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Web應用中的圖片優化技巧及反思

這篇文章,咱們將一塊兒探討,web應用中能對圖片進行什麼樣的優化,以及反思一些「負優化」手段javascript

1、爲何要對圖片進行優化

對於大多數前端工程師來講,圖片就是UI設計師(或者本身)切好的圖,你要作的只是把圖片丟進項目中,而後用以連接的方式呈如今頁面上,並且咱們也常常把精力放在項目的打包優化構建上,如何分包,如何抽取第三方庫........有時咱們會忘了,圖片纔是一個網站最大頭的那塊加載資源(見下圖),雖然圖片加載能夠不不阻礙頁面渲染,但優化圖片,絕對可讓網站的體驗提高一個檔次。css

2、從圖片大小開始優化

壓縮圖片可使用統一的壓縮工具 — imagemin,它是一款能夠集成多個壓縮庫的工具,支持jpg,png,webp等等格式的圖片壓縮,好比pngquant,mozjpeg等等,做爲測試用途,咱們能夠直接安裝imagemin-pngquant來嘗試png圖片的壓縮:html

PNG壓縮

npm install imagemin
    npm install imagemin-pngquant

這裏先安裝imagemin庫,再安裝對應的png壓縮庫前端

const imagemin = require('imagemin');
    const imageminPngquant = require('imagemin-pngquant');

    (async () => {
        await imagemin(['images/*.png'], 'build/images', {
            plugins: [
                imageminPngquant({ quality: '65-80' })
            ]
        });

        console.log('Images optimized');
    })();

咱們能夠在quailty一項決定壓縮比率,65-80貌似是一個在壓縮率和質量之間實現平衡的數值,騰訊AlloyTeam出品的gka圖片處理工具,一樣使用到了imagemin庫,他們默認也是使用65-80的選項:
gka代碼
用它壓縮一張png圖片,咱們看看效果如何:vue

這是壓縮前的:
java

這是壓縮後的:
webpack

從肉眼上幾乎看不出區別,但實際上減小了百分之77的體積!讀者能夠本身保存圖片進行比較。git

JPG/JPEG壓縮與漸進式圖片

壓縮jpg/jpeg圖片的方式與png相似,imagemin提供了兩個插件:jpegtrain和mozjpeg供咱們使用。通常咱們選擇mozjpeg,它擁有更豐富的壓縮選項:github

npm install imagemin-mozjpeg
const imagemin = require('imagemin');
    const imageminMozjpeg = require('imagemin-mozjpeg');

    (async () => {
        await imagemin(['images/*.jpg'], 'build/images', {
            use: [
                imageminMozjpeg({ quality: 65, progressive: true })
            ]
        });

        console.log('Images optimized');
    })();

注意到咱們使用了progressive: true選項,這能夠將圖片轉換爲漸進式圖片,關於漸進式圖片,它容許在加載照片的時候,若是網速比較慢的話,先顯示一個相似模糊有點小馬賽克的質量比較差的照片,而後慢慢的變爲清晰的照片:web

漸進式圖片

而相比之下,非漸進式的圖片(Baseline JPEG)則會老老實實地從頭至尾去加載:

Baseline JPEG

張鑫旭大神的這篇文章,能夠幫你更好地瞭解二者的區別:
漸進式jpeg(progressive jpeg)圖片及其相關
簡單來講,漸進式圖片一開始就決定了大小,而不像Baseline圖片同樣,不斷地從上往下加載,從而形成屢次迴流,但漸進式圖片須要消耗CPU去屢次計算渲染,這是其主要缺點。
固然,交錯式png也能夠實現相應的效果,但目前pngquant沒有實現轉換功能,可是ps中導出png時是能夠設置爲交錯式的。

在真實項目中如何操做?

實際項目中,總不能UI丟一個圖過來你就跑一遍壓縮代碼吧?幸虧imagemin有對應的webpack插件,在webpack遍地使用的今天,咱們能夠輕鬆實現批量壓縮:

npm install imagemin-webpack-plugin

先安裝imagemin-webpack-plugin

import ImageminPlugin from 'imagemin-webpack-plugin'
    import imageminMozjpeg from 'imagemin-mozjpeg'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new ImageminPlugin({
          plugins: [
            imageminMozjpeg({
              quality: 100,
              progressive: true
            })
          ]
        })
      ]
    }

接着在webpack配置文件中,引入本身須要的插件,使用方法徹底相同。具體可參考github的文檔imagemin-webpack-plugin

3、經過圖片按需加載減小請求壓力

圖片按需加載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傳統作法天然是經過監聽頁面滾動位置,符合條件了再去進行資源加載,咱們看看現在還有什麼方法能夠作到按需加載。

