由博客一文多發平臺 OpenWrite 發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