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這兩年從事Linux系統運維行業的感覺

2015年6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這個非科班出生的人從事起了運維(operation)的行業。這兩年間,從大的講,運維社區、技術沙龍不斷興起,各個媒體也彷佛忽然間關注起了運維這個行業。之前的背鍋俠忽然之間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從小的講,從一開始連ip都不知道的我一點點學習,一點點進步,回過頭去看當年,原來也懂了這麼多。寫這篇文章,也只是想分享下這兩年的酸甜苦辣,給一樣沒有任何基礎的小白們一點但願,少走點前任的冤枉路。linux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正值應屆生的招聘季,父母都但願我能從事穩定的行業,如教師、公務員、銀行等。然而,青春年少的我第一次將個人人生我作主的念頭轉成了實際行動,毅然決然的投了不少IT行業的職位。即便那時的我其實連IP、gateway是什麼都不知。也許是運氣問題,一家公司正逢缺人,也只是須要招一些細心的support engineer, 我很幸運的進入了linux系統運維這個行業。入職的第一天,帶着一顆好奇與激動的心參加入職培訓。然而第一天的所講內容、業務流程、專業知識讓我倍感覺挫。我不懂什麼是ssh,我不懂什麼是putty,我不懂什麼是掛載,不懂什麼是virtual ip, 人生頭一次,對本身的智商產生了懷疑。回去後大哭一場,並告訴本身必定能夠學好linux,不拖團隊後腿。當時的我還不知道《linux就該這麼學》這本書,想來若是知道的話也許能少花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彎路,固然這是後話了,先給你們講講個人工做。編程

 

公司有很多技術文檔,做爲一個support engineer,個人職責就是可以按照文檔操做標準的incident,service request的工單。這對於技術大牛來講可能頗爲枯燥,然而對我而言倒是像在看天書,每一條命令不知道敲下去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返回什麼樣的結果纔是正確的。那三四個月,天天晚上我一遍遍閱讀這些文檔,試求弄懂他每一步操做的意義,上網去查這些命令的做用,也主動提出了管理公司文檔的這份別人認爲的苦差。一點點的積累,碰到問題也漸漸的能熟練處理起來。然而,始終以爲沒有學習到linux的精髓,學的還不夠精。若是跳一家公司,換一個運維框架,我捫心自問,我能勝任嗎?框架

懷揣這如此糾結心思的我,去網上搜索相關linux的培訓課程,查找linux的基礎書籍,但願可以對linux有個全面系統的認識,但願學習linux的道路能夠獲得些許的光明。可是培訓課程五花門,書籍也是琳琅滿目,簡直是讓我眼花繚亂,裏面的軟件也不知道去哪下才是正確,對於我這種小白來講實在是困難。以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運維羣裏面有人推薦《linux就該這麼學》這本書,因而便懷着試一下的心態搜索了下,發現真的頗有趣,還有個叫linuxprobe的網站能在線閱讀, 而且書中的配軟件都能在上面直接下載到!這簡直是小白的救星!最重要的是,學習還能聽歌!這是我歷來沒想的,枯燥的Linux還可以這麼學習。而且每一章節都很是清晰。看下面目錄就知道!運維

 

此網站立馬被我拉進了收藏夾,視若珍寶。按照書本上的實驗我一步步的去敲命令,一點點的去作實驗,之前模棱兩可的知識忽然間變的明朗,對於各類服務的功能和配置也漸漸有了個大概瞭解。後來,我去參加了這本書做者的培訓,培訓後,我終於算是對勝任linux運維工做有了自信。ssh

自此以後,因爲有了牢固的基礎,工做也愈來愈順。後來,正逢公司中國這邊DevOps部門剛成立,老闆讓我轉了部門。固然做爲DevOps,又必須去學習不少其餘的新知識,好比編程等等。如今,我尚未找到一本優秀的能讓我快速對DevOps有個系統認識的書籍,也只能盲人摸象般的再一次慢步前進。但我相信,運維開發是傳統運維的發展趨勢,數據量愈來愈大,給傳統運維形成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咱們急須要一個運維的解決方案去系統化管理運維。公有云私有云如雨後春筍般涌出,預示着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無論曾經的運維的爲開發背過多少黑鍋,也始終要堅信本身的價值所在。畢竟我始終堅信運維與開發是一體的。ide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