使用強大的IntersectionObserver

IntersectionObserver提供給咱們一項能力:能夠用來監聽元素是否進入了設備的可視區域以內,這意味着:咱們等待圖片元素進入可視區域後,再決定是否加載它,畢竟用戶沒看到圖片前,根本不關心它是否已經加載了。
這是Chrome51率先提出和支持的API,而在2019年的今天,各大瀏覽器對它的支持度已經有所改善(除了IE,全線崩~):
IntersectionObserver的兼容性
廢話很少說,上代碼:
首先,假設咱們有一個圖片列表,它們的src屬性咱們暫不設置,而用data-src來替代:

<li>
  <img class="list-item-img" alt="loading" data-src='a.jpg'/>
</li>
<li>
  <img class="list-item-img" alt="loading" data-src='b.jpg'/>
</li>
<li>
  <img class="list-item-img" alt="loading" data-src='c.jpg'/>
</li>
<li>
  <img class="list-item-img" alt="loading" data-src='d.jpg'/>
</li>

這樣會致使圖片沒法加載,這固然不是咱們的目的,咱們想作的是,當IntersectionObserver監聽到圖片元素進入可視區域時,將data-src"還給"src屬性,這樣咱們就能夠實現圖片加載了:

const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function(changes) {
  changes.forEach(function(element, index) {
   // 當這個值大於0,說明知足咱們的加載條件了,這個值可經過rootMargin手動設置
    if (element.intersectionRatio > 0) {
      // 放棄監聽,防止性能浪費,並加載圖片。
      observer.unobserve(element.target);
      element.target.src = element.target.dataset.src;
    }
  });
});
function initObserver() {
  const listItem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list-item-img');
  listItems.forEach(function(item) {
   // 對每一個list元素進行監聽
    observer.observe(item);
  });
}
initObserver();

運行代碼並觀察控制檯的Network,會發現圖片隨着可視區域的移動而加載,咱們的目的達到了。

這裏給出一個線上demo,供你們調試學習
(ps: 這裏額外介紹一個vue的圖片懶加載組件vue-view-lazy,也是基於IntersectionObserver實現的)。

仍是Chrome的黑科技——loading屬性

重新版本Chrome(76)開始,已經默認支持一種新的html屬性——loading,它包含三種取值:auto、lazy和eager(ps: 以前有文章說是lazyload屬性,後來chrome的工程師已經將其肯定爲loading屬性,緣由是lazyload語義不夠明確),咱們看看這三種屬性有什麼不一樣:

auto:讓瀏覽器自動決定是否進行懶加載,這其中的機制尚不明確。

lazy:明確地讓瀏覽器對此圖片進行懶加載,即當用戶滾動到圖片附近時才進行加載,但目前沒有具體說明這個「附近」具體是多近。

eager:讓瀏覽器馬上加載此圖片,也不是此篇文章關注的功能。

咱們能夠經過chrome的開發工具看看這個demo中的圖片加載方式,咱們把上一個demo中的js腳本都刪掉了,只用了loading=lazy這個屬性。接着,勾選工具欄中的Disabled Cache後仔細觀察Network一欄,細心的人應該會發現,一張圖片被分爲了兩次去請求!第一次的狀態碼是206,第二次的狀態碼纔是200,如圖所示:

這個現象跟chrome的lazy-loading功能的實現機制有關:

首先,瀏覽器會發送一個預請求,請求地址就是這張圖片的url,可是這個請求只拉取這張圖片的頭部數據,大約2kb,具體作法是在請求頭中設置range: bytes=0-2047,

而從這段數據中,瀏覽器就能夠解析出圖片的寬高等基本維度,接着瀏覽器立馬爲它生成一個空白的佔位,以避免圖片加載過程當中頁面不斷跳動,這很合理,總不能爲了一個懶加載,讓用戶犧牲其餘方面的體驗吧?這個請求返回的狀態碼是206,代表:客戶端經過發送範圍請求頭Range抓取到了資源的部分數據,詳細的狀態碼解釋能夠看看這篇文章

而後,在用戶滾動到圖片附近時,再發起一個請求,完整地拉取圖片的數據下來,這個纔是咱們熟悉的狀態碼200請求。

能夠預測到,若是之後這個屬性被廣泛使用,那一個服務器要處理的圖片請求鏈接數可能會變成兩倍,對服務器的壓力會有所增大,但時代在進步,咱們能夠依靠http2多路複用的特性來緩解這個壓力,這時候就須要技術負責人權衡利弊了

要注意,使用這項特性進行圖片懶加載時,記得先進行兼容性處理,對不支持這項屬性的瀏覽器,轉而使用JavaScript來實現,好比上面說到的IntersectionObserver:

if ("loading" in HTMLImageElement.prototype) {
      // 沒毛病
    } else {
      // .....
    }

還能夠作到錦上添花!

以上介紹的兩種方式,其實最終實現的效果是類似的,但這裏還有個問題,當網速慢的時候,圖片還沒加載完以前,用戶會看到一段空白的時間,在這段空白時間,就算是漸進式圖片也沒法發揮它的做用,咱們須要更友好的展現方式來彌補這段空白,有一種方法簡單粗暴,那就是用一張佔位圖來頂替,這張佔位圖被加載過一次後,便可從緩存中取出,無須從新加載,但這種圖片會顯得有些千篇一概,並不能很好地作到preview的效果。
這裏我向你們介紹另外一種佔位圖作法——css漸變色背景,原理很簡單,當img標籤的圖片還沒加載出來,咱們能夠爲其設置背景色,好比:

<img src="a.jpg" style="background: red;"/>

這樣會先顯示出紅色背景,再渲染出真實的圖片,重點來了,咱們此時要借用工具爲這張圖片"配製"出合適的漸變背景色,以達到部分preview的效果,咱們可使用https://calendar.perfplanet.com/2018/gradient-image-placeholders/ 這篇文章中推薦的工具GIP進行轉換,這裏附上在線轉換的地址https://tools.w3clubs.com/gip/
通過轉換後,咱們獲得了下面這串代碼:

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
      to bottom,
      #1896f5 0%,
      #2e6d14 100%
    )

最終效果以下所示:

4、響應式圖片的實踐

咱們常常會遇到這種狀況:一張在普通筆記本上顯示清晰的圖片,到了蘋果的Retina屏幕或是其餘高清晰度的屏幕上,就變得模糊了。

這是由於,在一樣尺寸的屏幕上,高清屏能夠展現的物理像素點比普通屏多,好比Retina屏,一樣的屏幕尺寸下,它的物理像素點的個數是普通屏的4倍(2 * 2),因此普通屏上顯示清晰的圖片,在高清屏上就像是被放大了,天然就變得模糊了,要從圖片資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就須要在設備像素密度爲2的高清屏中,對應地展現一張兩倍大小的圖。

而一般來說,對於背景圖片,咱們可使用css的@media進行媒體查詢,以決定不一樣像素密度下該用哪張倍圖,例如:

.bg {
        background-image: url("bg.png");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size: 100% 100%;
    }
    @media (-webkit-min-device-pixel-ratio: 2),(min-device-pixel-ratio: 2)
    {
        .bg {
            background-image: url("bg@2x.png") // 尺寸爲200 * 200的圖
        }
    }

這麼作有兩個好處,一是保證高像素密度的設備下,圖片仍能保持應有的清晰度,二是防止在低像素密度的設備下加載大尺寸圖片形成浪費。

那麼如何處理img標籤呢?

咱們可使用HTML5中img標籤的srcset來達到這個效果,看看下面這段代碼:

<img width="320"  src="bg@2x.png" srcset="bg.png 1x;bg@2x.png 2x"/>

這段代碼的做用是:當設備像素密度,也就是dpr(devicePixelRatio)爲1時,使用bg.png,爲2時使用二倍圖bg@2x.png,依此類推,你能夠根據須要設置多種精度下要加載的圖片,若是沒有命中,瀏覽器會選擇最鄰近的一個精度對應的圖片進行加載。
要注意:老舊的瀏覽器不支持srcset的特性,它會繼續正常加載src屬性引用的圖像。

5、安全地使用WebP圖片

WebP的優點這裏再也不贅述,簡單來講就是:一樣尺寸的圖片,WebP能保證比未壓縮過的png、jpg、gif等格式的圖片減小百分之40-70(甚至90)的比例,且保證較高的質量,更能夠支持顯示動態圖和透明通道。

但目前WebP的兼容性並不太好:

但咱們能夠經過兩種方式,對暫未支持webp的瀏覽器進行兼容:

picture結合source標籤

HTML5的picture標籤,能夠理解爲相框,裏面能夠支持多種格式的圖片,並保留一張默認底圖:

<picture>
      <source srcset="bg.webp" type="image/webp">
      <source srcset="bg.jpg" type="image/jpeg"> 
      <img src="bg.jpg" alt="背景圖">
    </picture>

有了這段代碼,瀏覽器會自動根據是否支持webp格式來選擇加載哪張圖片,若不支持,則會顯示bg.jpg,若是瀏覽器連picture都不支持,那麼會fallback到默認的img圖片,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選項。

並且這裏要注意source的放置順序,若是把jpg放在第一位,webp放在第二位,即便瀏覽器支持webp,那也會選擇加載jpg圖片。

藉助cdn服務自動判斷

目前,有些圖片cdn服務能夠開啓自動兼容webp的模式,即支持webp的瀏覽器則將原圖轉換爲webp圖片並返回,不然直接返回原圖。實現這個功能的原理是,根據瀏覽器發起的請求頭中的Accept屬性中是否包含webp格式來判斷:

有則說明瀏覽器支持webp格式,這對開發者來講多是最簡單的兼容方案,可是依賴於後端服務。

接下來,談一談我認爲應該反思的負優化手段:

6、對Base64Url的反思

首先複習一下Base64的概念,Base64就是一種基於64個可打印字符來表示二進制數據的方法,編碼過程是從二進制數據到字符串的過程,在web應用中咱們常常用它來作啥呢——傳輸圖片數據。HTML中,img的src和css樣式的background-image均可以接受base64字符串,從而在頁面上渲染出對應的圖片。正是基於瀏覽器的這項能力,不少開發者提出了將多張圖片轉換爲base64字符串,放進css樣式文件中的「優化方式」,這樣作的目的只有一個——減小HTTP請求數。但實際上,在現在的應用開發中,這種作法大多數狀況是「負優化」效果,接下來讓咱們細數base64 Url的「罪狀」:

第1、讓css文件的體積失去控制

當你把圖片轉換爲base64字符串以後,字符串的體積通常會比原圖更大,通常會多出接近3成的大小,若是你一個頁面中有20張平均大小爲50kb的圖片,轉它們爲base64後,你的css文件將可能增大1.2mb的大小,這樣將嚴重阻礙瀏覽器的關鍵渲染路徑:

css文件自己就是渲染阻塞資源,瀏覽器首次加載時若是沒有所有下載和解析完css內容就沒法進行渲染樹的構建,而base64的嵌入則是雪上加霜,這將把原先瀏覽器能夠進行優化的圖片異步加載,變成首屏渲染的阻塞和延遲。

或許有人會說,webpack的url-loader能夠根據圖片大小決定是否轉爲base64(通常是小於10kb的圖片),但你也應該擔憂若是頁面中有100張小於10kb的圖片時,會給css文件增長多少體積。

第2、讓瀏覽器的資源緩存策略功虧一簣

假設你的base64Url會被你的應用屢次複用,原本瀏覽器能夠直接從本地緩存取出的圖片,換成base64Url,將形成應用中多個頁面重複下載1.3倍大小的文本,假設一張圖片是100kb大小,被你的應用使用了10次,那麼形成的流量浪費將是:(100 1.3 10) - 100 = 1200kb。

第3、低版本瀏覽器的兼容問題

這是比較次要的問題,dataurl在低版本IE瀏覽器,好比IE8及如下的瀏覽器,會有兼容性問題,詳細狀況能夠參考這篇文章

第4、不利於開發者工具調試與查看

不管哪張圖片,看上去都是一堆沒有意義的字符串,光看代碼沒法知道原圖是哪張,不利於某些狀況下的比對。

說了這麼多,有人可能不服氣,既然這種方案缺點這麼多,爲啥它會從之前就被普遍使用呢?這要從早期的http協議特性提及,在http1.1以前,http協議還沒有實現keep-alive,也就是每一次請求,都必須走三次握手四次揮手去創建鏈接,鏈接完又丟棄沒法複用,而即便是到了http1.1的時代,keep-alive能夠保證tcp的長鏈接,不須要屢次從新創建,但因爲http1.1是基於文本分割的協議,因此消息是串行的,必須有序地逐個解析,因此在這種請求「昂貴」,且早期圖片體積並非特別大,用戶對網頁的響應速度和體驗要求也不是很高的各類前提結合下,減小圖片資源的請求數是能夠理解的。

可是,在愈來愈多網站支持http2.0的前提下,這些都不是問題,h2是基於二進制幀的協議,在保留http1.1長鏈接的前提下,實現了消息的並行處理,請求和響應能夠交錯甚至能夠複用,多個並行請求的開銷已經大大下降,我已經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堅持base64Url的使用了。

總結

圖片優化的手段老是隨着瀏覽器特性的升級,網絡傳輸協議的升級,以及用戶對體驗要求的提高而不停地更新迭代,幾年前適用的或顯著的優化手段,幾年後不必定仍然如此。因地制宜,多管齊下,才能將其優化作到極致!

ps: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前端漫遊指南,會按期發佈優質原創文章和譯文,關注公衆號福利:回覆666能夠得到精選前端進階電子書,感謝~

圖片描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